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f Fly over as a Solution to Congestion of Intersection Junction(Case Study:Jalan Jatingaleh Semarang)
1
作者 Rachmat Mudiyono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24年第4期196-206,共11页
In the next few years traffic will happen most of the time.This was triggered by the growing rate of vehicles against the road capacity which is not balance.All the time the congestion in the city of Semarang has been... In the next few years traffic will happen most of the time.This was triggered by the growing rate of vehicles against the road capacity which is not balance.All the time the congestion in the city of Semarang has been occurred at peak hours.Congestion also occurred in between Teuku Umar and Setia Budi road Jatingaleh because of a plot intersection(Kesatrian intersection,PLN intersection and Jatingaleh intersection)with the Toll Road.Jatingale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city of Semarang which is a central meeting point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emarang where the vehicle flows i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local current and regional traffic,and the flow of vehicles coming in and out from highway.The main cause of the problems that occurred in the area of Jatingaleh is due to the numbers of vehicles movement that occurs at the intersections.With the above issues,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look into some solutions.Before carrying out an analysis a field surveys at peak hours for example morning(06:00 to 08:00 am)and for the afternoon(04:00 to 06:00 pm)should be conducted,then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s counted manually with“short-breakcounting”according to types of vehicles.From th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saturation(DS)is 1.61 between Teuku Umar and Setia Budi road during the morning peak hours and 1.56 during the afternoon peak hours.This means that the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road is no longer able to accommodate the traffic flow.One of the solutions for the congestion that occur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Jatingaleh is to app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section that is not in a plot with a Fly over,Underpas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ly Over-Underpass.Base on the flow reduction calculation with 3 comparative modeling it shows that the Fly Over is the most technically efficient to be applied in this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STION intersection interchangE
下载PDF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femoral neck dynamic intersection system with different nail ang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2
作者 Ying Wang Jian-Xiong Ma +4 位作者 Hao-Hao Bai Bin Lu Lei Sun Hong-Zhen Jin Xin-Long M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0期4814-4823,共10页
BACKGROUND The femoral neck dynamic intersection system(FNS)is mechanically more stable than other in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s.Curr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NS has good biomechanical p... BACKGROUND The femoral neck dynamic intersection system(FNS)is mechanically more stable than other in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s.Curr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NS has goo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populations.However,whethe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FNS's 130°main nail angle design for Asian populations has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remains unclear.AIM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main nail angles of the FN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Asian populations.METHODS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of the femur of healthy adult male volunteers were imported into Mimics software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femur.The model was adapted to the curve using Geomagic software and imported into Solidworks software to construct the Pauwels I femoral neck fracture model and design the FNS internal fixation model using different main nail angles.Afterward,the models were assembled with the FNS fracture model and meshed using the preprocessing Hypermesh software.Subsequently,they were imported into Abaqus softwar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FNS