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owering the Future: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1
作者 Dan Tshiswaka Dan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AS 2024年第2期84-111,共28页
Lithium element has attracted remarkable attra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Lithium is a light element and exhibits the low atomic number 3, just after hydrogen and helium in the periodic t... Lithium element has attracted remarkable attra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Lithium is a light element and exhibits the low atomic number 3, just after hydrogen and helium in the periodic table. The lithium atom has a strong tendency to release one electron and constitute a positive charge, as Li<sup> </sup>. Initially, lithium metal was employed as a negative electrode, which released electrons. Howe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its structure changed after the repetition of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o remedy this, the cathode mainly consisted of layer metal oxide and olive, e.g., cobalt oxide, LiFePO<sub>4</sub>, etc., along with some contents of lithium, while the anode was assembled by graphite and silicon, etc. Moreover, the 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using the lithium salt in a suitable solvent to attain a greater concentration of lithium ions. Owing to the lithium ions’ role, the battery’s name was mentioned as a lithium-ion battery. Herein, the presented work describes the working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Further, the lithium-ion batteries’ general view and future prospects have also been elab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Battery Construction Battery Characteristics Energy storage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ode Materials Cathode Materials State of charge (SOC) Depth of discharge (DOD)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SEI)
下载PDF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a packed bed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nit integrated with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NALLUSAMY N SAMPATH S. VELRAJ 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422-1430,共9页
In thermal systems such as solar thermal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s, the available energy supply does not usually coincide in time with the process demand. Hence some form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ES) is neces... In thermal systems such as solar thermal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s, the available energy supply does not usually coincide in time with the process demand. Hence some form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ES) is necessary for the most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energy source.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packed bed latent heat TES unit integrated with solar flat plate collector. The TES unit contains paraffin as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filled in spherical capsules, which are packed in an insulated cylindrical storage tank. The water used as heat transfer fluid (HTF) to transfer heat from the solar collector to the storage tank also acts as sensible heat storage material. Charg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varying inlet fluid temperature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and HTF flow rate on the storage unit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instantaneous heat stored, cumulative heat stored, charging rate and system efficiency are studied. Discharg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both continuous and batchwise processes to recover the stored heat, and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ING DISCHARGING Heat transfer fluid (HTF) Latent heat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Packed bed Thermalenergy storage (TES)
下载PDF
考虑充放储一体站与电动汽车互动的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永胜 常稳 +3 位作者 武东亚 王耕 彭圣 张世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67,共11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EV)接入微电网造成的负荷压力,提出一种考虑充放储一体站(charging-discharging-storage integrated station,CDSIS)与EV互动的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通过建立CDSIS模型,并针对CDSIS多场...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EV)接入微电网造成的负荷压力,提出一种考虑充放储一体站(charging-discharging-storage integrated station,CDSIS)与EV互动的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通过建立CDSIS模型,并针对CDSIS多场景进行分段设置。其次,建立动态路网模型并结合EV出行特性,预测城市区域路网约束下的EV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并根据预测结果建立EV及CDSIS多目标主从博弈优化调度模型,对EV用户、CDSIS收益进行多目标协调。最后,以某城市主城区域部分交通路网结合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电价与CDSIS储能设备容量对城市区域内EV用户和CDSIS站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主从博弈模型与调度策略能够使得EV用户与CDSIS双方得到最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路网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STACKELBERG博弈 充放储一体站
