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rt and city environments on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Evidence from the coastal port cities in eastern China
1
作者 LI Zhen-qiang YI Ying +2 位作者 LI Jia-li YOU Xiao-yue ZHOU Qiu-yang 《Ecological Economy》 2024年第1期53-71,共19页
Promo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rt and its hinterland city environm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relevant data of 13 coastal port cities in eastern Ch... Promo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rt and its hinterland city environm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relevant data of 13 coastal port cities in eastern China from 2000 to 2018,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rt and city environments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y construc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nd the panel threshold model.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1)In term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rt and city environments,most coastal ports and their hinterland cities are in a state of moderate or serious disorder.Overall,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port and city environment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2)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port and city environmen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and this effect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s and the urban economy.Among the variables that impact th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foreign trade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can enhanc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3)At present,there is a“U-shaped”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port-city environments and th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This relationship lie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U-shaped”curve.Therefore,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assigning priority to ecological development,expanding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actively developing foreign trade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ports city environments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threshold effect
下载PDF
Defining Cities by Water: Addressing Capital Misallocation in a Race to Conserve Resources
2
作者 Yao Peng Li Jinze 《China Economist》 2024年第1期86-102,共17页
As part of its efforts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China has pledged to reduce water consumption and create a water-efficient society.On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the institutional root causes... As part of its efforts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China has pledged to reduce water consumption and create a water-efficient society.On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the institutional root causes of excessive capital allocation and excessive water consumption in China’s water-intensive industrial sectors,this study elaborates how the national water-efficient cities assessment contributes to optimized capital allocation.Our research shows that national water-efficient cities assessment has motivated local governments to compete for water efficiency.To conserve water,local governments regulated the entry and exit of water-intensive enterprises,discouraged excessive investments in water-intensive sectors,and phased out obsolete water-intensive capacities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s.This approach has resulted in mutually beneficial outcomes,including improved allocation of capital,enhanced water efficiency,and reduced emissions.This paper offe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water-efficient society throughout the 14^(th) Five-Year Plan(2021-2025)period by presen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policy effects of resource efficiency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etitive evaluation for resource efficiency national water-efficient cities assessment capital misallocation water efficiency emissions abatement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Policy of Producer Services' Competitiveness in Beijing Ci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among Beijing,Tianjin,Shanghai,Guangzhou and Shenzhen 被引量:1
3
作者 Qiu Ling Fang Chuanglin +1 位作者 Shen Yuming Liu Xiaol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年第4期82-89,共8页
The five central cities-Beijing,Tianjin,Shanghai,Guangzhou and Shenzhen-of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gions in China,namely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 The five central cities-Beijing,Tianjin,Shanghai,Guangzhou and Shenzhen-of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gions in China,namely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are taken 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urban producer services' competitiveness,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Beijing.Firstly,based on an integrated indicator system including one objective hierarchy,four standard hierarchies and 35 indicator hierarchies,the study applies factor analysis model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reformed by entropy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above five cities.Secondly,Beijing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capital resource,industrial base,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 and market scale,since it takes the first place of the five cities in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r services,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only inferior to Shanghai 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 capital.Thirdly,Beijing has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s in the level of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urban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living environment.Finally,five proposals are put forth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Beijing,namely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laws and statutes,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ssociation,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ning,introducing preferential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and strengthening human capital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er services competitIVENESS comparative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model Beijing city
