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trophil-mediated liver injury during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被引量:4
1
作者 Motomichi Sato Kanji Kawachi Yuji Abe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6年第3期436-442,共7页
BACKGROUND: Neutrophi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e investigat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liver tissue, Kupffer cells' role in neutrophil accumulation, and apoptosis and reg... BACKGROUND: Neutrophi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e investigat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liver tissue, Kupffer cells' role in neutrophil accumulation, and apoptosis and regeneration of hepatocytes in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ETHODS: Vascular microclamps were placed across the pedicles of the median and left lateral lobes for 90 minutes after 30% hepatectomy with the resection of caudate, right lateral and quadrate lobes and papillary process. Gadolinium chloride (GdCl3) was used to destroy Kupffer cells. Neutrophil activity was inhibited with Urge-8,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neutrophil produced in our laboratory. GdCl3 (10 mg/kg) and Urge-8 (50 mg/kg) were given intravenously in respective groups. Ischemia control, GdCl3 and Urge-8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llowing hepatic reperfusion, serum interleukin-8 (IL-8) levels and hepatic neutrophil counts peaked at 3 hours, and peak concentration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occurred at 6 hours. Animals of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increases in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liver tissue, liver enzyme levels, and apoptosis index of hepatocytes and decreases in overall survival rate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s. The survival rates and PCNA proportion of hepatocytes were higher and the levels of hepatic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liver enzymes, and hepatocyte apoptosis after reperfusion were lower in the GdCl3 and Urge-8 groups than those in the ischemia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Blockades of Kupffer cells' activity an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by GdCl3 and Urge-8 eliminate neutrophil-mediated hepatic injury and enhance subsequent hepatic regeneration during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PHIL LIVER ischemia-reper fusion INJURY
下载PDF
Selenium-enriched Cardamine violifolia protects against sepsis-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by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weaned pigs 被引量:3
2
作者 Dan Wang Yanling Kuang +7 位作者 Qingqing Lv Wenshuai Xie Xiao Xu Huiling Zhu Yue Zhang Xin Cong Shuiyuan Cheng Yulan L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099-2111,共13页
Sepsis is a life-threatening organ dysfunction caused by the dysregulated response of the host to an infection, and treatments are limited. Recently, a novel selenium source, selenium-enriched Cardamine violifolia(SEC... Sepsis is a life-threatening organ dysfunction caused by the dysregulated response of the host to an infection, and treatments are limited. Recently, a novel selenium source, selenium-enriched Cardamine violifolia(SEC)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Here, we found that SEC alleviated LPS-induced intestinal damage, as indicated by improved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increased disaccharidase activity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 expression. Moreover, SEC ameliorated the LPS-induced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s indicated by decreased IL-6 level in the plasma and jejunum. Moreover, SEC improved intestinal antioxidant functions by regulating oxidative stress indicators and selenoproteins. In vitro, TNF-α-challenged IPEC-1 cells were examined and showed that selenium-enriched peptides, which are the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Cardamine violifolia(CSP),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improved cell barrier function. Mechanistically, SEC ameliorated LPS/TNF-α-induced perturbations in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the jejunum and IPEC-1 cells. Moreover, CSPmediated cell barrier function is primarily dependent on the 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MFN2 but not MFN1. 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C mitigates sepsis-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E MFN2 mitochondrial fusion PIGLETS selenium SEPSIS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平均的肠道菌群特征筛选和疾病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海涛 朱静 +1 位作者 曾海波 刘彦辰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5期798-806,共9页
