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salvage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recurrent glioblastoma 被引量:5
1
作者 Erik W Larson Halloran E Peterson +8 位作者 Wayne T Lamoreaux Alexander R MacKay Robert K Fairbanks Jason A Call Jonathan D Carlson Benjamin C Ling John J Demakas Barton S Cooke Christopher M Le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primary brain tumor with a survival prognosis of 14-16 mo for the highest functioning patients. Despite aggressive, multimodal upfront therapies, the majority ... 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primary brain tumor with a survival prognosis of 14-16 mo for the highest functioning patients. Despite aggressive, multimodal upfront therapies, the majority of GBMs will recur in approximately six months. Salvage therapy options for recurrent GBM(r GBM) are an area of intense research. This study compares recent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following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 salvage therapy. Following a Pub Med search for studies usingGKRS as salvage therapy for malignant gliomas, nine articles from 2005 to July 2013 were identified which evaluated rG BM treatment. In this review, we compare overall survival following diagnosis, overall survival following salvage treatment,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to recurrence, local tumor control, and adverse radiation effects. This report discusses results for rG BM patient populations alone, not for mixed populations with other tumor histology grades. All nine studies reported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rates(from diagnosis, range:16.7-33.2 mo; from salvage, range:9-17.9 mo). Three studies identified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range:4.6-14.9 mo). Two showed median time to recurrence of GBM. Two discussed local tumor control. Six studies reported adverse radiation effects(range:0%-46% of patients). The greatest survival advantages were seen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GKRS salvage along with other treatments, like resection or bevacizumab, suggesting that appropriately tailored multimodal 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each rG BM patient. However, there needs to b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to test GKRS for rG BM before the possibility of selection bias can be dismi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Malignant GLIOMA GLIOBLASTOMA SALVAGE therapy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Multimodal treatment
下载PDF
Concise review of stereotactic irradiation for pediatric glial neoplasms: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Omer Sager Ferrat Dincoglan +8 位作者 Selcuk Demiral Bora Uysal Hakan Gamsiz Onurhan Colak Fatih Ozcan Esin Gundem Yelda Elcim Bahar Dirican Murat Beyzadeoglu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 2021年第3期61-74,共14页
Brain tumors,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solid tumors in childhood,remain a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pediatric population.Gliomas,which may be broadly categorized as low grade glioma and high g... Brain tumors,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solid tumors in childhood,remain a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pediatric population.Gliomas,which may be broadly categorized as low grade glioma and high grade glioma,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brain tumors in children.Expectant management,surgery,radiation therapy(RT),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 or combinations of these modalities may be used for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gliomas.Several patient,tumor and treatment-related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ge,lesion size,grade,location,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features,symptomatology,predicted outcomes and toxicity profile of available therapeutic op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cision making for optimal treatment.Management of pediatric gliomas pose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the physicians due to concerns about treatment induced toxicity.Adverse effects of therapy may include neurological deficits,hemiparesis,dysphagia,ataxia,spasticity,endocrine sequelae,neuro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on impairment,deterioration in quality of life,adverse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and secondary cancers.Nevertheless,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pathology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may pave the way for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glial neoplasms.