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re Bird Sparse Recognition via Part-Based Gist Feature Fusion and Regularized Intraclass Dictionary Learning
1
作者 Jixin Liu Ning Sun +3 位作者 Xiaofei Li Guang Han Haigen Yang Quansen Sun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18年第6期435-446,共12页
Rare bird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airport security,biological 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nd so on.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OT-based video surveillance,all d... Rare bird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airport security,biological 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nd so on.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OT-based video surveillance,all day and weather unattended bird monitoring becomes possible.However,the current mainstream bird recognition methods are mostly based on deep learning.These will be appropriate for big data applications,but the training sample size for rare bird is usually very short.Therefore,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parse recognition model via improved part detection and our previous dictionary learning.There are two achievements in our work:(1)after the part localization with selective search,the gist feature of all bird image parts will be fused as data description;(2)the fused gist feature needs to be learned through our proposed intraclass dictionary learning with regularized 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ccording to above two innovations,the rare bird sparse recognition will be implemented by solving one l1-norm optimization.In the experiment with Caltech-UCSD Birds-200-2011 dataset,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have better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than other SR methods for rare bird task with small samp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bird sparse recognition part detection gist feature fusion regularized intraclass dictionary learning
下载PDF
A Test on High-Dimensional Intraclass Correlation Structure
2
作者 TANG Ping XIAO Nan-nan XIE Jun-shan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22年第1期10-25,共16页
The paper considers a high-dimensional likelihood ratio(LR)test on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the multivariate normal population.When the dimension p and sample size N satisfy N−1>p→∞,it is proved th... The paper considers a high-dimensional likelihood ratio(LR)test on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the multivariate normal population.When the dimension p and sample size N satisfy N−1>p→∞,it is proved that the logarithmic LR statistic asymptotically obeys Gaussian distribution,and the explicit expressions of the mean and the variance are also obtained.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our high-dimensional LR test method outperforms the traditional Chi-square approximation method or F-approximation method,and performs as efficient as the accurate high-dimensional Edgeworth expansion method and the more accurate high-dimensional Edgeworth expansion method in analyzing the intraclass covariance structure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kelihood ratio test High-dimensional data intraclass correlation structure
下载PDF
Objective Bayesian hypothesis testing and estimation for the intraclass model
3
