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ult intussusception with cecal adenocarcinoma:Successful treatment by laparoscopy-assisted surgery following preoperative reduction
1
作者 Tsutomu Namikawa Ken Okamoto +3 位作者 Takehiro Okabayashi Masamitsu Kumon Michiya Kobayashi Kazuhiro Hanazak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2年第5期131-134,共4页
We report a case of adult intussusception caused by cecal adenocarcinoma that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yassisted ileocecal resection following reduction by contrast enema and preoperative colonoscopy.A 68-yearold male... We report a case of adult intussusception caused by cecal adenocarcinoma that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yassisted ileocecal resection following reduction by contrast enema and preoperative colonoscopy.A 68-yearold male with cecal cancer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cause of colicky abdominal pain after taking a laxative.His abdomen was distended,and a mass was palpable in the right upper quadrant,which appeared as a target-or sausage-shaped lesion by ultrasonograhp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A contrast enema using water-soluble material showed a cup-shaped filling defect characterized by intussusception in the ascending colon.This round defect with a clear margin was pushed gradually back into the cecum by the enema pressure.Re-occurrence of the intussusception is easilyreleased by colonoscopy.We performed laparoscopyassisted ileocecal resection of a protruding tumor measuring 6.5 cm × 5.0 cm × 3.5 cm from the cecum,with D3 lymph node dissection.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 well-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that had invaded the serosa without permeating the lymphatic or venous capillaries,as well as lymph node metastasis.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and the patient has been well without evidence of disease recurrence for 5 years following the operation.Preliminary reduction of adult colonic intussusception before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refore an option in cases of an ear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of intussusce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intussusception Cecal cancer enema reduction COLONOSCOPY Laparoscopy-assisted SURGERY
下载PDF
Laparoscopic approach for managing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Analysis of 65 cases 被引量:4
2
作者 Sheng-Miao Li Xiao-Ying Wu +1 位作者 Chun-Fen Luo Lin-Jun Y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期830-839,共10页
BACKGROUND Intussusception can be managed by pneumatic reduction,ultrasound-guided hydrostatic reduction,open or laparoscopic surgery,but laparoscopy in such cases remains controversial.AIM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 BACKGROUND Intussusception can be managed by pneumatic reduction,ultrasound-guided hydrostatic reduction,open or laparoscopic surgery,but laparoscopy in such cases remains controversial.AIM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effectiveness,and complications of surgical reduction for intussusception using laparoscopy in children.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tussusception who underwent surgical reduction by laparoscopy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6 at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conversion rate of laparotomy,reasons for conversion,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and adverse events)were described.RESULTS The 65 patients included 45 boys and 20 girls.The average age was 2.3 years(27.5±24.5 mo).Of the 65 patients,61 underwent surgical reduction by laparoscopy after a failed enema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and four underwent the procedure directly.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and 57(87.7%)patients underwent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surgery,two of which had a spontaneous reduction.Among the remaining cases,one was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via right upper quadrant incision,and seven required enlarged umbilical incisions.Intestin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5 patients because of abnormal bowel lesions.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intestinal perforations,wound infections,or intestinal adhesions)during the follow-up of 3 years to 8 years.Two patients experienced a recurrence of intussusception;one was resolved with pneumatic reduction,and the other underwent a second laparoscopic surgery.CONCLUSION Laparoscopic approach for 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is feasible and safe.Bowel resection if required can be performed by extending umbilical incision without the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intussusception air reduction BENEFITS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Retrospective Surveillance over 11 Years for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14 Years in the State of Qatar
3
作者 Tariq O. Abbas Noora AlShahwani +1 位作者 Gaby Jabbour Mansour Ali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Background: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baselin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 could help safety monitoring after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es. Therefore,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intussusception in th... Background: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baselin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 could help safety monitoring after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es. Therefore,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intussusception in the state ofQatar.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cases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14 years. Children were treated between 2002 and 2012 at a single hospital inQatar. We analyze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age, sex, clinical signs,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rel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length of stay. We calculated the national incidence of intussusception using census data. Results: A total of 106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for intussusception over 11 years.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intussusception was 1.4:1.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was bleeding per rectum (37%). One hundred andfour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 underwent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ontrast enema, and 31.7% of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ve management. The length of stay was longer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perative reduction thanthat in those who did not. Conclusion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estimate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 prior to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ation in Qatar. A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 using a standardized case definition would be useful for exa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intussusception in theArabicGulfarea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intussusception Surgical reduction Therapeutic Contrast enema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的应用疗效分析
4
作者 何昌景 吕昌恒 +5 位作者 余云飞 李玉莲 黄莲吉 廖元瑜 杨婵 黄大觉 《右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和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并接受灌肠复位治疗的7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36),将在X线引...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和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并接受灌肠复位治疗的7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36),将在X线引导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36)。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灌肠复位所需时间、住院总天数、复位成功率、住院期间早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位后,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复位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住院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为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能够缩短复位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不良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更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水压灌肠 空气灌肠