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with close collaboration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pediatric oncology,surgery,and radiation oncology is warranted to achieve optimal therapeutic outcomes.In the context of RT,stereotactic irradiation is a viabl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sever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and brain tumors.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minimizing adverse effects of irradiation,radiosurgery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Radiosurgical applications offer great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toxicity profile of radiation delivery by focused and precise targeting of well-defined tumors under stereotactic immobilization and image guidance.Herein,we provide a concise review of stereotactic irradiation for pediatric glial neoplasms in light of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surgery stereotactic irradiation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Pediatric glioma gamma knife Linear accelerator
下载PDF
Treatment-Plan Comparison of Three Advanced Radiation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to the Head and Neck
3
作者 He Wang James N. Yang +19 位作者 Xiaodong Zhang Jing Li Steven J. Frank Zhongxiang Zhao Dershan Luo Xiaorong Zhu Congjun Wang Samuel Tung Adam S. Garden David I. Rosenthal Clifton David Fuller Gary Brandon Gunn Amol J. Ghia Jay P. Reddy Shaan M. Raza Franco De Monte Mark S. Chambers Paul D. Brown Shirley Su Jack P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9年第2期106-120,共15页
Purpose: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SRS) can be given with at least three modalities: Gamma Knife, with the noninvasive frameless extend system (GKE);linear accelerator-based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 Purpose: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SRS) can be given with at least three modalities: Gamma Knife, with the noninvasive frameless extend system (GKE);linear accelerator-based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and intensity-modulated proton therapy (IMPT). We extracted treatment plans for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FSRS with GKE for recurrent skull base or intracranial tumors, created corresponding plans for VMAT and IMPT, and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the three sets of plans. Methods and materials: Plans were extracted for 9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malignant skull-base tumors (n = 6) or large intracranial tumors (n = 3) who had received FSRS with GKE (median dose 24 Gy in 3 fractions) in 2013 through 2015. Plans for VMAT were generated with a TrueBeam STx LINAC machine using 6-MV photons, and plans for IMPT were generated with multi-field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ed VMAT and IMPT plans were normalized to achieve the best possible target coverage while meeting the same dose-volume constraints on organs at risk (OARs) as the GKE plans. Plans were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target coverage, conformity index, homogeneity index, gradient index,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Results: The median target volume was 10.2 cm3 (range 1.9 - 33.8 cm3). The VMAT and IMPT plans met all OAR constraints, and target coverage and conformity were comparable among all plans. VMAT and IMPT plans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arget uniformity and treatment delivery efficiency (P P Conclusion: FSRS for skull base and large intracranial lesions delivered by VMAT and IMPT can achieve comparable target coverage, conformity, and sparing of critical structure as the GKE while providing superior target uniformity and treatment delivery efficiency. The GKE had superior high-dose gradients outside the target and thus better protected surrounding normal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knife Extend System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INTENSITY-MODULATED PROTON THERAPY Spot Scanning PROTON THERAPY
下载PDF
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体验质性研究
4
作者 钱大棣 周宏珍 +2 位作者 王洪筱 邓水娟 龙浩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过程体验,为制定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入住某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的12例患颅内肿瘤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过程体验,为制定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入住某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的12例患颅内肿瘤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以下5个主题。(1)确诊时的感受与应对:复杂情绪反应;积极调动应对资源。(2)对伽玛刀治疗的态度:犹豫不决;服从医生;欣然接受。(3)治疗中的感受:疼痛;病耻感;幽闭恐惧;轻松舒适;温暖有爱。(4)治疗中的内外部应对:内部应对为忍耐与回避、正念冥想、分散注意力、躯体放松;外部应对为家庭、朋友支持、医务人员支持、社会支持。(5)治疗后的感受:如释重负;顺其自然;期待重生。结论在伽玛刀治疗的不同阶段,颅内肿瘤患者情绪及其应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患者对伽玛刀治疗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患者能调动内外部支持系统,积极应对治疗中的不适感受和负性情绪。提示应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情绪反应和认知特点,帮助积极应对,以便降低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恐惧、焦虑、疼痛等不良反应,顺利完成伽玛刀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伽玛刀治疗 治疗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伽马刀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吴东芳 宇成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79-1783,共5页
