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同山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种内竞争关系
1
作者 曹雨婷 叶生晶 +2 位作者 张超 周维 宁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18,共6页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林分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在水平维度上普遍处于密集状态,除幼龄林外,其他龄组的林木密集度指数较高,各个龄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集分布在0.436 3~0.863 6,各龄组林分内对象木的密集程度处于密集状态。(2)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垂直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各龄组样地的林层指数随林龄增加而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且各龄组大部分对象木的林层指数为0~0.33。(3)杉木人工林的密度集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比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强,林分密集度和竞争指数的相关系数随林龄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随林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种内竞争 大同山国有林场
下载PDF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4
2
作者 董树文 胡健民 +4 位作者 李三忠 施炜 高锐 刘晓春 薛怀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9-1194,共6页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160~120Ma 岩浆岩记录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中侏罗世大别山曾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由于扬子与华北陆块在三叠纪已经拼合成一个大陆,所以侏罗纪变形属于陆内造山性质。将侏罗纪变形事件从大别山碰撞造山过程中分离出来可以合理地解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第二次折返(从壳幔边界到地壳浅部)机理,150Ma 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广泛的130~120Ma 花岗岩-火山岩成因,以及大别山前陆 MOHO 错断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陆内造山 大别山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to the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Global Treelines 被引量:10
3
作者 ZHAO Fang ZHANG Bai-ping +4 位作者 ZHANG Shuo QI Wen-wen HE Wen-hui WANG Jing YAO Yong-h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289-297,共9页
Alpine treeline, as a prominent ec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forested mountain slopes and alpine meadow/shrub, is highly complex in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and sensitive to warming climat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 Alpine treeline, as a prominent ec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forested mountain slopes and alpine meadow/shrub, is highly complex in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and sensitive to warming climat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explore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determine these patterns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and quite a number of geographical and ecophysiologic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orrelate treeline altitude with latitude or a latitude related temperature. However,on a global scale, all of these models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to accurately predict treeline elevation due to the extreme diversity of treeline site conditions.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is that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 has not been quantified globally and related with global treeline elevations although it has been observed and its effect on treeline elevations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recognized.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and compiled a total of 594 treeline sites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literatures, and explored how MEE affects globaltreeline elevation by developing a ternar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ith intra-mountain base elevation(IMBE, as a proxy of MEE), latitude and continentality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MBE, latitude and continentality together could explain 92% of global treeline elevation variability, and that IMBE contributes the most(52.2%), latitude the second(40%) and continentality the least(7.8%) to the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global treelin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three factors' contributions amount to 50.4%, 45.9% and 3.7% respectively; in the south hemisphere, their contributions are 38.3%, 53%, and 8.7%,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MEE, virtually the heating effect of macro-landforms, is actually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for the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reelines across the globe, and that latitude is relatively more significant for treeline eleva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probably due to fewer macro-landforms t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treeline intra-mountain base elev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Geographicalfactor Continentality Contribution rate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雅满苏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板内构造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宏刚 苏锐 +3 位作者 梁积伟 金远新 欧光习 姜晓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80-1802,共23页
