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Insights in the Introduction to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1
作者 Mingjun G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12期193-200,共8页
Marx,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arxism,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in his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of 1843-1844.The Introduction to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 Marx,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arxism,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in his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of 1843-1844.The Introduction to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ntroduction)is one of Marx’s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from this time.Lenin noted that this text,along with Marx’s On the Jewish Question,marks Marx’s transition from id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democracy to materialism.In this renowned text,Marx offers a rational critique of the absolute authority of religion,articulates a vision for human emancipation,and envisages the possibility of fre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During this intellectual shift,Marx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from a positivist perspective,began employ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materialist expression.This enabled him to embark on a path of critique addressing both the religious and real social worlds.In the new era,systematically studying Marxist classic works allow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ir contemporary relevance.By aligning these classics with specific directions outlined in reports such as those from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s Third Plenary Session,the vitality of these works can be reinvigorated for the modern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tion to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Marx Method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批判思想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坡 王心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证了马克思哲学立场和革命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蕴含在马克思对德国宗教问题、制度弊病和哲学局限的反思和揭露中。马克思遵循现实性、针对性、重点性和使命性的原则,从宗教批判入手,对德国的制度现实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证了马克思哲学立场和革命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蕴含在马克思对德国宗教问题、制度弊病和哲学局限的反思和揭露中。马克思遵循现实性、针对性、重点性和使命性的原则,从宗教批判入手,对德国的制度现实和哲学现状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探索实现人的解放之可能。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要从马克思的批判思想中汲取与错误社会思潮开展斗争的理论经验和方法启示。要敢于同错误思潮进行“搏斗式批判”,以公开其渗透行径;要及时对错误思潮开展“重点式批判”,以揭露其内容实质和政治企图;要善于采取多样化方式开展系统性批判,以解构错误思潮内核;要围绕事业发展开展使命性批判,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防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批判思想 批判原则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 新时代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启示
3
作者 彭舸珺 陈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理念。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核心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立足新时代,在我们对待宗教、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理念。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核心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立足新时代,在我们对待宗教、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方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都能为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和借鉴。透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时俱进,始终秉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人民为中心,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深化思政教育,更好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念,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政治批判的哲学叙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再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涂良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青年马克思对法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批判,直指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之现实性、实践性与超越性,不仅为其解决物质利益的困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且明确表达了对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之全... 青年马克思对法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批判,直指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之现实性、实践性与超越性,不仅为其解决物质利益的困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且明确表达了对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之全新看法。青年马克思以“高卢雄鸡”来表征哲学与时代互动的方式,使哲学在“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中真正“为历史服务”,并真实地“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政治批判 哲学时代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批判与扬弃——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
5
作者 康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9,共8页
黑格尔的法哲学试图通过寻求中介的方式克服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种对中介的寻求最终驱使黑格尔走上了重构代议制的道路。不满于黑格尔思辨调和式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深入思考现代国家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从而... 黑格尔的法哲学试图通过寻求中介的方式克服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种对中介的寻求最终驱使黑格尔走上了重构代议制的道路。不满于黑格尔思辨调和式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深入思考现代国家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扬弃。站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基本立场上,不难发现,黑格尔对代议制的重构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困境。只有彻底超越抽象国家形式的范围,才谈得上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真正克服。“真正的民主制”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给出了一条激进的、革命性的政治批判进路,这一政治批判也为他后来区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进而转向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代议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思想解放的理论呈现与现实启示
6
作者 张涵 宗高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物质”和“精神”两种武器相结合的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思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雏形,深刻论证了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解放的时代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哲学批判 思想解放 无产阶级
下载PDF
财产权视域下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辨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7
作者 孙子豪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诸如市民社会与国家等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上,而且也表现在如何对待财产权等个体权利的态度上。在这一文本中,就财产权而言,马克思看似仅批判了《法哲学原理》“伦理”篇“国家...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诸如市民社会与国家等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上,而且也表现在如何对待财产权等个体权利的态度上。在这一文本中,就财产权而言,马克思看似仅批判了《法哲学原理》“伦理”篇“国家”章中的财产权理论,但在论述过程中他其实也涉及了对“抽象法”篇中财产权理论的学习和对“伦理”篇“市民社会”章中财产权理论的改造。正是在学习、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财产权理论的整体批判,并最终确立了他改造“市民社会”章中财产权理论的明确方向。不仅如此,这一整体批判也为马克思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财产权 个体权利 市民社会
下载PDF
从投射到超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运思
8
作者 赵继龙 张啸鹏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内涵从“类主体本体”“实践本体”到“社会关系本体”的哲学转向,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与根本价值诉求。探赜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中间地带”与逻辑延展,可以发现马克思向黑格尔法哲学的思想统摄发起了挑战...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内涵从“类主体本体”“实践本体”到“社会关系本体”的哲学转向,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与根本价值诉求。探赜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中间地带”与逻辑延展,可以发现马克思向黑格尔法哲学的思想统摄发起了挑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初步勾勒了“人之解放”的逻辑运思,即揭示“宗教问题”所指向的意识形态斗争与教会代理人对人民的宰制,阐明现实批判的重点在于以“真正的哲学”和无产阶级力量捍卫人的最高本质,最终走向“普遍的人的解放”。这一逻辑线路的生成不仅内切宗教批判与现实批判的实质,更在理论层面澄明了“人之解放”思想的必然性,构成了政治哲学视域下“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解放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批判 尘世批判 哲学转向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人的解放”思想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分析
9