近年来,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马刀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较以前定位更加准确,放射剂量设计更精准,并发症明显降低,伽马刀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在眼科的应用增多,治疗眼部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马刀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较以前定位更加准确,放射剂量设计更精准,并发症明显降低,伽马刀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在眼科的应用增多,治疗眼部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对难以手术治疗的眼部疾病,伽马刀既可控制肿瘤的生长,又避免了手术的损伤,在改善外观、治疗费用和心理创伤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眼科疾病的首选方法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文章对伽马刀的应用历史、治疗原理、伽马刀对眼科疾病的治疗及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伽马刀在眼科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刀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眼科 肿瘤
下载PDF
颅脑结构性病变所致癫痫的伽玛刀治疗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森 王婷 +2 位作者 郭延勇 聂斐 刘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结构性病变所致癫痫的伽玛刀(γ-刀)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及视频脑电图(VEEG)随访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戴庄医院伽玛刀治疗科和神经科2017-01—2021-06确诊的60例颅脑结构性病变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颅脑结构性病变所致癫痫的伽玛刀(γ-刀)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及视频脑电图(VEEG)随访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戴庄医院伽玛刀治疗科和神经科2017-01—2021-06确诊的60例颅脑结构性病变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γ-刀治疗将其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γ-刀联合药物治疗组(γ-刀组),每组30例,进行随访观察,分析γ-刀治疗的效果及随访VEEG检测结果。结果在1~2 a的随访期内,γ-刀组患者癫痫总改善率76.67%,对照组为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刀组EEG痫样放电检出率30.00%,对照组为66.67%;γ-刀组癫痫控制显效组EEG正常率为50%,明显高于有效组的11.11%及无效组的0,显效组EEG痫样波检出率(7.14%)明显低于有效组(22.22%)和无效组(85.71%)。γ-刀治疗后随访期内癫痫发作改善率分别为0.5~1 a 63.33%,>1~2 a 76.67%,>2~3 a 80.77%,3 a以上82.61%;VEEG痫样波检出率分别为0.5~1 a63.33%,>1~2 a 30.00%,>2~3 a 23.08%,3 a以上21.74%。术后并发放射性脑水肿3例(10.00%)。结论γ-刀治疗颅内结构性病变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效果明确,VEEG有助于γ-刀治疗方案的设计、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治疗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结构性病变 癫痫 立体定向术 Γ-刀 视频脑电图
下载PDF
剂量分割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张茜 魏立晨 +5 位作者 丁建 戴嘉中 陈晶晶 汤旭群 吴瀚峰 潘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剂量分割分阶段策略治疗紧邻视路结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上海伽玛医院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为磁共振影像学诊断,1例为... 目的分析伽玛刀剂量分割分阶段策略治疗紧邻视路结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上海伽玛医院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为磁共振影像学诊断,1例为经鼻蝶手术后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10例女性患者,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0岁;肿瘤体积5.54~31.00 cm^(3),中位体积15.09 cm^(3);11例患者均完成两阶段伽玛刀治疗,2次伽玛刀间隔时间3~9个月(中位8个月);第一阶段伽玛刀处方周边剂量8~10 Gy(中位8.8 Gy),等剂量线40%~50%(中位45%);第二阶段处方周边剂量8~10 Gy(中位8.8 Gy),等剂量线40%~52%(中位46%)。结果伽玛刀治疗后随访时间25~60个月(中位40个月);第二阶段伽玛刀治疗时肿瘤体积较第一阶段缩小20.3%~85.3%(中位64.2%);随访终点所有11例患者的肿瘤均得到控制(控制率100%),分阶段伽玛刀治疗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70.6%~92.5%(中位83.0%);90.9%的患者(n=10)在伽玛刀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随访中无辐射诱导的视路损伤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剂量分割分阶段伽玛刀是紧邻视路结构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剂量分割分阶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伽玛刀
下载PDF
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新 张剑宁 +6 位作者 孙君昭 亓树彬 王洪伟 杜亚楠 刘锐 王亚明 刘宗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在治疗囊性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79例,伽玛刀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2~28 Gy(平均18.7 Gy)。结果囊液抽吸前肿瘤体积为4.5~72.3 ml(平均25.6 ml),抽...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在治疗囊性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79例,伽玛刀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2~28 Gy(平均18.7 Gy)。结果囊液抽吸前肿瘤体积为4.5~72.3 ml(平均25.6 ml),抽吸或引流囊液3.5~45.4 ml(平均16.2 ml),抽吸后肿瘤体积为1.8~30.1 ml(平均12.3 ml),体积缩小率为15%~68%(平均52%),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3.1%,总生存期为1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32.1%。结论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囊性转移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向囊液引流 伽玛刀
下载PDF
