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叶俊峰 侯双平 李强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1月在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0例疑似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 目的探讨与分析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1月在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0例疑似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判定诊断的价值。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脑出血68例,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诊断为脑出血66例,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59%(65/68)、98.08%(51/52)、96.67%(116/120)。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烟雾病、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2%、87.50%、83.33%、100%。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于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9%、100%、100%、100%。结论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有效判定颅内动脉的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出血 病灶定位 颅内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军 王剑虹 +2 位作者 刘军 耿道颖 张晓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拟诊颅、颈动脉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均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种方法显示头颈动脉狭窄的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以常... 目的:探讨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拟诊颅、颈动脉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均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种方法显示头颈动脉狭窄的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以常规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CTA诊断头颈血管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81±0.32和2.83±0.36。九分法与自动旋转法对头颈动脉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联合CTA总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3.1%、99.4%、97.5%。结论:智能触发增强扫描技术结合头颈动脉九位法显示,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可以实施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对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血管们 标准化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A与DS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壮宏 信宏 +1 位作者 孙启东 李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与DSA在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脑梗死或TIA发作的患者152例,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行DSA检查,将CTA与DSA结果相对照,分别计算出颈内动脉开口、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与DSA在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脑梗死或TIA发作的患者152例,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行DSA检查,将CTA与DSA结果相对照,分别计算出颈内动脉开口、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基底动脉狭窄的DSA及CTA的比较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3.9%、85.4%;大脑中动脉狭窄CTA及DSA的比较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0.7%、83.6%;颈内动脉开口狭窄CTA与DSA的比较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4.6%、97.4%。结论 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脑动脉狭窄的诊断,在某些方面上可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螺旋ctA DSA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CTA及TCD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南暖 郑永强 +1 位作者 王成谋 张文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ICAS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CTA及TCD检测,对照组仅行TCD检测;...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ICAS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CTA及TCD检测,对照组仅行TCD检测;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A与TCD对观察组患者ICASS的诊断符合率及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符合率、比较CTA及TCD对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情况的诊断符合率;比较两组对象TCD检测时血流高速峰值(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共纳入的504条血管,DSA共检出142条狭窄血管,CTA共检出131条狭窄血管、TCD共检出103条狭窄血管,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C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3,P=0.037);CTA、TCD对ICASS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89,P=0.173);对于颈内动脉系统狭窄血管的检测,TCD诊断符合率高于C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28);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血管检测,CTA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C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01);观察组患者Vm、P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及TCD均对ICASS患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二者可互为补充,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ct血管造影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应用CTA、TCD与DSA的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范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8期74-75,78,共3页
目的评估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诊断中常用的CT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三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9例临床拟诊为ICASS且接受CTA、TCD及DSA等三种检查方法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所发现... 目的评估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诊断中常用的CT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三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9例临床拟诊为ICASS且接受CTA、TCD及DSA等三种检查方法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所发现的颅内动脉病变部位及数量的差异。结果确诊为ICASS患者中DSA阳性率为86.1%(93/108),CTA阳性率为70.9%(122/172),TCD阳性率为67.3%(103/153)(P=0.029)。其中DSA共检查416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89.2%(371/416);CTA共检查562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72.6%(408/562);TCD共检查539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68.5%(369/539)(P=0.032)。病变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阳性率DSA为95.4%(209/219)、CTA为69.7%(193/277)、TCD为70.9%(183/258)(P=0.015);椎基底动脉系统阳性率为DSA 82.2%(162/197)、CTA 75.4%(215/285)、TCD 66.2%(186/281)(P=0.001)。结论 CTA、TCD检查方法较DSA检查方法对ICASS诊断阳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术 经颅多普勒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永强 梁琰 +2 位作者 焦海霞 陈华丽 李展展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拟诊脑动脉硬化患者的CTA及DSA影像资料,将狭窄动脉分为向心性狭窄组与偏心性狭窄组,再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应... 目的:探讨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拟诊脑动脉硬化患者的CTA及DSA影像资料,将狭窄动脉分为向心性狭窄组与偏心性狭窄组,再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应用VR、MIP、MPR多种后处理技术分析狭窄部位分布,评价CTA诊断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对头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为73.1%、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多种CTA后处理方式联合应用并多角度观察可准确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提高其与DSA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动脉 ct血管造影 偏心性狭窄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价值
