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经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相关检查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给予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经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相关检查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给予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腰椎小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因子水平、腰部活动度、脊柱稳定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疼痛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等疼痛因子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等疼痛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腰部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腰椎后伸、腰椎前屈、腰椎左侧屈、腰椎右侧屈等腰部活动度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腰椎后伸、腰椎前屈、腰椎左侧屈、腰椎右侧屈等腰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脊柱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两组术后3个月胸椎后凸角均高于本组术前,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胸椎后凸角高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给予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效果显著,该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及腰部活动度,还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为广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 纤维环缝合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作用探究
2
作者 谭美容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患者临床指标、腰痛疾患疗效评分、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康复训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推荐的颈脊髓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能缩短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长及康复训练时间,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腰椎功能,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Early efficacy of endoscopic translaminar and intervertebral foraminal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3
作者 Zong-Jun Yu Zhe-Hua Chong +4 位作者 Lei Liu Huan Sun Hua-Jie Li Qing-Wu Cong Wen-Bin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16期34-39,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efficacy of two approache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nder spinal endoscopy.Methods:45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divided into interlaminar approach(27 cases)and interver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efficacy of two approache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nder spinal endoscopy.Methods:45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divided into interlaminar approach(27 cases)and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pproach(18 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Postoperativ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was used.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lumbar spine score(JOA)and modified Macnab criteri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outcome.Results:(1)VAS score.There is no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access mode and the time factor(F=0.620,P=0.603).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in VAS scores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that is,there was a time effect(F=2157.488,P=0.000).The overall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at is,there was no grouping effect(F=2.610,P=0.114).The VAS score of pain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with time,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surgery,at discharge,1 month after surgery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t=0.067,P=0.947;t=1.415,P=0.164;t=0.564,P=0.575;t=0.442,P=0.660);JOA score.There is no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access mode and the time factor(F=1.296,P=0.280).The difference of JOA score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at is,there was a time effect(F=1464.830,P=0.000).JO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ime,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surgery,at discharge,1 month after surgery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t=0.067,P=0.947;t=1.415,P=0.164;t=0.564,P=0.575;t=0.442,P=0.660);(2)The improved Macnab standar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at 3 months after surgery.In the interlaminar group,12 cases were excellent,13 cases were good and 2 cases were fair.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6%.In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group,7 cases were excellent,10 cases were good and 1 case was fair.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4.4%.The overal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93.3%.Conclusion:Both approaches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However,for beginners,l5-s1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approach,so as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pinal endoscope DISCECTOMY of LUMBAR nucleus pulposus INTERLAMINAR APPROAC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PPROACH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祁文龙 陈学明 +6 位作者 刘亮 崔利宾 王彦辉 袁鑫 唐本强 赵鹏 许崧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志强 蔡俊 +5 位作者 张圣飞 张亮 黄吉军 吴朗 杨建东 冯新民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TED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接受MED治疗48例(MED组),接受PTED64例(PTED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TED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接受MED治疗48例(MED组),接受PTED64例(PTED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结果:MED组的住院天数与PTE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比PTE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VAS组内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MED组与PTED组分别为91.67%和8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良好地手术效果,PTED技术优于MED技术。但在开展PTED手术早期,需要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努力提高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 椎间盘镜
下载PDF
比较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斌 安伟 +4 位作者 方浩 滕勇 马在松 张春浩 马锐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椎板开窗(Fanestration Discectomy,FD)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近期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椎板开窗(Fanestration Discectomy,FD)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近期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单节段性LDH行髓核摘除手术的患者97例,MED 65例,FD 32例,收集年龄、性别、慢性疾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JOA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4年,17例失访,失访率为17.89%。MED组与FD组比较具有术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周和2周的JOA优良率高,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相关并发症(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术后6个月JOA优良率及随访终末期术后复发率的比较中,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MED和FD均可缓解LDH症状,虽MED具有手术时间长,但MED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及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 髓核摘除 单节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琨 董视师 +4 位作者 张欣 段军 胡美琴 周现杰 殷永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57-59,63,共4页
目的研究运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行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腰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行髓核摘除视频消融术治疗,而对照组... 目的研究运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行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腰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行髓核摘除视频消融术治疗,而对照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两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且JOA评分高,证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椎板间入路 单纯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洪坤 张兰花 +2 位作者 张富田 隋善勇 崔绍俭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析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术后1周以及1年进行随访,使用... 目的探析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术后1周以及1年进行随访,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Macnab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以及1年的VAS评分相较于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分术后1周优良率达到94.0%,术后1年优良率达到95.0%。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用Beis技术疗效优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 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卿培东 曹云 徐剑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LDH患者140例,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椎...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LDH患者140例,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组采取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腰椎功能康复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Fairbank JC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有较高的穿刺针准确性,能减少术中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腰椎功能,且术后并发症风险低,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3D 打印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进 兰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3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放性手术组(42例)和孔镜组(38例)。观察两组病员术前术后...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放性手术组(42例)和孔镜组(38例)。观察两组病员术前术后VAS、ODI、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优良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员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时间孔镜组长于常规组之外,其余孔镜组均低于常规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员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平均值孔镜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员时,在熟练地掌握了孔镜技巧后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是较好的选择。PTED近期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组,并且住院费用花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中年患者
下载PDF
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杰 付玲玲 程素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日间手术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日间组,实施涵盖门诊、病房、出院后随访的全程化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OA、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各期VAS、JOA、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同时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住院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间手术 全程化管理
下载PDF
集束干预管理路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探析
12
作者 马克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9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采用集束干预管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9—12月接受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140例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另选择140例作为研究组,在术后采用集束干预管理路径。对两...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采用集束干预管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9—12月接受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140例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另选择140例作为研究组,在术后采用集束干预管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采用集束干预管理路径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干预 管理路径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观察疗效 椎间孔镜
下载PDF
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13
作者 艾龙 开赛尔·艾里 +2 位作者 米尔夏提江·麦麦提艾力 龙浩 卡米力江·乌斯曼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4期2723-2727,共5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其手术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CT引导下腰椎... 目的:对比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其手术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将其分为射频消融组,将60例采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在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其近远期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下肢功能障碍情况,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射频消融组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高于经皮椎间孔镜组,射频消融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经皮椎间孔镜组(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升高,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高于射频消融组,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射频消融组(P<0.05);射频消融组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神经损伤、腰大肌旁血肿、腰椎不稳、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无显著差异,CT引导下腰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手术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低,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远期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下肢功能障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射频消融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