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distance and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mall satellites 被引量:2
1
作者 ZHU Yaowei XU Zhaobin +2 位作者 JIN Xiaojun GUO Xiaoxu JIN Zhong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596-606,共11页
The advancement of small satellites i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s,and for the latter,it is essential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mutually visible satellites... The advancement of small satellites i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s,and for the latter,it is essential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mutually visible satellites.By now,dual one-way ranging(DOWR)and two-way time transfer(TWTT)are generally integrated in the sam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to meet the limitations of small satellites in terms of size,weight and power(SWaP)consumption.However,studies show that pseudo-noise regenerative ranging(PNRR)performs better than DOWR if some advanced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ies are employed.Besides,PNRR has no requirement on time synchronization.To apply PNRR to small satellites,and meanwhile,meet the demand for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we propose the round-way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PNRR to form a new integrated system without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SWaP.The new integrated system can provide distributed small satellite systems with on-orbit high-accuracy and high-precision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in real tim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ranging is about 1.94 cm,and that of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is about 78.4 ps,at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80 dB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inter-satellite ranging satellite formation autonomous flying
下载PDF
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measurement using transportable optical clocks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道信 曹健 +6 位作者 袁金波 崔凯枫 袁易 张平 晁思嘉 舒华林 黄学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72-277,共6页
We report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using a pair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TOC-729-1 and TOC-729-3)in the laboratory,each of them has an uncertainty of 1.3&... We report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using a pair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TOC-729-1 and TOC-729-3)in the laboratory,each of them has an uncertainty of 1.3×10^(−17) and an instability of 4.8×10^(−15)/√τ.Referenced to a stationary clock of TOC-729-1,the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s are realized by moving TOC-729-3 to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he relevant altitude differences are measured with uncertainties at the level of 20 cm.After correcting the systematic shifts(including gravitational red shift),the two-clock frequency difference is measured to be–0.7(2.2)×10^(−17),considering both the statistic(1.0×10^(−17))and the systematic(1.9×10^(−17))uncertainties.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locks i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uncertainties,verify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 at the low level of 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transportable optical clock repeatability evaluation of clocks
下载PDF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参数估计
3