main nail o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RESULTS The peak displacement of the proximal femur under different angles of FNS fixation under stress was 7.446 millimeters in the 120°group and 7.416 millimeters in the 125°group;in the 130°,135°,and 140°FNS fixation groups,the peak displacement was 7.324 millimeters,8.138 millimeters,and 8.246 millimeters,respectively.In the 120°and 125°FNS fixation groups,the maximum stresses were concentrated at the main nail and the anti-rotation screw,which intersected the fracture line of the femur neck,resulting in peak stresses of 200.7 MPa and 138.8 MPa,respectively.Peak stresses of 208.8 MPa,219.8 MPa,and 239.3 MPa were observed on the angular locking plate distal to the locking screw in the 130°,135°,and 140°fixation groups.CONCLUSION FNS has significant stress distribution properties,a minimal proximal femoral displacement,and an optimal stability for treati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Asian populations when performed with a 130°main nail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neck dynamic intersection system BIOMECHANICS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Nail ang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ress
下载PDF
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最小净距
3
作者 周乾 卢涛 +4 位作者 佘明星 刘娟 张迎春 雒莎莎 潘兵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2-1134,共13页
基于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较多且互通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为控制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保障其交通流转换功能的实现,增强对实际工程设计的指导,首次界定了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的范围,通过分析平交直行... 基于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较多且互通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为控制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保障其交通流转换功能的实现,增强对实际工程设计的指导,首次界定了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的范围,通过分析平交直行、左转及右转车辆经互通出口驶离主线的过程,考虑最不利行驶条件,建立了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计算模型;通过调查车辆运行速度、换道轨迹及车头时距,明确了该范围的交通流特征;结合驾驶人心、生理特性和实测交通流参数,提出了最小净距建议值。研究成果可补充现有研究的不足,为集散型一级公路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集散型一级公路 平面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 出口 净距
下载PDF
吉安南互通与西外环立交节点方案研究
4
作者 罗雄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期54-57,M0007,共5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范围开始向外扩展,早期建设在城市外围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已邻近新的城市建设开发边界,与城市外围快速道路逐渐交融,产生了高速出入与城市快速交通需求叠加的多路交叉口。吉安市高速南互通与西外环快...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范围开始向外扩展,早期建设在城市外围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已邻近新的城市建设开发边界,与城市外围快速道路逐渐交融,产生了高速出入与城市快速交通需求叠加的多路交叉口。吉安市高速南互通与西外环快速路相交形成了五路交叉口,通过分析该节点功能定位、交通需求,结合城市规划发展阶段,论证合理方案,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多路交叉口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路交叉口 快速路 高速出入口 互通立交
下载PDF
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总体设计要点研究
5
作者 罗登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79-181,共3页
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总体设计以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融入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征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前期准备工作、互通立... 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总体设计以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融入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征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前期准备工作、互通立交造型设计、全互通立交跨径布置、高架连续梁断面设计等方面阐述了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总体设计要点。旨在提高高架道路复合式互通立交总体设计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道路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道路 复合式互通立交 道路交叉口 交通流量
下载PDF
菱形立交桥下十字平交口左转车辆行驶轨迹对桥梁跨径影响研究
6
作者 尹万辉 蔡竣安 王大为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近年来一级干线公路与地方道路菱形立交的情况越来越多,常规设计中往往对菱形立交桥下平交口行驶轨迹分析不到位,主线跨线桥布置多考虑被交路的建筑限界要求而忽略了转弯行驶的需要,导致设计缺陷。模拟对向左转弯车辆临界相切轨迹,得到... 近年来一级干线公路与地方道路菱形立交的情况越来越多,常规设计中往往对菱形立交桥下平交口行驶轨迹分析不到位,主线跨线桥布置多考虑被交路的建筑限界要求而忽略了转弯行驶的需要,导致设计缺陷。模拟对向左转弯车辆临界相切轨迹,得到中央分隔带宽度、两对向左转车道停止线之间的净距和转弯半径关系方程。计算分析表明:满足左转通行要求的轨迹曲线半径及跨线桥梁跨径由中分带宽度B、道路夹角α来确定。桥下十字型平面交叉口设计需先行计算对向左转弯车辆切点间最小净距L,据此合理确定上部桥梁跨径,如此才可保证桥下平交口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立交 桥下十字平交口 左转车辆 行驶轨迹 桥梁跨径
下载PDF
城市道路与高铁线路交叉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伟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4期5-7,I0001,共4页