下载PDF
Putting Places First in Competitive Urban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Urban Creativity Perspectives and the City of Sarajevo
4
作者 Denis Zvizdic MejremaZatric Mirsad Mustovic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5期649-662,共14页
The inter-urban competition seems to b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city-development today. The extensive reliance of competitiveness-oriented urban governance agendas on the knowledge-based, "new" economy, introduc... The inter-urban competition seems to b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city-development today. The extensive reliance of competitiveness-oriented urban governance agendas on the knowledge-based, "new" economy,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creativity" into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 Though still on the margins of serious urban theory, the discourse on "creative cities" that emerged in the early 2000s, has already had massive influence on the ways in which cities are managed and transformed in Europe. After examination of how the competitiveness-oriented strategies based on creativity and related to the qualities of place increase cultur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thinks the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of the city of Sarajevo in relation to the notion of "place", by leaning on the contemporary European urban development paradigm.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that the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Sarajevo should be pursued by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promoting creative knowledge sector, based on the inclusive cultural urban narratives related to places, thus assuring simultaneous growth of creative knowledge industries and preservation of diverse social ge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 urban competitiveness creative city social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A New Viewpoint of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y-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5
作者 Luo Ling Teng Shaoxia Yan Jun 《Ecological Economy》 2005年第3期74-78,共5页
In resent years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is a ne w popular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ities At present the scholars of our country just begin to research about it. This ess... In resent years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is a ne w popular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ities At present the scholars of our country just begin to research about it. This essay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and also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priser entrepreneurial city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y
下载PDF
北京“新三代家庭”育儿模式下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甘霖 邱红 加雨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回溯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起源,借鉴家庭社会学对于当代抚育结构的经典研究见解,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能仅关注儿童个体,而必须以家庭为完整单元,映射到由全龄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深部。通过面向北京育儿家庭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 回溯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起源,借鉴家庭社会学对于当代抚育结构的经典研究见解,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能仅关注儿童个体,而必须以家庭为完整单元,映射到由全龄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深部。通过面向北京育儿家庭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提炼当前北京育儿家庭成员之间亲职分配的主流模式,认识到由代际协作育儿纽带联结的“新三代家庭”已经构成了当前北京最典型的家庭育儿模式。这一认知有助于定位超大城市儿童友好政策输出的侧重领域,避免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走向千城一面。通过深入挖掘这一典型模式下“双职工中青年”“银发育儿族”“多孩家庭子女”等人群需求,提出6点促进儿童与家人共享城市服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家庭友好城市 新三代家庭 隔代抚育
下载PDF
高铁区位对中国异地投资的影响与异质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焦敬娟 马王钰青 王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10,共11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高速铁路(下文简称为“高铁”)开通减少沿线企业面临的要素约束,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促进沿线地区资本流动,影响城市间的异地投资。依托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新建投资决策数据,以高...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高速铁路(下文简称为“高铁”)开通减少沿线企业面临的要素约束,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促进沿线地区资本流动,影响城市间的异地投资。依托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新建投资决策数据,以高铁所引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等区位条件变化为切入,分析和评价高铁对异地投资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东部地区连通性提升更快,西部地区可达性改善更显著;巨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可达性和连通性的绝对差距不断拉大。②异地投资主要流向东部地区和巨特大城市,但地区差异呈缩小态势。③高铁区位对异地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大于连通性的影响。④高铁区位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异地投资的影响呈现差异性,连通性促进资金向东部地区和巨特大城市流动,可达性则能够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及小城市对异地投资的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区位 重大基础设施 连通性 异地投资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依嵌而融: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互嵌要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等,使得各民族社会交往的人口资源增量较为丰富。在空间互嵌环境方面,民族空间交往的场域环境存具区际分布结构、民族聚居结构和社区互嵌结构的差异性。在经济互嵌条件方面,民族就业领域存在集中化现象,各民族围绕职业领域和就业分布进行民族生产交往。在文化互嵌依归方面,通过各民族文化互嵌共生,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增进了民族精神交往。要坚持“并重”思维,理性看待民族就业分布集中化现象,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顺势而为地推动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东部沿海城市
