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与抉择:中央苏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朱钦胜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3-37,共5页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视角出发,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对知识分子的基本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后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正确制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知识分子 不信任 团结
下载PDF
苏区时期我党群团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 戴莉萍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中央苏区时期,群团工作是中共苏维埃革命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革命实践中不断加强群团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泛组织群团,扩大群团成员的覆盖面,严密组织机构;加强思想教育,培养阶级意识,... 中央苏区时期,群团工作是中共苏维埃革命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革命实践中不断加强群团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泛组织群团,扩大群团成员的覆盖面,严密组织机构;加强思想教育,培养阶级意识,提高革命素质,健全法制,保障权益,激发革命热情。这给当今中共群团建设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群团建设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君思 《苏区研究》 2019年第1期37-53,共17页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中共普遍把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知识分子的动摇性。不被信任的偏见与怀疑,构成了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历史境遇的基本底色。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凭借着对中国革命的主观预设,将知识分子群体排斥在党和政府之外...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中共普遍把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知识分子的动摇性。不被信任的偏见与怀疑,构成了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历史境遇的基本底色。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凭借着对中国革命的主观预设,将知识分子群体排斥在党和政府之外。然而,革命现实的客观依赖,使得知识分子群体不可或缺。两股力量交互影响、共同作用,造成了中共政策倾向上"团结与排斥"的矛盾态度,使得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摇摆"于革命之舟,或隐或现或弱或强或急或缓地为中国革命积蓄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知识分子 三起三落 政策空间 历史考察
下载PDF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概念指涉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君思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主要是指曾活动于中央苏区史地空间,并在进入中央苏区之前接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在思想、行动上认同中共意识形态,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并为中共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人文、技术、军事类知识分子。但是,由于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主要是指曾活动于中央苏区史地空间,并在进入中央苏区之前接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在思想、行动上认同中共意识形态,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并为中共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人文、技术、军事类知识分子。但是,由于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成员构成复杂、阶级归属模糊不清、思想资源丰富多元、知识结构各具特色、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行动轨迹复式交织、身处空间犬牙交错、发言位置极具差异,使得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概念指涉内在地包含了诸多层次。因此,有必要将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概念指涉的厘清置于中国共产党政策对象以及理论对象的视野下加以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 概念指涉 知识分子政策 知识分子理论
下载PDF
闽西籍开国将军群体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8,共6页
作为原中央苏区所在地,闽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了一批开国将军,他们成为当代闽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籍开国将军以其高度内部同质性构成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党史人物群体。细化分... 作为原中央苏区所在地,闽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了一批开国将军,他们成为当代闽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籍开国将军以其高度内部同质性构成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党史人物群体。细化分析闽西籍开国将军出生年龄、籍贯、教育经历、革命前职业经历、入党时间等,可以进一步深化认识闽西籍开国将军这一特定人物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闽西 开国将军 人物群体
下载PDF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历史经验
6
作者 梁君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8,共11页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无论是在建国方案、制度设计还是在政权形态、组织形式上,都呈现出直接移植和套用苏联经验和模式的色彩。苏维埃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的历史拐点上突然地从理论转变为现实,并在中国...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无论是在建国方案、制度设计还是在政权形态、组织形式上,都呈现出直接移植和套用苏联经验和模式的色彩。苏维埃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的历史拐点上突然地从理论转变为现实,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落地推进,既得益于苏维埃外来组织蓝本与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之间的磨合与互塑,又得益于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接续党建国家战略框架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新制度”与“旧山河”、“新学生”与“旧力量”、“新政权”与“旧书生”三对关系的调适中,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与苏维埃政权建设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 苏维埃政权建设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地缘情结”的观察与思考
7
作者 梁君思 郑礼肖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73-776,共4页
地缘作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分析和理解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视角。知识分子群体内在的"地缘情结"推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知识分子或离城返乡革命,或离乡参加革命,并最终汇集成为中央苏... 地缘作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分析和理解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视角。知识分子群体内在的"地缘情结"推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知识分子或离城返乡革命,或离乡参加革命,并最终汇集成为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革命运动的星火燎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知识分子群体 地缘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