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泪道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劲 周秀珍 +3 位作者 肖琼 彭伟 蒋莉 席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4,共3页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38±0.34)mm,手术治愈率为62.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泪道长度及最小直径影响泪道逆行置管术的预后。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了解患者的泪道解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泪道 泪道逆行置管术 原发性泪道阻塞
下载PDF
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劲 彭伟 +3 位作者 肖琼 周秀珍 蒋莉 席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mm及最小直径大于3.1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mm及最小直径大于3.1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者为B组(26例),未达到以上条件者为C组(24例)。3组患者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对照组(43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为65.75%,低于对照组(88.37%)(P<0.01)。A组患者手术治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直径大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泪道 泪道逆行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下载PDF
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成人泪道阻塞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高明 韩玫 +2 位作者 王晓东 成敏 承伟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探讨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成人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5/2016-11我院收治的成人泪道阻塞患者34例46眼,均接受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术后随访6~18mo,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成人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5/2016-11我院收治的成人泪道阻塞患者34例46眼,均接受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术后随访6~18mo,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泪道置管,术后2~3mo拔管。至末次随访,治愈39眼(85%),好转5眼(11%),无效2眼(4%),后行经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 39眼(85%)治疗中鼻腔少量出血,15眼(33%)眼睑水肿,11眼(24%)内眦部瘙痒不适,1眼(2%)义管滑脱。结论:泪道逆行置管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治疗成人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 成人泪道阻塞 并发症
下载PDF
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虹 李伯琴 +1 位作者 刘娟 关立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5,188,共3页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植入在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60眼)鼻泪管阻塞患者施行泪道探通联合球头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对10例(16眼)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患者选用引线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观察疗效。...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植入在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60眼)鼻泪管阻塞患者施行泪道探通联合球头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对10例(16眼)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患者选用引线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球头型硅胶管治疗者有效率为86.7%,引线型硅胶管治疗组有效率为7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等特点,可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引流管 逆行置管
下载PDF
联合环形电极泪道成形术提高泪道支架管植入术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文学 郭海科 +1 位作者 廖海兰 黄小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评价联合环形电极泪道成形术是否能提高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施行鼻泪管支架管植入联合环形电极鼻泪管成形术(联合组),与单纯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单纯组)的植管成功... 目的评价联合环形电极泪道成形术是否能提高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施行鼻泪管支架管植入联合环形电极鼻泪管成形术(联合组),与单纯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单纯组)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患者的疼痛程度等,观察拔管并发症及疗效等。结果入选病例总的例数为119例。拔管后6个月时,总的治愈率为70.9%(83/117),联合组(80.6%,54/67)疗效比单纯组(58.0%,29/50)好,χ~2=7.0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的植管成功率为98.3%(117/119),有2例患者无法完成支架管植入。植管成功率原联合组比原单纯组高,χ~2=6.282,P〈0.05,单纯组的植管耗时较长,单纯组中位数为33 s,联合组中位数为1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22,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405)。入选病例总的泪点损伤率为43.6%(51/117),两组泪点损伤率比较,χ~2=1.459,P=0.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9.4%(11/117),联合组(4.5%,3/67)比单纯组(16.0%,8/50)低,χ~2=4.4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的断管发生率为4.3%(11/117),两组断管率比较,χ~2=2.964,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植管耗时与疗效的相关系数r5=-0.584,植管耗时与拔管困难的相关系数r6=0.491,拔管困难与疗效间的相关系数为r10=-0.511,均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管植入联合环形电极鼻泪管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泪道成形 高频电 鼻泪管支架管 逆行支架管植入 环形电极
下载PDF