作者 Duo Zhang Daojiang He +2 位作者 Xiaoqian Sun Tao Lu Min Wang 《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 2018年第1期37-47,共11页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 of study asa coefficient of reli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objective Bayesian analysis for the ICCin the context of norma...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 of study asa coefficient of reli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objective Bayesian analysis for the ICCin the context of norm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e first derive two objective priors for theunknown parameters and show that both result in proper posterior distributions. Within aBayesian decision-theoretic framework, we then propose an objective Bayesian solution to theproblems of hypothesis testing and point estimation of the ICC based on a combined use of theintrinsic discrepancy loss function and objective priors. The proposed solution has an appealinginvariance property under one-to-one reparametris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interest. Simulation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solution. Finally, a real dataapplication is provided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ayesian reference criterion intrinsic discrepancy hypothesis testing intrinsic estimator reference priors
原文传递
宫颈鳞癌中PD-L1不同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马紫瑜 朱红艳 +3 位作者 李菲菲 刘振华 王昀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及22C3、SP263、E1L3N 3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致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两个医学中心89例复发或转移性宫颈鳞癌样本,用PD-L13种克隆号抗体22C3、SP263、E1L3N进行染色,并采用联合...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及22C3、SP263、E1L3N 3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一致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两个医学中心89例复发或转移性宫颈鳞癌样本,用PD-L13种克隆号抗体22C3、SP263、E1L3N进行染色,并采用联合阳性评分(CPS)、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PS)两种评分标准,在不同阈值下对抗体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在CPS阳性阈值为1时,PD-L1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22C3(98.31%)、E1L3N(97.75%)、SP263(93.90%);CPS为10时,阳性率依次为E1L3N(76.40%)、22C3(72.88%)、SP263(69.51%);TPS阈值为1%时,阳性率依次为E1L3N(95.51%)、22C3(93.22%)、SP263(92.68%);TPS为10%时,阳性率依次E1L3N(65.17%)、22C3(64.41%)、SP263(60.98%)。当CPS为1或10时、TPS为1%或10%时,E1L3N与22C3、SP263与22C3、SP263与E1L3N均表现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6~0.98)。无论使用CPS或TPS,组内相关系数检验显示3个克隆号抗体判读数据有高度一致性(ICC分别为0.987、0.984)。结论E1L3N、SP263与22C3之间具有较高的可互换性,为临床检测PD-L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组内相关系数 肿瘤细胞阴性比例分数
下载PDF
光谱CT钙抑制成像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蒋玉娇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索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钙抑制(CaSupp)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3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鼻窦炎患者30例,患者在1周内行鼻窦光谱CT和MRI检查,3... 目的探索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钙抑制(CaSupp)技术在鼻窦炎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3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鼻窦炎患者30例,患者在1周内行鼻窦光谱CT和MRI检查,30例患者6组鼻窦[上颌窦(左、右)、筛窦(左、右)、蝶窦、额窦],共纳入174个鼻窦。根据患者所行检查技术,将患者分为钙抑制组和MRI组;CaSupp组根据其钙抑制指数分为40、50、60钙抑制组,并对CaSupp图像和MRI图像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基于CaSupp图像及MRI图像对鼻窦炎进行定性诊断,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不同的钙抑制图像和MR图像对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鼻窦黏膜厚度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法及组内相关系数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CaSupp图像显示阳性鼻窦(有炎症的鼻窦)151个,阴性鼻窦(无炎症的鼻窦)23个;MRI图像显示阳性鼻窦155个,阴性鼻窦19个;CaSupp图像与MRI图像对鼻窦炎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upp指数为40、50、60钙抑制组对鼻黏膜厚度的测量结果与MRI组具有相关性(P<0.001);组内相关系数分析证实其组内相关系数系数分别为0.947、0.847及0.920。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钙抑制技术对鼻窦炎的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具有较高价值,且CaSupp指数为40时钙抑制图像在定量分析上与MRI图像的相关性最高。基于光谱CT的钙抑制技术为鼻窦炎的临床诊断及评估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钙抑制技术 钙抑制指数 组内相关系数 鼻窦炎
下载PDF
