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低级别胶质瘤中促进CD274表达
1
作者 刘东 刘媛 +1 位作者 张淑灵 王玉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3-902,910,共11页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遗传变异的特征及其表达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免疫—肿瘤靶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GG肿瘤组织中,SREK1表达与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Th2细胞、中性粒细胞、NK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CD56dimNK细胞的浸润存在相关性(P均<0.05)。SREK1与免疫—肿瘤靶基因如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Ⅰ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等表达在LGG中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SREK1是LGG患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能通过促进CD274的表达来加剧LGG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 低级别胶质瘤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Ⅰ型干扰素受体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肿瘤靶基因
下载PDF
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induced miR-93-5p upregulation inhibits interferon signaling pathway by targeting IFNAR1 被引量:2
2
作者 Chang-Long He Ming Liu +5 位作者 Zhao-Xia Tan Ya-Jun Hu Qiao-Yue Zhang Xue-Mei Kuang Wei-Long Kong Qing M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epatitis C virus(HCV)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regulates the interferon(IFN) signaling pathway.METHODS HCV-1 b core protein was exogenously expressed in...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epatitis C virus(HCV)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regulates the interferon(IFN) signaling pathway.METHODS HCV-1 b core protein was exogenously expressed in Huh7 cells using pc DNA3.1(+) vector. The expression of mi R-93-5 p and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 was mea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STAT1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The overexpression and silencing of mi R-93-5 p and IFNAR1 were performed using mi R-93-5 p agomir and antagomir, and pc DNA3.1-IFNAR1 and IFNAR1 si RNA, respectively. Luciferase assay was used to identify whether IFNAR1 is a target of mi R-93-5 p. Cellular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RESULTS Serum mi R-93-5 p level wa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HCV-1 b infection and decreas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HCV-1 b clearance, but persistently increased in those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Serum mi R-93-5 p expression had an AUC value of 0.8359 in distinguishing patients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resistance from those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α sensitivity. HCV-1 b core protein increased mi R-93-5 p expression and induced inactivation of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 in Huh7 cells. Furthermore, IFNAR1 was identified as a direct target of mi R-93-5 p, and IFNAR1 restore could rescue mi R-93-5 p-reduced STAT1 phosphoryl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mi R-93-5 p-IFNAR1 axis regulates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CONCLUSION HCV-1 b core protein-induced mi R-93-5 p up-regulation inhibits the IFN signaling pathway by directly targeting IFNAR1, and the mi R-93-5 p-IFNAR1 axis regulates STAT1 phosphorylation. This axis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CV-1 b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miR-93-5p interferon receptor 1 IFN 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sTREM-1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黄岩 王明丽 +1 位作者 边玉婷 刘元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24-827,83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3个月内...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3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45)和未复发组(n=101)。另选取同期1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IRF5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TREM-1、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法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和sTREM-1水平与IL-6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F5和sTREM-1水平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RF5水平明显降低(P<0.05),sTREM-1、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与IL-6、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31、-0.462,P<0.05),血清sTREM-1水平与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r=0.435、0.480,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儿血清IRF5水平明显降低(P<0.05),sTREM-1水平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F5水平单独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最佳cut-off值为0.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6%、84.16%;血清sTREM-1水平单独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AUC为0.8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9%、88.12%,最佳cut-off值为84.08 pg/mL;二者联合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82.18%,AUC为0.915,显著高于IRF5单独预测的AUC(Z=2.455,P=0.014)和sTREM-1单独预测的AUC(Z=2.790,P=0.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水平较低、sTREM-1水平较高,二者联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再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干扰素调节因子5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L-22 R1、sICAM-1、IFI16变化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闫宁 雷飞 燕婷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 R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研究...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 R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研究对象作为胎膜早破组(n=72),另选同期72例正常健康足月分娩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n=72)。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的IL-22 R1、sICAM-1、IFI16水平。按照是否合并绒毛羊膜炎将胎膜早破组孕妇分为感染组(n=42)与未感染组(n=30)。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孕妇的IL-22 R1、sICAM-1、IFI1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22 R1、sICAM-1、IFI16诊断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合并绒毛羊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胎膜早破组孕妇的IL-22 R1、sICAM-1、IFI1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孕妇(P<0.05);感染组孕妇的IL-22 R1、sICAM-1、IFI1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孕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22 R1诊断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合并绒毛羊膜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25、61.90%、76.67%;sICAM-1诊断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合并绒毛羊膜腔感染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5、73.81%、83.33%;IFI16诊断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合并绒毛羊膜腔感染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44、83.33%、63.33%。结论胎膜早破孕妇IL-22 R1、sICAM-1、IFI16呈现出高水平表达,IL-22 R1、sICAM-1、IFI16水平对预测绒毛羊膜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白细胞介素-22受体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 绒毛羊膜腔感染