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华 肖湘华 +1 位作者 朱秀萍 邵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行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西安市眼科医院门诊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68例(368只眼),门诊采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行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西安市眼科医院门诊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68例(368只眼),门诊采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洗,通畅后放置1~7个月拔管,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冲洗泪道的情况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泪道逆行置管对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为86.1%,有效率为98.4%。结论该方法对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患者,效果满意、安全简便、创伤小、经济、患者的依从性好,是一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术 泪囊炎 泪道阻塞
下载PDF
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全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华 肖湘华 +1 位作者 杨晓钊 朱秀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泪道全管与激光联合治疗全泪道阻塞(泪小管+鼻泪管)的治疗效果。方法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泪小管或泪总管加泪囊阻塞的患者69例(69只眼)均接受激光疏通+鼻腔逆行置管的方法治疗,...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泪道全管与激光联合治疗全泪道阻塞(泪小管+鼻泪管)的治疗效果。方法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泪小管或泪总管加泪囊阻塞的患者69例(69只眼)均接受激光疏通+鼻腔逆行置管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和泪道疏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观察3~6个月,治愈56例(81.2%),有效5例(8.4%),无效8例(11.6%)。结论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全管)治疗全泪道阻塞,疗效满意,手术安全,简便,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泪道阻塞 激光 泪道逆行置管
下载PDF
37例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与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玲芬 程凯尧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比较分别在鼻内镜下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与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于该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的患者共37例(A组),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 目的比较分别在鼻内镜下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与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于该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的患者共37例(A组),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患者共37例(B组)。A组在门诊完成治疗,B组患者收住院完成治疗。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的治疗痊愈率为53.66%,治疗有效率为90.24%,而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疗痊愈率为62.50%,治疗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检验,两组间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1.097,0.0735,均P>0.05)。术后半年,A组复发3例,复发率7.32%,B组复发2例,复发率5.00%,χ2=0.618,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A组复发7例,复发率17.07%,B组复发4例,复发率10.00%,χ2=5.718,P〈0.05,A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在鼻内镜下无论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抑或是鼻腔泪囊造孔术,两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对基层医院而言,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对术者的操作技术以及解剖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且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所需费用较低,更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泪管逆行插管 鼻腔泪囊造孔术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堵塞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楠楠 王俊国 李华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对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对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泪道冲洗通畅时间、溢泪症状消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2%vs.82.98%,P<0.05)。研究组泪道冲洗通畅时间和溢泪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vs.17.02%,P<0.05)。结论与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相比,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泪道冲洗通畅时间和溢泪症状消除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鼻内镜 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 临床疗效 复发率
下载PDF
泪道逆行植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07-508,共2页
目的观察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选取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1例(31眼)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硅胶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洗,通畅后放置3~6个月拔管,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 目的观察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选取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1例(31眼)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硅胶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洗,通畅后放置3~6个月拔管,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冲洗泪道的情况,共观察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泪道逆行置管对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为81.3%,有效率为93.8%。结论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植管术 泪囊炎 泪道阻塞
下载PDF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6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霄 曹兴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1年第2期95-96,118,共3页
