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stress on the stress response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mastectomy 被引量:3
1
作者 Yuan Yao Yong-Sheng Wu +1 位作者 Hong-Xia Zhu Xin-Jing S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8期120-123,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n stress response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In our ho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n stress response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7 undergoing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of 8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44 cases, 2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routin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ECG monitoring, control group with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anesthesia. 2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esthesia, 30 MIM (T0), 1 h after skin incision (T1), 4 h after operation (T2), 24 h after operation (T3), 48 h after operation (T4) from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ere measured by interleukin-8 (IL-8) and interferon gamma (IFN-γ), cortisol (Cor), prolactin (PRL), growth hormone (GH)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CD8+), the calculation of CD4+/CD8+ value. Results: the serum IL-8 level of T1, T2, T3and T4 decreased gradually, were lower than at T0,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1, T2, T3group, T4IL-8 level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2 groups of serum IFN-γ levels T1 and T2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T3and T4increased gradual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0,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of IFN-γ levels. 2 serum Cor levels peaked at T1, decreased at T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0, T3, T4returned to T0, the observation group T1, T2Cor level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PRL levels of 2 groups reached a peak at T1, T2, T3at the time of T4decreased gradual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0, T1, T2, T3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PRL level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level of GH 2 in group T1increased gradually, reached a peak at T2, T3and T4 decreased gradual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0, the observation group T1, T2, T3, T4, GH level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 groups of CD3+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1, T2, were lower than T0, T3, T4returned to T0, the observation group T1, T2CD3+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group CD4+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1, T2, T3and T4were lower than control, T0whe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D4+ in T1, T2, T3, T4,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group T1, T2, T3, T4and CD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2 group CD8+ had no obvious changes in T1, T2, T3, T4;observation group CD4+/CD8+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1, T2, were lower than T0, T3, T4returned to T0, the observation group T1, T2CD4+/CD8+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breast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alleviate the immunosuppression, and help to restore the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Radical MASTECTOMY STRESS response T lymphocyte subsets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
2
作者 季兆亚 丁俊珊 孙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104例产妇,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51例)和研究组(5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104例产妇,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51例)和研究组(53例)。参照组术后予以常规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研究组术后予以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镇痛泵按压次数、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6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参照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参照组的19.61%(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较好,能明显促进产妇术后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泵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探讨
3
作者 马茂森 唐在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控镇痛需求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明显降低产妇疼痛感,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应激反应低,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姚远 武永生 +1 位作者 朱红霞 苏心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62-2565,2569,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监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2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m(T_0)、切皮后1h(T_1)、术后4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T_1、T_2时无明显变化(P>0.05),T_3、T_4时逐渐升高,均高于T_0时(P<0.05),但2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清Cor水平T_1时达高峰,T_2时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RL水平于T_1时达高峰,T_2、T_3、T_4时逐渐下降,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H水平于T_1时逐渐升高,T_2时达高峰,T_3、T_4时逐渐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G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3^+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在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观察组CD4^+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免疫抑制,有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乳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或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焱 江鹤群 +1 位作者 王银模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随机均分为三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45-50,其中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4μg...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随机均分为三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45-50,其中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4μg·kg-1·h-1,8min后再以0.8μg·kg-1·h-1维持至术毕。E组硬膜外阻滞平面固定在T4。C组术中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进腹探查时(T3)、关腹时(T4)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C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R~T4时D组和E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其程度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一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玉清 冷玉芳 +1 位作者 王晓庆 李玉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择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B组)。A组静脉给药后进行骶管阻滞,B组单纯静脉麻...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择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B组)。A组静脉给药后进行骶管阻滞,B组单纯静脉麻醉。分别观察诱导前(T_0)、鞘管置入时(T_1)、动、静脉轨道建立时(T_2)、封堵器安放时(T_3)、术后10min(T_4)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全麻药氯胺酮和丙泊酚的使用量;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5 h疼痛评分、术中体动例数、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A组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B组在T_1、T_2、T_3、T_4时间点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较诱导前升高(P<0.05);A组术中体动例数少于B组(P<0.01),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患儿全麻药氯胺酮和丙泊酚的使用量少,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苏醒质量高,手术后5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手术期患儿血液动力学平稳,术中体动少,麻醉效果确切;苏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等苏醒期不良反应少,苏醒质量高;术后镇痛作用时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静脉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术