下载PDF
考虑氢能应用的光伏直流微电网中储能容量配置寻优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泽源 王宗尧 +1 位作者 张凡 王蕊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7,共10页
针对光伏出力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使得单纯依赖蓄电池进行能量平抑和调节,难以满足微电网持续稳定运行的需求,提出考虑氢能应用的光伏直流微电网中储能容量配置寻优方法。考虑氢能在光伏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对光伏电池、蓄电池以及电解... 针对光伏出力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使得单纯依赖蓄电池进行能量平抑和调节,难以满足微电网持续稳定运行的需求,提出考虑氢能应用的光伏直流微电网中储能容量配置寻优方法。考虑氢能在光伏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对光伏电池、蓄电池以及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建模分析。根据建模分析结果,设计功率平抑控制策略与混合储能充放电管理策略。将最大化年净利润与光伏自消纳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获得储能容量最优配置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后,光伏直流微电网的功率偏移率实现了显著的降低,调峰能力得到了有效优化,并且调度后微电网的自平衡率大幅提升,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容量配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应用 光伏直流微电网 储能容量配置 充放电管理
下载PDF
面向风电平抑的双电池单元储能系统功率分层优化控制策略
5
作者 王文 黎隆基 +3 位作者 岳雨霏 孟廷睿 童宇轩 唐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6-744,共9页
为减少风-储联合系统中,双电池单元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降低高充放电功率指令下电池单元充放电电流倍率,提出一种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分层优化控制策略。根据充放电功率指令高低,为两电池单元匹配同充同放和一充一放两种运行模式,... 为减少风-储联合系统中,双电池单元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降低高充放电功率指令下电池单元充放电电流倍率,提出一种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分层优化控制策略。根据充放电功率指令高低,为两电池单元匹配同充同放和一充一放两种运行模式,同时优化设置两运行模式下电池荷电状态循环区间,平衡充放电电量。仿真验证表明,在风电平抑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所提策略可降低高充放电功率指令下电池单元充放电电流倍率,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延长电池寿命,降低储能电池功率和容量的配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风电功率 电力系统 优化控制策略 充放电控制 电池寿命
下载PDF
考虑EV充放电意愿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野牧 吕干云 +3 位作者 史明明 朱志莹 王浩宇 陈光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普及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内的EV用户日益增多,其充放电行为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的规划运行带来极大挑战。文中提出考虑EV充放电意愿的PIES双层优化调度。首先,...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普及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内的EV用户日益增多,其充放电行为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的规划运行带来极大挑战。文中提出考虑EV充放电意愿的PIES双层优化调度。首先,基于动态实时电价、电池荷电量、电池损耗补偿、额外参与激励等因素建立充放电意愿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改进的EV充放电模型;然后,以PIES总成本最小和EV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通过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将内层模型转化为外层模型的约束条件,从而快速稳定地实现单层模型的求解;最后,进行仿真求解,设置3种不同场景,对比所提模型与一般充放电意愿模型,验证了文中所提引入EV充放电意愿模型的PIES双层优化调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充放电意愿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 动态实时电价 双层优化调度 电池损耗补偿
下载PDF
纳米多孔碳孔径对SrBr_(2)化学蓄放热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吴佳涛 曾涛 +2 位作者 李军 邓立生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5,共7页
溴化锶(SrBr_(2))被认为是化学蓄热领域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为探究载体孔径大小对SrBr_(2)蓄放热性能的影响,分别以孔径为10、30、50和100 nm的纳米多孔碳(NCP)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多孔碳基SrBr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和BET对复... 溴化锶(SrBr_(2))被认为是化学蓄热领域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为探究载体孔径大小对SrBr_(2)蓄放热性能的影响,分别以孔径为10、30、50和100 nm的纳米多孔碳(NCP)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多孔碳基SrBr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和BET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水合实验和同步热分析对其蓄放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和蓄热密度随孔径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载体孔径。其中,NCP50-SrBr_(2)具有最优的平衡吸水量和蓄热密度,分别为0.703 g/g和1198.62 kJ/kg。NCP50-SrBr_(2)表现出更快的反应速率,在水合反应30min后蓄热密度可达945.34kJ/kg。研究结果可为纳米尺度定向调控化学蓄热材料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蓄热 孔径 溴化锶 纳米多孔碳 蓄放热性能
下载PDF
基于矩阵变换器的飞轮储能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8
作者 王云辉 张建伟 +1 位作者 田桂珍 刘广忱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飞轮储能系统常用的背靠背变换器中间存在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使得变换器体积庞大,而且直流环节电解电容器会带来直流电压控制、寿命和维护成本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矩阵变换器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变换器,有效地融入了矩阵变换... 飞轮储能系统常用的背靠背变换器中间存在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使得变换器体积庞大,而且直流环节电解电容器会带来直流电压控制、寿命和维护成本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矩阵变换器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变换器,有效地融入了矩阵变换器的优势,避免了背靠背变流器中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带来的问题。