目的 探索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应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结果 本方法治疗68眼中,治愈54只眼,占79.44%,有效11只眼,占16.17%,无效3只眼(2眼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1眼为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占4.39%... 目的 探索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应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结果 本方法治疗68眼中,治愈54只眼,占79.44%,有效11只眼,占16.17%,无效3只眼(2眼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1眼为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占4.39%.总有效率达95.61%.结论 应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联合中药治疗鼻泪管阻塞62例,半年后疗效评定,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 中药 鼻泪管阻塞 疗效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郝友娟 李臻 +1 位作者 孙金凤 杨雪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造孔组通过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单纯造孔;联合组在造孔的基础上联合泪道置管,术中通过咬骨钳凿孔,然...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造孔组通过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单纯造孔;联合组在造孔的基础上联合泪道置管,术中通过咬骨钳凿孔,然后将泪道再通管通过骨孔植入鼻腔内的泪囊造孔处,观察术后疗效并随访2~12个月。结果造孔组11例治愈,1例好转,10例因造瘘口周围肉芽增生无效,冲洗泪道不通,3例失访,临床有效率48%(12/25);联合组21例治愈,2例好转,2例失访,临床有效率92%(23/2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单纯造孔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 泪道置管
下载PDF
带套管泪道内镜逆行置管术治疗小泪囊鼻泪管阻塞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泽江 陈楠 +2 位作者 杨卫华 蒋沁 姚进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带套管泪内镜逆行置管方法治疗小泪囊鼻泪管阻塞,观察和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2例(26只眼)小泪囊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泪道内镜逆行置管法治疗,通过直径为0.9 mm带套管的泪道内镜进行探查,鼻泪... 目的介绍一种带套管泪内镜逆行置管方法治疗小泪囊鼻泪管阻塞,观察和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2例(26只眼)小泪囊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泪道内镜逆行置管法治疗,通过直径为0.9 mm带套管的泪道内镜进行探查,鼻泪管轻度粘连直接探通,粘连较重者必要时更换1.1 mm直径镜头,采用环钻或激光将瘢痕组织去除,观察到鼻泪管黏膜,明确非假道后继续向下探通,直至达下鼻道,套管留置原位,利用记忆导丝逆行置管,置管3个月后取管,取管后随访3个月行泪道冲洗及了解有否溢泪等症状。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探通至鼻泪管下端开口,无假道形成,成功置入人工泪管,其中3只眼鼻泪管瘢痕阻塞严重采用1.1 mm镜头使用环钻将瘢痕组织清除,5只眼术后1周泪道冲洗发现泪总管处有阻力,扩张泪总管,将人工鼻泪管向下牵拉后冲洗阻力减轻。取管后3个月复查结果: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5只眼(57.7%);溢泪症状改善、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只眼(23.1%);溢泪症状无改善,泪道冲洗不通5只眼(19.2%),总有效率为80.8%。结论采用带套管泪道内镜对小泪囊鼻泪管阻塞患者进行逆行置管,手术操作精准,对泪道损伤小,探通成功率高,是治疗小泪囊鼻泪管阻塞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镜 逆行置管术 小泪囊 鼻泪管阻塞 套管
下载PDF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桂仪 邱颖萍 +3 位作者 张娟 牛国桢 黄心瑜 毕燕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物理性能。方法使用硅胶(SILASTICQ7-4750)为主要材料,制作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观察支架形态,测量管长、管径等一般物理学参数及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注水量与气囊的关系;利用人造生物管道径向... 目的探讨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物理性能。方法使用硅胶(SILASTICQ7-4750)为主要材料,制作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观察支架形态,测量管长、管径等一般物理学参数及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注水量与气囊的关系;利用人造生物管道径向压缩仪检测支架径向抗压缩性能及弹性回复力;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支架轴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以泪道扩张引流管做对比,检测支架的径向抗压缩性能、弹性回复力、轴向拉伸强度及弹性回复力。结果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利用硅胶为原材料,分3部分一体成型后使用118胶水组合为一体,实现可个性化舒缩泪道管径的支架结构。该支架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 848 mm,外直径3. 62mm,内直径3. 00 mm,泪道支架外壁厚0. 31 mm。反复扩张回复其50次后,管长6. 848 mm,外直径3. 68 mm,内直径3. 0 mm;随着注入生理盐水和空气的增加,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管径呈线性扩张。泪道扩张引流管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 682 mm,外直径3. 30 mm,支架壁厚1 mm。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急弹性回复力为95. 7%和97. 4%,弹性回复力为97. 1%和98. 3%。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拉伸强度[(2. 71±0. 29)、(2. 66±0. 22) MPa]及拉断伸长率[(360±31. 12)%、(500±44. 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成功制作出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可通过注入生理盐水个性化调节支架管径,随注入体积增加,该支架管径呈线型扩张,在可控安全范围。与传统泪道扩张引流管相比,径向抗压性更强,可拉伸强度更大,提示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扩张引流管 可舒缩 力学性能 泪道阻塞性疾病 鼻泪管置管 泪道支架
下载PDF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组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春雨 廖桂仪 +3 位作者 黄心瑜 牛国桢 张娟 毕燕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估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与材料安全性。方法选取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普通泪道扩张引流管,以浸提液或片段形式作用于实验动物,针对组织相容性各评价指标行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比较两种泪道支架作用于实验动物前后的临床... 目的评估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与材料安全性。方法选取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普通泪道扩张引流管,以浸提液或片段形式作用于实验动物,针对组织相容性各评价指标行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比较两种泪道支架作用于实验动物前后的临床表现、组织镜检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毒性试验两组均无全身中毒反应;局部无明显炎症刺激反应;平均体质量、RBC及WBC手术前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肌肉刺激试验双侧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炎症反应;术后4周H-E染色示两组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血管等结缔组织生长;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肌纤维细胞核位于纤维周边部,组织结构清晰;对照组间质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过敏试验两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处均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热原试验两组体温升高均在0. 4℃以内。结论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组织相容性检测各指标与传统泪道扩张引流管相比无差异,符合国际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支架 可舒缩 组织相容性 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扩张引流管
