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ergy Analysis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s with Zeotropic Working Fluids
1
作者 Antonio Mariani Davide Laiso +1 位作者 Biagio Morrone Andrea Unich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3期593-601,共9页
Waste heat recovery is one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Instead of wasting the exhaust stream of an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nto the environment,its residual ener... Waste heat recovery is one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Instead of wasting the exhaust stream of an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nto the environment,its residual energy content can be usefully recovered,for example in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largely consolidated in stationary power plants but not yet for mobile applications,such as road transport,due to the limitations in the layout and to the constraints on the size and weight of the ORC system.An ORC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exhaust line of a bus powered by a natural gas spark ignition engine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thermal power available at engine exhaust has been evaluated by measuring gas temperature and mass flow rate during real driving operation.The waste thermal power has been considered as heat input for the ORC plant simulation.A detailed heat exchang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ecause it is a crucial component for the ORC performance.The exergy analysis of the ORC was performed comparing different working fluids:R601,R1233zd(E)and two zeotropic blends of the two organic pure fluids.The model allow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ORC produced energy over the driving cycle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 on the engin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ankine Cycle zeotropic mixtures exergy analysis waste heat recovery engine efficienc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Engine Using Liquid Oxygen to Solidify CO2 被引量:5
2
作者 LIU Yongfeng JIA Xiaoshe +3 位作者 PEI Pucheng LU Yong YI Li SHI Y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8-194,共7页
For capturing and recycling of CO2 in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ankle cycle engine can reduce the exhaust pollutants eff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engine thermal efficiency by using the techni... For capturing and recycling of CO2 in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ankle cycle engine can reduce the exhaust pollutants eff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engine thermal efficiency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spraying water in the cylinder and optimizing the ignition advance angle. However, due to the water spray nozzle need to be installed on the cylinder, which increases the cylinder head design difficulty and makes the combustion condition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arry out the closing inlet and exhaust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he proposed new method uses liquid oxygen to solidify part of cooled CO2 from exhaust system into dry ice and the liquid oxygen turns into gas oxygen which is sent to inlet system. The other part of CO2 is sent to inlet system and mixed with oxygen, which can reduce the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detonation tendency and make combustion stable. Computing grid of the IP52FMI single-cylinder four-stroke gasoline-engin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using KIVA-3V program. The effects of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rate are analyzed on the temperatures, the pressures and the instantaneous heat release rates when the EGR rate is more than 8%. The possibility of enclosing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for engine is verified. The carbon dioxide trapping device is designed and the IP52FMI engine is transformed and the CO2 captur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EGR rate is 36% for the optimum EGR rate. When the liquid oxygen of 35.80-437.40 g is imported into the device and last 1-20 min, respectively, 21.50-701.30 g dry ice is obtained.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new design method which can capture CO2 for vehicula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combustion Rankle cycle engine CO2 emission reduction carbon-sequestration with liquid oxygen KIVA-3V program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下载PDF
The Myth of the High-Efficiency External-Combustion Stirling Engine
3
作者 Paul H. Riley 《Engineering(科研)》 2015年第12期789-795,共7页
