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sponse of roots and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to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practices in paddy rice
1
作者 Hanzhu Gu Xian Wang +10 位作者 Minhao Zhang Wenjiang Jing Hao Wu Zhilin Xiao Weiyang Zhang Junfei Gu Lijun Liu Zhiqin Wang Jianhua Zhang Jianchang Yang Hao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79-1896,共18页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practices(ICPs)are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cereal yield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However,the effects of ICP on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and roots of paddy ric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practices(ICPs)are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cereal yield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However,the effects of ICP on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and roots of paddy ric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In this study,four rice varieties were produced in the field.Each variety was treated with six differ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zero nitrogen application(0 N),local farmers’practice(LFP),nitrogen reduction(NR),and three progressive ICP techniques comprised of enhanced fertilizer N practice and increased plant density(ICP1),a treatment similar to ICP1 but with 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 drying instead of continuous flooding(ICP2),and the same practices as ICP2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ICP3).The ICPs had greater grain production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han the other three methods.Root length,dry weight,root diameter,activity of root oxidation,root bleeding rate,zeatin and zeatin riboside compositions,and total organic acids in root exudates were eleva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uccessive cultivation practices.ICPs enhanced nitrate nitrogen,the activities of urease and invertase,and the diversity of microbes(bacteria)in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while reducing the ammonium nitrogen content.The nutrient contents(ammonium nitrogen,total nitrogen,total potassium,total phosphorus,nitrate,and available phosphorus)and ureas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were reduced in all treat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n-rhizosphere soil,but the invertase activity and bacterial diversity were greater.The main roo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and the ammonium nitrogen cont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at the primary stages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grain yield and intern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ordinated enhancement of the root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hizosphere under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approaches may lead to higher ric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Oryza sativa 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grain yield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practices ROOTS
下载PDF
Optimizing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mproves grain quality while increasing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被引量:23
2
作者 ZHANG Hao HOU Dan-ping +8 位作者 PENG Xian-long MA Bing-ju SHAO Shi-mei JING Wen-jiang GU Jun-fei LIU Li-jun WANG Zhi-qin LIU Yuan-ying YANG Jian-c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716-2731,共16页
A major challenge in rice(Oryza sativa L.)production i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grain yield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without compromising grain quality.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if optimizing integrati... A major challenge in rice(Oryza sativa L.)production i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grain yield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without compromising grain quality.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if optimizing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n rice could improve grain quality while increas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A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cultivar and a japonica rice cultivar were grown in the field,with f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s including no N application(0 N),local farmer's practice(LFP),and three optimizi ng in teg rati ve cultivati on managements,reducing N rate and increasi ng plant density(ND),ND+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 soil drying irrigation(NDW),and NDW+applying rapeseed cake fertilizer(NDW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i ng integrative cultivati on man ageme nts could not only in crease grain yield,but also enhance NUE compared to LFP.Compared to LFP,NDWR sign ifica ntly in creased brow n,milled,head milled rice rate,ratio of the kern el le ngth to