下载PDF
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俊 杨文庆 阚智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分为复合骶管阻滞组(1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2组)。1组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后行骶管阻滞,2组单纯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分为复合骶管阻滞组(1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2组)。1组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后行骶管阻滞,2组单纯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视情况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效果。分别记录两组在麻醉前(T0)、手术后20分钟(T1)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SpO2、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2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2组(P<0.05),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骶管阻滞 小儿腹股沟疝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安学 董惠翔 +2 位作者 朱红 刘作坤 蔡云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43-44,6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时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应,并与单用全麻者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A组单行静吸复合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用药,阻滞效果确切后加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时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应,并与单用全麻者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A组单行静吸复合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用药,阻滞效果确切后加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硬膜外阻滞完善后(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术中探查时(T5)、拔管时(T6)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变化。结果A组术中MAP、RPP明显增加(P<0.05或P<0.01),S-T段下移幅度也显著增大(P<0.05);而B组术中MAP较稳定,HR、RPP显著降低(P<0.05),S-T段下移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更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且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供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静吸复合全麻 心肌缺血 循环 心电图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冰清 高铁梅 彭兵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组(PNB组)和静脉麻醉组(IA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PNB组患...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组(PNB组)和静脉麻醉组(IA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PNB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 IA组患者实施静脉麻醉,观察手术前(T0)、麻醉后3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后10 min(T3)、手术后1 h(T4)MAP、HR、SpO2的变化,观察术中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6 h(T5)、术后12 h(T6)、术后24 h(T7)的VAS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T1时点,IA组MAP明显低于术前(P<0.05);在T2时,IA组HR明显高于术前,提示短暂刺激较大(P<0.05);在T1时点,IA组SpO2较术前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Ramsay镇静评分:PNB组镇静满意,评分均为2~4分,IA组均为6分。PNB组的VAS评分在T5、T6两个时点明显低于IA组(P<0.05)。PNB组术后2例出现恶心呕吐并发症(10%),IA组有8例(40%),PNB术后3例出现头晕并发症(15%),IA组有6例(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阻滞 宫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静脉复合麻醉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爱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4~68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54例患者入室后先行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4cm。给予试验...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4~68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54例患者入室后先行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4cm。给予试验量后观察无不适再施行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病例术中均采用了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静脉给药方法,记录观察术中输液、输血量、麻醉用药量,术中MAP、HR变化及术终苏醒期一般情况。结果A组整个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肌肉松弛,所用静脉全麻药、肌松药等明显比B组少(P〈0.01),苏醒快、无痛,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利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开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进行,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复苏后直接送回病房,术后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腹腔镜 阴式子宫全切 罗哌卡因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在小儿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冯肇洪 黄旭 +1 位作者 黄素娟 梁健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咪达唑仑 小儿 静脉全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采用静脉全麻和腹横肌阻滞复合全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海艳 《系统医学》 2018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使用静脉全麻和腹横肌阻滞复合全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间在该院择期治疗并实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的100例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使用静脉全麻和腹横肌阻滞复合全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间在该院择期治疗并实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的100例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腹横肌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对比分析患者的免疫功能受不同麻醉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首先,两组患者在麻醉前体内CD3,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5、7 d后体内的CD3,CD4,CD8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5 d后体内CD3含量为(44.52±8.5),对照组5 d后体内CD3含量为(39.52±7.6)(t=3.245;P=0.001)。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体内上述指标差异较为显著,观察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实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患者实行腹横肌阻滞符合全麻的麻醉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其对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能够降低免疫功能中受到的抑制作用,适用于临床的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剥除术 静脉全麻 腹横肌阻滞复合全麻
下载PDF
