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航空航天类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王长青 李爱军 +1 位作者 陆宏湜 郭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93-96,共4页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探讨了中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俄罗斯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合作对象。随后阐述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探讨了中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俄罗斯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合作对象。随后阐述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围绕中俄航空航天类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空白,急需培养精通航空航天专业知识且熟练掌握俄语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最后,明确了研究目标,即探索中俄航空航天类高层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及创新型人才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 教育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 教育综合改革
下载PDF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
2
作者 杜彬恒 吴琦 +4 位作者 张可云 钮钦 刘现伟 卢晓梅 周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7,共3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针对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企业科技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展开多方面多较多研讨。研究认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基础地位和人才资源的引领地位,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深刻把握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推进策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推进和系统集成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统筹处理好事关科技创新的重大原则和重要关系;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党的领导作用,推动多种经济体联合攻关,用好国际资源加快国家战略高新技术转化应用,优化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促进各类数据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链条部署和打造企业生态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创新,加强导师、工程师、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体系化、集成化能力,深化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加强人才资源战略支撑,注重人才力量发展长效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和引进国际人才等领域的改革,支持全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创新体制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 企业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升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3
作者 石琨 杨国航 +1 位作者 蒋韬 魏建华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做法...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出了强化与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优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化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科技创新 平台建设 国际化人才
下载PDF
中国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成效与优化策略
4
作者 张金倩楠 马宗文 陈泓谕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8期169-178,共10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生力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坚力量,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青年科技人才与非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基金)项目成效的对比研究,以及主持(基金)项目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为深入探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生力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坚力量,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青年科技人才与非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基金)项目成效的对比研究,以及主持(基金)项目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为深入探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实践效果,以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为例,总结梳理青年科技人才主持项目的资助现状及实施成效,主要发现包括:与非青年科技人才相比,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的项目成效更为显著,项目实施在推进科技人员交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青年科技人才自身成长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青年科技人才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需求特征,以及青年项目负责人在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完善资金跨国(境)使用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科研管理政策宣传等四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具有政治不确定性因素、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等两方面项目实施难点;最后,围绕项目部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风险防范等方面思考提出优化国际合作类科研项目管理的建议,包括在国际科技合作类项目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完善经费跨国(境)使用制度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体现国际合作特点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宣传,提高项目实施的风险预判、防范和应对能力等,希望能为中国培养具有丰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经验和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主持项目 项目成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下载PDF
科技人才国际流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林岭 张汝昊 韩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8期46-56,共11页
科技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可以显著提高科技人才的研究能力与影响力,关注科技人才国际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可进一步完善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中的性别公平。基于Scopus数据库1920-2020年论文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从全球层... 科技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可以显著提高科技人才的研究能力与影响力,关注科技人才国际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可进一步完善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中的性别公平。基于Scopus数据库1920-2020年论文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从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学科层面分析了科技人才国际流动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以跨国机构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流动赋予了流动后的科技人才更良好、更易适应的成长环境;女性科技人才在流动行为模式的选择、流动路线的规划上与男性科技人才并无差异;全球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中确实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科技人才国际流动比例较男性科技人才低;女性科技人才在其职业生涯后期出国交流的可能性较男性科技人才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科技政策的性别主流化进程,建立女性科技人才专门委员会,制定女性科技人才工作家庭冲突干预对策等建议,以激励女性科技人才在学术界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科技人才 人才国际流动 学术年龄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复杂网络特征研究
6
作者 靳军宝 王政媛 +3 位作者 郑玉荣 王宝 曹琨 吴新年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通过履历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信息进行挖掘,然后根据人才流动信息构建流动网络,最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复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跨国流动主要... 文章通过履历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信息进行挖掘,然后根据人才流动信息构建流动网络,最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复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高层次科技人才跨国流动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跨省流动则主要集中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份。通过分析流动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发现,美国、德国和英国处于跨国流动网络核心位置,北京、上海、陕西和四川处于跨省流动网络核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流动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特征研究