利用宏基因组分析预测人类疾病和健康状况以及发现生物标志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KneadData和MetaPhlAn2对原始宏基因组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去宿主污染后得到纯净序列,利用数据降维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与疾病发生... 利用宏基因组分析预测人类疾病和健康状况以及发现生物标志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KneadData和MetaPhlAn2对原始宏基因组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去宿主污染后得到纯净序列,利用数据降维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与疾病发生高度相关的特征菌群,以代替原始数据特征作为疾病预测模型输入。结合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为子模型构建融合疾病预测模型,并在肝硬化、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3个数据集上经过特征筛选后交叉验证,得到的AUC值分别为0.9286、0.6521和0.5747。ROC曲线下面积显示,筛选出特征菌群后的模型能高效准确地筛查和诊断疾病,并能有效区分健康人和疾病患者,为建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可量化的辅助诊断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测 肠道菌群 特征筛选 融合模型 宏基因组
下载PDF
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邢绪坡 胡钟欣 +2 位作者 韩正一 宋成利 毛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1-607,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减少组织热损伤。方法设计表面存在镂空结构的新型电极(梅花形电极),以环形电极作为对照组,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减少组织热损伤。方法设计表面存在镂空结构的新型电极(梅花形电极),以环形电极作为对照组,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生物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电-热-力多场耦合仿真分析和热电偶探针研究焊接过程中的组织热损伤,并对微观组织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当焊接功率120 W、焊接时间8 s、压合压强20 kPa时,肠道吻合口呈现最优的生物力学特性。与环形电极对照组相比,梅花形电极组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更高,撕脱力和爆破压分别从(8.62±1.22)N、(81.7±3.36)mmHg增加到(9.54±1.24)N、(89.4±4.15)mmHg,且组织热损伤显著减少,组织微观结构连接更为紧密。结论该新型电极在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可减少组织热损伤,进而实现更好的吻合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实现人体管腔组织的无缝连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组织焊接 新型电极 肠道吻合 组织热损伤
下载PDF
人小肠三叶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蔚 口如琴 +1 位作者 李令媛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24-728,共5页
利用PCR技术将人小肠三叶因子(hITF)基因重组入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了融合蛋白GST-hITF的重组表达质粒pGTF,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凝血酶切和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纯化的hITF蛋白。测定了重组蛋白的氨基酸组... 利用PCR技术将人小肠三叶因子(hITF)基因重组入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了融合蛋白GST-hITF的重组表达质粒pGTF,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凝血酶切和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纯化的hITF蛋白。测定了重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及其对酸和蛋白酶的抗性。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hITF的抗原性,并对大鼠胃溃疡具有明显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三叶因子 基因重组 表达 融合蛋白
下载PDF
NF-κB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P-选择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英华 田晓峰 +4 位作者 王真真 张雪松 张峰 金松 姚继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移因子-κB(NF-κB)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 组)、肠缺血再灌注(I/R组)和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 目的:探讨核转移因子-κB(NF-κB)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 组)、肠缺血再灌注(I/R组)和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治疗组(PDTC组),每组8只.I/ R和PDTC组大鼠行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 h再灌注2 h.PDTC组于手术前1 h给予20 g/L PDTC 100 mg/kg ip.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及其肝功能变化,检测血清IL-6,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P-selectin和NF-κB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NF-κB的水平.结果:肠缺血再灌注诱发了肝损伤,表现为肝水肿、出血和炎性粒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I/R组血清ALT、AST、IL-6水平明显升高 (143.16±53.02至192.31±42.09 U/L,P<0.05; 387.46±78.74至507.56±96.26 U/L,P<0.01; 22.51±6.10至42.85±7.35 ng/L,P<0.01).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PO含量明显升高(244.87 ±25.11至173.21±16.60 U/mgprot,P<0.01; 2.36±0.56至4.32±0.77 U/g,P<0.01);肝组织的P-selectin和NF-κB表达增强.采用PDTC 预处理,与I/R组相比,肝损伤程度减轻,血清ALT(128.63±38.94 U/L)、AST(462.86± 60.84 U/L)以及IL-6(28.08±7.55 ng/L)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P<0.05);肝脏氧化损伤及白细胞浸润减弱,表现为肝组织SOD活性升高(253.45±25.21 U/mgprot,P<0.01)、MPO 含量降低(3.58±0.49 U/g,P<0.05),同时伴有肝组织中的P-selectin和NF-κB表达减弱.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肝损伤,伴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肝组织P-selectin的表达增强,NF-κB的活化在此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DTC通过抑制NF-κB活性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 核转录因子ΚB P-选择素
下载PDF