联合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潘路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结果术中A、B组循环功能较C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呕吐等不良反应较C组少(P<0.05);术后A、B组苏醒较快,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骶管阻滞 联合麻醉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宝贵 曹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与静-吸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接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76~9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与静-吸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接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76~9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静脉羟考酮组(O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C组),每组17例。麻醉前两组均未用术前药,入室后O组静注羟考酮3~5 mg后,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12 mg;C组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2~0.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1~0.2 mg/kg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3~5 mg·kg^(-1)·h-1、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吸入0.55%~2%七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0.10 mg/kg维持肌松。记录住院时间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O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10.4±1.6)d vs(15.8±2.0)d,P<0.05]。O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2例(11.8%)vs 9例(52.9%),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PFNA内固定手术中,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较静-吸复合麻醉提供更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 静-吸复合麻醉 高龄 股骨粗隆骨折
下载PDF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左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情况,了解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者分组为A、B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式。A组25例患者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和患者自...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情况,了解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者分组为A、B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式。A组25例患者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和患者自控静脉镇静;B组25例患者使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低于手术后(P<0.05),其他指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均低于手术后(P<0.05),对手术有较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较之全凭静脉麻醉和患者自控静脉镇静,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及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会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说,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凭静脉麻醉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刚 刘雪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0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和静脉全麻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行吸入麻醉)、B组(行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和C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各36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和静脉全麻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行吸入麻醉)、B组(行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和C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各36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麻醉拔管后的呼吸功能指标。结果:C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麻醉拔管后,C组RR、SpO_2和MV变化程度小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对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的影响小于吸入麻醉和静脉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上腹部手术 老年患者 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苗华 童彬 +2 位作者 牛居辉 何睿 易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4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并按随机数表法...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4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GS)组、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GT)组,每组70例。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Ramsay镇静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不良反应。结果GS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较GT组短(P<0.05)。两组T_(0)、T_(1)、T_(2)、T_(3)、T_(4)时间点SBP、DBP、H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有差异(P<0.05);②两组SBP、DBP、HR有差异(P<0.05);③两组SBP、DBP、HR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有差异(P<0.05);②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有差异(P<0.05);③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10 min、30 min、3 h的PAED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PAED评分有差异(P<0.05);②GS组与GT组两组PAED评分有差异(P<0.05);③GS组与GT组PAED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GT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均有较高安全性,但GS更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促进早期苏醒,降低苏醒期躁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气手术 腹腔镜 全麻复合骶管阻滞 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静脉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邱陆芬 《当代医学》 2012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期进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进行静脉全麻复合骶麻;B组进行单纯静脉全麻,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期进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进行静脉全麻复合骶麻;B组进行单纯静脉全麻,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 A组进行静脉全麻复合骶麻的小儿效果均为满意,两组患儿在手术清醒时间、麻醉时心率、需要氯胺酮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相比较,前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麻复合骶麻 单纯静脉全麻 小儿下腹部手术
下载PDF
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清醒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建树 瞿玉莲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304-305,共2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清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择期于台州市肿瘤医院进行胸部和腹部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为20例...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清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择期于台州市肿瘤医院进行胸部和腹部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为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试验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清醒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插管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进行诱导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静脉麻醉用药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为(31.5±4.2)min,拔管时间为(4.8±1.5)min,基本清醒时间为(8.2±2.4)min,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无术后躁动以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麻醉用药,缩短苏醒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咪唑安定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苏醒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小儿骶管复合全麻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少英 张晓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100例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100例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与心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未见明显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与心率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的血压、心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更平稳(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患儿的呼吸、循环系统更加平稳,且安全性较高,优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七氟烷 氯胺酮 复合麻醉 骶管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