The reported discrepancy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for external combustion Stirling engines is explain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combustion gasses to the standard Carnot model. In these cases,... The reported discrepancy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for external combustion Stirling engines is explain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combustion gasses to the standard Carnot model. In these cases, the Stirling engine ideal efficiency is not as is normally reported equal to the Carnot cycle efficiency bu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A new equation for ideal Stirling engine efficiency when the heat is obtained through external combustion without pre-heating the air, is presented and results for various fuels tab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trol and diese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tto cycle) have a higher ideal efficiency than the Stirling engine. When comparing thermoacoustic engines heated by wood, efficiency should not be quot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arnot efficiency, but against a figure 48% lower than Carnot. The effect is not seen with electrically heated rigs, solar or nuclear fission heated 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not CYCLE STIRLING CYCLE Rankine CYCLE Otto CYCLE THERMOACOUSTIC Heat-engine EXTERNAL combus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Thermal-Resistance
下载PDF
“内燃机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赵振峰 张卫正 +1 位作者 孙柏刚 韩恺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传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工科改造背景下,结合“双一流”建设,打造“金课”建设,进行研究型教学课程改革探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索传统课程“内燃机原理”的理... 在传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工科改造背景下,结合“双一流”建设,打造“金课”建设,进行研究型教学课程改革探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索传统课程“内燃机原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模式,充分发挥课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在内燃机领域的科研积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融入研究型课堂,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线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内燃机原理 案例教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回收低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优化及试验
5
作者 凌智 金质儒 +1 位作者 王轩 田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2,共7页
利用工质比热容与余热源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出了缸套水与烟气余热分别由五氟丙烷(R245fa)工质两相区与过热区匹配吸收的单回路低蒸发压力有机朗肯循环(SLL-ORC),并与复杂度相当的预回热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PR-CTP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利用工质比热容与余热源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出了缸套水与烟气余热分别由五氟丙烷(R245fa)工质两相区与过热区匹配吸收的单回路低蒸发压力有机朗肯循环(SLL-ORC),并与复杂度相当的预回热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PR-CTP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回收余热温度低、缸套水余热量大的内燃机余热时,SLL-ORC性能较好,其理论最大输出功率为16.13 kW,对应蒸发压力为910 kPa、过热度为80℃,且余热回收系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基于此SLL-ORC构型搭建试验台架,试验验证了缸套水在R245fa工质两相区回收的可行性,在试验测试余热源和透平转速均未达到设计值时系统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9.41 kW,有效提升柴油机热效率绝对值可达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试验
下载PDF
内燃兰金循环氨氢发动机热力学特征参数的模拟与分析
6
作者 张冠宇 于洋 +1 位作者 田径 吴志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9-1630,共12页
为实现氨氢燃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基于Cantera平台建立了氨氢燃料内燃兰金循环模型,进行了不同氨氢掺混比例、过量空气系数和喷水量等条件下内燃兰金循环氨氢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从热力学循环效率和典型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分析和... 为实现氨氢燃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基于Cantera平台建立了氨氢燃料内燃兰金循环模型,进行了不同氨氢掺混比例、过量空气系数和喷水量等条件下内燃兰金循环氨氢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从热力学循环效率和典型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分析和评价不同边界条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和缸内喷水量增加分别提升热力学循环效率2.66%和7.00%,喷水的作用效果更显著;氨氢燃料燃烧终了排放污染物NOx主要以NO为主;缸内喷水有利于氨氢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应用喷水技术后,燃烧产物中NO和NO2的排放体积分数降低幅度达到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复合燃料 内燃兰金循环 热效率 排放特性
下载PDF
甲醇喷入对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大瑞 颜应文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为探究甲醇水溶液喷入对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迭代理论计算,得到喷入不同甲醇水溶液后的主燃烧室进口条件;再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不同甲醇水溶液参数对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水溶液喷入... 为探究甲醇水溶液喷入对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迭代理论计算,得到喷入不同甲醇水溶液后的主燃烧室进口条件;再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不同甲醇水溶液参数对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水溶液喷入会降低整体燃烧温度,且随着甲醇替代率和含水量的增加,燃烧室中最高燃烧温度、出口平均温度和燃烧效率均逐步降低,NO排放量显著降低;在保证甲醇和航空煤油的燃烧总热值相等的条件下,主燃烧室温升总体差距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燃烧室 甲醇水溶液 煤油 燃烧性能 数值研究
下载PDF
Study on Combination of Engine/Steam Turbine Cycle for Improving the Energy Conversion
8
作者 A.M. Barbosa S. Cardoso D. Bastos-Netto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1年第5期434-437,共4页
This work discusse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thermodynamic cycle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rate into mechanical energy. Here one engine operates according a Rankine cycle in order to use... This work discusse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thermodynamic cycle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rate into mechanical energy. Here one engine operates according a Rankine cycle in order to use part of the thermal energy released to the boundary, i.e., the neighboring atmosphere. The analysis of this combined cycle shows that it might, under proper condition, represent a gain of 1.2% in the overall delivered engine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ILABILIT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hemical energy combined cycle Rankine cycle.