下载PDF
科研机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现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丹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1期36-37,41,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这促进了科技进步,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边、双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国际科技合作方式,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这促进了科技进步,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边、双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国际科技合作方式,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框架。需掌握国际科技合作特点,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效率,巩固合作成果,以促进科研机构在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及培育研究人才等方面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合作 国际交流 制度完善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美国华裔科技人才面临的多维困境分析——国际学术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发龙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论文从认同、人力资本、国际学术流动三个决定美国华裔科技人才环流或回流的核心要素出发,分析了华裔科技人才在美国这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的多维困境:一是被质疑政治忠诚和与祖籍国保持多缘联系的认同困境;二是人力资本在美国面临... 论文从认同、人力资本、国际学术流动三个决定美国华裔科技人才环流或回流的核心要素出发,分析了华裔科技人才在美国这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的多维困境:一是被质疑政治忠诚和与祖籍国保持多缘联系的认同困境;二是人力资本在美国面临贬值和与中国开展科研合作或回流进行增值的困境;三是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和被指控为“科技间谍”的困境;并得出结论:认同、人力资本和国际学术流动是影响美国华裔科技人才环流或回流的内在因素,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对华裔科技人才的举措是影响其环流或回流的外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裔 科技人才 中美关系 学术流动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我国重点区域科技人才发展特征分析
9
作者 裴文乾 张宓之 +2 位作者 何雪莹 顾梦琛 刘冉 《今日科苑》 2023年第12期26-36,共11页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东北五大区...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东北五大区域为研究对象,从新发展格局视角出发,分析科技人才引领发展的关键机制,并基于相应人才指标洞察五大区域的科技人才发展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五大区域在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定位,但也面临着人才极化分布、人才发展环境存在差距、对全球顶尖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强化四链协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展全球人才吸引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全面强化科技人才对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参与全球战略科技人才竞争的形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2
10
作者 秦琳 姜晓燕 张永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3,共12页
百年大变局之下,基础科学和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是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是国家间博弈争夺的主要目标。美、英、法、德、日、韩、印、俄等主要国家基于各自人才需求、优势及问题及时调整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战略科技人才竞... 百年大变局之下,基础科学和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是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是国家间博弈争夺的主要目标。美、英、法、德、日、韩、印、俄等主要国家基于各自人才需求、优势及问题及时调整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战略科技人才竞争,为我国新时期人才战略提供了参照。针对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在规模结构、培养储备以及海外引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强化人才自主培养的同时,应统筹人才政策,积极主动谋划教育科研开放新格局,提升“在地”培养国际化科技人才能力,系统推进科技引智工作,提升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参与战略科技人才竞争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技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竞争 教育对外开放
下载PDF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施国际工程教育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立群 张凌燕 +2 位作者 管俊芳 包申旭 王君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9-174,共6页
实施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和适应国际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特色,在介绍其工程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标准的基... 实施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和适应国际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特色,在介绍其工程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标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与互补,以及多元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分析了保障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要素和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国际工程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德国主要科学资助机构国际科技人才资助计划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辉 毛一名 +1 位作者 于璇 任真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1年第10期28-34,共7页
本文梳理了德国以公共资金为主要来源的资助机构的国际科技人才资助计划,阐述了计划的目标、资助对象、资助期限、经费用途,分析了德国主要科学资助机构的国际科技人才资助计划的学术年龄分层、经费期限灵活、配套措施完善、注重合作网... 本文梳理了德国以公共资金为主要来源的资助机构的国际科技人才资助计划,阐述了计划的目标、资助对象、资助期限、经费用途,分析了德国主要科学资助机构的国际科技人才资助计划的学术年龄分层、经费期限灵活、配套措施完善、注重合作网络、人才遴选权力委托下放等特点,结合我国科技人才资助的整体布局、经费用途、用人单位参与的情况,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人才资助计划 国际科技人才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洪堡基金会
下载PDF
瑞士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和启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娟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年第7期72-76,共5页
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瑞士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目前,瑞士主要的科技国际合作方式有:参与欧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国际研究组织;发展和促进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双边伙伴关系;支持瑞士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国际流动和交... 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瑞士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目前,瑞士主要的科技国际合作方式有:参与欧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国际研究组织;发展和促进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双边伙伴关系;支持瑞士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国际流动和交流。在我国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瑞士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 国际科技合作 人才流动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管理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惠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6-120,共5页
科技创新人才分为杰出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创新人才三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国际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五种重要模式。而实施素... 科技创新人才分为杰出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创新人才三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国际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五种重要模式。而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保障创新能力发挥,寻求有效激励方法、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则是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国际化培养
