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leukin 1βreceptor and synaptic dysfunction in recurrent brain infection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1
作者 Roberto Piacentini Claudio Grass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2期416-423,共8页
Several experimental evidence suggests a link between brain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infe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association are not complet... Several experimental evidence suggests a link between brain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infe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association are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Among the molecular mediators of synaptic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occurring after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infection and reactivation in the brain neu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eem to occupy a central role.Here,we specifically reviewed literature reports dealing with the impact of neuroinflammation on synaptic dysfunction observed after recurren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reactivation in the brain,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interleukins and,in particular,interleukin 1βas a possible target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induced neuronal dys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interleukin 1β MICROGLIA NEUROINFLAMMATION synaptic dysfunction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 blood cell level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through the miR191-Riok3-Mxi1 pathway
2
作者 Da Zhang Xiaoqing Zhang +2 位作者 Li Yang Yan Zhao Xingang H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AS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Objective:To assess emotional fluctuation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and indicators closely related to red blood cells,such as RIO kinase 3(Riok3),MAX interactor 1(Mxi1),and microRNA 191(miR191),in participant... Objective:To assess emotional fluctuation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and indicators closely related to red blood cells,such as RIO kinase 3(Riok3),MAX interactor 1(Mxi1),and microRNA 191(miR191),in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red blood cells.Methods:Participan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s at Dongfang Hospital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2019 were divided into healthy,blood deficiency,and anemia groups(30 individuals in the healthy and blood deficiency group respectively,and 13 in the anemia group).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and emotional fluctuations were assessed through an emotion-inducing experiment,in which participants watched video segments designed to induce specific emotions.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191,Riok3,and Mxi1 from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also determined.Results:The mai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dentified in the anemia and blood deficiency groups were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depression,anxiety,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levels indicated that miR191 was upregulated and Riok3 and Mxi1 were downregulated in both the blood deficiency and anemia groups.Regarding the emotional score of disgust on video stage,the main effect was significant(F=335.58,P<.001),which showed that watching the three videos caused participants to have a dominant emotion,and there is a difference on group(F=5.35,P=.01),with higher disgust scores in the anemia and blood deficiency groups.The symptoms of blood deficiency and anemia,such as weakness in limb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iok3 and Mxi1 expression(r=-0.38 and-0.31 respectively),but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R191 expression(r=0.29).Conclusion:We determined that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red blood cell levels and emotional statu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s with anemia and blood deficiency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egative emotions,particularly disgust.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emotional regulation is related to mir191-Riok3-Mxi1 pathway activity,identifying these pathway components are potential targets for genetic therap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MIA blood deficiency Emotional regulation miR191-Riok3-Mxi1 pathway Emotion-inducing experiments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福禄 姚兴伟 +6 位作者 栗晓彬 李洪敏 张梅 武玉鑫 宋天佳 杨琦 刘尚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不同时点血糖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结果:3组OGTT各时点血糖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FPG、HOMA-IR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FINS、HOMA-β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GTT 1 h血糖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95%CI)为0.758(0.724~0.792),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9.3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709;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鉴别的AUC(95%CI)为0.956(0.942~0.969),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12.5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901,特异度为0.908。结论: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
下载PDF