随着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位于城区段的高铁线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关系问题日趋突出,在道路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以保障高铁运营及结构安全。以合肥市繁华大道与玉兰大道及合安高铁肥西联络线交叉工程为例,提出了... 随着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位于城区段的高铁线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关系问题日趋突出,在道路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以保障高铁运营及结构安全。以合肥市繁华大道与玉兰大道及合安高铁肥西联络线交叉工程为例,提出了两种节点分离式立交设计方案,从方案可行性分析着手,结合对铁路的影响、施工难度、景观效果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了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设计 高铁线路 交叉工程 分离式立交 上跨桥 下穿桥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叉口选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钟雨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4期40-43,I0004,共5页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道路中,交叉口作为车流及人流汇合、转向、分离的关键节点,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流程及其评价方法进...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道路中,交叉口作为车流及人流汇合、转向、分离的关键节点,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流程及其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某交叉口优化工程,进行交通现状的调查和交通量的预测,提出了相应的交叉口优化方案。另外,通过道路交叉口评价方法对上述优化方案进行了比选,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叉口 互通式立交 平面交叉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长益复线高速公路苏家坝枢纽互通方案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强 王毅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2期26-29,103,共5页
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多岔交叉互通式立交建设工程日渐增多,且工程规模较大,涉及交通转向多,方案设计复杂。以苏家坝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为例,横向比较了各种复合式立体交叉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因地制宜、交通安全优先、造价节约的设计方... 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多岔交叉互通式立交建设工程日渐增多,且工程规模较大,涉及交通转向多,方案设计复杂。以苏家坝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为例,横向比较了各种复合式立体交叉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因地制宜、交通安全优先、造价节约的设计方案,为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互通立交 多岔交叉互通式立交 枢纽互通方案
下载PDF
贵阳市航天路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10
作者 陈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4期167-169,共3页
贵阳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山高坡陡的地理特性给城市立交设计带来较大困难。为了在新东二环改造过程中设计出最优的航天路立交方案,文章首先总结了航天路立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航天路立交的周边建设条件,并基于... 贵阳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山高坡陡的地理特性给城市立交设计带来较大困难。为了在新东二环改造过程中设计出最优的航天路立交方案,文章首先总结了航天路立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航天路立交的周边建设条件,并基于建设条件和规划资料,对三个方案进行同深度比选,综合比选出航天路立交设计的最优方案,最后总结了下阶段工作重点和难点,为后续工作开展提出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市政化 五路交叉 异形立交 方案设计
下载PDF
大型地下车站洞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崇国 郭军 胡居义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红旗河沟车站是重庆轻轨3号线与地铁6号线的地下换乘车站,也是当前全亚洲建设规模最大的地下暗挖车站。依托该工程,介绍了大型浅埋暗挖洞室主体结构设计方法、支护衬砌设计与施工技术,包括洞群组成、主洞与附属洞的衔接方式、埋置深度... 红旗河沟车站是重庆轻轨3号线与地铁6号线的地下换乘车站,也是当前全亚洲建设规模最大的地下暗挖车站。依托该工程,介绍了大型浅埋暗挖洞室主体结构设计方法、支护衬砌设计与施工技术,包括洞群组成、主洞与附属洞的衔接方式、埋置深度确定、主洞断面设计、高边墙式大断面主洞开挖工法、支护类型等;着重研究了十字交叉节点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结构受力特征分析与开挖过程施工力学计算。通过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与精细化设计,红旗河沟车站成功建成,相关设计施工方法对今后类似超大型地下洞室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换乘车站 大断面洞室 高边墙 交叉洞室结构
下载PDF
非机动车因素对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恒 任福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3-79,共7页
研究了非机动车因素即自行车与行人因素对城市道路灯控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处机动车流运行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定义并计算出定量影响系数,将这些系数作为修正系数用于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中,以对混合交通条件下城市道路交... 研究了非机动车因素即自行车与行人因素对城市道路灯控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处机动车流运行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定义并计算出定量影响系数,将这些系数作为修正系数用于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中,以对混合交通条件下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理论进行修正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交通 立体交叉 城市 交叉口
下载PDF
路径交叉检测与消除方法和邻节点置换方法改进TSP的解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国华 马满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487,共3页
针对当前算法在求解规模较大的TSP时得到的近似解中常常存在路径交叉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路径交叉检测与消除方法,可以完全消除路径交叉从而提高近似解的质量;通过分析近似解的结构,发现一些相邻节点相互交换位置也可以有效提高解的质量... 针对当前算法在求解规模较大的TSP时得到的近似解中常常存在路径交叉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路径交叉检测与消除方法,可以完全消除路径交叉从而提高近似解的质量;通过分析近似解的结构,发现一些相邻节点相互交换位置也可以有效提高解的质量,因此提出了一种邻节点置换方法。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进模拟退火算法求得的TSP近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商问题 路径交叉检测与消除 邻节点置换