在分析储能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考虑到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限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基于矩阵变换器的飞轮储能系统的运行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飞轮储能系统功率与飞轮转速的关系,然后利用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对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矩阵变换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飞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运行范围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充放电控制 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运行范围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纳米复合电介质中指数分布陷阱电荷跳跃输运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宋小凡 闵道敏 +4 位作者 高梓巍 王泊心 郝予涛 高景晖 钟力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目前常见聚合物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性能在高温下会急剧劣化,难以满足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的需求.为提高介质高温储能性能,常掺杂纳米填料对电介质改性,通过改变电介质内部陷阱参数来调控电荷输运过程,但其内部陷阱的能级和密度与储能... 目前常见聚合物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性能在高温下会急剧劣化,难以满足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的需求.为提高介质高温储能性能,常掺杂纳米填料对电介质改性,通过改变电介质内部陷阱参数来调控电荷输运过程,但其内部陷阱的能级和密度与储能性能间的定量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构建线性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中指数分布陷阱电荷跳跃输运的储能与释能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纯聚醚酰亚胺在150℃的体积电阻率和电位移矢量-电场强度回线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符合,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不同陷阱参数纳米复合电介质的仿真结果表明,增大总陷阱密度和最深陷阱能级,会降低载流子迁移率、电流密度和电导损耗,提升放电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在150℃和550 kV/mm外施场强下,1.0 eV最深陷阱能级和1×10^(27) m^(-3)总陷阱密度的纳米复合电介质放电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分别为4.26 J/cm^(3)和98.93%,相比纯聚醚酰亚胺提升率分别为91.09%和227.58%,显著提升了高温储能性能.本研究为耐高温高储能性能电容器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和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阱能级和密度 储能密度 充放电效率 纳米复合电介质
下载PDF
适应电化学储能成本特性的电力市场机制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栾天 杨争林 +2 位作者 李继红 郑亚先 冯树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成为焦点问题。电化学储能可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但其技术特性不同于常规市场主体,需要设计相应的市场参与机制。因此,根据储能充放电深度、充放电倍率与其老化成本的关系...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成为焦点问题。电化学储能可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但其技术特性不同于常规市场主体,需要设计相应的市场参与机制。因此,根据储能充放电深度、充放电倍率与其老化成本的关系,提出一种适应储能参与的价差投标模式。该投标模式下储能可以申报不同工作状态以及不同放电深度下的成本,从而释放储能的深度充放电能力。考虑储能调频容量与荷电状态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储能日前电能市场和调频市场耦合的市场出清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以充分反映储能的市场价值,促进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储能的市场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价差投标 电能市场 调频市场 充放电
下载PDF
面向并联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协调控制
11
作者 翟文超 姚良忠 +4 位作者 喻恒凝 徐箭 李妍 朱寰 毛蓓琳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重力储能利用高度落差对固体重物储能介质进行升降,实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抽水蓄能相比,由于其具有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为提高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研究了面向多机并联功率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 重力储能利用高度落差对固体重物储能介质进行升降,实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抽水蓄能相比,由于其具有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为提高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研究了面向多机并联功率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协调控制问题。首先,基于PSCAD/EMTDC构建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了其充放电特性;其次,通过对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机组间功率环流机理及抑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重力储能系统双层控制架构的多个机组间协调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在快速满足电网侧功率充放电需求的同时,实现并联运行机组间的功率环流最小化,提高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多机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 充放电特性 功率环流 重力储能系统协调控制 序贯控制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液流电池控制系统实现方式
12
作者 练润哲 董树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液流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次数大、容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是长时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对电池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传统开发方式难以满足其多样的控制需求,因此提出精准度更高、实时性更好的基于事件驱动技术的液流电池控... 液流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次数大、容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是长时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对电池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传统开发方式难以满足其多样的控制需求,因此提出精准度更高、实时性更好的基于事件驱动技术的液流电池控制系统开发方法。首先针对液流电池稳定性需求高、内部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了主/辅助电堆协同架构,并对该架构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然后基于事件驱动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包括柔性充放电控制、辅助电堆参与的黑启动控制、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等;最后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架构和策略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架构和策略能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事件驱动 储能 柔性充放电控制 卡尔曼滤波 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 黑启动