作者 陈亮 展昕 +1 位作者 赵胜 张志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DCB进行组合计算,估计出接收机钟差与参与计算的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利用北京某监测站采集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观测数据,对B1I+B3I、B1C+B2a等2种频点组合分别进行2种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计算,估计电离层延迟、接收机钟差、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结果表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略优于改进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的平均修正百分比为85.54%,比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高6.43%;B1I+B3I和与B1C+B2a频点组合估计的接收机钟差的RMS分别为0.19和0.21 ns,均值相差0.09 ns,钟差估计精度相当;接收机B1I、B3I、B1C和B2a硬件延迟与标定值都在0.14 n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钟差 电离层延迟 差分码偏差(DCB)
下载PDF
线性插值在改善GPS共视时间比对性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慧颖 王威雄 武文俊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了解决GPS共视(CV)时间比对精密度随着基线增长而降低以及在超长基线情况下无法进行共视时间比对计算的问题,利用国际标准GNSS共视归算后星地钟差线性化特性对其进行插值,从而增加可用卫星数量,最后对不同卫星的共视结果进行加权计算... 为了解决GPS共视(CV)时间比对精密度随着基线增长而降低以及在超长基线情况下无法进行共视时间比对计算的问题,利用国际标准GNSS共视归算后星地钟差线性化特性对其进行插值,从而增加可用卫星数量,最后对不同卫星的共视结果进行加权计算,以提高长基线情况下GPS共视时间比对的性能,减少基线长度对共视时间比对的限制。选取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韩国计量科学研究院(KRISS)、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PTB)三个守时实验室一个月的星地钟差为数据样本,以300 s为时间间隔对单个卫星的星地钟差数据进行线性插值,随后将所有卫星相同时间的时间比对结果进行等权加权平均,从而获得最终共视时间比对结果。结果表明:NTSC-PTB、KRISS-PTB两条时间比对链路线性插值共视时间比对与GPS精密单点定位时间比对(PPP)结果互差后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53 ns、0.8 ns,相比于传统共视,分别提升了4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插值 星地钟差 共视时间比对 时间比对精密度
下载PDF
多基准终端星站钟差融合方法对比分析
5
作者 付欣 陈瑞琼 +3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曾迎春 朱敏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行业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过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可以实现2 ns以内的授时精度,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时间频率用户的需求。当前使用的单一基准站在实际观测中会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行业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过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可以实现2 ns以内的授时精度,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时间频率用户的需求。当前使用的单一基准站在实际观测中会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响复现结果,为了将随机误差降到最小,提出了4种基于多基准终端的钟差数据融合方法,用于提高系统中标准时间的复现精度。通过对这4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将各个基准终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星站钟差数据分开进行3σ剔除粗差后,再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复现效果最优,可以有效解决只用单一基准终端数据所造成的复现精度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分析,相较使用单一基准终端,使用多基准终端的复现精度可由2 ns提升至0.3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 时间复现 星站钟差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模型的钟差预报研究
6
作者 张颖博 刘音华 刘娅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BP神经网络训练时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预报钟差不稳定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模型。首先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几个重要参数生成的方法,再将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作为粒子的位置,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 针对BP神经网络训练时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预报钟差不稳定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模型。首先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几个重要参数生成的方法,再将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作为粒子的位置,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迭代,寻找网络的最优初始权值和阈值,提高BP神经网络钟差预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理论上分析改进后的PSO算法原理,利用改进后的模型预测钟差,经过分析全局最优适应度曲线、粒子群优化前后BP模型多次预报钟差的试验,证明该算法优化的有效性。与ARMA和GM(1,1)等传统的预报模型相比,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钟差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86.5%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差预报 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相对论体系下卫星原时及星间钟差机理建模
7
作者 贾前 李青 刘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面向新一代导航卫星对高精度自主时间基准的需求,针对皮秒级星间钟差机理不清晰问题,在广义相对论体系下提出一种卫星原时以及星间皮秒钟差模型,该模型可基于卫星状态计算星载原子钟相对参考时钟的偏差以及星间钟差。首先从地心参考坐... 面向新一代导航卫星对高精度自主时间基准的需求,针对皮秒级星间钟差机理不清晰问题,在广义相对论体系下提出一种卫星原时以及星间皮秒钟差模型,该模型可基于卫星状态计算星载原子钟相对参考时钟的偏差以及星间钟差。首先从地心参考坐标系的度规张量出发,利用广义相对论建立了卫星的运动模型;然后,根据时空间隔的不变性,提出考虑地球非球形J2摄动项的卫星原时模型,并进一步给出了包含J2项修正的星间钟差模型。最后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为研究对象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新一代导航系统的时间校准和同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建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原时模型与星间钟差模型的精度都在皮秒量级,能够准确地计算星载原子钟在引力场中的原时偏差以及星间钟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星间钟差 时间校准与同步 广义相对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下载PDF
