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其动机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莉 唐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其动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23年1~6月本院收治成年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信息,评估其孤独感、挫败感及自伤动机,统计分析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 目的探讨成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其动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23年1~6月本院收治成年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信息,评估其孤独感、挫败感及自伤动机,统计分析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及动机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ULS-8评分、DS评分、婚姻情况、就业情况均为导致成年抑郁症患者存在NSSI的影响因素(P<0.05)。ULS-8评分、DS评分、婚姻情况(丧偶/离异)、就业情况均为导致成年抑郁症患者存在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LS-8评分是患者以“情绪调节”为NSSI动机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DS评分、就业情况(无业)是患者以“人际界限”为NSSI动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年抑郁症患者存在NSSI及NSSI动机的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同NSSI动机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临床应通过详细调查明确患者实施NSSI的主要动机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为患者拟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动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心理学述评 被引量:8
2
作者 石伟 贾凤翔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8-1386,共9页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社会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其动机也...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社会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意义追寻模型是将有关自杀性恐怖分子动机的理论和观点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综合模型。自杀性恐怖主义的性别差异不大,只是女性可能想要争取性别平等,也更可能受个人原因的驱使。由于自杀性恐怖分子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很难搜集,所以得出的可能只是推测性的结论,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更多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自杀性 心理侧写 动机 意义追寻
下载PDF
认知资源对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内控自杀动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宇颂 刘华山 杜红芹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81,共6页
旨在探讨大学生的内控自杀动机在认知资源与内隐自杀态度的关系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控自杀动机低自我决定的大学生内隐层面对自杀的赞同程度在有认知资源时要显著低于无认知资源时,而高自我决定的大学生在有或无认知资源时... 旨在探讨大学生的内控自杀动机在认知资源与内隐自杀态度的关系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控自杀动机低自我决定的大学生内隐层面对自杀的赞同程度在有认知资源时要显著低于无认知资源时,而高自我决定的大学生在有或无认知资源时内隐层面对自杀的赞同程度无差异显著。说明内控自杀动机在认知资源与内隐自杀态度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资源 内隐自杀态度 内控自杀动机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代金枝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抗抑郁药,对照组按照抑郁症的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执行...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抗抑郁药,对照组按照抑郁症的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执行护理常规的同时开展动机性访谈。在干预前与干预第12周后分别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SIOSS)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能降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缓解自杀意念的程度,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念 动机性访谈 护理
下载PDF
屈原“自沉”动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忠 《云梦学刊》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屈原自沉的可靠性是不容怀疑的,研究屈原沉江的逻辑起点应是研究屈原自沉的动机及意义。但研究屈原自沉的动机应该与屈原作品的情感相联系。
关键词 屈原 自沉 动机 意义
下载PDF
自杀恐怖袭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新建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4年第4期21-24,共4页
自杀恐怖袭击是指受意识形态或宗教原因驱使的、有预谋的暴力行为 ,其恐怖袭击的成功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的自我残杀。恐怖分子使用自杀恐怖袭击 ,是基于战术策略、防范难度、恐怖性以及所传递信息的内在性等原因。影响恐怖分子采... 自杀恐怖袭击是指受意识形态或宗教原因驱使的、有预谋的暴力行为 ,其恐怖袭击的成功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的自我残杀。恐怖分子使用自杀恐怖袭击 ,是基于战术策略、防范难度、恐怖性以及所传递信息的内在性等原因。影响恐怖分子采取自我牺牲行为的动机是多样的 ,包括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恐怖袭击 概念 原因 动机
下载PDF
从马斯洛动机理论谈警察自杀现象及预防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燕 韩法旺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警察是一种既危险而又充满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的职业。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危险性和生活环境的恶劣性,导致大部分警察长期饮食无规律、居无定所、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难以保障,这必然导致警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些警察压力过大... 警察是一种既危险而又充满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的职业。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危险性和生活环境的恶劣性,导致大部分警察长期饮食无规律、居无定所、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难以保障,这必然导致警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些警察压力过大,心理困扰长期得不到抒解,因此自杀现象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自杀现象 马斯洛动机理论
下载PDF
警察自杀动因分析及心理干预
8
作者 皮华英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9-103,共5页
