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induced miR-93-5p upregulation inhibits interferon signaling pathway by targeting IFNAR1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g-Long He Ming Liu +5 位作者 Zhao-Xia Tan Ya-Jun Hu Qiao-Yue Zhang Xue-Mei Kuang Wei-Long Kong Qing M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epatitis C virus(HCV)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regulates the interferon(IFN) signaling pathway.METHODS HCV-1 b core protein was exogenously expressed in...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epatitis C virus(HCV)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regulates the interferon(IFN) signaling pathway.METHODS HCV-1 b core protein was exogenously expressed in Huh7 cells using pc DNA3.1(+) vector. The expression of mi R-93-5 p and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 was mea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STAT1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The overexpression and silencing of mi R-93-5 p and IFNAR1 were performed using mi R-93-5 p agomir and antagomir, and pc DNA3.1-IFNAR1 and IFNAR1 si RNA, respectively. Luciferase assay was used to identify whether IFNAR1 is a target of mi R-93-5 p. Cellular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RESULTS Serum mi R-93-5 p level wa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HCV-1 b infection and decreas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HCV-1 b clearance, but persistently increased in those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Serum mi R-93-5 p expression had an AUC value of 0.8359 in distinguishing patients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resistance from those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sensitivity. HCV-1 b core protein increased mi R-93-5 p expression and induced inactivation of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 in Huh7 cells. Furthermore, IFNAR1 was identified as a direct target of mi R-93-5 p, and IFNAR1 restore could rescue mi R-93-5 p-reduced STAT1 phosphoryl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mi R-93-5 p-IFNAR1 axis regulates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CONCLUSION HCV-1 b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inhibits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 by directly targeting IFNAR1, and the mi R-93-5 p-IFNAR1 axis regulates STAT1 phosphorylation. This axis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CV-1 b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miR-93-5p interferon receptor 1 ifn 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_1的变化及黄芪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康国贵 周江瑾 +2 位作者 张琦 陈惠琴 康友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原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水平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46例PNS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Ⅰ组,n=24),PNS对照组(Ⅱ组,n=22),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及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及临床转归。健... 目的探讨原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水平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46例PNS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Ⅰ组,n=24),PNS对照组(Ⅱ组,n=22),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及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及临床转归。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Ⅲ组)。结果血清IFN-γ、IL-13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其水平均虽显著下降(P均<0.01),但I组的下降明显高于Ⅱ组(P均<0.01),与Ⅲ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Ⅲ组(P均>0.05)。血清TGF-β1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均显著下降,与Ⅲ组比均已无显著差别(P均>0.05),Ⅰ组与Ⅱ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P>0.05)。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与血清IFN-γ、IL-13、TGF-β1水平一样用药前后也发生相同的变化。继发感染率和反复或复发率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分别为50%比81.8%和33.3%比63.6%,分别2χ=5.123,4.224,P均<0.05)。感染后治愈天数Ⅰ组显著少于Ⅱ组(5.0±1.6天比8.0±2天,t=3.066,P<0.005)。结论 IFN-γ、IL-13、TGF-β1各细胞因子可能均参与PNS的发病;黄芪对血、尿IFN-γ、IL-13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预防和降低感染、减少和预防反复或复发、避免反复大量应用激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干扰素-Γ 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β1 黄芪 儿童
下载PDF
Interferon beta(IFN-β) treatment exerts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through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novel neurotensin/neurotensin high affinity receptor 1 pathway 被引量:2
3
作者 Qin Wang Yang Mao-Draaye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932-1933,共2页
Multiple sclerosis(MS)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characterized by coexisting processes of inflammation,demyelination,axonal neurodegeneration,and gliosis.It is the most commo... Multiple sclerosis(MS)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characterized by coexisting processes of inflammation,demyelination,axonal neurodegeneration,and gliosis.It is the most common disabling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young adult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 treatment exerts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through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novel neurotensin/neurotensin high affinity receptor 1 pathway interferon beta high
下载PDF