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压力中心参数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颖 郑茜雅 +3 位作者 黄子怡 陈希文 熊凤 沈鹏 《中医康复》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验证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中压力中心(COP)测量指标的可靠性,为临床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由2位治疗师使用同一台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分别对健康受试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其中一位治疗师1天后需要重复测量1次。用组内相关系数(... 目的:验证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中压力中心(COP)测量指标的可靠性,为临床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由2位治疗师使用同一台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分别对健康受试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其中一位治疗师1天后需要重复测量1次。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组内信度和组间信度。结果:共计38例受试者符合并入选本研究,COP的组间信度ICC为0.782(95%CI,0.581-0.887),组内信度ICC为0.633(95%CI,0.297-0.808),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COP参数具有中等至良好的可靠性。因此,它可以作为临床研究平衡、诊断足底问题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tscan平台测压系统 、压力中心 、组内信度 、组间信度
下载PDF
雷诺现象患者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图像评估的一致性
7
作者 王春晓 徐海燕 +2 位作者 蒋晓丽 蒋飞飞 庄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7-1110,11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验的风湿科医师对雷诺现象(RP)患者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NVC)图像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302例RP患者,采用放大200倍的NVC对RP患者的双手第2、3、4指甲襞采图,共获得3805张NVC... 目的探讨不同经验的风湿科医师对雷诺现象(RP)患者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NVC)图像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302例RP患者,采用放大200倍的NVC对RP患者的双手第2、3、4指甲襞采图,共获得3805张NVC图像。根据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风湿病微循环研究组发布的标准,由具备不同NVC评估经验的5位风湿科医师(研究者)分别对获得的NVC图像进行评估。2个月后,随机选择1/5的RP患者进行再次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观察者之间和观察者内部的一致性。结果评估NVC图像时,5位研究者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一致性均较好,ICC值分别为0.724~0.930(P<0.001)和0.841~0.939(P<0.001)。根据NVC图像的不同模式进行亚组分析,5位研究者中有4位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达到了中等至较好,仅1位初学者识别正常、非特异、早期模式的一致性较差。结论不同经验的风湿科医师在评估RP患者的NVC图像时一致性较好,提示NVC检查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襞毛细血管镜 雷诺现象 一致性 组内相关系数
下载PDF
Reliability of Three Diment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A Volumetric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Different Post-labeling Time and Functional State in Health Adults
8
作者 刘梦琦 陈志晔 马林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ree dimensional spiral fast spin echo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 D pc-ASL) in measuring cerebral blood flow(CBF) with different post-labeling delay time(PLD)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ree dimensional spiral fast spin echo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 D pc-ASL) in measuring cerebral blood flow(CBF) with different post-labeling delay time(PLD) in the resting state and the right finger taping state.Methods 3 D pc-ASL and three dimensional T1-weighted fast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3 D T1-FSPGR) sequence were applied to eight healthy subjects twice at the same time each day for one week interval. ASL data acquisition was performed with post-labeling delay time(PLD) 1.5 seconds and 2.0 seconds in the resting state and the right finger taping state respectively. CBF mapping was calculated and CBF value of both the gray matter(GM) and white matter(WM) was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The reli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 and Bland and Altman plot.Results ICC of the GM(0.84) and WM(0.92) was lower at PLD 1.5 seconds than that(GM, 0.88; WM, 0.94) at PLD 2.0 seconds in the resting state, and ICC of GM(0.88) was higher in the right finger taping state than that in the resting state at PLD 1.5 seconds. ICC of the GM and WM was 0.71 and 0.78 for PLD 1.5 seconds and PLD 2.0 seconds in the resting state at the first scan, and ICC of the GM and WM was 0.83 and 0.79 at the second scan,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i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3 D pc-ASL might be a reliable imaging technique to measure CBF over the whole brain at different PLD in the resting state or controlle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LIABILITY