下载PDF
中国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组群分析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傅联英 黄博林 +1 位作者 古洋洋 蔡煜 《上海经济》 2024年第2期1-21,共21页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事实,需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标准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各地级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运用Dagum...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事实,需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标准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各地级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代表性城市群的空间差异及主要来源,借助Moran’sⅠ指数检验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采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剖析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阻力因素。研究发现:(1)市域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水平有待提高;在层级分布上呈现高水平与低水平相当、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集簇的“纺锤型”形态。(2)在时序上,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水平的差距随时间演进呈现下降→上升→下跌→上浮的“W”形演变特征,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城市群间差异;在空间上,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正向空间集聚特征。(3)公共研发强度、信息基础设施、科技人才根基是制约城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以上事实,本文从培育工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化发展和紧抓关键破局着力点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城际差距 障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基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的解释
10
作者 孙铁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正相关,但也存在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相背离的城市,中国城市据此可以分为人口扩张—韧性强、人口扩张—韧性弱、人口收缩—韧性强、人口收缩—韧性弱四种类型。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都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变动,对于人口收缩型城市来说,经济韧性提升的关键是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而“中心—腹地”联系的极化效应会导致腹地和边缘城市的人口收缩,但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则可能帮助抑制人口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人口收缩 相关多样性 城际联系 城市网络外部性
下载PDF
撤县设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间产业关联
11
作者 李博 施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8,共13页
稳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调整将深刻影响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使用多期动态双重差分DID方法,分析“撤县设区”这类行政区划调整对地... 稳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调整将深刻影响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使用多期动态双重差分DID方法,分析“撤县设区”这类行政区划调整对地区间产业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关系上,可贸易部门发展水平越高的相邻地区之间,其产业关联度越高。但“撤县设区”改革,使得被撤并县与临近地区的产业关联度下降。撤县设区本质上是一种由市级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被撤并县实施了更有利于不可贸易部门发展的土地政策,而缩减了对于可贸易部门的土地支持政策,导致了地区产业结构从可贸易部门为主,向以不可贸易部门为主的经济转型,最终降低了地区间产业关联。为此,科学审慎地推动撤县设区改革,优化财权事权改革方案,有助于高质量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经济 撤县设区 产业结构 地区间产业关联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城际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12
作者 罗小龙 杨凌凡 唐蜜 《城市学刊》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下,不断丰富完善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合作迎来新局面。合作共建园区作为中国城市合作中的重要制度创新,肩负着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优化区域创新协同制度供给的重要使命。立足新发...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下,不断丰富完善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合作迎来新局面。合作共建园区作为中国城市合作中的重要制度创新,肩负着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优化区域创新协同制度供给的重要使命。立足新发展格局下合作共建园区转型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方向,从新发展格局对合作共建园区制度创新的核心诉求出发,从搭建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应对行政区经济影响、完善治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城际合作共建园区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关键问题;提出弹性可变的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改革、基于综合收益清单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多层级引导的实施监管体系搭建、城市间合作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合作共建园区 城市合作 制度创新
下载PDF
阅读推广联动视角下的文化走读创新实践研究--以南京图书馆“沿着运河读中国”为例
13
作者 顾晓宁 权诗瑶 田梓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论文从文化走读视角论述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现状和问题,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难点,以南京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沿着运河读中国”工作创新实践为案例,对今后阅读推广展开思考,认为融合是趋势,营销是关键,专业是... 论文从文化走读视角论述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现状和问题,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难点,以南京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沿着运河读中国”工作创新实践为案例,对今后阅读推广展开思考,认为融合是趋势,营销是关键,专业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走读 阅读推广 文旅融合 媒体融合 公共图书馆 馆际合作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职业发展思考——对长三角四省市获奖选手的分析
14
作者 罗尧成 梁蒙蒙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基于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对第41~46届世赛长三角四省市获奖选手的职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就业相对稳定、教职为职业首选、技能培训为主要工作内容和近年就业愈加灵活四方面的主要职业特征。技能型社会建设对世赛获奖选手提出了精... 基于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对第41~46届世赛长三角四省市获奖选手的职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就业相对稳定、教职为职业首选、技能培训为主要工作内容和近年就业愈加灵活四方面的主要职业特征。技能型社会建设对世赛获奖选手提出了精进自身技能、完善技能标准、改善技能环境和拓展国际影响四方面的新要求;获奖选手在职业发展中需要解决来自职业技能、职业视野以及职业路径三个方面的主要挑战。针对上述要求和挑战,论文提出了完善政策内容制定、搭建学习培训平台、优化实践内外环境,以及统筹设计选手职业发展路径等具体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世界技能大赛 世赛获奖选手 职业发展 “长三角四省市”
下载PDF
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15
作者 黎振强 李嘉莉 周秋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部地区13个沿海港口城市相关数据,构建协调度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港城环境协调度等级上,东部地区大多数港口与其腹地城市处于中度失调或严重...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部地区13个沿海港口城市相关数据,构建协调度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港城环境协调度等级上,东部地区大多数港口与其腹地城市处于中度失调或严重失调阶段,整体上港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2)港城环境协调度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这种影响效应略微减弱,在协调度的影响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显著因素;3)目前沿海港口城市港城环境协调度和城市经济竞争力之间呈“U”型关系,且处于“U”型曲线拐点右侧,因此,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 港城环境协调度 城市经济竞争力 门限效应