下载PDF
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治疗化疗后继发泪道阻塞的手术时机与疗效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治疗化疗后继发泪道阻塞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7/2018-04因化疗继发泪道阻塞行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患者50例100眼,按手术日距首次化疗开始日时间分为3组,第1组≤180d(24... 目的:探讨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治疗化疗后继发泪道阻塞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7/2018-04因化疗继发泪道阻塞行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患者50例100眼,按手术日距首次化疗开始日时间分为3组,第1组≤180d(24眼),第2组>180~<360d(36眼),第3组≥360d(40眼)。术后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2mo,记录术后疗效。结果:术后12mo判定疗效,第1组、第2组、第3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3.3%、61.1%和30.0%,随着手术干预时间的推迟,手术有效率明显降低(χ~2=18.322,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替吉奥(S-1)或多烯紫杉醇药物化疗后所继发的泪道阻塞,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明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泪管 化疗 泪道阻塞 手术时机 疗效
下载PDF
激光联合3种治疗方法治疗泪道阻塞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云华 姜春华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12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YAG激光联合3种治疗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①YAG激光联合泪道逆行插管35例(36眼);②YAG激光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20例(22眼);③YAG激光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10例(10眼)。以上3种方法治疗泪道阻塞65例(68眼),均随访6~12... 目的探讨YAG激光联合3种治疗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①YAG激光联合泪道逆行插管35例(36眼);②YAG激光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20例(22眼);③YAG激光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10例(10眼)。以上3种方法治疗泪道阻塞65例(68眼),均随访6~12个月,病状、体征消失为治愈的标准。结果 YAG激光联合泪道逆行插管方法成功率为65.71%;YAG激光联合典必殊眼膏方法成功率为75%;YAG激光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方法成功率为80%。结论 3种方法均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YAG激光 逆行插管
下载PDF
鼻内镜辅助逆行泪道置管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坤玉 刘万蓉 胡星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5期4944-4945,共2页
目的对比鼻内镜辅助逆行泪道置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逆行泪道置管术,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目的对比鼻内镜辅助逆行泪道置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逆行泪道置管术,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逆行泪道置管术在慢性泪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优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手术 逆行泪道置管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下载PDF
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联合药物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恒哲 丁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联合逆行性Y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2月行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联合逆行性Y型硅胶管植入的患者113例共120眼。结果术后跟踪随访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联合逆行性Y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2月行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联合逆行性Y型硅胶管植入的患者113例共120眼。结果术后跟踪随访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逆行性Y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结合术中注入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更加降低了泪道逆行性置管的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又提高了整体手术成功率,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性疾病 Y型泪道扩张引流管 泪道逆行置管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逆行插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成 谭宇敏 +1 位作者 任朝康 韦孟初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实施吻合术时在鼻内镜下逆行插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4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患者,实施直接插管;观察组:17例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逆行插管.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实施吻合术时在鼻内镜下逆行插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4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患者,实施直接插管;观察组:17例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逆行插管.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8.24%,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12%,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逆行插管 泪小管 断裂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