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IODP 367-368钻探区深地震探测的OBS站位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强 赵明辉 +2 位作者 张佳政 孙龙涛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7,共8页
借助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于2017年2月—6月间在南海实施第三次科学钻探(IODP 367-368航次)。海底地震仪(OBS)深地震探测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探成果相结合,可以对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COT)边界及地质属性的确定提供更好、更全... 借助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于2017年2月—6月间在南海实施第三次科学钻探(IODP 367-368航次)。海底地震仪(OBS)深地震探测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探成果相结合,可以对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COT)边界及地质属性的确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文章基于IODP 367-368钻探提出的三种可能设想(下地壳出露、最老洋壳出露、上地幔出露),分别建立了三种初始速度模型。利用Rayinvr及Tomo2d软件,对每一种初始模型分别开展了不同OBS间距的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测试对比,以及模型的分辨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OBS间隔为7km比间隔为10km具有更好的射线路径与密度覆盖;对于上地幔出露模型,需要足够长的探测测线(>100km),才能有效得到30km深处信息;分辨率测试说明,OBS间距需要设置小于或等于7km时,才能有效分辨20km速度异常体(即模糊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海底地震仪 海底地震仪间距测试 洋陆转换带 分辨率测试
下载PDF
国际大洋科学钻探的数据资源与共享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鲁铮博 史宇坤 +4 位作者 华洪 拓守廷 叶训焱 邓怡颖 樊隽轩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2-480,共9页
国际大洋科学钻探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莫霍钻"计划。在50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四个阶段,执行了300多个航次的洋底钻探任务。所获得的海量、珍贵的洋底数... 国际大洋科学钻探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莫霍钻"计划。在50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四个阶段,执行了300多个航次的洋底钻探任务。所获得的海量、珍贵的洋底数据,如今保存在多个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包括了测井信息、岩芯基概况信息、物理属性信息、化学属性信息、岩石特征、古生物化石内容等观测和实验分析结果,数据量巨大。这些数据还通常附于相关的大洋钻探出版物中发表,部分被相关专业数据库收录。总体来看,大洋钻探目前的数字化工作存在多个数据库间数据类型不匹配和数据检索方式单调等问题,不利于后续对于数据的再挖掘和利用。未来需要重视综合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多源异构数据有效融合,互联互通,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大数据技术手段支撑相关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数据库 大数据
下载PDF
晚始新世-渐新世东南印度洋沉积物源-汇过程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庆超 徐兆凯 +2 位作者 孙天琪 李铁刚 常凤鸣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共11页
晚始新世-渐新世期间南大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古气候响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质历史上的重大气候转型机制和预测未来地球系统对于气候突变的响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该区域周边陆地的古气候响应研究。基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晚始新世-渐新世期间南大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古气候响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质历史上的重大气候转型机制和预测未来地球系统对于气候突变的响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该区域周边陆地的古气候响应研究。基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9航次U1516站位深海沉积物的年龄框架以及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确定了该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大陆,进而重建了构造时间尺度上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历史。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晚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折期南大洋周边大陆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及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古地理改变的响应。在始新世-渐新世转折期[34.1,33.6)Ma和[31.3,29.8)Ma期间,物源区的古气候主要受控于邻近区域古地理格局重大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气候条件趋于干冷和陆表化学风化强度降低的特征。在[33.6,31.3)Ma和[29.8,25.2]Ma期间,物源区的古气候则主要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在前一阶段由干冷向湿热转变,而陆表化学风化强度相应增高;在后一阶段,气候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干冷状态,陆表化学风化强度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碎屑沉积物 古气候 始新世-渐新世 东南印度洋 化学风化 气候转型 源-汇过程
下载PDF
解读过去、预告未来:IODP气候与海洋变化钻探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翦知湣 党皓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7-1276,共10页
2013年启动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针对当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升高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现状,提出全球气候对CO2增高的响应、冰盖和海平面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中—低纬水文循环的变化机制以及海洋碳化学体系的缓冲能力等4个科学挑... 2013年启动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针对当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升高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现状,提出全球气候对CO2增高的响应、冰盖和海平面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中—低纬水文循环的变化机制以及海洋碳化学体系的缓冲能力等4个科学挑战。截至2017年8月已经完成的8个IODP气候变化主题航次聚焦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区域的季风过程和西太平洋暖池的新生代演变,着重探索轨道—千年尺度上亚洲季风系统的变化特征和主导机制,以及构造时间尺度上亚洲季风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剥蚀的动力联系。未来2年IODP将瞄准南半球高纬的冰盖、海冰、洋流和碳循环等气候因子,重点考察新生代西南极冰盖和海冰变化、白垩纪和古近纪南大洋的海洋环流和碳循环等。因此,IODP旨在深入探索以亚洲季风和西太平洋暖池为代表的热带海洋气候过程和以西南极冰盖为代表的高纬气候因子在多种时间尺度上的演变,为认识当前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趋势提供自然变化的科学依据。中国的优势在于全球季风概念和热带驱动假说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巽他陆架的气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气候变化 全球季风 西太平洋暖池
原文传递
参加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1的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虎才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2-427,共6页