下载PDF
新乡市智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16
作者 郭贵中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新乡市是河南省四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之一,但存在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集聚集群程度不高、小微企业多而不强、高端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结合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从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持组织保障,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企... 新乡市是河南省四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之一,但存在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集聚集群程度不高、小微企业多而不强、高端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结合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从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持组织保障,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强人才保障、加快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名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新乡市智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市 智能装备制造 竞争力 政府 产业集群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基于国际友好城市视角
17
作者 武力超 朱桦 +2 位作者 田雯雯 娄逸娴 方心怡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65-78,共1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竞争的重点逐渐从独立的要素产业扩大到城市综合实力水平的各个方面。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对外发展、创造财富并提升城市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综合能力,其强弱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地区的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竞争的重点逐渐从独立的要素产业扩大到城市综合实力水平的各个方面。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对外发展、创造财富并提升城市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综合能力,其强弱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国际友好城市构建的城市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社会资本丰裕程度进行阐释。基于2012—2018年全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即社会资本越丰厚,其城市竞争力越强,并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资本的独特属性引起的,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各主体之间的粘合剂,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但仍为城市竞争力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渠道发现社会资本通过提高主体间互信水平、促进贸易往来以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这三条可能的渠道对城市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并由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城市竞争力 国际友好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双元竞争力视域下上海建设引领型国际大都市研究
18
作者 诸大建 《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53-64,共12页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过去40多年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初级阶段,面向2035年和2050年,上海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世界影响力。对于什么是“具有世界影响力”,这值得进行理论探讨。本文...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过去40多年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初级阶段,面向2035年和2050年,上海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世界影响力。对于什么是“具有世界影响力”,这值得进行理论探讨。本文对国际大都市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溯源,回顾上海自主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进程,描述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已有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由全球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两个维度组成的国际大都市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认为上海需不断强化强全球经济竞争力和强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双强象限,才能在新的高度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引领型国际大都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型国际大都市 全球城市 超大城市 可持续性 双元竞争力模型
下载PDF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路径与机制——基于“同质多形”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凌凡 罗小龙 +2 位作者 唐蜜 丁子尧 顾宗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合作共建园区的转型发展作为重要区域治理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援引“同质多形”理论视角并构建研究框架,尝试从尺度、网络、领域等多个维度揭示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的内在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 合作共建园区的转型发展作为重要区域治理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援引“同质多形”理论视角并构建研究框架,尝试从尺度、网络、领域等多个维度揭示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的内在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多维特征处于动态演化中,资本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构成最为关键的演化动力。园区经历了以企业转移为目标的早期形成阶段、2010年后的波折发展阶段以及2016年后以多元伙伴议程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园区的转型发展由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推动。②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治理方式从政府间协同转向多元主体网络行动,使园区的尺度、网络、领域特征从早期迁出地主导的单中心治理方式向多元化发展。③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的建设从突出专业化经济优势转向囊括创新、生产、居住等要素的综合性整体系统转变,是当前区域治理日趋复杂的缩影,国家到地方、政府到市场的不同行动主体都参与其中。总之,本文揭示了合作共建园区治理的新趋势,并强调同质多形框架在认识与推动当前合作共建园区新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共建园区 “同质多形”理论 尺度 网络 领域 长三角
下载PDF
“跨界合作园区热”:尺度重组与空间转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凌凡 罗小龙 +1 位作者 顾宗倪 丁子尧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21世纪初以来,中国城市的增长经历了从竞争到合作的转变,“跨界合作园区热”接替“开发区热”成为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过程的集中展示。(1)研究立足长三角跨界合作园区的转型发展历程,探讨跨界合作园区历经的转移工业园、跨界新城到合作... 21世纪初以来,中国城市的增长经历了从竞争到合作的转变,“跨界合作园区热”接替“开发区热”成为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过程的集中展示。(1)研究立足长三角跨界合作园区的转型发展历程,探讨跨界合作园区历经的转移工业园、跨界新城到合作创新区的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空间转型的基本趋势;(2)基于空间转型与合作主体尺度重组活动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探讨空间转型背后尺度重组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尺度上推、尺度融合与尺度多元化3个重组阶段及其所形成的托管、合署与企业式3种治理模式;(3)研究建构了跨界合作园区尺度权力重组与空间转型的逻辑框架,并从动态引导的政策支撑体系、劳酬对等的利益协调机制、省-地监管的分层管控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合作 飞地 开发区 空间 尺度 治理 长三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