下载PDF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理论热力循环分析
9
作者 吴晗 张泽宇 +1 位作者 孙柏刚 李向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因其热效率及功率密度高,振动及噪声小,未来将在小型无人机及鱼雷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型发动机将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分缸进行,同时使用进气掺水、不等缸径、回热器和连续外燃技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热功...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因其热效率及功率密度高,振动及噪声小,未来将在小型无人机及鱼雷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型发动机将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分缸进行,同时使用进气掺水、不等缸径、回热器和连续外燃技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热功转换潜力,但目前缺乏对其热力循环的研究,导致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将发动机各工作阶段等效为定温压缩、定容加热、定熵膨胀、排气放热与回热共5个工作过程,构建出新型理论热力循环并推导出指示热效率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指示热效率主要由工质热物性、压缩比、膨胀比和回热率决定,增大压缩比或降低膨胀比均可提升指示热效率;应用定温压缩后可扩大回热温差,提升指示热效率,同时还可保持较低的缸内温度和压力;该型发动机热效率及可靠性较传统汽油机、柴油机具有显著优势,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可达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 理论热力循环 指示热效率 定温压缩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有机朗肯循环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瞬态优化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轩 陈嘉宝 +3 位作者 舒歌群 田华 蔡金文 王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69-4177,共9页
有机朗肯循环因其热效率较高、部件成熟的优点,被认为是目前主流的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然而由于实际道路工况的复杂多变,给余热回收系统在瞬变工况下的安全高效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控制方法,通过线下... 有机朗肯循环因其热效率较高、部件成熟的优点,被认为是目前主流的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然而由于实际道路工况的复杂多变,给余热回收系统在瞬变工况下的安全高效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控制方法,通过线下学习优化控制结合线上做决策解决此问题。建立经过实验验证的跨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动态仿真模型,作为深度强化学习的训练环境,进而学习到安全的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相比于传统PID恒温控制器(控制膨胀机进口工质温度为定值),可将系统始终控制在更安全和高效的状态;且在未经训练的瞬态波动热源条件下,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表现出了较好的外推泛化性能。研究结果证明深度强化学习对瞬态工况下的热动力循环优化控制具有非常可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优化控制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 内燃机
下载PDF
闭式循环氦气轮机技术特点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赛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5期10-16,21,共8页
该文介绍常规热力发动机的定义与分类,并由此引入外燃机与广义上的内燃机的技术区别,归纳现有主流热力发动机及其遵循的热力循环。其中,燃气轮机是一类在发电、航空及舰船动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热力涡轮机械,其与汽轮机相比有着其独... 该文介绍常规热力发动机的定义与分类,并由此引入外燃机与广义上的内燃机的技术区别,归纳现有主流热力发动机及其遵循的热力循环。其中,燃气轮机是一类在发电、航空及舰船动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热力涡轮机械,其与汽轮机相比有着其独到的技术优势。但在核动力领域,为确保安全性,多采用闭式循环燃气轮机。与常规的开式循环燃气轮机不同,闭式循环燃气轮机并不属于广义上的内燃机,其采用外部加热方式,并且有着更好的燃料适应性,在工质的选择上,也曾有过多种方案。与二氧化碳及氮气等气体相比,氦气具有较好的热物理性质,以其作为工质的氦气轮机同样得到业界重视。目前,氦气轮机多作为高温气冷堆的发电主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除核电产业之外,高温气冷堆与氦气轮机有望应用于舰船动力等其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轮机 闭式循环 燃气轮机 汽轮机 内燃机 外燃机 高温气冷堆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驱动的超临界CO_(2)循环非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旭伟 郭子岗 +3 位作者 王鑫华 张一帆 蒋世希 顾正萌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6期484-489,共6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是一种回收内燃机排气余热的重要方式。为了揭示回收内燃机余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压缩机、透平、换热器、阀门等系统关键设备的非设计工况热力计算模...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是一种回收内燃机排气余热的重要方式。为了揭示回收内燃机余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压缩机、透平、换热器、阀门等系统关键设备的非设计工况热力计算模型,进而构建了整个循环的非设计工况计算模型,并对非设计工况下循环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循环热效率和输出净功率分别为45.00%和200 kW;相比于设计工况,当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升高到40℃时,循环热效率和净功率分别降低到11.54%和24.50 kW;当透平入口温度降低到450℃时,循环热效率和净功率分别降低到39.00%和162.43kW;当主调阀阻力增加到6.84 MPa时,循环热效率和净功率分别降低到37.18%和116.97 kW;针对两种系统负荷调节方式,当负荷率由100%降低到60%时,转速控制方式和阀门控制方式下,循环热效率分别降低至44.25%和38.00%。总体上,主压缩机入口温度的升高、透平入口温度的降低和主调阀阻力的增大均会导致循环性能降低;其中,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变化对循环性能影响剧烈,故应尽可能维持在设计温度运行;转速控制方式调节系统负荷时,系统循环性能变化较小,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动力循环 内燃机 余热回收 非设计工况