雅满苏花岗岩体由27个侵入体组成,按岩石谱系划分为三个岩相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其为同一次岩浆熔融事件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侵入活动而形成的椭圆形的深成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雅满苏岩体侵位于中三叠世(227~2... 雅满苏花岗岩体由27个侵入体组成,按岩石谱系划分为三个岩相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其为同一次岩浆熔融事件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侵入活动而形成的椭圆形的深成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雅满苏岩体侵位于中三叠世(227~230Ma),为印支中期的产物。来自岩体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ε_(Hf)(t)值变化于7.7~11.5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530~776Ma之间,表明其岩浆源区均为来源于亏损地幔的新生地壳岩石。该岩体总体富硅(SiO_2为70.73%~78.12%),富碱(K_2O+Na_2O为7.17%~8.53%),富钾(K_2O/Na_2O为1.1~1.89),而Ti、Ca、Fe和Mg含量较低,(K_2O+Na_2O)/Al_2O_3为0.75~0.91,A/CNK为0.98~1.03,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和高场强元素(HFSE)Th,但贫Hf、Zr、Sm、Y及Yb,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大,轻稀土分异明显,而重稀土分异不显著,铕呈现弱负异常(δEu=0.38~0.74)。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雅满苏岩体形成与幔源岩浆的内侵使得新元古代年轻的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有关。岩浆侵入活动的动力来源于海西晚期至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和碰撞及随后的板内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印支期 板内伸展 雅满苏 东天山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忠杰 陈赟 田小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6-1150,共15页
本文综述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实施的垂直切过龙门山断裂带宽频带地震探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复杂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西缘莫霍而深度为58 km与40 km±,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存在约15 km的莫霍面... 本文综述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实施的垂直切过龙门山断裂带宽频带地震探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复杂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西缘莫霍而深度为58 km与40 km±,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存在约15 km的莫霍面错断;松潘—甘孜与龙门山断裂带域地壳纵横波速度比V_p/V_s比值远大于1.73,预示着粘性下地壳流或基性/超基性物质的存在。探讨了研究区强烈的盆山之间以及深部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断四川盆地对青藏高原东缘软流圈驱动的物质东向逃逸阻挡作用可能深达整个上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龙门山 壳幔结构 盆山 层圈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研究方法、理论及其勘探开发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忠权 贾承造 +8 位作者 江同文 陈更生 何骁 李国欣 杨洪志 石学文 吴伟 胡懿灵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71,293,共16页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与美国、加拿大等“平原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地下地质构造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复杂、勘探“甜点”认识不清、生产开发钻井过程中水平井段目标靶体寻找困难并时常出现工程...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与美国、加拿大等“平原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地下地质构造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复杂、勘探“甜点”认识不清、生产开发钻井过程中水平井段目标靶体寻找困难并时常出现工程事故等问题。本文从野外调查、岩心观察、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地震剖面处理解释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在初步应用过程中已取得良好成效,能够有效识别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式”页岩气 层内构造 构造“甜点” 研究方法 研究理论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柳杉种群种内和种间竞争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欣 杨淑贞 +3 位作者 赵明水 李令键 刘亮 陈小勇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调查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老殿、大树王和禅源寺3个柳杉典型样地,以研究竞争在柳杉种群衰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柳杉基本上是柳杉群落的单一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占58.79%~93.34%;单位面积内柳杉胸高截面积达59.96m2·hm-2,材积达904.9m... 调查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老殿、大树王和禅源寺3个柳杉典型样地,以研究竞争在柳杉种群衰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柳杉基本上是柳杉群落的单一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占58.79%~93.34%;单位面积内柳杉胸高截面积达59.96m2·hm-2,材积达904.9m3·hm-2。柳杉群落存在较严重的竞争,单木竞争指数以老殿最大,平均达4.35;大树王最小,平均为0.58。以竞争指数测度的竞争强度表明,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柳杉单株竞争强度与胸径成反比。认为种内竞争是导致柳杉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4种小型食肉目动物的食性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逦嘉 王安梦 +3 位作者 袁梨 鲍伟东 杨永昕 巴特尔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狐粪样(n=70)中出现率较大的植物(32.6%)以重量比率计算时其贡献极大下降(0.02%),而出现率较低的草兔和鸟类重量比率较高(草兔65.4%,鸟类22.9%),相对重要值的计算表示,赤狐的食物构成均一。狗獾(n=64)以取食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出现率29.3%和57.8%)。香鼬(n=14)集中取食鼠类(出现率73.7%,相对重量99.8%),豹猫(n=11)则以鸟类居多(出现率27.8%,相对重量69.0%)。食物生态位的宽度以赤狐最大(0.2),其次为豹猫(0.07)。根据食物生态位的重叠度分析,赤狐与狗獾(O=0.99)和豹猫(O=0.7)以及狗獾与豹猫(O=0.6)的种间竞争较强,但在主要食物上出现分离,实现捕食者之间的共存。赤狐对香鼬的捕食可能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狗獾 香鼬 豹猫 食物生态位 同类相食
下载PDF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蔡立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 ,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 ,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 ,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 ,在构造重荷作用下 ,沿着...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 ,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 ,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 ,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 ,在构造重荷作用下 ,沿着天山南、北山前发育了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 ,这一特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然而 ,天山陆内造山带在形成过程中沿着走向却存在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东、西天山在地壳厚度、山系海拔高度、地震活动烈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总体上以西天山的活动性明显大于东天山为特点。发育于准噶尔地块内的博格达山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 ,山系隆升和褶皱冲断控制其边缘前陆盆地的充填 ,与西天山相对应。这说明天山陆内造山过程中存在着转换作用 ,把西天山陆内俯冲的地壳缩短量转换到了博格达山地区 ,由此平衡东、西天山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转换带 天山山系 陆内俯冲造山带
下载PDF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1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结构特征 盆-山转换 立交桥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构造 中国秦岭