下载PDF
我国青年杰出科技人才成长问题的思考及启示——基于1992-2006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仕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17,共9页
以1992-2006年55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为样本,通过对他们的年龄、最高学位、行政任职和获得科学奖励的实证分析,我国青年杰出科技人才令人堪忧的成长现状要求促进他们进一步年轻化、尽早地到世界一流大学或优势科研机... 以1992-2006年55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为样本,通过对他们的年龄、最高学位、行政任职和获得科学奖励的实证分析,我国青年杰出科技人才令人堪忧的成长现状要求促进他们进一步年轻化、尽早地到世界一流大学或优势科研机构获得最高学位、尽可能地减少行政任职和促使他们努力追求国际的重要承认,这对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调整以支持和保护我国青年杰出科技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青年杰出科技人才 年轻化 最高学位 国际承认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俊华 徐倪妮 《数量经济研究》 2020年第4期90-104,共15页
本文基于Price-Mueller离职模型,对186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不同变量对人才流动意向产生的影响,并验证了组织承诺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分配公平、职业发展和研发环境对企业科技人才的流动意向具有显... 本文基于Price-Mueller离职模型,对186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不同变量对人才流动意向产生的影响,并验证了组织承诺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分配公平、职业发展和研发环境对企业科技人才的流动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压力和程序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工作自主性、薪酬、晋升机会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组织承诺在分配公平与企业科技人才流动意向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职业发展、研发环境对流动意向的负向影响是通过组织承诺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实现的。据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提出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人才 组织承诺 流动意向
下载PDF
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分析及人才资源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殿超 刘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2-51,共10页
对广东省2000—2019年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空间分布及2019年高被引学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对其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前瞻性不足、创新突破力度不大、缺乏闭环设计等问题... 对广东省2000—2019年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空间分布及2019年高被引学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对其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前瞻性不足、创新突破力度不大、缺乏闭环设计等问题。2010—2019年期间,广东省科技人才规模逐步增加,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人均科技力量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广东省各地科技人才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主要积聚在珠三角9市。广东在牙医、兽医、计算力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航空工程、海洋工程、工业和制造工程、经济计量学和金融、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方面尚未达到国际一流,目前广东顶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储量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工程类、人文类的学科高水平力量亟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人才 政策研究 人才分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演化特征及关系网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殿超 刘毅 王春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2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是政府部门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及政府价值表达的重要工具手段。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2000—2020年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对政策文件的内外部属性及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大湾区各城市科... 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是政府部门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及政府价值表达的重要工具手段。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2000—2020年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对政策文件的内外部属性及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大湾区各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数量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政府价值取向和行政逻辑明显向科技创新转变;2)大湾区各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发文主体的不同体现出各地对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主导实施程度、重视力度和部门协调程度有所差异;3)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大力引才,人才资源优势逐步凸显,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注重人才的保障服务,东莞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绩效管理;4)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定位的雷同导致人才发展目标同质化,人才竞争激烈;5)各地政策文件关系网络呈聚而不联的特征,深圳、珠海政策的聚集程度较高,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未出现中心性特征或中心性特征较弱。因此,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统筹规划、优化政策表达实施、错位布局共建共享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高地 政策工具
下载PDF
中美科技人才交流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娅婧 石长慧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1年第7期46-52,共7页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美科技人才交流施加了一定的限制。本文运用文献计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两国之间的科技人才交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在留学生交流、论文合作等方面依然呈现积极态势,但在一些敏感领域及重点人群方面...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美科技人才交流施加了一定的限制。本文运用文献计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两国之间的科技人才交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在留学生交流、论文合作等方面依然呈现积极态势,但在一些敏感领域及重点人群方面的交流合作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包括:在非敏感科技领域,继续促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合作,织密合作网络;在敏感科技领域,我国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各方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最后,构建与国际更为接轨的科研创新环境以促进各方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 科技人才交流 留学生 合作论文
下载PDF
中国高校科技人才学缘结构和流动网络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剑华 耿冰冰 张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年第6期66-80,共15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校学缘结构和人才流动特征,提出对应的优化学缘结构、合理布局人才资源的建议,以优化科研队伍结构、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产出。[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 [目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校学缘结构和人才流动特征,提出对应的优化学缘结构、合理布局人才资源的建议,以优化科研队伍结构、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产出。[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学缘结构从层次性、广泛性、聚集性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领域高校间的人才流动网络从跨校、跨地区、高校属性几个方面探究其流动特征。[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高校方面要转变用人观念、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公开招聘延揽各地人才、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如增加高校间学习交流项目等,政府方面需加强政策导向、加大经费扶持、制定法律法规等,以此达到优化学缘结构、促进人才流动、合理化科研队伍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学缘结构 人才流动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