下载PDF
云南省傣族、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IL-6-572C/G和IFNAR1-168G/C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婷婷 张亚龙 +2 位作者 高建梅 贺军栋 严新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6-2061,共6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人群IL-6-572C/G和I型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1,IFNAR1)-168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集西双版纳州傣族、汉族人群血液样本共60... 目的:探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人群IL-6-572C/G和I型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1,IFNAR1)-168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集西双版纳州傣族、汉族人群血液样本共600份,其中每个民族包括健康对照组100名、HBV感染患者200名(含100名自限性恢复患者和100名慢性乙肝患者),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对IL-6-572C/G和IFNAR1-168G/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傣族人群中,-572C/G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HBV感染后转归的关联性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G等位基因型在HBV感染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和慢性乙肝组、自限恢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是在G显性模式(GG+CG/CC)下,GG+CG基因型为HBV感染者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汉族人群中,-572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各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显著性,并且在G显性模式和G隐性模式比较中也无统计学显著性。在上述4种比较中,IFNAR1-168G/C位点在汉族和傣族样本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IL-6-572C/G位点GG+CG基因型可能是傣族人群中HBV感染者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保护因素,而IFNAR1-168G/C多态性与HBV感染后转归在傣、汉两族中并无显著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干扰素α受体1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LXRα通过下调IRF3、GRIP1负性调控Kupffer细胞中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欧志兵 黄庆勇 +3 位作者 孙科 魏思东 龚建平 涂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8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所得细胞在含20%小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LR4配体激活剂LPS(1μg/ml)组、LXRα配体激活剂T0901317(5μg/ml)组、LPS和T0901317共同处理组。收集培养细胞,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的LXRα、GRIP1及IRF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L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在T0901317处理组最高,LPS处理组最低。联合处理组中,LXRα表达明显低于T0901317处理组(P<0.05),但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在LPS组最高,联合处理组表达明显降低,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PS组及联合处理组中,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及T0901317处理组(P<0.05)。IFNβ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对照组和T0901317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联合处理组IFNβ含量比LPS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IFNβ表达T0901317处理组表达最低。TNF-α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T0901317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水平较低,且他们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IL-1β的表达趋势与TNF-α相同。结论在应用LPS处理之前预防性应用LXRα激动剂,能明显抑制Kupffer细胞的IRF3及GRIP1表达,通过抑制IRF3、GRIP1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应,从而抑制LPS所诱导的Kupffer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肝X受体Α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 干扰素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和α干扰素受体1的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卢银平 董继华 +2 位作者 刘朝 管世鹤 杨东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组患者PBMC,利用病毒保护试验研究干扰素治疗前后患者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差异;IFN-α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答组患者(P<0.001);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个月后显著高于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P<0.01),后者始终处于低下水平;IFN-α治疗期间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水平从治疗前的高表达而逐渐减少,正常对照和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的表达始终较低。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及IFNAR1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Α干扰素 α干扰素受体1
下载PDF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4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性、免疫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艳艳 林书典 +4 位作者 詹锋 肖璐 詹宇威 莫碧瑶 韩叶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8-121,137,共5页
目的检测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RA组),其中缓解期患者50例(RA缓解组),活动期患者50例(RA活动组)。另外,选取同期... 目的检测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RA组),其中缓解期患者50例(RA缓解组),活动期患者50例(RA活动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骨关节炎(OA)患者50例(OA组)和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sPD-1、IRF4、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RA患者血清sPD-1、IRF4水平与血清IL-4、IL-17、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A组和RA组受试者血清sPD-1、IRF4、IL-4、IL-17、IFN-γ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A组比较,RA组受试者血清sPD-1、IRF4、IL-4、IL-17、IFN-γ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缓解组比较,RA活动组血清sPD-1、IRF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sPD-1水平与血清IL-4、IL-17、IFN-γ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A患者血清IRF4水平与血清IL-4、IL-17、IFN-γ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sPD-1、IRF4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及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有关,有潜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干扰素调节因子4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FN-α1b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sIL-2R和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焰 田德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NF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IFN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和 9个月留取血清标本 ,用MTT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用ELIS...