下载PDF
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志远 戴杜 +2 位作者 张成 浦耿强 王成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5,共5页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E10、E22、E85和E100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及经济性评价,并提出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推广可行度指标。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所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的整体能源消耗增...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E10、E22、E85和E100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及经济性评价,并提出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推广可行度指标。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所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的整体能源消耗增加,石油消耗降低;生命周期CO、CO2和HC排放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增加,并需要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从平衡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角度考虑,E10是较合适的推广应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命周期评价 木薯乙醇 汽油 混合燃料
下载PDF
压缩线法确定压缩上止点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浩龙 汤东 +2 位作者 陆玲亚 王晓勇 罗福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示功图是发动机的综合性能的体现,由测得的发动机示功图进行参数计算和燃烧分析,对于评估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再设计和维修发动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示功图测量分析中,精确标定上止点相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对上止点相位的确... 示功图是发动机的综合性能的体现,由测得的发动机示功图进行参数计算和燃烧分析,对于评估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再设计和维修发动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示功图测量分析中,精确标定上止点相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对上止点相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压缩线法确定上止点的计算机算法,测量分析了触发电压及倒拖转速对压缩上止点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较低时,压缩上止点位置变化比较大;转速大于1200r/min时,压缩上止点位置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示功图 上止点 压缩线法 触发电压 倒拖转速 计算机算法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内燃机冷却系统流动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文政 白敏丽 +3 位作者 吕继组 张亮 李晓杰 徐淼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5,共7页
利用高导热率、传热性能好的传热工质(纳米流体)替代传统冷却介质应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中,通过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基础研究,为其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支持.因此,利用试验方法对纳米流体在波壁管内的流动进行可视化研究... 利用高导热率、传热性能好的传热工质(纳米流体)替代传统冷却介质应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中,通过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基础研究,为其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支持.因此,利用试验方法对纳米流体在波壁管内的流动进行可视化研究,以期对纳米流体的流动机理进行详细的探讨,从而推动纳米流体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纳米流体的黏度增加值不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加值降低;而相同入口速度状态下,纳米流体在波壁管内的流动比纯水更为活跃,漩涡数量增多,质量传递特性增强,且随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流动湍流效应增大.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发现纳米颗粒在纳米流体流动过程中存在强烈的旋转作用,从而出现微湍流流动效应,进一步强化了纳米流体的湍流流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纳米流体 冷却系统 流动 基础研究
下载PDF
回热布雷顿空气循环回收内燃机废气余热的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建勤 刘敬平 +2 位作者 舒歌群 裴毅强 唐琦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为回收内燃机废气余热,基于回热布雷顿空气循环原理设计了一套底循环系统.针对不同的循环压力、空气流量、环境温度和内燃机排气温度,采用数值迭代的方法,对底循环传热过程和热力循环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分析了底循环参数、排气参数和环... 为回收内燃机废气余热,基于回热布雷顿空气循环原理设计了一套底循环系统.针对不同的循环压力、空气流量、环境温度和内燃机排气温度,采用数值迭代的方法,对底循环传热过程和热力循环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分析了底循环参数、排气参数和环境温度对废气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器的植入虽然回收了部分涡轮排气余热,但却抑制了换热器传热量;随着工质流量增加,回热器传热量先增后减,换热器传热量单调递增,回收效率先增后减;随着循环压力增加,回热器传热量单调递减,换热器传热量在中小流量范围递增,回收效率先增后减.排气温度越高、环境温度越低,回收效率越高.在排气温度为755,℃、环境温度为10,℃时,最大废气能量回收效率为7.2%,较标准布雷顿循环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布雷顿循环 余热回收 循环效率 回热