一种新的守时型原子钟综合时间尺度方法研究
8
作者 姜萌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指数平滑和Vondrak_Cepek联合平滑的氢铯综合时间尺度产生方法.以最小误差方法为理论基础,动态估计氢原子钟频率漂移参数,提升氢原子钟钟差预测准确度;基于改进的二次指数平滑产生氢原子钟组时间尺度... 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指数平滑和Vondrak_Cepek联合平滑的氢铯综合时间尺度产生方法.以最小误差方法为理论基础,动态估计氢原子钟频率漂移参数,提升氢原子钟钟差预测准确度;基于改进的二次指数平滑产生氢原子钟组时间尺度、加权平均方法产生铯原子钟时间尺度,同时设计Vondrak_Cepek滤波器以结合两类时间尺度长短期稳定度优势,提升综合时间尺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产生的氢铯综合时间尺度时稳可达1.60×10^(-15),天稳可达3×10^(-15),优于ALGOS、AT1和Kalman滤波3种经典方法产生的时间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钟差预测 动态估计 稳定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北斗卫星钟差组合预报方法
9
作者 王树魁 雷朝锋 +1 位作者 崔蓓 张喜梅 《工程勘察》 2024年第10期50-56,共7页
针对现有卫星钟差预测模型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预测算法来预测卫星钟差数据,并采用GPS、北斗钟差数据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对集合经验模... 针对现有卫星钟差预测模型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预测算法来预测卫星钟差数据,并采用GPS、北斗钟差数据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对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预测,并将各分量预测的结果叠加为最终预测结果。最终通过北斗钟差数据取得优良的预测结果,与ISU-P的数据比较,精度提升幅度在12.7%~2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北斗超快速钟差
下载PDF
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BDS导航卫星钟差预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井利 佟晓宇 张梅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卫星钟差是导航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钟差预报性能寻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模型方法(PSO-Elman模型),以解决Elman神经网络局部最优问题对钟... 卫星钟差是导航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钟差预报性能寻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模型方法(PSO-Elman模型),以解决Elman神经网络局部最优问题对钟差预报结果的影响.首先对钟差产品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PSO算法迭代寻优确定Elman神经网络权值、阈值的初始值,并将进行预处理之后的序列数据进行训练建模;再采用武汉大学国际GNSS服务(IGS)数据分析中心(WHU)提供的BDS精密钟差产品数据进行钟差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还原为预报钟差.结果表明:对比于二次多项式(QP)模型、附加周期项多项式(SA)模型、灰色(GM)模型,PSO-Elman模型精度分别提高90.7%、84.2%、81.6%,稳定度提高85.3%、76.3%、36.1%.实验表明:PSO-Elman模型在1~12 h短期预报模拟结果的预报精度和稳定性有显著提高,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钟差预报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ELMAN神经网络 卫星钟差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超快速BDS卫星钟差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金霞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56-163,共8页
针对现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卫星钟差预测模型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预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卫星钟差数据的方法:构建一种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模型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结合的随机森林预测算法,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针对现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卫星钟差预测模型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预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卫星钟差数据的方法:构建一种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模型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结合的随机森林预测算法,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钟差数据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对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预测,并将各分量预测的结果叠加为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GPS钟差预测数据与超快速的GPS钟差数据产品(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超快速产品(IGU-P))比较,精度提升幅度在3.7%~14.5%之间;BDS钟差预测数据与超快速的BDS钟差数据(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系统(iGMAS)超快速产品(ISU-P))比较,精度提升幅度在12.7%~21.5%之间。证明了该组合预测模型在钟差预测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超快速钟差