下载PDF
组内相关系数及其软件实现 被引量:145
9
作者 余红梅 罗艳虹 +1 位作者 萨建 艾永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介绍可靠性评价指标组内相关系数及其统计软件实现。方法结合实例阐明各种不同类型组内相关系数的意义、计算和SAS、SPSS软件实现。结果选择恰当的ICC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的模型是one-way model或two-way model;采用single meas... 目的介绍可靠性评价指标组内相关系数及其统计软件实现。方法结合实例阐明各种不同类型组内相关系数的意义、计算和SAS、SPSS软件实现。结果选择恰当的ICC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的模型是one-way model或two-way model;采用single measure或average measure;选择absolute agreement或consistency。结论研究者应根据资料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恰当的组内相关系数,SAS和SPSS可提供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内相关系数 可靠性
下载PDF
数码照相结合Image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法与无菌薄膜勾边法测量糖尿病皮肤溃疡面积的可靠性比较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艳 刘关键 +1 位作者 袁南兵 冉兴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可靠、无污染、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皮肤溃疡表面积(diabetic cutaneous ulcersurface area,DCUSA)测量新方法。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法(A法)收集患者不... 目的探讨一种可靠、无污染、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皮肤溃疡表面积(diabetic cutaneous ulcersurface area,DCUSA)测量新方法。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法(A法)收集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每3天或1周1次)共305个溃疡图像资料,同步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B法)收集305个溃疡面资料作为对照。将数码照片导入计算机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得DCUSA,而B法所勾勒溃疡面轮廓通过自带坐标网格计算出DCUSA,由此获得305对面积数据。两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s)检验,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法测得DCUSA为(4.84±7.73)cm2,B法测得DCUSA为(5.03±7.89)cm2,两种方法所测DCU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法测量DCUSA,两测量者间的ICCs为0.965,95%可信区间为(0.940,0.980);应用B法,两测量者间ICCs为0.949,95%可信区间为(0.913,0.971),不同测量者采用同样方法测得的溃疡面积之间的一致性很好。A法与B法测量DCUSA有很强的相关性(r=0.957,P<0.05)。结论数码照相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能较准确地测量糖尿病皮肤溃疡面积,且是一种无污染、易操作、更适用于临床的溃疡面积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相机拍摄法 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 无菌薄膜勾边法 糖尿病皮肤溃疡 创伤面积测量 多元线性回归 组内相关系数
下载PDF
双生子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遗传度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任涛 吴顶峰 +6 位作者 胡永华 曹卫华 詹思延 吕筠 秦颖 吴涛 李立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1期13-15,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生子人群血压水平、体质指数 (BMI)、空腹血糖水平和各项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遗传度。方法对山东威海和浙江丽水双生子登记系统注册的双生子 ,在卵性鉴定的基础上 ,以组内相关系数法研究代... 目的探讨双生子人群血压水平、体质指数 (BMI)、空腹血糖水平和各项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遗传度。方法对山东威海和浙江丽水双生子登记系统注册的双生子 ,在卵性鉴定的基础上 ,以组内相关系数法研究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遗传度。结果本次调查双生子共 2 6 0双 ,甘油三酯单卵和异卵双胞胎对内方差齐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异卵双生子对内变异大于同卵双生子。估计遗传度 h2 分别为 ,血糖 :0 .4 7,总胆固醇 :0 .34,甘油三酯 :0 .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 .2 6 ,收缩压 :0 .78,舒张压 :0 .6 7,体质指数 :0 .6 4。调整年龄和性别后 ,遗传度 h2 分别是 ,血糖 :0 .5 6 ,总胆固醇 :0 .37,甘油三酯 :0 .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 .2 4 ,收缩压 :0 .96 ,舒张压 :0 .76 ,体质指数 :0 .88。结论在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中 ,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环境因素 ,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受遗传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子人群 代谢综合征 相关指标 遗传度 组内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组内相关系数在信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6