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在无痛分娩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海艳 王占晖 刘钦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免疫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无痛分娩中的变化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阴道顺产产妇,按分娩方式分对照组(普通分娩,n=60例...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免疫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无痛分娩中的变化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阴道顺产产妇,按分娩方式分对照组(普通分娩,n=60例)及研究组(PCEA无痛分娩,n=60例),比较两组潜伏期前(T1)、潜伏期末(T2)及胎儿娩出时(T3)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皮质醇(Cor)水平,血清IL-10、IFN-γ水平和静脉血Th1、Th2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及产后发热、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时NE、E、Cor及IFN-γ、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NE、E及Cor高于T1,IFN-γ、IL-10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NE、E及Co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Th1、Th2及Th1/Th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两组Th1、Th2、Th1/Th2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Th1、Th2及Th1/Th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发热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Th细胞免疫抑制,无痛分娩能够减轻分娩过程的应激反应,维持Th1/Th2平衡,改善产妇的免疫状态,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分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 无痛分娩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FN-γ、D-D、TK1和sFas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永林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FN-γ、D-D、TK1和sFas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FN-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D-D和s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K1测定采用CIS-型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FN-γ、D-D、TK1和sFas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FN-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D-D和s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K1测定采用CIS-型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血清IFN-γ水平子宫颈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妇女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组分别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但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均<0.05)。D-D水平则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TK1水平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均<0.05),同时术前组又显著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sFas水平的变化同D-D。结论: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子宫颈癌的病理过程有关;其测定有助于探讨其病理机制和观察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干扰素-γ D-二聚体 胸苷激酶1 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PD-1和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郝贺 李幸 +4 位作者 郭晓金 曹静 张晓 杨春旺 汪治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及IFN-γ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及IFN-γ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其外周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可溶性PD-L1(sPD-L1)及IFN-γ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血清中sPD-1、sPD-L1及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食管鳞癌组手术前血清sPD-L1、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P<0.05),而sPD-1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PD-1、sPD-L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IFN-γ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T分期、TNM分期、肿瘤体积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中sPD-L1表达水平与IFN-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sPD-L1较正常人表达升高,且术后表达较术前减少,说明血清中sPD-L1表达水平与病情发展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 Γ-干扰素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增加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伟 柴琳 +2 位作者 粱军利 鲁之中 杨思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的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One-way ANOVA分析PD-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和早期HCC患者,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PD-1、PD-L1表达水平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PBMC中PD-1、PD-L1和PD-L2分子表达增加,且PD-1、PD-L1与IFN-γ水平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 PD-L2 γ干扰素(ifn-γ)
下载PDF
肝癌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伟 杨记康 +2 位作者 张增增 鲁之中 杨思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集3组人群的腹腔积液,利用RT-PCR扩增腹腔积液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基因,用ELISA检测腹腔积液上清中s PD-1及其配体s PD-L1和IFN-γ水平,并分析s PD-1、s PD-L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HCC组和进展期HCC组的PD-1、PD-L1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进展期HCC组腹腔积液中s PD-1、s PD-L1和IFN-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期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 PD-1、s PD-L1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s PD-1、s PD-L1在HCC患者腹腔积液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腹腔积液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Γ干扰素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sPD-1和sICO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俊 张玲玲 刘俊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 PD-1)和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s IC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 PD-1)和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s IC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FNα-1b治疗,50 g/次,隔日1次,肌内注射。对照组继续给予IFNα-1b巩固治疗,用量同前,疗程12个月。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序贯治疗,600 mg/次,1次/d,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应答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s PD-1和s ICOS水平,检测两组患者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并参照慢性肝病量表(CLD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应答率和部分应答率分别为50.0%(20/40)和37.5%(15/4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16/40)和25.0%(1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LDQ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AST[(26.56±2.85)U/L]、ALT[(30.28±3.23)U/L]和GGT[(34.26±3.58)U/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s PD-1和s ICOS水平分别为(404.27±41.26)pg/m L和(35.78±3.91)pg/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91±52.55)pg/m L和(44.36±4.56)pg/m 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应答总有效率,其抑制患者血清中s PD-1和s ICOS水平表达可能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IFIT1负反馈上调干扰素β表达促进抗HSV-1病毒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义军 胡好 +2 位作者 蔡少丽 丰志华 傅雅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IFIT1敲除细胞株,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敲除细胞株IFIT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转染HT-DNA和Poly[I:C]刺激L929 WT和IFIT1敲除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HT-DNA刺激敲除细胞时,IFN-β及下游ISGs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FN-β的表达量比L929-WT组平均高出13.4倍,IFIT1和趋化因子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表达量比L929 WT组分别平均高出6.7倍和21倍(P<0.001),而Poly[I:C]刺激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IFIT1是通过DNA信号通路来行使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为研究IFIT1基因的抗病毒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造的HSV-1-VP26-mCherry病毒感染该敲除细胞株,通过测定病毒荧光数及病毒拷贝数,发现IFIT1敲除细胞株与L929 WT细胞相比,存活率提高了60%(P<0.001),病毒增殖能力在48 h后降低28.6倍(P<0.001)。