下载PDF
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研究
13
作者 康童 朱吉然 +3 位作者 冯楚瑞 范敏 任磊 唐海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针对当前有序充电策略优化目标单一且未考虑新能源出力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首先,将降低社区负荷峰谷差作为电网层优化目标,将减少用户充电费用作为用户层优化目标,完成双层多目标有序充电模型的设计。其... 针对当前有序充电策略优化目标单一且未考虑新能源出力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首先,将降低社区负荷峰谷差作为电网层优化目标,将减少用户充电费用作为用户层优化目标,完成双层多目标有序充电模型的设计。其次,设计基于云边协同的调度架构,将电网层优化模型部署在云端侧,用户层优化模型部署在边缘侧。该架构能有效利用边缘侧的计算资源,缓解云端侧面对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时的计算压力。最后,以5种充电场景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实验表明,与无序充电相比,所提策略能够使社区负荷峰谷差减少40.47%,充电均价减少52.63%。与单层有序充电策略相比,该策略综合效果优势明显,在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兼顾电动汽车用户的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充一体化社区 有序充电 双层多目标优化模型 云边协同 电动汽车
下载PDF
计及分布式光伏承载力的配电网侧独立储能充放电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 魏新迟 +3 位作者 冯凯辉 时珊珊 孟子涵 梁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在“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下,中国分布式光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地区易发生电网电压升高越限和反向潮流设备过载等问题,影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充分考虑配电网侧独立储能调节作用,研究提出... 在“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下,中国分布式光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地区易发生电网电压升高越限和反向潮流设备过载等问题,影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充分考虑配电网侧独立储能调节作用,研究提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水平的独立储能优化配置及充放电策略。考虑了基于时序潮流和两步式迭代的配电网侧独立储能应用综合成本效益,以系统成本最小为原则,科学合理确定独立储能配置容量和充放电控制策略。选取某村低压配电网为案例,通过配电系统经济分析和优化软件(DEAP),仿真分析了所提独立储能充放电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承载力 配电网侧独立储能 充放电策略 综合成本效益
下载PDF
计及EV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15
作者 邵文锋 何宇 +3 位作者 温拥军 聂祥论 张棠茜 阚超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1期85-94,共10页
为解决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策略。上层为优化调度层,电动汽车代理商按照可调度时间将电动汽车分群并将集群信息上传至系统调度中心,系统调度中心协同电动汽车集群和... 为解决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策略。上层为优化调度层,电动汽车代理商按照可调度时间将电动汽车分群并将集群信息上传至系统调度中心,系统调度中心协同电动汽车集群和各能源系统,并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以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经济调度模型。下层为功率分配层,电动汽车代理商以满足用户出行需求为目标构建功率分配模型,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参与系统调度。构建仿真算例并采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成本、平滑系统负荷曲线以及减少碳排放量,还能在保障用户出行需求的基础上显著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从而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综合能源系统 综合需求响应 阶梯型碳交易 有序充放电 分时电价 优化调度 V2G
下载PDF
电动汽车集成一体式充电站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麦栋明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一体式充电站的设计,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充电站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充电桩扩展难等问题,并且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可使运营商在场站迁移时大大减少损失。除此之外,本充电站还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 介绍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一体式充电站的设计,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充电站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充电桩扩展难等问题,并且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可使运营商在场站迁移时大大减少损失。除此之外,本充电站还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在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还可缓解集中使用充电桩时对电网产生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 光储充 一体化
下载PDF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examining key factors for system optimization
17
作者 Piyush Kumar Kumawat Haiyan Zhou +4 位作者 Kevin Kitz John McLennan Kody Powell Milind Deo Palash Panja 《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 2024年第3期218-230,共13页
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BTES)systems 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efficacy in storing thermal energy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pplications.Accurate modeling is paramount for ensuring the p... 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BTES)systems 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efficacy in storing thermal energy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pplications.Accurate modeling is paramount for ensuring the precis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BTES systems.This study conduct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BTES modeling by employing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five distinct parameters on a wedge-shaped model,with implications extendable to a cylindrical configuration.The parameters examined included two design factors(well spacing and grout thermal conductivity),two operational variables(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rates),and one geological