从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DSDP)、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发展而来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 从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DSDP)、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发展而来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是由美国发起并有多国加入的大洋钻探研究计划。IODP 361计划的实施以决心号(JOIDES Resolution)科学钻探船为标志和载体,具有高度机动性、高度综合性、技术密集性、学科综合性、信息聚集性、人才国际性、研究目标全球性、产出批量性、环境封闭性、投资巨量性等一系列的特点,是地球科学、特别是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以海洋演化记录的揭示带动全球变化研究的引擎,也是最终认识全球变化过程与机理的知识源泉。中国作为IODP的会员国,在不断加强参加航次及科学研究的同时,充分和高效利用过去几十年培养的人才与基础知识储备,大力发展、提高大洋综合科学研究与观测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国家甚至国际研究、实验研究中心及观测基地,这不但对全球变化研究十分重要,对于国家未来发展与生存空间的拓展利用也至为关键。学习"决心号"成熟的运作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将对中国的科研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发现计划 iodp 361 南部非洲气候 阿加勒斯洋流 印度洋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IODP U1499站位砾石层的古沉积环境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金锋 孙鸣 +3 位作者 朱本铎 韩冰 张伙带 吕文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79-191,共13页
南海北部IODP 367航次深海钻遇砾石层,因前期地球物理资料预测不足,导致出现多种成因猜测.利用南海北部大量高精度地震、油气钻井和IODP资料,从构造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充填动力学等角度,恢复研究区砾石层沉积时的古地貌特征.研究... 南海北部IODP 367航次深海钻遇砾石层,因前期地球物理资料预测不足,导致出现多种成因猜测.利用南海北部大量高精度地震、油气钻井和IODP资料,从构造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充填动力学等角度,恢复研究区砾石层沉积时的古地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砾石层形成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发育于小型断陷陆相湖盆周缘,以近源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其物源主要来自湖盆周缘的东沙和礼乐中生代地层剥蚀区;砾石层的顶界面对应于T70与T60重合面,其中T70为南海北部海底渐进式扩张形成的破裂不整合面,年龄介于33.0~28.4 Ma,具有东早西晚的特征.此外,认为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的位置并非目前认为的3 000 m水深附近,而应该是水深更深的一系列小型箕状断陷的南部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大洋钻探 砾石层 古沉积环境 构造意义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Climate evolution of southwest Australia in the Miocene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7
作者 Tianqi SUN Zhaokai XU +1 位作者 Fengming CHANG Tiegang 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104-1115,共12页
At present, the seasonal melting and expans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ffect the loca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esterlies, as well as the precipitation and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erosion in southwest Aus... At present, the seasonal melting and expans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ffect the loca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esterlies, as well as the precipitation and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erosion in southwest Australia. The Miocene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when the Earth's climate state transitioned from a warmhouse to an icehouse and the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underwent large-scale melting and expansion. At that time, Australia was closer to the Antarctic region than it is now. This makes Australia an ideal target area for studying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and cryospher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iliciclastic mass accumulation rate, grain size, clay minerals,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at Site U1516 of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Expedition 369, we reconstructed the Miocene climate evolution and the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erosion history of southwest Australia on a tectonic time scale. Our indicators show that the climate was dry and that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erosion were weak,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errestrial material transported to the ocean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Miocene(22–12.7 Ma). However, as mentioned in previous studies of nearby sites, precipitation and river runoff increased prominently with enhanced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t 12.7–8 Ma,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northward migration or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esterlies, possibly due to increased sea ice in the Southern Ocean.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and the westerly belt were synchronized in the Miocen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system at that time may also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high-latitude signal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 speculate that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deep-sea temperatur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urface sea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until the permanent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formed(~12.8 M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ntarctic signals to low latitu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OCENE Southwest Australia Climate evolu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