该结果表明,IFIT1基因的缺失有利于抵抗HSV-1的感染。综上所述,IFIT1通过DNA信号通路负反馈上调IFN-β及ISG的表达,IFIT1的缺失对病毒入侵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为后续研究开发治疗HSV-1感染相关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CRISPR/Cas9 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 干扰素Β
下载PDF
临床特征联合血清INF-γ和ICAM-1检测对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响 丁阳 卢建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检测联合临床特征对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接受双镜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成功妊娠分为妊娠... 目的探讨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检测联合临床特征对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接受双镜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成功妊娠分为妊娠组(n=36)和未妊娠组(n=24),记录2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输卵管柔软程度、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水、盆腔黏连、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妊娠史、是否合并腺肌症等临床资料;检测2组患者出院当日血清IFN-γ和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IFN-γ、ICAM-1水平预测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双镜手术后不孕的危险因素。结果未妊娠组患者年龄≥30岁、不孕时间≥3年、输卵管积水≥3 cm、盆腔重度黏连、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妊娠史患者比例及血清IFN-γ及ICAM-1水平等指标都高于妊娠组(P<0.05);经ROC分析血清IFN-γ、ICAM-1水平预测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的AUC分别为0.723、0.71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0岁、不孕时间≥3年、输卵管积水≥3 cm、盆腔重度黏连、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妊娠史、血清IFN-γ≥39.710 ng/L及ICAM-1≥277.110μg/L是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不孕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不孕时间、输卵管积水程度、盆腔黏连程度、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妊娠史等临床特征及血清IFN-γ、ICAM-1水平均可能对双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干扰素Γ ROC曲线 输卵管性不孕 炎性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
下载PDF
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邦涛 王誉雅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受体1 病毒 磷酸化 泛素化
下载PDF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Multiple Function Protein ICP27 被引量:6
13
作者 Lei ZHAO Wen-bo ZHU Qiong DING Gui-qing PENG Chun-fu ZHE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99-405,共7页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infected-cell protein 27 (ICP27) is an essential, highly conserved protein involved in various steps of HSV-1 gene regulation as well as in the shut-off of host gene express...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infected-cell protein 27 (ICP27) is an essential, highly conserved protein involved in various steps of HSV-1 gene regulation as well as in the shut-off of host gene expression during infection. It functions primarily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in inhibiting precursor mRNA splicing and in promoting nuclear export of viral transcripts. Recently, many novel functions performed by the HSV- 1 ICP27 protein were shown, including leptomycin B resistance, inhibition of the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regulation of the viral mRNA transla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 of HSV-1 vir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Infected-cell protein 27 (ICP27) Nuclear export LeptomycinB (LMB) interferon (ifn
下载PDF
血清中MCP-1、sIL-2R和INF-γ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彦毕 张永芳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急...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40例(AML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中MCP-1、s IL-2R和IFN-γ的含量。结果 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 IL-2R含量分别为MCP-1(18.43±1.12)ug/L、(694.54±17.52)U/m L,(15.62±1.07)μg/L、s IL-2R(525.78±14.59)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0.55)μg/L、(175.48±12.46)U/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 IL-2R含量明显低于A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分别为(3.72±0.85)pg/m L和(8.37±0.76)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9±0.84)pg/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A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s IL-2R和IFN-γ的联合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MCP-1、s IL-2R和IFN-γ呈异常表达状态;且MCP-1、s IL-2R和IFN-γ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干扰素-Γ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区STAT1和IFN-γ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娟 蔡扬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8例OLP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相应组织中STAT1和IFN-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LP患者...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8例OLP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相应组织中STAT1和IFN-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LP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①STAT1、IFN-γ在OLP病损区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LP病损区STAT1阳性表达率在IFN-γ阳性组高于IFN-γ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5);IFN-γ和STAT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4,P<0.05)。③STAT1阳性表达率在病程短于6个月OLP组高于病程长于6个月O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7,P<0.05);IFN-γ阳性表达与基底细胞液化程度呈负相关(r=-0.388,P<0.05)。结论 OLP局部组织中存在STAT1和IFN-γ蛋白高表达,IFN-γ/STAT1通路在OLP局部病损形成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干扰素-Γ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可溶性丙型肝炎病毒E2糖蛋白抑制人活化CD4^+T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分泌