禽类血管活性肠肽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融合基因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振旦 黄运茂 +1 位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制备以禽类血管活性肠肽 (VIP)为基础的基因工程疫苗工作中 ,选择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作为载体来提高鹅VIP的免疫原性 .首先将克隆于鹅VIPcDNA和HBc基因第 1至 435bp的序列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RSETA的BamHI\EcoRI和NheI\BamHI... :在制备以禽类血管活性肠肽 (VIP)为基础的基因工程疫苗工作中 ,选择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作为载体来提高鹅VIP的免疫原性 .首先将克隆于鹅VIPcDNA和HBc基因第 1至 435bp的序列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RSETA的BamHI\EcoRI和NheI\BamHI克隆位点之间 ,构建成VIP序列位于HBc序列之后的VIP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HBc -VIP .其次将HBc第 1至 2 2 5bp序列的扩增片段和HBc第 2 44bp之后包括VIP的序列经扩增、EcoRI酶切、连接、再扩增的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BSKS + / -的BamHI\PstI和PstI\HindIII克隆位点 ,构建成VIP插入到HBc基因中间 (HBcAg的第 75和 82位氨基酸之间 )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VIP HB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融合基因 禽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椎融合术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玮 李萌 +4 位作者 赵磊 姚东旭 张瑛 徐娜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腰椎融合术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择期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腰椎融合术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择期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32例。DEX组15 min内泵入DEX负荷量0.5μg/kg,随后以0.1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毕应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试验干预前及手术结束前的MAP和HR。比较术后舒芬太尼总用药量、术后首次肠排气的时间和手术开始前,术毕即刻及术后24、48、72 h各时间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TNF-α和CRP的水平。结果DEX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5.9±5.1)h比(21.4±5.7)h,P=0.000],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0.3±4.4)μg比(37.3±10.1)μg,P=0.001]。术毕时DEX组的MAP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3±8.6)mmHg比(91.5±9.0)mmHg,P=0.063,1 mmHg=0.133 kPa],其余时间点两组间的MAP和HR无明显差异。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 h,两组L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正常水平(<54.2 EU/ml);术后48 h,DEX组的LPS和CRP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44.5)EU/ml比(105.4±59.6)EU/ml,P=0.055;(14128.2±2050.5)mg/L比(14912.4±1448.5)mg/L,P=0.082];术后72 h,DEX组的LPS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70.4±32.2)EU/ml比(104.3±53.6)EU/ml,P=0.003;(13960.3±1570.3)mg/L比(15155.2±1403.3)mg/L,P=0.002]。各时间点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DEX可以缩短行腰椎融合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机制可能包括通过药物本身的剂量相关作用、阿片类药物的节省效应和减轻炎性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脊柱融合术 肠道功能 炎性介质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铁山 李湘楚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5期330-331,334,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用 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 ,测定缺血 2h再灌 2 4h血清和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用 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 ,测定缺血 2h再灌 2 4h血清和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含量或活性。结果甘草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和肠组织中的MDA、NO含量 ,提高体内SOD的活性。结论甘草总黄酮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总黄酮 大鼠 肠缺血再灌注 保护作用 肠组织 血清 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NOS)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一氧化氮(NO)
下载PDF
老年患者前路腰椎间融合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吴海波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前路腰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ALIF治疗的497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前路腰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ALIF治疗的497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合并疾病、个人史、腰椎疾病类型、手术节段、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医师资历、围手术期电解质失衡等资料,观察患者PI发生率及影响P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497例患者共诊断PI47例(9.48%)。单因素分析显示,PI组和非PI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胃食管反流、慢性便秘、手术节段、失血量、手术时间、电解质紊乱和镇痛方式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电解质紊乱、胃食管反流、慢性便秘是PI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氟比洛芬酯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是PI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ALIF患者术后继发PI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识别这些风险因素有助于指导ALIF的手术决策和围手术期管理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老年患者 肠梗阻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射频能量的肠道组织焊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钟欣 宗乃馨 +3 位作者 宋成利 周宇 涂良勇 毛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0-796,共7页
