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0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nder Federat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ates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1
作者 Jinlong Wang Zhenyu Liu +2 位作者 Xingtao Yang Min Li Zhihan Lyu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5年第1期1-39,共39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can deploy various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In the IoT environment,many sensors and devices 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can deploy various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In the IoT environment,many sensors and devices generatemassive data,but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have become a serious challenge.Federated learning(FL)can achieve many intelligent IoT applications by training models on local devices and allowing AI training on distributed IoT devices without data sharing.This review aims to deeply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FL and the IoT,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federated learning in the IoT from the aspects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In this paper,we first describe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FL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urrent IoT systems in the fields of network burden and privacy security.Next,we focus on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FL on the Internet,including privacy security,attack detection,efficient communication of the IoT,and enhanced learning quality.We also list various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FL on the IoT.Finally,we propose several open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ated learning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S machine learning privacy security
下载PDF
通用可组合安全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清泉 裴庆祺 +1 位作者 杨超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4-720,共7页
通过对新一代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v2)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初始交换过程中存在发起者身份暴露和认证失败问题.而在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下,对发起者身份等敏感信息进行主动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下的Internet密... 通过对新一代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v2)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初始交换过程中存在发起者身份暴露和认证失败问题.而在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下,对发起者身份等敏感信息进行主动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下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让响应者显式地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实现了对发起者主动身份保护.并通过重新构造认证载荷,有效防止了认证失败问题.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达到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少的计算量和通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协议安全 密钥交换 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 可证安全 通用可组合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信息资源描述与交换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杰韩 熊光楞 +2 位作者 张和明 苟凌怡 万丽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知识时代,人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资源,人类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基于元数据的描述与互操作正成为组织、交互网络资源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对比数据结构,研究了元数据的本质与特点。介绍了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和修饰元数据。研究了资源描... 知识时代,人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资源,人类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基于元数据的描述与互操作正成为组织、交互网络资源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对比数据结构,研究了元数据的本质与特点。介绍了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和修饰元数据。研究了资源描述框架RDF的数据模型和互操作特征。通过实例比较了都柏林元数据的HTML和RDF描述。最后介绍了基于CDF、PICS、OSD/DRP、DSig和EC/EDI等的信息资源交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语言 资源描述框架 信息描述 信息交互 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 internet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异地并行设计中信息交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延明 曾志新 +3 位作者 陈锦繁 赖朝安 王知衍 蔡秀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72,共3页
结合具体开发的相关软件平台,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产品异地并行设计系统中的产品设计信息交换的设计原理及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 internet 异地并行设计 信息交换 应用程序 电子邮件