breadth and breakdown value of starch,whereas decreased amylose content,gel consiste ncy,prolamin con tent,setback value,perce ntage of chalky kern els,and chalki ness.The three optimizing in tegrat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s increased con tents of total protei ns,albumin and glutelin,activities of the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sucrose-starch con version in grains,root oxidati on activity,and malic and succin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root exudates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perio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ptimizing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s could improve grain quality meanwhile increase grain yield and NUE by enhancing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ric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INTEGRAT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YIELD grain quality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不同放养密度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水质评估及经济效益评价
3
作者 胡译然 杜林森 +2 位作者 李奎 李峰 王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8-928,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放养密度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水稻单作模式的水体环境质量及经济效益,探索洞庭湖区稻虾种养的科学模式。【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设置3个处理:放养密度为300 kg·hm^(−2)的低密度稻虾处理、放养密度为375 ... 【目的】比较不同放养密度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水稻单作模式的水体环境质量及经济效益,探索洞庭湖区稻虾种养的科学模式。【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设置3个处理:放养密度为300 kg·hm^(−2)的低密度稻虾处理、放养密度为375 kg·hm^(−2)的高密度稻虾处理和水稻单作处理。分别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进行水样采集和理化性质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法对3种模式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同时比较不同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溶解性总固体含量、pH、NH_(4)^(+)−N含量、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含量这5项水体理化指标是田间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成熟期,相较于低密度稻虾处理虾沟水体,高密度稻虾处理虾沟水体总N含量显著提升10.5%(P<0.05),总P含量上升3.6%,化学需氧量显著提升26.2%(P<0.05)。在水稻成熟期,低密度稻虾处理水体质量指数达到0.72,显著高于高密度稻虾处理(P<0.05)。成本和收益计算结果显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较水稻单作模式提升6~9倍,且低密度稻虾处理的经济效益是高密度稻虾处理的1.47倍。【结论】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选择合适的虾养殖密度,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以上研究结果为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放养密度 产量 水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振杰 陆尧 +3 位作者 李京咏 窦志 张洪程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污水灌溉等问题,致使来源不一的重金属元素持续在稻田土壤富集,长此以往将不仅影响水稻和水产禽类的正常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潜在影响。为此,本文阐述了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促进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变异 质量安全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稻高效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
5
作者 阳湘林 李建国 +4 位作者 陈丽群 陈剑宝 钟乐辉 刘志清 程乐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针对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采用高速播种流水线、高速传输带、大网袋托架、配套品种、低成本基质、中拱双层覆盖保温规模化育秧等先进实用设备及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形成洞庭湖区高效机械化育插秧集成技术体系。相比原机插育... 针对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采用高速播种流水线、高速传输带、大网袋托架、配套品种、低成本基质、中拱双层覆盖保温规模化育秧等先进实用设备及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形成洞庭湖区高效机械化育插秧集成技术体系。相比原机插育秧技术,该集成技术适合在洞庭湖区及类似地区规模化集中育秧中应用,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育秧成本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育插秧集成技术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木兰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分析
6
作者 田佳鑫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625-627,共3页
2023年,黑龙江省木兰县水稻种植面积80.93万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资源潜力巨大。文章介绍了木兰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推广应用对策,供各地参考。
关键词 木兰县 稻渔综合种养 稻鱼共作 稻蟹共作 稻鳅共作 稻虾共作
下载PDF
“稻蟹共生”生态农场案例研究分析
7
作者 赵曼丽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辽宁省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在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我省盘锦地区国家级生态农场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蟹共生”模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辽宁省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在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我省盘锦地区国家级生态农场原粳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蟹共生”模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便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的脉络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稻蟹混养 低碳减排
下载PDF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探析
8
作者 夏燕 赵慧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57-158,161,共3页
就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及配套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基层农户的稻虾综合种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帮助基层农户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优势 配套技术
下载PDF
河蟹养殖自动作业船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德安 罗吉 +2 位作者 孙月平 洪剑青 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1-188,共8页