7
作者 徐敬轩 杨岩 +2 位作者 张勖 买买提依里江·木合塔尔 栾新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价值,对于临床科学有效的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疾病做出重要的指导,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治疗的82例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价值,对于临床科学有效的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疾病做出重要的指导,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治疗的82例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涉及到380段,C1~C3段、C4段、C5段分别是132段、126段及122段。相较于磁共振,实施CT血管造影诊断C4段及C5段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9.25%(181/194)、93.30%(166/186),磁共振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7.63%(170/194)、80.65%(150/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患者展开诊断期间,落实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诊断时应用CT血管造影诊断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 磁共振 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 准确度
下载PDF
头颈联合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8
作者 刘国庆 何泽清 杨秀娟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患者行128-SS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分别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研究(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 Study,WASIDS)使用...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患者行128-SS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分别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研究(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 Study,WASIDS)使用的测量方法和北关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对颅内外血管狭窄率进行分级。以DSA为标准,评价128-SS-CTA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8-SSCTA诊断160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93支,中度狭窄48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7支,418支血管正常。DSA诊断155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104支,中度狭窄33支,重度狭窄11支,闭塞7支,423支血管正常。以DSA为“金标准”,128-SSCTA检出颅内外血管病变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61/578)、96.1%(149/155)、97.4%(412/423)、93.1%(149/160)及98.6%(412/418)。128-SSCTA和DSA对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5,P=0.483)。结论: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动脉狭窄筛查与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5
9
作者 李婷 林雁潮 +2 位作者 王瑶 吴建 陈明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 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CTA与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各组检查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以DSA为检查金标准,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52.94%(9/17)、72.00%(18/25)、74.07%(20/27)、0%(0/2);CTA分别为70.59%(12/17)、80.00%(20/25)、81.48%(22/27)、50.00%(1/2);MRI分别为88.24%(15/17)、92.00%(23/25)、92.59%(25/27)、50.00%(1/2),Kappa值分别为0.503、0.670、0.853。结论 CVUS、CTA与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MRI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VUS与CTA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检查首选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育锋 程影 祁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老年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仁慈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SA、CT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并比较老年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仁慈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SA、CT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记录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DSA、CTA影像特征,比较二者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结果DSA诊断结果显示,颅内动脉正常7例,轻度狭窄58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13例,闭塞2例。CTA诊断出颅内动脉正常13例,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1例,闭塞1例。DSA与CTA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48,P<0.05)。结论CTA诊断与DSA检查存在较高一致性,CTA诊断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动脉狭窄 数字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刘天友 胡春峰 +2 位作者 贺克平 江汇浪 单奔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74-680,共7页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20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35例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故选取其...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20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35例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故选取其余17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椎动脉椎间段管径,上述患者进一步分为椎间段管径纤细组(90例)及管径正常组(80例)。选取同期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一侧椎动脉生理性纤细且无狭窄的患者90例以及两侧椎动脉管径正常且无狭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研究组及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管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计算两侧椎动脉以及患侧椎动脉与同侧颈内动脉各参数差值。以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可行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SV和EDV减低,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纤细组:椎动脉RI≥0.74、两侧椎动脉RI差值≥0.13、椎动脉与颈内动脉RI差值≥0.15,是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3项参数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联合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674,其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96.3%,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正常组:椎动脉RI≥0.74、EDV≤12.05 cm/s、两侧椎动脉RI差值≥0.09、EDV差值≥5.0 cm/s、椎动脉与颈内动脉RI差值≥0.10,是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5项参数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联合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631,其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95.6%,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动脉超声可有效评估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超声 椎动脉颅内段 重度狭窄或闭塞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晶晶 刘丽 +1 位作者 董志军 安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因椎动脉颅内段≥50%狭窄或闭塞就诊于我科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是否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分为双侧病变组和单侧病变组,比较两组间危险... 