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NF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IFN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和 9个月留取血清标本 ,用MTT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γ 干扰素 (INF γ)水平 ,并与 3 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水平升高 (P <0 0 5 ) ,经IFN α治疗后 ,血清IL 1、sIL 2R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IFN α 1b调节体内细胞因子变化 ,参与细胞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受体 γ-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PD-1及Tol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利霞 孟延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4期112-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Toll受体4(Toll-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HBV-DNA、HBe Ag及DNA多聚酶阳性等病毒复制标志阳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Toll受体4(Toll-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HBV-DNA、HBe Ag及DNA多聚酶阳性等病毒复制标志阳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证营养支持及保肝护肝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CD8+T细胞的PD-1、Toll-4表达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D8+T细胞PD-1及Toll-4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厌食、乏力、恶心呕吐及肝区隐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α-2a能显著降低CD8+T细胞PD-1及Toll-4的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乙型肝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oll受体4
下载PDF
干扰素γ受体1缺陷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功能、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胥焕 蒋利萍 +2 位作者 邢超 刘霞 肖剑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探讨1例疑似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并进行IFN-γ受体1(IFNGR1)基因分析。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常规的免疫... 目的探讨1例疑似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并进行IFN-γ受体1(IFNGR1)基因分析。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常规的免疫学筛查试验排除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Q-RT-PCR在mRNA水平检测患儿及健康对照者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通过PCR及RT-PCR分别对患儿及其父母的IFNGR1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患儿有播散性卡介苗(BCG)病及全身多系统损害的表现。患儿全血经BCG和IFN-γ共同刺激48 h后IL-12B的表达水平与单独BCG刺激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基因测序发现患儿IFNGR1第6外显子818-821位杂合缺失4个碱基(c.818-821 del TTAA),使第276位脯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p.Asn274fsX276),父母此位点正常。结论 MSMD患儿临床特征为BCG病及全身多系统损害。Q-RT-PCR检测IL-12/23-IFN-γ通路完整性是一种有效的筛查MSMD的手段;IFNGR1突变是引起本例患儿发生上述临床特征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受体1缺陷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 卡介苗
下载PDF
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邦涛 王誉雅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受体1 病毒 磷酸化 泛素化
下载PDF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人不同因素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血清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升至对照组345倍,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用地塞米松后IL-22R1mRNA降至对照组10倍,蛋白表达较仅用哮喘血清刺激明显减弱(P<0.01)。IL-4、IFN-γ、TGF-β刺激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结论 IL-22R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影响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地塞米松发挥其在支气管哮喘病程中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γ、IL-4、TGF-β对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的作用可能是其对支气管哮喘疾病产生影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CCR5第一、第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Th1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丽 梁蓉蓉 +2 位作者 谢艾岑 史文倩 黄花荣 《新医学》 2020年第4期254-260,共7页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第一、第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40只健康野生型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致敏组、模型组、GH拮抗短肽治疗...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第一、第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40只健康野生型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致敏组、模型组、GH拮抗短肽治疗组(GH组)、HY拮抗短肽治疗组(HY组),每组各8只.采用卵清白蛋白构建BALB/c小鼠急性哮喘模型,并予CCR5第一、第二胞外环拮抗短肽(分别为GH和HY短肽)干预.通过制备小鼠肺组织切片评估气道炎症浸润及黏液分泌程度,采用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FN-γ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h1比例.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无或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均匀无增厚,无黏液栓;致敏组支气管周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管壁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轻微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支气管和动静脉周围明显,管壁增厚,出现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GH组、HY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GH组和HY组小鼠气道炎症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气道黏液分泌下降、BALF中IFN-γ水平降低、脾脏中Th1比例上升、外周血中Th1比例下降(P均<0.05).其中,HY组小鼠脾脏中Th1比例高于GH组,外周血中Th1比例低于GH组(P均<0.05).结论CCR5第一、第二胞外环拮抗短肽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可能是通过抑制Th1向炎症部位趋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5 哮喘 干扰素-Γ 辅助性T淋巴细胞1
下载PDF
猪肾上皮细胞Ⅰ型干扰素受体1敲除对伪狂犬病毒复制的影响
15
作者 邵科宇 张爽 +6 位作者 段利芳 马英先 郭玉堃 李佳佳 刘晓贺 杜永坤 褚贝贝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1 (IFNAR1)对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敲除IFNAR1基因的稳定细胞系。运用细胞活力检测、荧光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滴度测定、Real-tim...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1 (IFNAR1)对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敲除IFNAR1基因的稳定细胞系。运用细胞活力检测、荧光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滴度测定、Real-time PCR等技术进行IFNAR1功能验证。结果随着PRV感染时间延长,敲除IFNAR1基因可以显著促进PRV-TK mRNA的转录,PRV-gE蛋白的翻译以及子代病毒的毒力。结论IFNAR1在抑制PRV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肾上皮细胞 Ⅰ型干扰素受体1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编辑 免疫印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FNGR1的影响
16
作者 程笑 汪莉萍 +2 位作者 韩方正 庞亚博 黄姜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1743-1749,共7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及γ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IFNGR1)水...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及γ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IFNGR1)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PEG-IFNα-2a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CHB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FN-γ浓度,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s)表面IFNGR1的表达情况.结果 CHB组患者IFN-γ及IFNGR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HB患者IFN-γ及IFNGR1在12 wk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至48 wk时低于治疗前水平,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12 wk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阴转组IFNGR1的表达水平高于HBV DNA未阴转组(2.22±0.65 vs 1.35±0.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参与了CHB的发病,治疗12 wk时患者PBMCs表面IFNGR1的表达水平可能作为干扰素抗HBV治疗早期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Γ 干扰素受体1