青藤碱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髓核细胞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倩 卢子昂 +3 位作者 李利和 吕超亮 王盟 张存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青藤碱是否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髓核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青藤碱是否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髓核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青藤碱药物浓度。将髓核细胞分为对照组、青藤碱组、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白细胞介素1β组、锌原卟啉(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剂)组、锌原卟啉+青藤碱组、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分别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增殖活性、活性氧含量、凋亡率及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培养的大鼠髓核细胞呈现多角形、三角形、短楔形等形态,其呈现“S”型曲线生长,接种第1-3天生长缓慢,第4-6天生长迅速,第七八天生长速度缓慢,进入“平台期”,细胞数量不再增加;②当青藤碱的浓度≤80μmol/L时,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不会受到显著影响(P>0.05);③白细胞介素1β可以显著降低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活性氧含量,导致细胞凋亡(P<0.01);④当采用青藤碱干预后,不仅可以促进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P<0.05),而且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和凋亡率增加(P<0.05),其作用可被锌原卟啉逆转(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白细胞介素1Β 血红素氧合酶1 髓核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活性氧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PCT Trx-1D-Lac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广志 唐海莲 +2 位作者 陈海玉 曾慧志 梅林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配对原则,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观察组接受CBP治疗,依据治疗效果分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及治疗前后其变化差值。Pearson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分析不同血清表达者28d内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死亡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亚组,且变化差值小于存活亚组(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联合预测CBP疗效的AUC分别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各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0.05);PCT、Trx-1、D-Lac水平变化差值高表达者死亡风险分别是低表达的4.828、3.600、2.318倍,且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BP治疗前后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与28d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变化差值对CBP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降钙素原 硫氧还蛋白-1 D-乳酸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郭咏梅 齐敬宇 +2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氧化应激 剂量依赖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预保护作用
下载PDF
益气化瘀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VEGF,IGF-1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红梅 张忠勇 +3 位作者 马金荣 李国华 郭维毅 左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83-589,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由黄芪、山药、茯苓、炒芡实、旱莲草、金樱子、焦山楂、女贞子、丹参、益母草等组成)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D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由黄芪、山药、茯苓、炒芡实、旱莲草、金樱子、焦山楂、女贞子、丹参、益母草等组成)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D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将90例DN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降糖治疗和控制血压、调节脂代谢紊乱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血清VEGF、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3个月后又均较治疗1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各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血清VEGF、IGF-1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VEGF、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VEGF、IGF-1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益气化瘀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N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下调血清VEGF、IGF-1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汤 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肾病 气虚血瘀证 肾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靶点预测及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维娜 徐晓庆 +2 位作者 史晋宁 李欣儒 蔡红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68-2573,共6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探究过程中揭示了生物信息学对共同靶点筛选的重要作用,能够利用其筛选结果为基础,探究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预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探究过程中揭示了生物信息学对共同靶点筛选的重要作用,能够利用其筛选结果为基础,探究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预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方法:利用DisGeNET数据库及SEA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和利拉鲁肽作用的共同基因;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CK-8判断利拉鲁肽的最佳使用剂量;使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细胞被随机分为3组:HT22组、HT22+Aβ组和HT22+Aβ+Lir组。HT22组不做特殊处理,HT22+Aβ组使用Aβ1-42干预HT22细胞系24 h构建Aβ损伤细胞模型,HT22+Aβ+Lir组在HT22+Aβ组的基础上添加利拉鲁肽12 h。结果与结论:①从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联的基因,共得到3333个关联基因。再从SEA数据库中,得到利拉鲁肽的潜在作用靶点147个。最后使用R包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与利拉鲁肽共同靶点64个。②用DAVID数据库进行共同靶点的GO/KEGG分析,结果提示共同靶点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膀胱癌、内肽酶活性、肽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肽受体活性和转运囊泡等生物进程。③将已经得到的64个共同靶点蛋白导入至SRT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得到排名前3位的基因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④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了培养细胞的活性,确定利拉鲁肽拮抗Aβ1-42的最佳浓度为100 nmol/L。⑤在免疫印迹实验与免疫荧光实验中,较HT22组相比,在HT22+Aβ组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HT22+Aβ+Lir组较HT22+Aβ组相比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⑥结合上述生物信息学数据及在GEO数据库的差异基因二次验证结果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均可作为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利拉鲁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生物信息学 DisGeNET数据库 SEA数据库 GEO数据库 MMP9 MMP2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IL-35、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
9
作者 宦宇 黄秋兰 +5 位作者 齐结华 赵斌奇 蔡徐山 吴守乐 张春利 戴清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外周血中IL-35和Beclin-1水平,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糖类抗原15-3(CA15-3),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IL-35、Beclin-1、CA15-3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CA15-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外周血IL-3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Beclin-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外周血IL-35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Beclin-1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5);IL-35、Beclin-1水平与CA15-3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升高、Beclin-1水平降低。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有明显差异。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而IL-35、Beclin-1水平与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BECLIN-1 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张晓光 吕培 +4 位作者 高江彦 石良静 王永军 郑立恒 刘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828-1833,1838,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03例结核...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03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2周后,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显效组、非显效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治疗2周后血清PAI-1、TGF-β、VEGF、IL-6水平与胸腔积液中该指标水平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低于治疗前,显效组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低于非显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治疗2周后血清PAI-1、TGF-β、VEGF、IL-6水平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呈正相关(r=0.761、0.783、0.812、0.741,均P<0.05)。治疗1、2周后血清和胸腔积液各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其单独指标的AUC(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水平与疗效有关,血清及胸腔积液PAI-1、TGF-β、VEGF、IL-6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较好,能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纤维化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IL-35对Th1和Th17可塑性的作用