X刀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8 位作者 王文仲 肖作平 钱国正 伏少华 刘永明 刘建民 岳志建 许奕 孙志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治疗颅内不同的病变127例,等中心照射剂量为15~35Gy(平均245Gy),良性肿瘤周边剂量选取80%等剂量线,恶性肿瘤选取9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治疗颅内不同的病变127例,等中心照射剂量为15~35Gy(平均245Gy),良性肿瘤周边剂量选取80%等剂量线,恶性肿瘤选取90%以上的等剂量线。结果88例(693%)随访1个月至2年,其中病变消失31例(352%),缩小31例(352%),无变化20例(227%),增大6例(68%)。结论该技术治疗脑转移瘤效果最为满意,脑转移瘤在X刀治疗后结合全脑照射,肿瘤有效控制率达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术 X刀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5508例颅内病变回顾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建堃 吴锡标 +2 位作者 邓印辉 梁舜尧 黄敏仪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总结 10年来应用伽玛刀 (γ 刀 )治疗颅内病变 5 5 0 8例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 5 5 0 8例中常见的垂体瘤 1387例治疗 ,统计 15 8例巨大垂体瘤治疗效果与方法 ;听神经瘤 312例中 5 0例复发治疗随访结果 ;脑膜瘤 4 6 0例中进行随访 ... 目的 总结 10年来应用伽玛刀 (γ 刀 )治疗颅内病变 5 5 0 8例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 5 5 0 8例中常见的垂体瘤 1387例治疗 ,统计 15 8例巨大垂体瘤治疗效果与方法 ;听神经瘤 312例中 5 0例复发治疗随访结果 ;脑膜瘤 4 6 0例中进行随访 ;脑动静脉畸形 5 2 7例中统计 130例随访结果 ;74 0例脑转移瘤治疗中 5 5 6例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垂体瘤γ 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1% ,听神经瘤有效率为 4 1.6 % ,脑动静脉畸形有效率为 83.3% ,脑转移瘤有效率为 81.8%。结论 γ 刀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但应进一步根据有关生物学试验及临床病人个体反应来阐明脑组织及脑血管对不同放射剂量的反应以提高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颅内病变 放射剂量 个体反应 脑转移瘤 听神经瘤 脑膜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 γ-刀治疗规划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舒华忠 严玉龙 +2 位作者 鲍旭东 柏毅 罗立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γ-刀治疗规划系统中,治疗方案一般是由医生反复调试各参数后确定的,这不仅费时,而且难以获得最佳结果.因此,对方案进行数学优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给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即改进单纯形法。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 最佳化 治疗规划系统 Γ刀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8
12
作者 单永治 凌锋 KITZ K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例,Ⅱa+b型3例, Ⅲ型3例,Ⅳ型1例。靶点边缘剂量16~20Gy,平均18Gy,靶点边缘被50%~70%等剂量曲线 所包含。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08个月。 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例部 分改善。12例MRI或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或近全闭塞,4例部分闭塞。无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侵袭型硬脑膜动静脉瘘 且伴有广泛皮质静脉引流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外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伽玛刀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患者 靶点 并发症 闭塞 根据 单纯 目的
下载PDF
应用γ刀治疗眼眶脑膜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东润 徐德生 +2 位作者 宋国祥 孙丰源 郑立高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观察γ刀在眼眶脑膜瘤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证.方法 对43例经γ刀治疗的眼眶脑膜瘤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其中34例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γ刀放射治疗平均中心剂量32.22 Gy,等剂量曲线范围为79%~95%,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结果 治疗... 目的 观察γ刀在眼眶脑膜瘤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证.方法 对43例经γ刀治疗的眼眶脑膜瘤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其中34例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γ刀放射治疗平均中心剂量32.22 Gy,等剂量曲线范围为79%~95%,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结果 治疗后肿瘤缩小19例,消失2例,无变化6例,增大3例,4例未做影像学检查;肿瘤控制率为90.0%(27/30).治疗后视力提高12例,减退4例,丧失3例,不变15例.除1例因脑血管疾病死亡外,无死亡病例.结论 γ刀治疗对眼眶脑膜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可保留一部分视力,适用于视神经鞘脑膜瘤向视神经管内蔓延、眶内异位脑膜瘤及蝶骨嵴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脑膜瘤 Γ刀 立体放射外科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79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永生 宋锦平 +2 位作者 蒋万书 黄光富 付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 方法 总结79例颅内肿瘤STR治疗及随访资料。 结果 79例颅内肿瘤分别采用BRW分次、GTC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治疗。平均随访14.36个月,1年生存率72.34%,生存期19...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 方法 总结79例颅内肿瘤STR治疗及随访资料。 结果 79例颅内肿瘤分别采用BRW分次、GTC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治疗。平均随访14.36个月,1年生存率72.34%,生存期19.57个月;实际肿瘤控制率87.5%。 结论 SRT疗效确切,优于单次治疗,且并发症低于后者。SRT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病变部位、体积、性质、一般情况及放疗病史等选择治疗方式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刀
下载PDF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军潮 王伟民 +6 位作者 吴鸿勋 覃子衡 傅相平 李林 蒋晓星 王伟 贺道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对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4~37mm,平均14mm,处方剂量11~35Gy,平均26.4Gy... 目的 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对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4~37mm,平均14mm,处方剂量11~35Gy,平均26.4Gy。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5~57个月,获随访118例89.4%,肿瘤消失78例66.1%,缩小32例27.1%,肿瘤增大1例; 激素值恢复正常74例62.7%,较术前下降26例22.0%;临床症状改善108例91.5%,症状加重6例5.1%。 结论 γ-刀是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否则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症状,产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垂体腺瘤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脑胶质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附27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永宏 马志明 +2 位作者 唐建兵 仇斌 刘运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1-13,共3页