attribute(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round-trip efficiency,both on a per-cycle basis and cumulatively over three years of operation,serving as performance metrics.The result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sensitivity across different models to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In particular,the round-trip efficiency exhibited a greater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spacing and volumetric flow rate.Furthermore,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the soil and grout-material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n the BTES-system performance over time.An optimized scenario is modell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base case,over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a 10-year simulation.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at the end of the 10-year period,the optimized BTES model achieved a cycle efficiency of 83.4%.This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erits and constraints of diverse BTES modeling methodologies,aiding in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modeling tools for BTES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BTES) Outlet temperature Round-trip efficiency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Well spacing Grout thermal conductivit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rates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原文传递
整体化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开发
18
作者 张建 张晔 +2 位作者 徐熙林 李青春 李爱魁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充放电电流密度,开发大功率电堆,通过热熔焊、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双极板、电极和液流框焊接为整体,组装成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与传统电堆相比,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欧姆内阻由20.2 mΩ降为12.1 mΩ,这主要是由于整...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充放电电流密度,开发大功率电堆,通过热熔焊、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双极板、电极和液流框焊接为整体,组装成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与传统电堆相比,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欧姆内阻由20.2 mΩ降为12.1 mΩ,这主要是由于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采用焊接方式,降低了电极与双极板的接触内阻。在125 mA/cm^(2)电流密度下,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电压效率为82.8%,比传统电堆电压效率高2.5个百分点;当电流密度为200 mA/cm^(2)时,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能量效率仍大于75%。当电解液流速超过0.95 m^(3)/h时,电堆能量效率基本不再变化,但放电容量即电解液利用率会进一步提高;当放电截止电压由10.0 V优化为10.5 V时,在2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整体化电堆的电压效率由78.4%提高到80.0%,电解液利用率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化电堆 充放电 电压效率 放电容量 液流电池
下载PDF
具有优异储能性能与充放电特性的类线性NaNbO_(3)基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
19
作者 石睿健 雷俊伟 +2 位作者 张祎 谢爱文 左如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1,共9页
反铁电材料由于电场诱导的反铁电-铁电相变而在高性能介质储能电容器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然而,场致相变带来大的极化滞后使得反铁电材料难以同时获得高储能密度(Wrec)和高储能效率(η)。本工作通过在0.76NaNbO_(3)-0.24(Bi_(0.5)Na... 反铁电材料由于电场诱导的反铁电-铁电相变而在高性能介质储能电容器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然而,场致相变带来大的极化滞后使得反铁电材料难以同时获得高储能密度(Wrec)和高储能效率(η)。本工作通过在0.76NaNbO_(3)-0.24(Bi_(0.5)Na_(0.5))TiO_(3)中引入第三组元Bi(Mg_(0.5)Ti_(0.5))O_(3)调控其弛豫特性,改善了NaNbO_(3)基无铅反铁电陶瓷的储能性能。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0.76–x)NaNbO_(3)-0.24(Bi_(0.5)Na_(0.5))TiO_(3)-xBi(Mg_(0.5)Ti_(0.5))O_(3)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介电、储能和充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引入Bi(Mg_(0.5)Ti_(0.5))O_(3)在不改变基体反铁电正交R相结构的基础上明显增强了陶瓷的介电弛豫特性,显著减小了陶瓷的极化滞后性。特别是在x=0.050组成中实现了具有极低滞后的类线性电滞回线。同时,陶瓷的显微形貌还得到明显改善,介电常数降低,击穿场强显著提高。因此,x=0.050的组成在30 kV/mm的中等电场下同时获得了高的储能密度Wrec=3.5 J/cm^(3)与储能效率η=93%。此外,x=0.050组成还显示出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在20 kV/mm下具有高功率密度PD=131(1±1%)MW/cm^(3)、高放电能量密度WD=1.66(1±6%)J/cm^(3)以及快的放电速率t0.9<290 ns。该充放电特性在25~125℃的宽温区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0.71NaNbO_(3)-0.24(Bi_(0.5)Na_(0.5))TiO_(3)-0.050Bi(Mg_(0.5)Ti_(0.5))O_(3)陶瓷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高功率储能电容器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陶瓷 反铁电 介电弛豫 储能性能 充放电特性
下载PDF
锌银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后的充电性能
20
作者 刘新宝 余波 +1 位作者 覃韬 李萌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为研究锌银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后的充电性能,对放电态贮存3个月后密封和非密封状态的40 Ah锌银蓄电池进行充电,探讨放电态贮存对电池后续充电性能的影响。贮存后,密封单体电池无法充电,非密封单体电池充电容量为5.46 Ah,较额定容量40 Ah... 为研究锌银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后的充电性能,对放电态贮存3个月后密封和非密封状态的40 Ah锌银蓄电池进行充电,探讨放电态贮存对电池后续充电性能的影响。贮存后,密封单体电池无法充电,非密封单体电池充电容量为5.46 Ah,较额定容量40 Ah大大减少。解剖单体电池,进行气相色谱、XRD和SEM等分析,观察到极板接触的电解液量发生变化。单体电池加5 mL、10 mL电解液和夹具夹紧后再充电,充电容量可达34.34~37.59 Ah。贮存后,电池形变导致内部电解液重新分布,电极接触的电解液量减少,从而使得内阻增加,充电容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单体蓄电池 放电态贮存 形变 充电性能 电解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