下载PDF
鄂拉山查查香卡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产出环境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芦文泉 童海奎 +1 位作者 仓索南尖措 马永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8-55,共8页
通过对查查香卡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石学研究,确定该套火山岩属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属钙碱性系列。喷出时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该火山岩最初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由于A型俯冲构造活动,测区乃至鄂拉山地区产生一系列右旋走滑... 通过对查查香卡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石学研究,确定该套火山岩属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属钙碱性系列。喷出时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该火山岩最初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由于A型俯冲构造活动,测区乃至鄂拉山地区产生一系列右旋走滑断裂带,受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的影响,岩石孔隙加大,并出现强烈的热流活动,导致岩浆沿这些断裂带喷出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陆内造山 构造环境 东昆仑晚三叠世火山岩带 查查香卡
下载PDF
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大兴安岭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伟克 舒立福 +6 位作者 苑尚博 宋佳军 李威 司莉青 赵凤君 王亚惠 王明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0,共10页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闪电发生规律,为雷击火监测预警和防范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兴安岭2019—2021年VLF/LF三维闪电监测数据,分析大兴安岭闪电(云闪、地闪、负闪、正闪)数量、峰值电流强度、云闪高度以及时空分布规律。【...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闪电发生规律,为雷击火监测预警和防范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兴安岭2019—2021年VLF/LF三维闪电监测数据,分析大兴安岭闪电(云闪、地闪、负闪、正闪)数量、峰值电流强度、云闪高度以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1)2019—2021年,大兴安岭共探测到闪电710487次(其中,黑龙江大兴安岭321667次,内蒙古大兴安岭388820次),平均每年236829次。大兴安岭闪电以负地闪为主,其中云闪∶地闪比例和正闪∶负闪的比例均大致为1∶5。大兴安岭正、负闪峰值电流强度的范围分别为4.5~371kA和-501.7~-4.5kA,大多数闪电峰值电流强度的绝对值集中在4.5~50kA之间。大兴安岭平均云闪高度为4.72 km,其中88.09%的云闪高度在10 km以下;2)大兴安岭平均闪电日数为每年127天,闪电从4月末开始至10月中下旬结束,多发生于5—8月,其中7月是集中高发期。闪电发生单日呈单峰变化规律,10:00起闪电开始增多,12:00—17:00是高发时段,18:00后闪电数量逐渐减少,午夜至凌晨阶段闪电总量明显减少;3)大兴安岭闪电呈空间聚集性分布,整体看黑龙江大兴安岭闪电密度明显高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密度闪电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呼中、塔河、韩家园、新林、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和加格达奇等地;4)低强度负地闪这类容易引发雷击火的闪电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的西林吉和图强南部,塔河大部及呼中北部,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以及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满归北部和汗马、金河等小部分地区。【结论】大兴安岭闪电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基于闪电发生规律和易引发火灾的特定类型闪电开展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提前部署,是防范重大雷击火灾发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三维闪电定位系统 云闪和地闪 正闪和负闪 时空分布 雷击火
下载PDF
Intra-continental back-arc basin inversion and Late Carboniferous magmatism in Eastern Tianshan,NW China:Constraints from the Shaquanzi magmatic suite 被引量:13
13
作者 Hongjun Jiang Jinsheng Han +4 位作者 Huayong Chen Yi Zheng Wanjian Lu Gang Deng Zhixiong Ta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447-1467,共21页
The Yamansu belt,an important tectonic component of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NW China hosts many Fe-(Cu)deposit.In this study,we present new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c... The Yamansu belt,an important tectonic component of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NW China hosts many Fe-(Cu)deposit.In this study,we present new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the volcanic rocks of Shaquanzi Formation and diorite intrusions in the Yamansu belt.The Shaquanzi Formation comprises mainly basalt,andesite/andesitic tuff,rhyolite and sub-volcanic diabase with local diorite intrusions.The volcanic rocks and diorites contain ca.315-305 Ma and ca.298 Ma zircons respectively.These rocks show calc-alkaline affinity with enrichment in large-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s),light rare-earth elements(LREEs),and depletion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s)in primitive mantle normalized multi-element diagrams,which resemble typical back-arc basin rocks.They show depleted mantle signature with ε_(Nd)(t)ranging from+3.1 to +5.6 for basalt;+2.1 to+4.7 for andesite;-0.2 to+1.5 for rhyolite and the ε_(Hf)(t)ranges from-0.1 to +13.0 for andesites;+5.8 to +10.7 for andesitic tuffs.We suggest that the Shaquanzi Formation basalt might have originated from a depleted,metasomatized lithospheric mantle source mixed with minor(3-5%)subduction-derived materials,whereas the andesite and rhyolite could b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products of the basaltic magma.The Shaquanzi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could have formed in an intracontinental back-arc basin setting,probably via the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Kangguer Ocean beneath the Middle Tianshan Massif.The Yamansu mineralization belt might have undergone a continental arc to back-arc basin transition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 and the intra-continental back-arc basin might have closed in the Early Permian,marked by the emplacement of dioritic magma in the Shaquanzi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quanzi IGNEOUS rocks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Intra-continental BACK-ARC basin Yamansu belt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下载PDF