1995年9月~1996年9月共治疗脑胶质细胞瘤患者82例,获得随访者27例,随访时间1.5~5.5月,治疗前平均KPS为68.2分,治疗后平均为70.7分。治疗前平均病灶体积为19.2cm3,治疗后为14.1cm3。分析了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认为伽玛刀... 1995年9月~1996年9月共治疗脑胶质细胞瘤患者82例,获得随访者27例,随访时间1.5~5.5月,治疗前平均KPS为68.2分,治疗后平均为70.7分。治疗前平均病灶体积为19.2cm3,治疗后为14.1cm3。分析了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认为伽玛刀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伽玛刀 颅内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仇斌 马志明 +2 位作者 刘运生 侯永宏 唐建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 :评价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对2 2 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 1 .0TMRI和Gamma Plan计划系统联网定位 ,Leksell B型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 ,治疗周边剂量 1 2~ 35Gy ,平均 2 1 ... 目的 :评价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对2 2 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 1 .0TMRI和Gamma Plan计划系统联网定位 ,Leksell B型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 ,治疗周边剂量 1 2~ 35Gy ,平均 2 1 .3Gy(NFA :1 5 .9Gy ;FA :2 7.6Gy) ,中心剂量 2 4~ 70Gy ,平均 4 6 .6Gy(NFA :31 .8Gy ;FA :5 0 .3Gy)。结果 :1 1 6例随访 4~ 6 7个月 ,平均 2 7.4个月 ,1 1 3例 (97.4 % )肿瘤生长得到控制。 98例 (84 .5 % )肿瘤体积缩小 5 0 %以上 ,肿瘤体积增大 3例 (2 .6 % )。分泌功能腺瘤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症状改善率 89.8% ,激素水平正常化为 4 9.7%。并发症 6 %。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 ,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治疗 垂体腺瘤 并发症 肿瘤生长 内分泌异常 肿瘤体积 疗效 激素水平 分泌功能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139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文生 胡世红 +4 位作者 邹忠材 刘庆龙 阮红玉 吕峰 韦立勇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 139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男性 85例、女性 5 4例 ,年龄 5~ 77岁 ,平均 5 0岁。周边剂量 12~ 2 2 Gy,平均剂量 16 .5 Gy。结果 :治...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 139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男性 85例、女性 5 4例 ,年龄 5~ 77岁 ,平均 5 0岁。周边剂量 12~ 2 2 Gy,平均剂量 16 .5 Gy。结果 :治疗后随访个 6~ 31个月 ,30例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 :显效 7例 ( 2 3.3% ) ,有效 13例 ( 4 3.3% ) ,无变化 6例 ( 2 0 .0 % ) ,恶化 4例 ( 13.3% ) ,有效率为 6 6 .6 %。 6、 12、 2 4、 3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 95 %、 81%、 47%、 33%。结论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明确 ,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然而对恶性程度高的脑胶质瘤虽可控制肿瘤生长 ,但易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伽玛刀 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附27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军潮 吴鸿勋 +3 位作者 覃子衡 李林 傅相平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走向放射手术(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2例脑转移瘤病人,用1.5Tesla磁共振仪和Gamma-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手术,其中单发156例,多发116例;男181例,女91例,年龄18-86岁,平... 目的探讨立体走向放射手术(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2例脑转移瘤病人,用1.5Tesla磁共振仪和Gamma-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手术,其中单发156例,多发116例;男181例,女91例,年龄18-86岁,平均58岁。肿瘤直径3.5-50.1mm;周边剂量10-35Gy,平均18.SGy,中心剂量27-70Gy,平均46Gy;靶点数1-11个,平均4.3个。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0-46个月,平均28个月,272例病人396个病灶,完全缓解326个(82.3%),部分缓解38个(9.5%),无变化及进展32个(8.2%)。平均生存期136个月。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脑转移瘤安全,可靠的手段之一,而且并发症少,有效率高,可延长病人寿命,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体积小于或等于3cm×3cm×3cm,周边剂量大于或等于18Gy时,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脑转移瘤 疗效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附142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印辉 何咏 +2 位作者 梁舜尧 黄敏仪 李凯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经伽玛刀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脑胶质瘤病例14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54例,年龄12~78岁(平均37.5±9.4岁),周边剂量10~22Gy(平均15.3Gy)。结果142例随访3~10...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经伽玛刀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脑胶质瘤病例14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54例,年龄12~78岁(平均37.5±9.4岁),周边剂量10~22Gy(平均15.3Gy)。结果142例随访3~106个月(平均17.7个月),65例低恶度胶质瘤影像复查结果:消失11例(17%),缩小25%以上27例(42%),无变化15例(23%),恶化12例(18%),有效率为82%。77例高恶度胶质瘤影像复查,近期及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0%和57%,6、12、24和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8%,84.4%,50.6%和32.5%。43例(30.3%)患者于治疗后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对体积较小的低恶度胶质瘤,其疗效明确;对高恶度脑胶质瘤,可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胶质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