针对河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水草清理难度大、喂料投饵不均匀、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和GPS/I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的多功能全自动河蟹养殖作业船... 针对河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水草清理难度大、喂料投饵不均匀、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和GPS/I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的多功能全自动河蟹养殖作业船导航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明轮驱动船、ARM主控制器、GPS/INS组合导航装置等组成。为降低传统的基于有限目标点航道位置计算方法的复杂度并减小船体偏离航道的误差,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插点的航道位置计算方法,实时地解算出当前时刻的目标位置,并设计了相应的转弯及航道切换策略。针对明轮船具有非线性、大时滞、欠阻尼的运动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的航向、航速双闭环运动控制算法;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船载子系统软件,并编写了上位机监控程序对船载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河蟹养殖作业船试验平台进行了航速及自动导航试验,并对有限目标点和实时插点的航道位置计算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船体速度响应较快,超调量不超过5%,稳态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采用有限点的航道位置计算方法时,船体在转弯与直行时偏离航道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12和1.52m;采用实时插点的航道位置计算方法时,船体在转弯与直行时偏离航道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36和0.09m,分别下降了83.02%和94.08%,船体的控制精度得到了全面的改善。该文可以为多功能河蟹养殖作业船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导航 控制 河蟹养殖 组合导航 LINUX 模糊PID
下载PDF
稻蟹共生系统水稻栽培模式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徐敏 马旭洲 王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8-1835,共8页
【目的】稻蟹共生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稻田种养模式,对推动水稻种植变革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蟹放养密度、水稻生长情况及产量、水体生态环境和浮游生物等研究,而关于水稻栽插密... 【目的】稻蟹共生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稻田种养模式,对推动水稻种植变革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蟹放养密度、水稻生长情况及产量、水体生态环境和浮游生物等研究,而关于水稻栽插密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对水稻茎蘖情况、植株生物产量、茎秆构成、产量构成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通过优化水稻栽插密度以达到水稻性状指标的最佳及产量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完善稻蟹共作模式的技术和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试验共设置养蟹田单穴单株水稻(T1)、单穴双株水稻(T2)、单穴四株水稻(T3)和不养蟹田单穴双株水稻(CK)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处理单元格面积为50 m2,其中养蟹田每试验小格放养规格为12 000只/kg的幼蟹(Ⅲ期仔蟹)900只,生长周期共137 d。于水稻的4个生长时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每试验小区随机选取3个采样点,每点连续选择10穴水稻,分别测定记录水稻茎蘖情况、生物产量、植株性状指标及水稻产量。【结果】与不养蟹稻田相比,相同水稻栽培密度下养蟹稻田可以增加约0.17个有效蘖/穴,提高水稻植株生物产量3.3%,对水稻茎秆构成影响不显著,但对水稻的结实率和穗粒数影响较显著,同时可以增加约11.5%的水稻产量;养蟹稻田内各试验处理间水稻分蘖数受每穴栽插株数影响显著,单穴四株有效穗数最高且显著单穴双株和单穴单株,水稻生物产量以单穴四株最高,水稻茎秆性状则随水稻栽插密度增加呈现逐渐弱化趋势;单穴单株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较其他处理则分别提高6—26个、1.2%—3.6%、1.5%—3.3%,其他性状指标则要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基于水稻生长性状指标及经济效益分析,养蟹田单穴单株水稻植株性状要优于其他处理,水稻产量则以养蟹田单穴四株水稻产量最高;基于幼蟹产量及效益考虑,单穴单株幼蟹产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单穴单株水稻性状优势明显且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生 栽培模式 产量构成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汪清 王武 +2 位作者 马旭洲 陈再忠 于永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48-3952,共5页
在稻田养蟹生态系统中,研究稻蟹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蟹共作提高了土壤中全氮、全磷的含量,显著地增加了土壤中NH4+、速效磷含量,而对土壤中NO3-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不养蟹稻田,由于河蟹的存在,稻蟹共作降低了土壤pH... 在稻田养蟹生态系统中,研究稻蟹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蟹共作提高了土壤中全氮、全磷的含量,显著地增加了土壤中NH4+、速效磷含量,而对土壤中NO3-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不养蟹稻田,由于河蟹的存在,稻蟹共作降低了土壤pH,显著增加了粒径>0.2 mm团聚体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粒径<0.002 mm微团聚体的含量,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团聚化程度加强,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氮素 磷素
下载PDF
不同稻田共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宇 王鹏 韦月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3,共8页
为探讨不同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蟹共作稻田(SDHXZ)、龙虾共作稻田(SDLXZ)和稻田单作(SDKBZ)的稻田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域进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及... 为探讨不同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蟹共作稻田(SDHXZ)、龙虾共作稻田(SDLXZ)和稻田单作(SDKBZ)的稻田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域进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的主要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SDHXZ和SDLXZ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SDKBZ。优势属中硫化菌属的相对丰度在SDHXZ和SDLXZ中均高于SDKBZ。土壤中氨氮含量是主要菌属的第一影响因子。SDHXZ的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SDKBZ。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SDHXZ和SDLXZ与SDKBZ土壤细菌群落构成有一定差异。初步揭示了河蟹和龙虾的引入改变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尤其是河蟹的引入增加了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了细菌群落组成,进一步扩大了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河蟹共作稻田 龙虾共作稻田