Implications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for the altitudinal patterns of global ecology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百平 姚永慧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871-877,共7页
The varied altitudinal gradient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 especially in high and extensive mountain regions. However, this effe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untain... The varied altitudinal gradient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 especially in high and extensive mountain regions. However, this effe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untain altitudinal belt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until recentl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past 5 years. MEE is virtually the heating effect of mountain massifs and can be defined a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n a given elev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of a mountain mass. It can be digitally modelled with three factors of intra-mountain base elevation(MBE), latitude and hygrometric continentality; MBE usually acts as the primary factor for the magnitude of MEE and, to a great extent, could represent MEE. MEE leads to higher treelines in the interior than in the outside of mountain masses. It makes montane forests to grow at 4800–4900 m and snowlines to develop at about 6000 m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central Andes, and large areas of forests to live above 3500 m in a lot of high mountains of the world. The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global treelines can be modelled with high precision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MEE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MEE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reeline distribution pattern. Without MEE, forests could only develop upmost to about 3500 m above sea level and the world ecological pattern would be much simpler. The quantification of MEE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with higher resolution data and its global implications are to be further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elevation effect intra-mountain base elevation TREELINE altitudinal belt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黑河流域1950年~2004年出山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杨明金 张勃 +1 位作者 王海青 袁健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9,共7页
以黑河流域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监测站1950年~2004年55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径流年际变化规律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指标,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采用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变化幅度... 以黑河流域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监测站1950年~2004年55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径流年际变化规律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指标,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采用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黑河流域出山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莺落峡多年径流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趋势不是很显著。1959年和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突变开始的年份,195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多变少的突变年份,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少变多的突变年份。累积距平曲线和突变检验同时验证了这一结论;②受径流补给条件(大气降水)的影响,莺落峡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即5月~10月,其径流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都超过80%,11月~次年4月所占比重不大;③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1950s最大,2000s最小,其它各年代介于二者之间,但差别不大。集中期最大径流量1970s和2000s出现时间较多年平均的7月30日推迟6~7天,其它各年代出现时间比较接近,前后仅相差一两天,相对变化幅度呈现减小的趋势,绝对变化幅度表现出节律性变化规律;④集中度RCD有比不均匀系数Cv为大的变幅和分辨力,能更充分地反映径流年内分配的特点,用集中度RCD表示径流年内分配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出山径流 年际变化 MANN-KENDALL 年内变化 集中度 集中期
原文传递
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深部结构与陆内变形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永谦 严加永 +6 位作者 李春麟 徐峣 徐志伍 刘振东 赵金花 陈淼 张文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3-2432,共10页
川东—武陵山地区位于华南大陆西部,远离板块边缘,区内发育有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系,且变形后未经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和岩浆作用改造,是研究陆内挤压变形过程与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总结了针对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 川东—武陵山地区位于华南大陆西部,远离板块边缘,区内发育有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系,且变形后未经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和岩浆作用改造,是研究陆内挤压变形过程与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总结了针对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进展,梳理了该区褶皱-断裂系统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可能的壳内变形机制与深-浅构造耦合关系,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形成和演化史方面,川东—武陵山地区的褶皱-逆冲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并在新生代晚期发生了断裂系走滑方向的反转,对前期构造起到强烈改造作用,形成了现今逆冲兼走滑的断裂系统.在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方面,该区壳内变形主要受控于扬子块体和江南造山带之间的陆内汇聚作用,这种陆内汇聚作用不仅导致中上地壳朝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也促使扬子块体的Moho界面发生错断并向南东方向下插.然而,由于对该区中、北部和面积性的地球物理探测目前尚缺乏,难以从区域性视角研究该区的深部结构与构造过程,对壳内滑脱层是否普遍存在、研究区的差异化构造变形和演化机制等难以提供直接约束,深部结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武陵山 陆内变形 地壳结构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