下载PDF
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勇 敖青云 +1 位作者 白英彩 王亚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共3页
RFC 2409(IKE)提供了一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目的是在IPSec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联盟和经过认证的密钥材料。文章分析了IKE协议安全特性,以及两个阶段中实现各种安全机制的工作原理。同时,发现了存... RFC 2409(IKE)提供了一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目的是在IPSec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联盟和经过认证的密钥材料。文章分析了IKE协议安全特性,以及两个阶段中实现各种安全机制的工作原理。同时,发现了存在的安全缺陷,并给出了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密钥交换协议 安全性 通信协议 计算机互联网
下载PDF
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缺陷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勇 冯东雷 +1 位作者 陈涵生 白英彩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73-1177,共5页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RFC2409)提供了一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目的是在IPSec(IP security)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联盟和经过认证的密钥材料.随后有学者发现IKE协议存在一个安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指出了修改后的IKE协议...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RFC2409)提供了一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目的是在IPSec(IP security)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联盟和经过认证的密钥材料.随后有学者发现IKE协议存在一个安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指出了修改后的IKE协议仍然存在类似的安全缺陷,并描述了一个成功的攻击.在给出修改建议的同时,成功地利用BAN逻辑分析了导致这两个安全缺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密钥交换协议 安全缺陷分析 安全联盟 认证 主模式 认证者 网络安全
下载PDF
包交换网络群组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飞 朱耀庭 朱光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4,53,共5页
采用IP组播技术的群组通信将是包交换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应用。文章首先描述了基于包交换网络群组通信的特点及要求。然后从基本要求、主要算法和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群组通信的组播路由、拥塞控制和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最后... 采用IP组播技术的群组通信将是包交换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应用。文章首先描述了基于包交换网络群组通信的特点及要求。然后从基本要求、主要算法和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群组通信的组播路由、拥塞控制和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最后指出了将来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通信 包交换网络 组播路由 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 路由算法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广义细胞自动机的网络快速包交换优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帅典勋 赵宏彬 吴晓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24-1233,共10页
实时优化求解快速包交换问题 (FPS)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基于梯度下降法等数学规划方法 ,不能并行地实时地优化求解FPS问题 ,而基于Hopfield型神经网络和细胞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中 ,都只有单一粒度的细胞动力学方程和单一粒度细... 实时优化求解快速包交换问题 (FPS)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基于梯度下降法等数学规划方法 ,不能并行地实时地优化求解FPS问题 ,而基于Hopfield型神经网络和细胞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中 ,都只有单一粒度的细胞动力学方程和单一粒度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仅收敛到平衡点的过程长 ,而且神经网络参数的选择和修正十分困难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具有多粒度宏细胞的广义细胞自动机模型和方法 ,广义细胞自动机中的小粒度宏细胞聚合成可以独立演化的大粒度宏细胞 ,通过多粒度群体的不同程度群体智能的相互作用 ,能够比目前其他方法更快更有效地分布并行地优化求解FPS问题和其它类似的复杂的网络优化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交换设备 广义细胞自动机 网络性能 神经网络 快速包交换 优化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光交换技术:光码标签突发包交换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金辉 杨毅军 范戈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7,共3页
一种新型光交换技术 -光码标签突发包交换技术。该技术是光突发包交换与光码标签交换的结合体 ,具有两者的共同优点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交换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 ,然后给出了网络节点功能结构的设计 。
关键词 交换 光码标签突发包交换 光突发包交换 光码标签交换 网络节点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光突发包交换网络中的偏置时间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金辉 杨毅军 +1 位作者 陈月华 范戈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光突发包交换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光交换技术,其本质是利用控制分组来预留突发包所要经过的各节点处的带宽。因此,必须要求突发包和控制分组在传送过程中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时序关系。这就是偏置时间的配置问题。首先介绍了一种典型... 光突发包交换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光交换技术,其本质是利用控制分组来预留突发包所要经过的各节点处的带宽。因此,必须要求突发包和控制分组在传送过程中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时序关系。这就是偏置时间的配置问题。首先介绍了一种典型的OBS协议-JET协议的原理,然后提出获得基本偏置时间的方案(包括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方式)和偏置时间随机化的改进方案,最后讨论了JET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突发包交换 JET协议 偏置时间 控制分组 OBS