下载PDF
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循环动力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岳晨 韩东 +2 位作者 焦炜琦 蒲文灏 鹿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提出一套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方案,该方案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子系统蒸发器布置在内燃机(ICE)排烟系统采集热量,其输出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ICE同轴输出.该系统可利用原有动力传输子系统启动ORC子系统,ORC子系统稳定运行后又可向... 提出一套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方案,该方案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子系统蒸发器布置在内燃机(ICE)排烟系统采集热量,其输出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ICE同轴输出.该系统可利用原有动力传输子系统启动ORC子系统,ORC子系统稳定运行后又可向其输出动力.以CAT3516CDITA ICE为例,进行ICE-ORC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标定负荷条件下,该系统总热效率较现有ICE系统可提高7.8%,而ORC子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仅为9.3,kh.分析表明,ORC子系统蒸发器平均温差降低或者燃料价格提高,均有利于改善ORC子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当ICE负荷高于90%或ORC子系统透平等熵效率高于65%,该系统具有技术经济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有机朗肯循环 联合循环动力系统
下载PDF
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柴油醇的十三工况排放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谭满志 郭英男 +3 位作者 刘金山 洪伟 高海润 吕庆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在应用自行研制的助溶剂解决了乙醇与柴油相溶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E10柴油醇十三工况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0#柴油相比,燃用E10柴油醇的排放污染物HC、NOx、PM和SOF的比排放量有所增加,CO和DS... 在应用自行研制的助溶剂解决了乙醇与柴油相溶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E10柴油醇十三工况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0#柴油相比,燃用E10柴油醇的排放污染物HC、NOx、PM和SOF的比排放量有所增加,CO和DS的比排放量有所减少;中小负荷工况分担率的增加导致了多种排放污染物比排放量的增加;乙醇的高汽化潜热使缸内温度变低是比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提高中小负荷的进气温度可以适当提高缸内温度,从而降低CO、HC、PM和SOF的比排放量,但NOx比排放量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工程 柴油醇 涡轮增压发动机 柴油机排放 十三工况法
下载PDF
内燃波转子影响涡轴发动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成本林 李建中 +2 位作者 巩二磊 温泉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1,共6页
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是一种集波转子增压技术、等容燃烧技术和涡轴发动机技术为一体的新概念发动机。介绍了内燃波转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数学模型,开展内燃波转子通道出口气流马赫数变化对涡轴发... 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是一种集波转子增压技术、等容燃烧技术和涡轴发动机技术为一体的新概念发动机。介绍了内燃波转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数学模型,开展内燃波转子通道出口气流马赫数变化对涡轴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探讨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状态参数变化规律,验证了内燃波转子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涡轴发动机性能,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比功率和热循环效率最大提高了35.79%,耗油率SFC最大减少了2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内燃波转子 热力循环 性能 出口马赫数
下载PDF
氢内燃机循环变动特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柏刚 张冬生 刘福水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1-316,共6页
为探索氢内燃机的循环变动特性,基于一台2.0L进气道喷射式氢内燃机,开展了氢内燃机循环变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是评价氢内燃机循环变动特性的理想特征参数;怠速转速越高,氢内燃机的循环... 为探索氢内燃机的循环变动特性,基于一台2.0L进气道喷射式氢内燃机,开展了氢内燃机循环变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是评价氢内燃机循环变动特性的理想特征参数;怠速转速越高,氢内燃机的循环变动越小;随混合气浓度提高,氢内燃机循环变动显著减小,点火提前角对循环变动的影响变弱,同时循环变动系数最小时对应的点火提前角逐渐趋近压缩上止点;节气门开度在0~20%范围时,随节气门开度增大循环变动显著减小;在怠速工况下,进气过程中喷氢会导致氢内燃机循环变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氢内燃机 循环变动 平均指示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