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星际中间激波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友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在行星际空间可能存在由各类激波连接而成的混合激波,其组成部分的连接方式和时间演化遵循“慢激波—导灭激波—中间激波—导生激波—快激波”链式规则.中间激波将作为混合激波的必要组成部分,出现在日球电流片的附近,其阵面凹向太阳.... 在行星际空间可能存在由各类激波连接而成的混合激波,其组成部分的连接方式和时间演化遵循“慢激波—导灭激波—中间激波—导生激波—快激波”链式规则.中间激波将作为混合激波的必要组成部分,出现在日球电流片的附近,其阵面凹向太阳.上述结论已初步为观测证实,并对行星际激波的三维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空间 中间激波 磁流体波
下载PDF
行星际中间激波的演化
2
作者 胡小龙 胡友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7-454,共8页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波迅速经导灭激波向慢激波转化;所发出的前向快压缩波经非线性变陡形成快激波。(2)1→3型中间激波首先通过向下游发出前向慢稀疏波而很快变成1→3=4型临界中间激波,并瞬间转变为由前向快激波和前向2→4型中间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其中,2→4型中间激波可在其前导快激波的下游传播较远的距离,有可能为 IAU 附近的飞船观测到,但最终导灭激波转变为慢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磁流体力学 磁流体激波 中间激波
下载PDF
行星际激波的传播及其相应的地磁效应
3
作者 苏振鹏 熊明 +1 位作者 郑惠南 王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1-598,共8页
基于2.5维理想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方程组分析了行星际激波在日球层子午面内的传播过程及其相应的地磁效应.日球层电流片(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HCS)-日球层等离子体片(HeliosphericPlasma Sheet,HPS)对于行星际... 基于2.5维理想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方程组分析了行星际激波在日球层子午面内的传播过程及其相应的地磁效应.日球层电流片(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HCS)-日球层等离子体片(HeliosphericPlasma Sheet,HPS)对于行星际激波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行星际激波相对于HCS倾斜传播时,相对于扰动源位于HCS异侧的激波强度较同侧的明显减弱.局地激波面的法线(或形状)对通过激波阵面的磁力线发生偏转的程度和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沿激波传播方向其为准平行激波,磁场偏转程度较小,而其两侧部分则为斜激波,磁场偏转程度较大.位于 HCS-HPS 位置处的波前形成凹槽,磁力线偏转程度明显加强.行星际激波对磁场的偏转效应是其驱动地磁暴的重要机制,而且地磁效应的强度与地球相对于HCS的角距离△θ_p 有明显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任何行星际激波,△θ_p=0°处均无法形成较大强度的地磁效应;沿 HCS 传播的行星际激波,地磁效应最强的区域化于 HCS 两侧;相对于 HCS 倾斜传播的行星际激波,地磁效应最强的区域位于HCS异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行星际激波 空间天气 地磁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