下载PDF
软件定义光/包交换混合网络的统一控制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小平 华楠 《中兴通讯技术》 2015年第4期2-5,10,共5页
围绕光承载网和IP数据网的互通问题展开论述,并基于对光承载网和IP数据网不同交换特点和定位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光/包交换混合网络的统一控制架构和关键技术,实现了跨IP数据网和光承载网的快速端到端无缝业务建立。
关键词 网络异构化 网络动态互通 光承载网 IP数据网 软件定义网络 光/包交换混合网络
下载PDF
基于IPSec的Internet密钥交换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仕漳 张颖江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3年第1期36-48,54,共14页
介绍了一组IKE协议,分析了IKE协议中的安全特性,也分析了它们是如何抵制某些攻击的。
关键词 internet 密钥交换 安全性分析 IPSEC协议 安全联盟 虚拟专用网 混合型协议 通信协议
下载PDF
WDM光包交换城域网中光纤四波混频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潞华 王春华 黄肇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介绍了四波混频 (FWM)的产生机理 ,分析了 WDM光包交换城域网络中 Packet业务与 FWM的相互关系及对 WDM网络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克服 FWM对
关键词 WDM光包交换城域网 四波混频效应 波分复用 FWM Packet业务 非线性效应 光纤通信
下载PDF
在软交换通信网中构建Internet消息平台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雅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0-412,共3页
在分析软交换通信网优势的基础上,认为Internet消息平台(MPF)在软交换网络中实现具有易于编程实现,并能充分利用传统通讯方式等优点。提出了消息平台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施架构,研究了消息平台在软交换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规则。对于互联网... 在分析软交换通信网优势的基础上,认为Internet消息平台(MPF)在软交换网络中实现具有易于编程实现,并能充分利用传统通讯方式等优点。提出了消息平台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施架构,研究了消息平台在软交换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规则。对于互联网业务和传统通信业务融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 消息平台 internet
下载PDF
光标签突发包交换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金辉 范戈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3年第3期37-40,共4页
 光标签突发包交换是一种新出现的光交换技术。它把基于标签转发的速度优势、QoS(服务质量)保证及流量工程与光突发包交换控制机制(更长的转发数据单元、光网络边缘缓存、带外信令控制)结合起来。全面介绍了这种光交换技术,重点描述了...  光标签突发包交换是一种新出现的光交换技术。它把基于标签转发的速度优势、QoS(服务质量)保证及流量工程与光突发包交换控制机制(更长的转发数据单元、光网络边缘缓存、带外信令控制)结合起来。全面介绍了这种光交换技术,重点描述了其网络结构。另外,还对其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趋势,对光标签突发包交换的前景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标签突发包交换 光突发包交换 光标签交换 多协议标签交换 服务质量 交换技术
下载PDF
Internet安全协议中的密钥交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敖青云 范若晗 白英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3,113,共3页
密钥创建是以密码学为基数的数据保护的核心,同时也是Internet上对报文进行保护的关键。介绍了在Internet协议中两个通信实体利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技术协商创建密钥的几种方案,并就每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密钥交换 internet 密钥创建 密码学 网络协议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WDM包交换城域网仿真
17
作者 贾潞华 王春华 +2 位作者 黄肇明 朱炳春 闫晓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 (WDM)技术的包交换城域网网络结构及其相应MAC层协议 ,并对采用MATLAB进行仿真时用到的S Function进行了描述 。
关键词 城域网 MATLAB 波分复用 仿真 WDM 计算机网络 包交换
下载PDF
光突发包交换关键技术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毅军 范戈 +1 位作者 于金辉 陈月华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3年第4期42-46,共5页
 光突发包交换(OBS)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光交换技术,它结合了波长路由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是一种未来一段时间内交换网络比较理想的过渡方案,为此介绍了OBS的基本原理,讨论了OBS中偏置时间的设置和交换信道的调度等关键技术,并...  光突发包交换(OBS)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光交换技术,它结合了波长路由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是一种未来一段时间内交换网络比较理想的过渡方案,为此介绍了OBS的基本原理,讨论了OBS中偏置时间的设置和交换信道的调度等关键技术,并就OBS的特点及仍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突发包交换 OBS 交换技术 波长路由 光分组交换
下载PDF
基于虚拟交换机的IN/Internet互通研究
19
作者 王田 曹长修 汪纪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3,共4页
在分析IN与Internet互通接口的基础上 ,基于Softswitch的思想提出了用虚拟交换机实现IN Internet互通的方案 ;并对虚拟交换机的逻辑实体、信令功能、体系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利用虚拟交换机构筑虚拟SSP和虚拟SCP可以实现IN与Inte... 在分析IN与Internet互通接口的基础上 ,基于Softswitch的思想提出了用虚拟交换机实现IN Internet互通的方案 ;并对虚拟交换机的逻辑实体、信令功能、体系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利用虚拟交换机构筑虚拟SSP和虚拟SCP可以实现IN与Internet业务的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通 互联网 交换 IN internet 电信网 虚拟交换
下载PDF
Internet网上藏文信息交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忠 于积贞 +1 位作者 薛华 于洪志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4-19,共6页
依据藏文编码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详细讨论了在Internet网上建立藏文信息交换的技术、藏文信息处理系统及实施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讨论了目前藏文信息处理的现状和Internet网上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
关键词 internet 藏文信息交换 WWW 藏文信息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