下载PDF
基于脉冲星观测的原子时波动检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孟纳 童明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7-425,共9页
脉冲星时(pulsar time,PT)具有较高的长期稳定性,其与原子时(atomic time,AT)的建立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因此,脉冲星时可作为原子时波动的一种独立检验方式.本文结合真实钟差数据,展示了基于脉冲星时的原子时波动检验结果.首先... 脉冲星时(pulsar time,PT)具有较高的长期稳定性,其与原子时(atomic time,AT)的建立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因此,脉冲星时可作为原子时波动的一种独立检验方式.本文结合真实钟差数据,展示了基于脉冲星时的原子时波动检验结果.首先,给出了Parkes脉冲星计时阵(Parkes pulsar timing array,PPTA)发布数据中四颗毫秒脉冲星的计时结果.为进行原子时波动的检验,利用四颗脉冲星的计时模型参数,仿真生成以地球时(terrestrial time,TT)(BIPM19)为参考的脉冲到达时间(pulse times of arrival,TOAs)数据,然后将参考时由TT(BIPM19)改为TT(TAI).基于此,分别采用经典加权平均算法与维纳(Wiener)滤波算法提取了原子时相对于脉冲星时的波动.将两种方法得到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iener滤波算法对原子时波动的提取效果优于加权平均算法.本文在Wiener滤波算法提取钟差信号的基础上加入了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以扣除高频噪声,去噪后PT更接近于TT(BIPM19),进一步提高了PT对AT波动的检测能力.对于TOA测量精度为100 ns的情况,PT与TT(BIPM19)的差值大致保持在40 ns以内.本文是在给定TOA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研究进一步提高PT精度的方法,对下一步PT更加有效的守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时 原子时 钟差 计时残差
下载PDF
不同尺度范围的监测网对星基增强服务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兴 王乐 +3 位作者 谢威 王紫薇 田耀召 李孟园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3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区域监测站提供的星基增强完好性监测服务在民用航空等生命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利用不同尺度监测网估计的完好性信息对用户服务性能影响,使用等效钟差方法分别实现三种不同尺度的监测网完好性参数估计,并进行增强定位验证... 区域监测站提供的星基增强完好性监测服务在民用航空等生命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利用不同尺度监测网估计的完好性信息对用户服务性能影响,使用等效钟差方法分别实现三种不同尺度的监测网完好性参数估计,并进行增强定位验证。从增强卫星数目、用户测距误差、定位精度和保护级包络特性方面研究不同尺度的监测网对用户服务性能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尺度和中等尺度区域相比,大尺度区域增强卫星数目分别增加了50.7%、33.7%。与广播星历伪距单点定位相比,基于小、中等和大尺度区域监测网估计的改正数增强定位在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33.08%、33.59%和32.54%,垂直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36.56%、41.07%和43.86%。三种尺度估计的平均用户测距误差均优于0.3 m,保护级水平对定位误差的包络均能达到95%。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星基增强监测网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基增强 等效钟差 不同尺度 用户测距误差 定位精度 保护级水平
下载PDF
基于频率源稳定度的钟差序列生成方法研究
14
作者 秦晓伟 杜二旺 +2 位作者 赵春勃 王国永 杨涛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基于频率源噪声特性和幂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通过频率源目标稳定度反向生成虚拟钟差序列模型,利用虚拟钟差序列模型可以快速、高效地生成目标频率源的长期钟差数据。针对不同类型频率源的组合噪声特征,采用传统的噪声模型生成... 基于频率源噪声特性和幂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通过频率源目标稳定度反向生成虚拟钟差序列模型,利用虚拟钟差序列模型可以快速、高效地生成目标频率源的长期钟差数据。针对不同类型频率源的组合噪声特征,采用传统的噪声模型生成5种频率源噪声,然后利用仿真分析验证虚拟钟差序列生成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比对仿真结果可知,基于铷钟、氢钟和铯钟的虚拟钟差序列的稳定度与实测钟差序列的稳定度基本相符,重建虚拟钟差序列能够准确地反映其频率噪声特性,因此,文中采用频率源目标稳定度生成其钟差序列的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源 噪声 钟差 频率稳定度
下载PDF
高轨导航接收机的时钟辅助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坤昊 葛建 +2 位作者 陈夏兰 房志博 高铭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3年第4期140-148,共9页
针对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接收信号弱、可用卫星少及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利用恒温晶振的频率稳定性抑制观测噪声,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的时钟辅助定位算法。通过区分星历星钟误差和用户测距误差在本算法中的不同传递路径,在理论上给出了... 针对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接收信号弱、可用卫星少及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利用恒温晶振的频率稳定性抑制观测噪声,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的时钟辅助定位算法。通过区分星历星钟误差和用户测距误差在本算法中的不同传递路径,在理论上给出了算法的定位精度与星座几何构形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本算法在高轨场景下具有显著的精度优势,在低轨和地面场景下没有精度优势。仿真试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在典型的高轨场景下,本算法的单点定位误差仅是标准算法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导航接收机 时钟辅助定位算法 驯服-守时算法 接收机钟差值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新息外推的原子钟钟差实时异常检测算法
16
作者 鄢然 田永和 许文 《测控技术》 2023年第8期44-49,55,共7页