下载PDF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钟欢 何玉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 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 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 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 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 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短发夹RNA腺病毒 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脂多糖
下载PDF
血清中MCP-1、sIL-2R和INF-γ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彦毕 张永芳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急...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40例(AML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中MCP-1、s IL-2R和IFN-γ的含量。结果 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 IL-2R含量分别为MCP-1(18.43±1.12)ug/L、(694.54±17.52)U/m L,(15.62±1.07)μg/L、s IL-2R(525.78±14.59)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0.55)μg/L、(175.48±12.46)U/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 IL-2R含量明显低于A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分别为(3.72±0.85)pg/m L和(8.37±0.76)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9±0.84)pg/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A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s IL-2R和IFN-γ的联合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MCP-1、s IL-2R和IFN-γ呈异常表达状态;且MCP-1、s IL-2R和IFN-γ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干扰素-Γ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56C/T gene polymorphism and tuberculosis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3
19
作者 Wang Wei Ren Weicong Zhang Xuxia Liu Yi Li Chuany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3782-3788,共7页
Background 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interferon-gamma (IFN-γ) receptor 1 gene (IFNGR1) may contribute to tuberculosis (TB) risk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Many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 Background 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interferon-gamma (IFN-γ) receptor 1 gene (IFNGR1) may contribute to tuberculosis (TB) risk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Many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FNGR1 56C/T polymorphism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o TB,but have yielded conflicting results.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is needed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manual and computer-based methods was conducted on four English databases (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and EBSCO) and three Chinese databases (Wanfang,CQVIP,and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Pooled odds ratios (O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95% Cls) were calculated using either the fixed-effects model or the random-effects model for different genetic models 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examination.Results A total of six studies comprising 1 497 confirmed TB cases and 1 802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Overall,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IFNGR1-56C/T polymorphism and TB susceptibility (C vs.T,OR=0.90,95% Cl 0.69-1.17; CC vs.TT,OR=0.87,95% Cl 0.65-1.18; TC vs.TT,OR=-1.031,95% Cl 0.872-1.219; CC+TC vs.TT,OR=0.89,95% Cl 0.64-1.26; CC vs.TC+TT,OR=0.92,95% Cl 0.66-1.29).In subgroup analysis,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in the dominant model (CC+TC vs.TT,OR=1.24,95% Cl 1.02-1.51) in Africans,but not in Asians or Caucasians.Conclusions Our meta-analysis did not provide enough powerful evidence to identify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IFNGR1-56C/T polymorphism and TB susceptibility in the overall population.In subgroup analysis,it indicates that IFNGR1-56C/T i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B risk in Africans,but not in Asians or Caucasians.However,larger sample size and better-designed case-control studies are needed to validate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 POLYMORPHISM TUBERCULOSIS SUSCEPTIBILITY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HBV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时体外免疫效应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梅清 李小鹏 +4 位作者 吴振平 李丹 张文苑 余婷婷 张伦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027-4031,共5页
目的观察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出现的免疫效应变化。方法用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为2×107IU/mL的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健康人的PBMCs,并设为实验组,刺激的... 目的观察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出现的免疫效应变化。方法用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为2×107IU/mL的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刺激健康人的PBMCs,并设为实验组,刺激的时间一共为24 d,另外设立未用感染者血清刺激的健康人PBMCs为对照组。CCK8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BMCs的细胞数,ELISA法检测2组中上清液里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阳性率。结果在刺激的第8天,实验组中PBMC数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TNF-α浓度[(1 646.89±149.92)pg/mL]高于对照组[(1 061.20±151.29)pg/mL,t=4.76,P=0.009],实验组IFN-γ的浓度[(134.00±15.10)pg/mL]高于对照组[(24.26±8.22)pg/mL,t=11.06,P=0.000]。刺激的第24天时实验组TNF-α浓度[(395.67±25.17)pg/mL]低于对照组[(576.33±15.18)pg/mL,t=-10.65,P=0.000],实验组IFN-γ浓度[(14.05±1.65)pg/mL]低于对照组[(20.75±2.47)pg/mL,t=-3.91,P=0.017]。未开始刺激时,实验组与对照组CD8+T细胞上PD-1阳性率均为(12.23±1.72)%,持续刺激24 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1表达水平分别为(16.70±1.65)%、(13.17±2.31)%。实验组刺激24 d后PD-1表达水平高于未开始刺激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照组第24天PD-1表达水平相比于未开始刺激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结论乙肝病毒刺激PBMCs的初期,细胞数会增殖,并且产生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但长期刺激后其炎症因子产生能力减弱,且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