下载PDF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友芬 隋国民 +3 位作者 王一凡 侯守贵 于广星 陈盈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水稻节水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1981年~2005年,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和吸取群众经验,在长达25年间,进行各项技术集成、组装与配套,建立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经过不断深入开发和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栽培 创新与集成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四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磊 彭婕 +2 位作者 甘金华 喻亚丽 何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43-2448,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水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10μg·kg^-1,其它3种为0.05μg·kg^-1;土壤和水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LOD)为0.20μg·kg^-1,其它3种为0.10μg·kg^-1;在不同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7.52%-93.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3%-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苄嘧磺隆 双草醚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稻渔综合种养 农药残留
下载PDF
稻鸭共作系统中稻飞虱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钟 章家恩 +1 位作者 张锦 骆世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6,共10页
以生态位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施用化肥(化肥区)、稻鸭共作(稻鸭区)和无化肥农药(对照区)3个处理区中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及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特征,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区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 以生态位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施用化肥(化肥区)、稻鸭共作(稻鸭区)和无化肥农药(对照区)3个处理区中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及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特征,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区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时序特征、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指数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稻鸭共作使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数量、主要捕食性天敌总量降低,与化肥区、对照区相比,益害比分别下降了1.72%和26.14%;与化肥区相比,稻鸭区除瓢虫外,其他捕食性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均降低2.14%~35.77%,多数天敌之间如肖蛸与隐翅虫、园蛛与瓢虫等的生态位重叠度增加,但瓢虫、球蛛对稻飞虱的跟随效应和控制潜能加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敌数量减少、对稻飞虱影响减弱等不足,使得晚稻整个观测期内稻飞虱的总数比化肥区下降23.70%。不同稻作模式、不同类型的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的关联性不同,稻鸭区中瓢虫、狼蛛和球蛛对稻飞虱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捕食性天敌 稻鸭共作 生态位
下载PDF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余开 宋迁红 赵永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61-164,共4页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稻渔综合种养以稻虾为主,与单纯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江苏省稻田...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稻渔综合种养以稻虾为主,与单纯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现状和问题 养殖收益 产业化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21
17
作者 程建平 汪本福 +5 位作者 张枝盛 赵锋 李阳 陈少愚 游艾青 马达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17-4220,共4页
结合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创新研究方向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业化发展 现状和问题 创新研究方向 湖北省
下载PDF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强盛 余坤龙 +1 位作者 倪雪颖 张慧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1,共4页
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 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趋势,为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渔综合种养 绿色高效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效益现状及展望——以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调研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瑞锋 钱银龙 王浩 《农业展望》 2016年第3期66-69,75,共5页
近年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速度较快,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农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条件,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种养效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若干种较适合当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同时综合种养也起到了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减肥减... 近年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速度较快,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农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条件,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种养效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若干种较适合当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同时综合种养也起到了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减肥减药、促进优质种养产品生产的效果。在调研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特点,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种养技术 应用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关于蟹-稻复合生态系统种养比例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诗敏 刘兴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106-4107,4115,共3页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目前,关于种稻和蟹沟面积最佳比例问题尚无明确定论。就蟹沟面积和种稻面积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得出结论,从氮、磷、钾3种元素角度考虑,其比例应分别为26.53%、13.53%和42.37%。但考虑到补充大量外...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目前,关于种稻和蟹沟面积最佳比例问题尚无明确定论。就蟹沟面积和种稻面积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得出结论,从氮、磷、钾3种元素角度考虑,其比例应分别为26.53%、13.53%和42.37%。但考虑到补充大量外源氮肥时水体分子氨会对蟹造成毒害,建议将蟹沟面积比例控制在26.53%左右。在不施或少施肥料的情况下,蟹代谢废物中的氮、磷完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只需补充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种养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