目的研究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因椎动脉颅内段≥50%狭窄或闭塞就诊于我科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是否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分为双侧病变组和单侧病变组,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表现的差异性。结果共入组88例合格患者,男性75例(85.2%),女性13例(14.8%),平均年龄(61.44±9.62)岁。单侧病变患者36例(40.9%),双侧病变52例(59.1%)。14例(15.9%)伴发大脑中动脉病变,11例(12.5%)伴发基底动脉病变。双侧病变组平均年龄(65.69±8.88)岁,明显高于单侧病变组(58.50±9.06)岁,P=0.000。单侧病变组最多见起病形式为TIA(50.0%)、双侧病变组为TIA后卒中(53.8%),两组间起病形式构成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双侧病变组多发性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单侧病变组(64.3%vs 8.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以双侧受累多见,容易伴发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双侧椎动脉病变患者比单侧椎动脉病变患者更容易表现为TIA后卒中及多发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 危险因素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低血糖反应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彤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2期98-99,13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低血糖反应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3年以脑动脉供血不足入院治疗的3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182例)和对照组(183例),并进行12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其在该时间段内是...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低血糖反应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3年以脑动脉供血不足入院治疗的3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182例)和对照组(183例),并进行12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其在该时间段内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发生时血糖水平等资料并予以分析。结果:365例患者中共发生低血糖症92例,对照组24例,动脉狭窄组68例(13.1%vs 37.3%,P<0.05)。动脉狭窄组和对照组发生低血糖症时平均血糖水平分别为(1.95±0.82)mmol/L和(1.12±0.33)mmol/L,症状基本消失时间分别为(7.2±2.3)min和(4.3±1.9)min,以神经低血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比例分别为55.6%、30%,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并且恢复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颅内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 低血糖反应
下载PDF
TCD对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丽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107例临床上高度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1周内同时进行TCD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对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107例临床上高度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1周内同时进行TCD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对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χ2=0.348,按a>0.05标准,不拒绝H0,两总体阳性数相等,无差别,应用TCD检查和CTA检查结果相同。结论:TCD检查是一项无创、简便、价廉且行之有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检查方法,可用于CTA检查前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铸豪 周长圣 +4 位作者 郭健 卫渊 马逸飞 朱武生 张龙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2634-2637,共4页
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的8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为47~77(59±3)岁。基于患者CTA构建优化三维颅内血管模型,利... 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的8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为47~77(59±3)岁。基于患者CTA构建优化三维颅内血管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颅内动脉CT-FFR为0.59±0.18,有创FFR为0.60±0.22,由二者数值推测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有潜力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生理学意义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SCTA联合CVU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芒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VU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ACI患者58例行SCTA、CV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CTA、CVUS单项检查与... 目的探究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VU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ACI患者58例行SCTA、CV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CTA、CVUS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对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检出情况。结果SCTA、CVUS联合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93.10%)高于SCTA及CVUS单项检查(75.86%、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A、CVUS联合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综合准确率(93.10%)高于SCTA及CVUS单项检查(75.86%、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A、CVUS联合检查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1.13%)高于SCTA及CVUS单项检查(64.15%、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TA联合CVUS检查可进一步提高颈动脉狭窄、斑块检出率,为ACI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颈部血管超声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原文传递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杰尹 秦杨 +1 位作者 刘松涛 李改丽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了解二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8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差异.结果 ... 目的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了解二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8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差异.结果 168例患者中存在动脉异常(含内膜增厚)者123例(73.2%);动脉狭窄者100例(59.5%),含颅内动脉狭窄33例,颅外动脉狭窄48例,颅内外同狭窄19例;颅外动脉狭窄率(39.9%)比颅内动脉狭窄率(31.0%)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P=0.11),两者间无明确相关性(χ2=0.35;P=0.61),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t=5.42,P〈0.001),但性别及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3.41、0.43、0.81,P均〉0.05).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可能无法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能性,颅外动脉狭窄可能更易引起缺血性脑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颅外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