警察自杀是一个容易引起社会民众关注的敏感话题。沉重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警察自杀的外因;职业生涯重创、婚恋矛盾激化、战友伤亡影响、身体病痛折磨等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是导致警察自杀的重要诱因;性格缺陷、认知偏差、情绪障碍等主体因... 警察自杀是一个容易引起社会民众关注的敏感话题。沉重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警察自杀的外因;职业生涯重创、婚恋矛盾激化、战友伤亡影响、身体病痛折磨等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是导致警察自杀的重要诱因;性格缺陷、认知偏差、情绪障碍等主体因素是导致警察自杀最关键、最直接的原因;社会支持系统脆弱或对支持的低利用度是警察自杀不能忽视的因素。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为警察提供强有力的情感、归属、自尊和实务支持,是预防警察自杀的心理基础;建立预警系统,及时识别警察自杀的信号,是化解警察自杀危机的重要前提;挖掘积极元素,唤醒警察自身强大的内心力量,是避免警察自杀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自杀 动因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和干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红敏 章群巧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断增加的现状 ,参照自杀动力理论、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自杀人群的特征以及一些共同的线索和暗示提出一套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最大限度地降低该人群自杀率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自杀 动因 特征 预防 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成因及动机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0
作者 李凌宇 史佳伟 +2 位作者 魏丹 程艮 邹海欧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成因及动机的质性研究,了解青少年自伤的原因、动机及主观体验。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PsyINFO、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SinoMed,核查内容,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目的 系统评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成因及动机的质性研究,了解青少年自伤的原因、动机及主观体验。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PsyINFO、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SinoMed,核查内容,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纳入所有符合要求的质性研究并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文章检索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7篇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文献,提炼出72个研究结果,形成9个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非自杀性自伤的多维度触发因素;非自杀性自伤的获益感;非自杀性自伤的惩罚性。结论 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挖掘并识别非自杀性自伤的触发及驱动因素,有机整合同伴关系、家庭干预、学校管理与社会支持,开展个性化干预,协同应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不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成因 动机 质性研究 META 整合
下载PDF
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动机性访谈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新鸽 郏梅枝 吴艳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了解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患者影响。方法:以86例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对照组... 目的:了解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患者影响。方法:以86例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MSSNS评分、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MSSNS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8.178,6.737,15.144,3.698,9.480;P<0.05);干预后,干预组MSSNS评分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8,-3.792,-3.497,-2.447,-6.280;P<0.05);干预组HHI评分中对现实与未来态度、保持积极行动、同他人保持亲密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210,4.235,3.471,6.487;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好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9%(χ~2=4.715,P<0.05),依从性差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3%(χ~2=5.108,P<0.05)。结论: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心理状态较差,进行动机性访谈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自杀 洗胃 心理状态 动机性访谈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动机及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张多加 于增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7期501-506,共6页
目的 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黑龙江省几所城市初一至高二的1 8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目的 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黑龙江省几所城市初一至高二的1 8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NSSI行为、NSSI动机、情绪调节、自我强化、影响人际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采用SPSS 25.0中Process模型4和5进行中介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66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6%。青少年NSSI行为总检出率为25.0%(416/1 666)。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与NSSI动机、NSSI行为呈正相关,NSSI行为与NSSI动机呈正相关(r=0.32、0.26、0.22,均P<0.01)。中介模型分析显示,NSSI的3类动机(情绪调节、自我强化和影响人际)在负性生活事件与NSSI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12,占总效应值的26.67%;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性别能够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对NSSI行为的直接效应,即相对男性群体,负性生活事件对女性青少年NSSI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 重视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NSSI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尤其要关注青春期早期女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负性生活事件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动机
原文传递