16
作者 杨敬宁 向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索可溶性丙型肝炎病毒(HCV)E2糖蛋白对人活化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V sE2转染HEK293T细胞,细胞培养上清经Ni-NTA树酯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HCV E2蛋白。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健康捐献者外周血CD4^+T细... 目的探索可溶性丙型肝炎病毒(HCV)E2糖蛋白对人活化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V sE2转染HEK293T细胞,细胞培养上清经Ni-NTA树酯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HCV E2蛋白。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健康捐献者外周血CD4^+T细胞,经1.0μg/mL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1.0μg/mL小鼠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培养48 h。刺激后的CD4^+T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2、5、10)μg/mL HCV E2蛋白组,后者经HCV E2糖蛋白处理。培养3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V E2蛋白组CD4^+T细胞PD-1表达轻微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溶性E2蛋白组CD4+T细胞分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可溶性E2蛋白组CD4^+T细胞分泌IFN-γ水平明显降低,但高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可溶性HCV E2蛋白抑制人活化CD4^+T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E2糖蛋白 CD4^+T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γ干扰素(ifn-γ)
下载PDF
猪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永涛 常洪涛 +6 位作者 赵永祥 赵军 陈陆 王新卫 杨霞 刘红英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0,共6页
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克隆了猪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1,IRF1)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IRF1。将该质粒转染PK-15后通过Western-blot确定IRF1蛋白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通过体外抗病毒试验发现,过表... 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克隆了猪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1,IRF1)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IRF1。将该质粒转染PK-15后通过Western-blot确定IRF1蛋白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通过体外抗病毒试验发现,过表达IRF-1能够显著抑制H1N1流感病毒和猪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复制。进一步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发现,IRF1显著促进polyI:C诱导的猪IFN-β、ISRE和NF-κB启动子的活性,说明IRF1可能通过增强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进而发挥抗病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干扰素调节因子1 ifn 抗病毒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张慧娟 王军 +1 位作者 慕彩梅 王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373-1377,1382,共6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干扰素β1a(Recombimant human interferon beta1a,rhIFN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方法将MTS和PMS偶联作为染色液,建立IFNβ1a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对细胞浓度、细胞病变时间、MTS工作浓度和染色时间进行优化,并... 目的建立重组人干扰素β1a(Recombimant human interferon beta1a,rhIFN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方法将MTS和PMS偶联作为染色液,建立IFNβ1a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对细胞浓度、细胞病变时间、MTS工作浓度和染色时间进行优化,并绘制效应曲线。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性验证,并与结晶紫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优化后的MTS/PMS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细胞浓度1×105个/ml,细胞病变时间24~36 h,MTS工作浓度2 mg/ml,染色时间40 min;A570/630值与IFNβ1a保护Wish细胞S型效应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达0.99以上。不同检测板、相同加样位置的变异系数在6%~20%之间;相同检测板、不同加样位置的变异系数在13%~17%之间;检测IFNβ1a细胞收集液的回收率在86%~121%之间。该法检测rhIFNβ1a生物学活性效应曲线呈反"S"型,线型较好,R2值均在0.99以上,均比结晶紫染色法的R2值高,且比结晶紫染色法更稳定。结论已建立了rhIFN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适用于常规定量测定rhIFNβ1a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β1a 生物学活性 MTS PMS染色法
原文传递
益气养阴祛瘀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Ⅰ型干扰素特征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定其 张开源 +1 位作者 姚心怡 王新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A)、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IFI44L)3个干扰素(IFN)特征基因mRNA表达与积分的改变,探讨该方的疗效及作用机...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A)、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IFI44L)3个干扰素(IFN)特征基因mRNA表达与积分的改变,探讨该方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1例SS患者分为SS治疗前组和SS治疗后组,18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SS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指标,通过RT-PCR法检测健康对照、SS患者治疗前后PBMC中IRF7、Mx A、IFI44L mRNA表达,计算Ⅰ型IFN积分,比较其差异。结果:与SS治疗前组比较,SS治疗后组患者ESR、IgG显著下降(P<0.05),SSDAI、中医证候评分、ESSPRI评分显著改善(P<0.05),IRF7、MxA、IFI44L mRNA表达水平及Ⅰ型IFN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方能够有效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下调IRF7、Mx A、IFI44L等IFN基因m RNA表达,调节SS患者整体I型IFN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益气养阴祛瘀方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 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 Ⅰ型干扰素 基因 疗效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介导mRNA疫苗自佐剂效应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宏博 周蓉(综述) 杨晓明(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3-607,614,共6页
随着辉瑞/BioNTech和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获批上市,mRNA疫苗技术再次引起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疫苗,mRNA疫苗在承接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精准设计、快速制备等优势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预防传染病及抗肿瘤方面均具有广阔... 随着辉瑞/BioNTech和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获批上市,mRNA疫苗技术再次引起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疫苗,mRNA疫苗在承接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精准设计、快速制备等优势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预防传染病及抗肿瘤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mRNA疫苗的自佐剂效应作为影响免疫效力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备受争议。本文主要就机体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对mRNA疫苗的识别应答方式,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1)及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ISG)应答表现出的自佐剂效应复杂性,以及在mRNA修饰及结构上调控该种效应的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自佐剂效应 TOLL样受体 Ⅰ型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