11
作者 许耘川 皇甫昱婵 马妍慧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百分比(Th1%)和Th17百分比(Th17%)。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γ-干扰素(IFN-γ)和IL-17A高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和预后不良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L-35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采用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观察IL-35对Th1分泌IL-17A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Th1%显著降低(P=0.019),Th17%显著升高(P<0.001)。结直肠癌组Th1%与Th17%的r2值(0.393 4)与正常对照组(0.041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基于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IFN-γmRNA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74,95%可信区间(CI)为0.58~0.94,P=0.013],IL-17A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HR=1.26,95%CI为1.02~1.59,P=0.020)。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IL-35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结果显示,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呈异常变化,且IL-35表达增加。高表达的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结直肠癌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肿瘤免疫
下载PDF
外周血和尿常规炎性指标评估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价值
12
作者 郝超 艾海涛 +3 位作者 钟华明 徐志豪 黄骥 涂新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807-281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white blood cells ratio, PW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尿白细胞计数(urinary l...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white blood cells ratio, PW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尿白细胞计数(urinary leucocyte count, ULEU)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存差异,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低PLR组与高PLR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98%和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与高NLR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和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R高低两组和ULEU状态预测UC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M分期、TNM分期、远处转移个数、PLR、NLR是影响晚期UC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LR是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U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LR、NLR为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U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LR高值组和NLR高值组患者的预后较PLR低值组和NLR低值组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预后 PD-1抑制剂 血小板 白细胞
下载PDF
细胞焦亡及其相关因子caspase-1和IL-1β与非小细胞肺癌
13
作者 王金霞 雷丰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其经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介导后发生,从而发挥促进或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的... 细胞焦亡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其经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介导后发生,从而发挥促进或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焦亡相关因子通过构建促肿瘤微环境助力NSCLC进展;另一方面,caspase-1和IL-1β通过调控经典炎性细胞焦亡途径延缓NSCLC进展。在肺肿瘤治疗方面,尽管部分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草药治疗通过细胞焦亡分子调控机制增强了药物敏感性,使癌细胞的进展得到延缓,但同时周围正常组织也因细胞焦亡产生的不良反应而受到伤害。Caspase-1、IL-1β作为新的、独立的生物学标志物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的发生而参与NSCLC的发生,并能在NSCLC治疗中发挥作用,可为NSCLC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焦亡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MRI检查指标、血清骨钙素、MMP-1及IL-1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郑菲 黄琛慧 +2 位作者 陈小玫 魏景欣 刘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骨钙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白细胞介素-1(IL-1)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关节...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骨钙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白细胞介素-1(IL-1)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关节镜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是否合并软骨损伤分组,分为合并组(n=40)与未合并组(n=44)。比较两组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变部位(左膝、右膝)、饮酒史、吸烟史]、MRI不同区域软骨T_(2)值[股骨外侧(LF)、股骨内侧(MF)、胫骨外侧(LT)、胫骨内侧(MT)、髌骨区(P)]以及血清骨钙素、MMP-1、IL-1水平。通过多因素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明确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不同区域软骨T_(2)值、血清骨钙素、MMP-1、IL-1预测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价值。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病变部位、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酒史、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MRI不同区域软骨T_(2)值以及血清骨钙素、MMP-1、IL-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不同区域软骨T_(2)值、骨钙素、MMP-1、IL-1是膝骨关节炎患者合并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证实,LF软骨T_(2)值、MF软骨T_(2)值、LT软骨T_(2)值、MT软骨T_(2)值、P软骨T_(2)值、骨钙素、MMP-1、IL-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705 ms、44.250 ms、36.855 ms、35.715 ms、38.005 ms、6.655μg/L、7.335μg/L、389.340 p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840、0.859、0.882、0.728、0.705、0.763、0.721,均有较高预测价值(P<0.05)。结论MRI不同区域软骨T_(2)值、血清骨钙素、MMP-1、IL-1是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LF软骨T_(2)值≥39.705 ms、MF软骨T_(2)值≥44.250 ms、LT软骨T_(2)值≥36.855 ms、MT软骨T_(2)值≥35.715 ms、P软骨T_(2)值≥38.005 ms、骨钙素≥6.655μg/L、MMP-1≥7.335μg/L、IL-1≥389.340 pg/mL可用于预测此类患者合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骨钙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 膝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风险
下载PDF