下载PDF
菱形立交双钮型平面交叉口交叉结点最小间距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兵宏 董怡伽 +2 位作者 赵亚茹 唐力焦 余英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针对菱形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平面交叉交通组织效率低,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现状,以减少交通流干扰、优化交通组织为目的,基于分叉式菱形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概念,对其采用的双钮型平面交叉的相关设计指标进行研究.首先,对双十字平面交叉与双钮... 针对菱形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平面交叉交通组织效率低,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现状,以减少交通流干扰、优化交通组织为目的,基于分叉式菱形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概念,对其采用的双钮型平面交叉的相关设计指标进行研究.首先,对双十字平面交叉与双钮型平面交叉交通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双钮型平面交叉的优势.然后,结合自由车流换道轨迹理论提出对向车道交叉转换间距.最后,分析了主要道路左转车辆行驶需求,将其进入平面交叉口的过程分为等待可插入间隙行驶距离、驾驶员判断及采取措施距离、变换车道行驶距离、减速行驶或排队等候距离4个部分,并基于交通流理论、排队理论提出了交叉结点最小间距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双钮型平面交叉口交叉结点最小间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设计速度,交叉角度与车道数量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结点间距 双钮型平面交叉 菱形互通式立交
下载PDF
菱形立交内无信号平交口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恢翚 常玉林 陈峰林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结合菱形立体交叉口的特点,运用车队分析法、间隙接受理论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菱形立体交叉口内两个无信号平面交叉口的最小间距进行了分析,得出三个组成部分:从主路上出来的转弯车辆在次要道路上的最小停车排队长度和在次要道路上的最... 结合菱形立体交叉口的特点,运用车队分析法、间隙接受理论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菱形立体交叉口内两个无信号平面交叉口的最小间距进行了分析,得出三个组成部分:从主路上出来的转弯车辆在次要道路上的最小停车排队长度和在次要道路上的最小变换车道长度,以及两平面交叉口的最小净距。对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建立了其理论模型。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有助于菱形立交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立交 平面交叉口 无信号 间距 模型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入口至前方灯控平交路口合理距离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有俊 李冬奎 +1 位作者 张志清 刘忻梅 《交通与计算机》 2008年第6期87-91,共5页
应用Vissim微观仿真模型研究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入口至前方灯控平交路口合理距离,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研究由于平交口信号灯造成各转向车辆的延误,分析了入口下游辅路交织区交织长度随入口至最大排队长度末端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Vissim微观仿真模型研究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入口至前方灯控平交路口合理距离,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研究由于平交口信号灯造成各转向车辆的延误,分析了入口下游辅路交织区交织长度随入口至最大排队长度末端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口至平面交叉口的距离决定于交叉口各转向车辆最大排队长度及交织长度;入口至前方交叉口的合理间距为315 m,条件受限时取值为26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理间距 交通仿真 城市菱形立交 入口 灯控路口
下载PDF
互通式立交T型平交口渠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为 《辽宁交通科技》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互通式立交T型平交口渠化的具体设计方法 。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 渠化设计 工程实例 总体设计 设计方法 设计人员 合理 计提 具体
下载PDF
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利 《山西交通科技》 2019年第2期28-30,共3页
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受限制因素较多,合理的互通型式,可以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达到与环境协调统一,还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规模,减少土地资源侵占。借助工程实例,分析了山区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中3个重要影响因素:交通量... 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受限制因素较多,合理的互通型式,可以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达到与环境协调统一,还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规模,减少土地资源侵占。借助工程实例,分析了山区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中3个重要影响因素: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地形地貌、土地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通过分析说明在工程建设中互通式立体交叉型式选择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体交叉 复杂地形 选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城市平交路口立交化改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媛媛 《市政技术》 2007年第6期482-484,共3页
从平交路口通行能力、交叉口饱和度两个常用的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指标分析入手,在确定各方向车道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交叉路口所处城市密度的区位,即可综合确定平交改立交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通行能力 交叉口饱和度 城市密度 平交改立交 可行性
下载PDF
关于“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相交计算的趋近法”一文的几点商榷
20
作者 王福建 曾学贵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9-44,共6页
讨论和分析了“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相交计算的趋近法”[2]一文中所述的观点和方法,澄清了其中一些模糊的、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认识.
关键词 互通式 立交 平面线形 线形相交计算 趋近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