针对电力电网高精度的实时定位导航和授时的相关应用对卫星导航系统原子钟钟差连续性的依赖,提出了卡尔曼新息外推的原子钟钟差实时异常检测算法。该方法将之前的状态预测值递推到当前时刻,避免了异常值的影响,可更有效地检测微小的原... 针对电力电网高精度的实时定位导航和授时的相关应用对卫星导航系统原子钟钟差连续性的依赖,提出了卡尔曼新息外推的原子钟钟差实时异常检测算法。该方法将之前的状态预测值递推到当前时刻,避免了异常值的影响,可更有效地检测微小的原子钟钟差异常。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卡尔曼新息检测法,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原子钟钟差异常的检测概率,缩短了检测时间。当铯原子钟钟差跳变0.5 ns时,恒虚警概率P_(fa)=10^(-5)下,检测时间仅需5 s,检测概率为0.9998,相较于新息检测法提高了66.3%,实现了实时且高性能的原子钟钟差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差异常 原子钟 卡尔曼 新息外推
下载PDF
基于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明宪 李星星 +1 位作者 李盼 郭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性高、可以实现模糊度固定,但由于未知参数多,解算速度较慢,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收敛才能达到所需精度;而历元差分模型估计卫星钟差待求参数较少,计算效率高,且不存在收敛过程,但估钟精度比非差模型估钟收敛后的精度略低,且得不到钟差初值,需从导航电文中提取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不过由此引起的系统性偏差,在定位时可被模糊度和接收机钟差吸收,不影响最终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模型 历元差分模型 精密卫星钟差估计 估钟精度 解算速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氢原子钟钟差预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江淼 宋文峰 +1 位作者 高源 孙盼盼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460,共7页
原子钟的钟差预测是原子钟时标计算和原子钟驾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钟差预测可明显提高原子钟时标和原子钟驾驭的精度。为进一步提高氢原子钟的钟差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BP神经网络算法,并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守时实验室氢... 原子钟的钟差预测是原子钟时标计算和原子钟驾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钟差预测可明显提高原子钟时标和原子钟驾驭的精度。为进一步提高氢原子钟的钟差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BP神经网络算法,并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守时实验室氢原子钟组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钟差预测算法与目前采用的线性回归钟差预测算法、SVM钟差预测算法相比,显著地提高了氢原子钟钟差预测精度。该钟差预测算法的提出对提高原子钟时标和驾驭精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钟 钟差 改进BP神经网络 预测算法
下载PDF
卫星钟差预报的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被引量:66
19
作者 王宇谱 吕志平 +1 位作者 陈正生 崔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卫星导航系统中星载原子钟的钟差预报在优化导航电文中的钟差参数、满足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需求和提供卫星自主导航所需的先验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星载原子钟钟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一次差方法的小波神经网络钟差预报算法... 卫星导航系统中星载原子钟的钟差预报在优化导航电文中的钟差参数、满足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需求和提供卫星自主导航所需的先验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星载原子钟钟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一次差方法的小波神经网络钟差预报算法:首先对钟差相邻历元间作一次差后的差值进行建模,根据时间序列预报一次差的值,然后再将预报的一次差还原,得到钟差预报值。该方法使得预报钟差的小波神经网络不但模型结构简单,而且预报精度高。最后,通过算例将本文所建模型与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次差方法可以使给定结构的小波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精度得到显著提高,而且所建模型的预报效果优于两种常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 预报 一次差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时钟不准情形地震精确定位研究——以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序列为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包丰 倪四道 +3 位作者 赵建和 谢军 陈伟文 曾祥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通过余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主震破裂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了减小仪器时钟误差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流动台站的S-P到时差,通过主事件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较为准确的主震位置和余震序列时... 通过余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主震破裂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了减小仪器时钟误差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流动台站的S-P到时差,通过主事件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较为准确的主震位置和余震序列时空分布,并评估了仪器时钟误差;又通过对sPL近震深度震相的分析,得到了余震序列较为可靠的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安庆地震发生在宿松—枞阳断裂带附近,余震序列大体近水平分布在5km深度,呈长1.5km、宽1km、高0.3km的薄板状展布;从时空分布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序列似乎有往北东方向扩展的趋势.研究表明,基于S-P到时差的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时钟不准确带来的影响,为中小地震和余震序列活动性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时钟误差 sPL深度震相 S-P到时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