目的在射频能量的作用下,通过新型压力可控电极对猪小肠(回肠部分)进行焊接,验证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对于肠道结构重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新鲜猪小肠按"黏膜-浆膜"嵌套在负电极上,通过施压圆锥体对正电极施加不同的压合压... 目的在射频能量的作用下,通过新型压力可控电极对猪小肠(回肠部分)进行焊接,验证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对于肠道结构重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新鲜猪小肠按"黏膜-浆膜"嵌套在负电极上,通过施压圆锥体对正电极施加不同的压合压强(497、796、995、1194、1492 k Pa),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的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对组织热扩散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在能量输出功率160 W,压合压强995 k Pa,焊接时间为13 s时,肠道吻合口呈现最优的生物力学特性,其撕脱力和爆破压分别达到(8.73±1.11)N和(8.29±0.41)k Pa,且组织微观结构较完整,并能观察到少量游离胶原蛋白。结论射频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实现肠道组织快速、稳定的连接,对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并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 组织焊接 新型电极 肠道吻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超声图像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区域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移洁 叶萍 +3 位作者 孙京文 石思远 石盼 常兆华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633,共7页
探究基于改进U-net++网络以及增加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方法,实现准确高效的超声图像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区域自动检测。所提神经网络在U-net++为原型的分割网络上进行改进,采用端到端的结构,输入超声图像和其边缘提取图像,输出结直肠子宫内... 探究基于改进U-net++网络以及增加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方法,实现准确高效的超声图像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区域自动检测。所提神经网络在U-net++为原型的分割网络上进行改进,采用端到端的结构,输入超声图像和其边缘提取图像,输出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区域检测结果。实验数据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166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随机选择133例作为训练样本,33例测试样本。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结果说明:在33例测试集样本上,方法最终的平均检出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0.9%、72.4%、89.8%。改进神经网络以及多通道特征融合输入的方式可自动检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区域,且检测鲁棒性及精度较高,可作为参考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U-net++ 深度学习 医学图像处理 特征融合
下载PDF
RH-3融合子对三黄鸡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3
作者 赵春苗 徐春厚 钟日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64-237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原生质体融合子(RH-3融合子)对三黄鸡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96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雏鸡;对照组饮水为不添加RH-3融合子培养物的清水;试验组分别在三...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原生质体融合子(RH-3融合子)对三黄鸡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96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雏鸡;对照组饮水为不添加RH-3融合子培养物的清水;试验组分别在三黄鸡的饮水中添加0.5%、1.0%和1.5%RH-3融合子培养物。试验期42d,分1-21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RH-3融合子可提高21和42日龄三黄鸡血清新城疫HI抗体效价、SOD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其中0.5%添加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RH-3融合子可降低21和42日龄三黄鸡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中的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菌群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菌群数量,其中0.5%添加水平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RH-3融合子可改善三黄鸡免疫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且随着RH-3融合子添加水平的增加,效果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三黄鸡饮水中RH-3融合子添加水平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 融合子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转导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青文 王焱林 +3 位作者 张宗泽 何祥虎 陈凯 姚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转导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年龄7~9周,体重210 ~ 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低剂量PEP-1-HO-1融合蛋白+CLP组...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转导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年龄7~9周,体重210 ~ 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低剂量PEP-1-HO-1融合蛋白+CLP组(P1组)和高剂量PEP-1-HO-1融合蛋白+ CLP组(P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于CLP前1h和CLP后5h,P1组和P2组分别静脉注射PEP-1-HO-1融合蛋白0.3和0.6 mg.于CLP后12 h,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和IL-6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肠组织,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CLP组、P1组和P2组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肠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CLP组比较,P1组和P2组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肠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P1组比较,P2组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肠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P1组和P2组肠组织病理学损伤较CLP组减轻.结论 HO-1蛋白转导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肠损伤,机制与抑制全身炎性反应和肠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转导 遗传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