歧视知觉与中职学生自杀意念: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3
作者 余习德 冼土龙 +2 位作者 黄镇燊 伍红梅 温振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3-997,1013,共6页
目的:探究歧视知觉与中职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和追求成功动机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职学生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追求成功动机量表对6所中职学校共1117名学生进行调... 目的:探究歧视知觉与中职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和追求成功动机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职学生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追求成功动机量表对6所中职学校共111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显著正向预测自杀意念;(2)手机依赖在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0);(3)追求成功动机在中介路径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高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手机依赖显著预测自杀意念(β=0.29,P<0.001),而在低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手机依赖的预测效应不显著(β=0.08,P>0.05)。结论:手机依赖在中职学生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而追求成功动机又对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歧视知觉 自杀意念 手机依赖 追求成功动机 成就动机
原文传递
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丽丽 周文静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文章以435名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自杀态度量表(SPA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作为测量工具,对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为偏向反对、否定自杀行... 文章以435名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自杀态度量表(SPA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作为测量工具,对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为偏向反对、否定自杀行为以及对自杀预防的可能持积极态度;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7.82%;影响职业女性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因素主要涉及人口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个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自杀态度 自杀意念 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认知冲突、内控自杀动机对自杀意念大学生情绪及自杀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宇颂 刘华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考察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认知冲突、内控自杀动机与情绪、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2×2双因素(认知冲突、内控自杀动机)被试间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07名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情绪和自杀态度进行考察,其中认知冲突分为启动和不启动... 目的:考察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认知冲突、内控自杀动机与情绪、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2×2双因素(认知冲突、内控自杀动机)被试间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07名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情绪和自杀态度进行考察,其中认知冲突分为启动和不启动两个水平,内控自杀动机分为高自我决定和低自我决定两个水平。结果:内控自杀动机高自我决定水平的被试在启动认知冲突条件下的消极情绪强度,显著高于不启动条件下的被试;而低自我决定水平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消极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高自我决定水平的被试在启动认知冲突条件下对自杀的赞同程度,显著低于不启动条件下的被试;而低自我决定水平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对自杀的赞同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自我决定水平越高,认知冲突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越强,自杀态度越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自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冲突 内控自杀动机 情绪 自杀态度
原文传递
12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庆贵 茅荣杰 +1 位作者 徐阿红 汪作为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42-1245,1252,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特点,增强临床医生对青少年伴有NSSI的进一步了解,以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某院门诊就诊的伴有NSSI的青少年患者120例,利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特点,增强临床医生对青少年伴有NSSI的进一步了解,以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某院门诊就诊的伴有NSSI的青少年患者120例,利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青少年NSSI问卷和渥太华自伤量表(OSI)分析青少年NSSI的自伤特点及动机。【结果】青少年初次自伤的平均年龄为(12.90±1.233)岁,最常见者13岁;最常见的自伤部位是下臂或腕部(58.33%),其次是手(27.5%);最常用的自伤方式是故意割伤自己(68.33%);最常见的自伤的动机是情绪调节。【结论】伴有NSSI的青少年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次自伤的年龄存在集中度,高发年龄为11~14岁;常用的自伤方式是割伤;NSSI通常与减轻痛苦的意图有关,具有高频率、方法多样及死亡率低的特征;伴有NSSI的青少年常选择以情绪调节为主导功能实施NSSI,包括外部情绪调节和内部情绪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行为特征 动机表现
原文传递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动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朋国胜 王文婕 +2 位作者 王琬泞 王艳 王旭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青少年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动机对自伤行为有很大影响.现从调节情绪、影响人际和自我强化三方面对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的动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和治疗提供... 青少年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动机对自伤行为有很大影响.现从调节情绪、影响人际和自我强化三方面对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的动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动机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