作者 王紫如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38-45,共8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正式开启对“人的解放”道路的独到探讨。在《导言》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德国现状、黑格尔法哲学的三重批判引出了“人的解放”这一思想,并从现实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正式开启对“人的解放”道路的独到探讨。在《导言》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德国现状、黑格尔法哲学的三重批判引出了“人的解放”这一思想,并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指明了实现“人的解放”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和实践原则。尽管《导言》问世至今已过去一个半世纪,但其中蕴含的“人的解放”思想仍具有强大解释力和重要指导意义。如今,中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其最终落脚点,必须用好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这一理论武器,推动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类解放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解放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前唯物史观批判 被引量:2
10
作者 操奇 邱观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9-433,共5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残留着一些前唯物史观思想,具体表现在唯心史观宗教观、一般唯物史观、哲学共产主义等方面。马克思在多个后《导言》文本中,曾自觉地对此展开过批判清算。清算《导言》中的这些前唯物史观思想,有助于我...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残留着一些前唯物史观思想,具体表现在唯心史观宗教观、一般唯物史观、哲学共产主义等方面。马克思在多个后《导言》文本中,曾自觉地对此展开过批判清算。清算《导言》中的这些前唯物史观思想,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正确运用并现实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唯物史观 前唯物史观 批判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开启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另一把钥匙——窥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卢梭镜像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夷 孟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通常认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方法和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两大动因。正是通过把被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颠倒过来,马克思开始了研究... 通常认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方法和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两大动因。正是通过把被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颠倒过来,马克思开始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道路。然而,此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人物——卢梭。卢梭对市民社会的预知性批判、对"市民"与"公民"二分的揭露,既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和黑格尔共同开启马克思探索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另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卢梭 马克思 黑格尔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定位问题及语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珂 朱彦振 《武陵学刊》 2015年第4期27-32,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度被认为是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的重要作品,而今天的研究者则大多否认了这一看法。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更加科学,需要重新回到文本来判断。事实上,列宁从来没有断言马克思在《导言》中完成了两个转变,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度被认为是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的重要作品,而今天的研究者则大多否认了这一看法。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更加科学,需要重新回到文本来判断。事实上,列宁从来没有断言马克思在《导言》中完成了两个转变,但是他的表达却暗示了《导言》所包含的革命实践的政治倾向,正是这一倾向导致了人们的误解和争论。因此反思1914年的列宁和1844年的马克思思想的关联,解决两种定位的误差,对重估《导言》的理论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转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纪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170周年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法哲学的思想体系,并使法哲学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今年是这部著作诞生170周年,我们重温这部伟大作品,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初奠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振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丰富的社会批判思想。本文试图从社会批判的缘起、社会批判的对象、社会批判的主体、社会批判的旨趣、社会批判的视野五个角度解读这部经典文本的科学内涵,以此来认知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丰富的社会批判思想。本文试图从社会批判的缘起、社会批判的对象、社会批判的主体、社会批判的旨趣、社会批判的视野五个角度解读这部经典文本的科学内涵,以此来认知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初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社会批判
下载PDF
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的初始链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诠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为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制度批判 人的解放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意义新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丽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重新定位与评价。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新解读是马克思研究史、研究轨迹的创新,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提供了源头。这一文本体现了马克思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间的传承和超越关系,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研究史 西方哲学传统 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作为起点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艳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起点,也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正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马克思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对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起点,也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正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马克思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批判统一起来。在开启了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的批判提供了基点。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内在逻辑,为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变革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物质利益 自由理性 市民社会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生学阐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兴建 王滨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马克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题是批判,但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批判中进行着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的"批判"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批判的功能的揭示,就... 马克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题是批判,但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批判中进行着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的"批判"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批判的功能的揭示,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揭示。马克思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把理论变成物质力量",这一功能的发生动因在于革命实践的需要。马克思还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生机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哲学家用理论掌握群众和无产阶级,从而把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当时的马克思还带着思辨哲学的痕迹,但他立足于革命实践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生学阐述,总体上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下载PDF
费尔巴哈“主谓颠倒法”对于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学界对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运用费尔巴哈方法基本达成共识,但有学者据此认为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了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法"意味着他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展开对黑格尔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是利用了"... 学界对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运用费尔巴哈方法基本达成共识,但有学者据此认为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了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法"意味着他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展开对黑格尔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是利用了"主谓颠倒法"揭示出市民生活与国家分离统一的根源在于构成经济生活的市民社会内部,而非黑格尔所强调的理性国家,而这一颠倒不是简单地恢复人的地位就能完成。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泛逻辑主义错误恰恰是现实世界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反映,要想完成对黑格尔的批判,就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内部。正是根基于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才决定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意义上的"主谓颠倒法",仅仅完成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第一重颠倒,而是以对现实人具体生活的辩证方法论为基础,使得马克思走向揭露现实本身就是颠倒的第二重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尔巴哈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主谓颠倒
下载PDF
“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剥离与统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洪发 刘阳阳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内在规定以及两者的剥离状态,指出解决德国革命的重大困难关键在于“理论需要是否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实现“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统一,必须基于彻底的理论,经过“搏斗式的批判”与“揭露”,使思想彻底击中无产阶级,将理论付诸实践。其中蕴涵了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本支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把握“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敢于亮剑、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两者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理论需要” “实践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