12
作者 潘晓平 倪宗瓒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2-63,67,共3页
为评价问卷的信度,探讨组内相关系数的简单算法及其假设检验,作者用一实例说明怎样通过方差分析表较为简便地计算和检验组内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实例中问卷的复测信度较高。通过方差分析表可方便地计算并检验组内相关系数,该方法既... 为评价问卷的信度,探讨组内相关系数的简单算法及其假设检验,作者用一实例说明怎样通过方差分析表较为简便地计算和检验组内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实例中问卷的复测信度较高。通过方差分析表可方便地计算并检验组内相关系数,该方法既可用于定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 信度 组内相关系数 医学 卫生统计
下载PDF
加权平均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5
13
作者 彭猛业 楼超华 高尔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 针对现有的组合评价方法的不足 ,提出一种改进的组合评价方法———加权平均组合评价法。方法 通过实例介绍加权平均组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 ,并比较该法与传统的四种组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结果 加权平均组合评价法保距效果更佳。
关键词 加权平均 组合评价法 组内相关系数 权重系数
下载PDF
Berg平衡量表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平衡功能评定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何璐 徐开寿 +2 位作者 邱晒红 钟秋云 麦坚凝 《中国康复》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检验Berg平衡量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平衡功能评定的信度,为Berg平衡量表在脑瘫儿童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例脑瘫儿童,每例在1周内分别同时接受2位治疗师2次Berg平衡量表测试评分;并使用等级间相关系数(ICC)检验B... 目的:检验Berg平衡量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平衡功能评定的信度,为Berg平衡量表在脑瘫儿童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例脑瘫儿童,每例在1周内分别同时接受2位治疗师2次Berg平衡量表测试评分;并使用等级间相关系数(ICC)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组间及组内信度。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组间信度ICC=0.941-0.977,组内信度ICC=0.963-0.988,且95%可信区间集中(P<0.001)。结论:Berg平衡量表用于评定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平衡功能时具有较好的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量表 信度 脑性瘫痪 等级间相关系数 痉挛
下载PDF
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性研究:明暗箱实验与悬尾实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世光 李子峰 +2 位作者 刘健 张惠云 乔明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成年♂昆明小鼠先后放入明暗穿梭箱和悬尾箱,摄像系统分别记录5 min和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 目的探讨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成年♂昆明小鼠先后放入明暗穿梭箱和悬尾箱,摄像系统分别记录5 min和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如下:LDB首次由明区进入暗区潜伏期(LDB_Latence)、明区停留时间百分率(LDB_Ltime%)、明区水平运动百分率(LDB_Lcross%)、明区垂直运动百分率(LDB_Lrear%),TST首次出现不动状态潜伏期(TST_Latence)、不动状态百分率(TST_Immobil-ity%);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一致性检验和生存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示,LDB参数反映焦虑情绪,TST参数反映抑郁情绪。②相关分析提示,LDB与TST参数组内具有较好相关性,而组间相关性较差;ICC和Kappa统计参数提示,LDB与TST评价焦虑与抑郁情绪一致性较差。③生存分析提示,LDB与TST半数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B与TST相关参数各自独立反映了焦虑与抑郁情绪,但两者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差;在解决"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相关性"及"焦虑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性"科学问题时,可以考虑建立新型动物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或者筛选特质种属实验动物;而在进行药物效应评价时,可以考虑将多种动物模型联合组成"行为组学",根据不同结构维度进行"模式识别"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焦虑 抑郁 动物模型 明暗箱实验 悬尾实验 相关性 行为组学 模式识别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组内相关系数 Kappa一致性系数 生存分析
下载PDF
Cirrus 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曲申 徐蔚 +2 位作者 孙小婷 毕燕龙 荣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可重复性。方法同一位操作者应用Cirrus HD-OCT对27名(33眼)正常人黄斑区进行重复测量。检测区域为中心凹、黄斑内环、黄斑外环3个位置共9个象限的黄斑区视网...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可重复性。方法同一位操作者应用Cirrus HD-OCT对27名(33眼)正常人黄斑区进行重复测量。检测区域为中心凹、黄斑内环、黄斑外环3个位置共9个象限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来评估Cirrus HD-OCT测量黄斑区的可重复性。结果整个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ICC和CV范围分别为0.856~0.962和3.0%~6.5%。其中黄斑中心凹ICC值最高为0.962,内环四个象限中上侧ICC值最高为0.926,下侧ICC值最低为0.853,ICC值分别为内环上侧>内环鼻侧>内环颞侧>内环下侧;外环四个象限中颞侧ICC值最高为0.916,鼻侧ICC值最低为0.856,ICC值分别为外环颞侧>外环上侧>外环下侧>外环鼻侧。CV值中,黄斑中心凹的CV值最高为6.5%,内环下侧的CV值最低为3.0%。结论 Cirrus HD-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的可重复性较高,在诊断黄斑病变早期进展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组内相关系数 变异系数