HBGH患者血清CGN、SDC-1水平与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15
作者 朱贤龙 明圆圆 +4 位作者 申潇竹 邵世珂 仲崇佩 樊拥军 董文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纳入对象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92例,恶化组3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GH患者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N、SDC-1预测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742(95%CI:0.792~0.697)、0.861(95%CI:0.906~0.910),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95%CI:0.962~0.870)。恶化组出血量、破入脑室情况明显高于好转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GN≥51.63 pg/mL(OR=3.815)、血清SDC-1≥450.67μg/L(OR=4.230)、入院GCS评分≤8分(OR=5.333)是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升高与HBGH患者病情加重、疾病转归恶化密切相关,二者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蛋白 多配体聚糖-1 高血压 基底节脑出血 疾病转归
下载PDF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刘冬霞 宋易坤 +4 位作者 于航 薛闪辉 陈飞 奈嫚嫚 李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82-585,590,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OEM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17-5p、IL-6及MCP-1水平;OEM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手术与药物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对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OEM组的血清miR-17-5p水平低于对照组,IL-6、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5、59.651、38.19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5 cm(OR=1.828)、ASRM分期为Ⅲ~Ⅳ期(OR=1.815)、血清miR-17-5p水平降低(OR=2.042)、IL-6水平升高(OR=2.136)及MCP-1水平升高(OR=1.966)均是O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81、0.745、0.933,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OEM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17-5p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术后复发
下载PDF
NapA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8的机制
17
作者 李杰 严洁 杨红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NapA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机制。方法:利用NapA蛋白处理巨噬细胞,然后使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MCP-1和IL-...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NapA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机制。方法:利用NapA蛋白处理巨噬细胞,然后使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MCP-1和IL-8的表达量。使用C29、ST2825、SB203580、SP600125以及PDTC和巨噬细胞预先共孵育1 h,分别抑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糖核酸酶p蛋白亚基p38(ribonuclease p-protein subunit p38,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活性,然后再加入NapA蛋白孵育4 h,收集上清并检查其中MCP-1和IL-8的表达量。结果:NapA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后,MCP-1和IL-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利用抑制剂C29抑制TLR2的活性,NapA蛋白诱导的MCP-1和IL-8表达量降低。使用ST2825、PDTC以及SB203580分别抑制MyD88、NF-κB以及p38的活性,能够降低NapA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MCP-1和IL-8的能力,但是抑制c-Jun不影响NapA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MCP-1和IL-8。结论:幽门螺杆菌NapA蛋白通过TLR2/MyD88/NF-κB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分泌MCP-1和IL-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NapA蛋白 Toll样受体2 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血清IL-8、ESM-1、VA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传 于卫民 +1 位作者 王嵘 李丽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黏附蛋白-1(VAP-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相关性及其对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黏附蛋白-1(VAP-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相关性及其对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42例(设为S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111例(设为AECOPD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IL-8、ESM-1、VAP-1水平。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L-8、ESM-1、VAP-1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肺功能、生化指标、病情程度相关性。评价血清各指标对SCOPD、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组、SCOPD组血清IL-8、ESM-1、VA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ECOPD组高于SCOPD组(P<0.05);IL-8、ESM-1、VAP-1与生化指标、COPD评估测试表(CAT)、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血清各指标联合诊断SCOPD与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指标诊断(P<0.05)。结论血清IL-8、ESM-1、VAP-1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COP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能作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8 内皮特异性分子-1 血管黏附蛋白-1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ICAM-1、IL-6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19
作者 杨有国 李小芬 +2 位作者 张炜 曾邕萍 刘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53-1957,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SLE组。按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将其分为中重度活动(SLEDAI≥10分)组(n=53)与轻度活动(SLEDAI<10分)组(n=45);并按是否合并CA将患者分为CA组(n=29)与非CA组(n=69)。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CAM-1、IL-6水平,比较CA组与非CA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脂血症、SLE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E并发CA的相关因素;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CAM-1、IL-6对SLE并发CA的评估能力。结果 SLE组血清ICAM-1、IL-6水平分别为(150.47±46.39)ng/mL、(21.54±5.49)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19.46)ng/mL、(9.31±2.3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活动患者血清ICAM-1、IL-6水平分别为(177.41±42.36) ng/mL、(25.31±4.78) pg/mL,均显著高于轻度活动患者[(118.74±38.21) ng/mL、(17.10±4.23)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合并高血压比例、SLEDAI评分、血清CRP、ICAM-1和IL-6水平分别为48.28%、(13.96±2.04)分、(4.36±1.42) mg/L、(171.58±38.41) ng/mL、(24.31±4.27) pg/mL,均高于非CA组[17.39%、(7.41±2.13)分、(3.72±1.19) mg/L、(141.60±42.34) ng/mL、(20.38±5.11) pg/mL],而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38±0.11)、(0.09±0.02)g/L,均低于非CA组[(0.57±0.16)、(0.14±0.0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血清较高ICAM-1水平、较高IL-6水平均是患者并发CA的危险因素(OR=1.110,95%CI:1.016~1.212;OR=1.239,95%CI:1.078~1.424;OR=1.217,95%CI:1.079~1.371;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ICAM-1、IL-6评估SLE并发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722,二者联合的AUC为0.810,相比单项指标显著增大(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CAM-1、IL-6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且对SLE并发CA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颈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20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