下载PDF
最小化类内距离和分类算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晓初 王士同 +1 位作者 包芳 蒋亦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40,共9页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引入惩罚因子来调节过拟合和线性不可分时无解的问题,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参数取得最优解,但带来的问题是允许一部分样本错分。错分的样本在分类间隔之间失去了约束,导致两类交界处样本杂乱分布,并且增加了训练的负担...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引入惩罚因子来调节过拟合和线性不可分时无解的问题,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参数取得最优解,但带来的问题是允许一部分样本错分。错分的样本在分类间隔之间失去了约束,导致两类交界处样本杂乱分布,并且增加了训练的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根据大间隔分类思想,基于类内紧密类间松散的原则,提出一种新的分类算法,称之为最小化类内距离和(Intraclass-Distance-Sum-Minimization,IDSM)分类算法。该算法根据最小化类内距离和准则构造训练模型,通过解析法求解得到最佳的映射法则,进而利用该最佳映射法则对样本进行投影变换以达到类内间隔小类间间隔大的效果。相应地,为解决高维样本分类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该文算法的核化版本。在大量UCI数据集和Yale大学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文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惩罚因子 大间隔分类思想 类内距离和 映射法则
下载PDF
Isomed 2000测试系统的等速向心测试方法的可信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水清 米奕翔 蒋云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分析Isomed 2000测试系统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方法的可信度。应用标准重物对比的方法对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检验,对19名普通健康年青人(15男,4女,平均年龄=24.1±5.6岁)进行了腰背屈/伸60°/s、髋关节屈/伸60°/... 分析Isomed 2000测试系统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方法的可信度。应用标准重物对比的方法对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检验,对19名普通健康年青人(15男,4女,平均年龄=24.1±5.6岁)进行了腰背屈/伸60°/s、髋关节屈/伸60°/s、180°/s和240°/s、膝关节屈/伸60°/s和240°/s、踝关节跖屈/背屈60°/s、180°/s和240°/s、肩关节60°/s和180°/s、肘关节屈/伸60°/s、180°/s和240°/s、腕关节屈/伸60°/s和240°/s的单侧等速向心测试和重复性测试,2次测试间隔4-7天。测试结果:1)标准重物进行的3次测试值与计算值的相关系数r〉0.999;2)腰背屈/伸60°/s、髋关节屈/伸60°/s和180°/s、膝关节屈/伸60°/s和240°/s、踝关节跖屈/背屈60°/s和180°/s、肩关节60°/s和180°/s、肘关节屈/伸60°/s和180°/s、腕关节屈/伸60°/s和240°/s测试时的力矩、做功和功率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介于0.71-0.98之间;3)肘关节240°/s测试时力矩的ICC为0.67-0.82、髋关节240°/s测试时屈肌群各参数的ICC为0.64-0.83、踝关节240°/s测试时背屈肌群各参数值的ICC为0.36-0.82。结论:该仪器误差小,准确度、精度良好;肘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240°/s测试重复性相对较差,其余各关节肌群的不同速度测试重复性中等或者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med 2000测试系统 等速肌力 等速向心 组内相关系数
下载PDF
组内相关系数:定义辨析、估计方法与实际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奇明 林坚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09-515,共7页
"组内相关系数"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领域,但国内外应用者对其定义与估计方法的理解尚有不足.其名称源于将"皮尔逊积矩相关"与对称表结合构成配对估计量的经典定义.而费希尔基于组间方差比重的... "组内相关系数"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领域,但国内外应用者对其定义与估计方法的理解尚有不足.其名称源于将"皮尔逊积矩相关"与对称表结合构成配对估计量的经典定义.而费希尔基于组间方差比重的新定义得益于哈里斯对配对估计量的简化.新定义在平衡数据下可由ANOVA法估计且与配对估计量渐近相等,故两种定义被统称为组内相关系数.在非平衡数据下有9个估计量可供选择,包括6个加权配对和3个方差成分类估计量.应用中需按观察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假设等原则加以选择.本研究例解了方差成分类估计量的Stata命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内相关系数 配对估计量 方差成分 非平衡数据 STATA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Otsu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26
20
作者 周迪 夏哲雷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19-323,344,共6页
当目标与背景的类内方差差别较大时,Otsu法分割阈值偏向于方差较大的一类,从而使分割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Otsu阈值分割方法.利用目标在图像中所占比例,综合类内方差与类间方差,修正最佳阈值选择公式,并缩小算法遍历... 当目标与背景的类内方差差别较大时,Otsu法分割阈值偏向于方差较大的一类,从而使分割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Otsu阈值分割方法.利用目标在图像中所占比例,综合类内方差与类间方差,修正最佳阈值选择公式,并缩小算法遍历灰度范围来提高算法运算速率,最后通过区域一致性对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Otsu法分割效果较好,并提高了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U法 阈值分割 类间方差 类内方差 区域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