下载PDF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B超引导整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权 窦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B超引导整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小儿肠套叠患儿220例,根据选用普通补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分为两组,各11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B超引导整复治... 目的:探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B超引导整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小儿肠套叠患儿220例,根据选用普通补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分为两组,各11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B超引导整复治疗,对照组患儿灌肠前0.5 h静脉补液后灌肠,研究组患儿灌肠前0.5 h静脉滴注0.6~2.0 mg/kg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后灌肠。比较两组B超引导整复效果,比较两组复位压力、复位时间。结果:研究组B超引导整复首次成功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位压力低于对照组,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灌肠复位前静脉滴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B超引导整复治疗中,能够极大降低患儿手术率,提高首次整复成功率,减少复位时间,患儿复位压力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压力 B超引导整复 空气灌肠整复 小儿肠套叠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
下载PDF
地级市三级综合医院小儿肠套叠诊治经验探讨
6
作者 杨坤 李杨 +2 位作者 祝维 林佳晴 龚光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病例资料,总结两次空气灌肠法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介绍地级市三级综合医院小儿肠套叠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小儿外科专业组)自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小儿肠套叠...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病例资料,总结两次空气灌肠法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介绍地级市三级综合医院小儿肠套叠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小儿外科专业组)自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小儿肠套叠237例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治疗过程及结局。结果237例患儿年龄6个月至10岁,诊断明确后,首先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经过1次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95例(82.3%)。第1次空气灌肠失败后,除1例因腹胀严重、精神差行开腹手术外,其余41例均经过第2次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8例,总灌肠成功率94.1%。二次灌肠失败后的13例患儿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下成功复位8例,术中中转开腹5例(2例行手法复位术,3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所有患儿均顺利恢复出院。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3年,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患儿,出现复发8例,复发率3.6%,均行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成功,行手术治疗病例随访无异常。结论采用两次空气灌肠法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灌肠成功率明显提高;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的患儿,若无高度腹胀,能耐受气腹,首选腹腔镜手术,患儿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地级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腹腔镜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电针联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观察
7
作者 刘丹 王慧 +2 位作者 张鹏 李香 白琼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单纯空气灌肠复位...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转手术率、一次整复成功率、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中转手术率、复发率分别为3.3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26.67%,一次整复成功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3.52±1.0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7±1.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不仅能有效提升肠套叠患儿的一次性整复成功率,降低中转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复位 电针 临床疗效 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和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比较
8
作者 侯高宇 时胜利 +1 位作者 魏麦军 侯高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3期2202-2205,共4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病房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病房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对比2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位时间<30 min的占比为70.45%(31/44),高于对照组的13.1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1、3 d的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短期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1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操作,相较于应用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方式,采取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成功率更高,复位时间更短,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复位后短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复位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 X线透视空气灌肠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水 王艾 +2 位作者 王瑞云 王荣 李群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水压灌肠整复,观察此治疗方法的复位成功率...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水压灌肠整复,观察此治疗方法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肠套叠患儿经水压灌肠整复成功87例,复位失败3例,无肠穿孔发生,复位成功患儿48 h内复发3例,再次灌肠均成功。结论彩超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操作简便,无辐射,复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引导 灌肠复位包 水压灌肠 小儿肠套叠 疗效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李伟燎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的不同整复方法,以期降低患儿在复位过程中并发肠穿孔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20例手法复位配合空气... 目的:通过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的不同整复方法,以期降低患儿在复位过程中并发肠穿孔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20例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组的患儿纳为治疗组,112例仅做空气灌肠的患儿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压力、复位成功率以及复位后短期(48 h)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复位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5);复位成功率以及短期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2.40,P>0.05)。结论:应用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较单纯空气灌肠整复可降低复位的平均压力,进而降低空气灌肠过程中并发肠穿孔的风险。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对治疗小儿肠套叠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肠套叠 小儿 手法复位 空气灌肠
下载PDF
解痉药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全得 张飞 +1 位作者 侯栋亮 张现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解痉药在小儿肠套叠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3—2022-03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空气灌肠治疗的426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解痉药分为解痉组(221例)和非解痉组(... 目的 探讨解痉药在小儿肠套叠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3—2022-03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空气灌肠治疗的426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解痉药分为解痉组(221例)和非解痉组(205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统计空气灌肠复位压力、复位成功率和短期复发率。结果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空气灌肠复位压力、复位成功率、短期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前使用解痉药并不能降低复位压力、提高复位成功率,亦不能降低短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解痉药 复位成功率 短期复发率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在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中的应用
12
作者 凌志才 洪志华 卞巍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87-1688,1691,共3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在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中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因肠套叠在本院急诊初次行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尝试未成功的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初次肠套叠整复时最大压力维持在12kp...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在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中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因肠套叠在本院急诊初次行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尝试未成功的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初次肠套叠整复时最大压力维持在12kpa未成功的情况下休息60 min后再次予以空气整复,灌肠压力最大安全值升至13.3 kpa为限。观察组再次整复前1 h予以间苯三酚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复位成功后2 d继续予以静脉注射上述药物,1次/d,比较两组患儿第2次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复位后3 d内复套率及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二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8例,12例失败者3例予以手术,其余9例转往上级医院治疗。成功的18例患儿3 d内复套6例,均再次予以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观察组二次整复成功24例,6例失败者1例予以手术,其余5例因转往上级医院治疗。成功的24例患儿3 d内复套4例,均再次予以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在难复性肠套叠二次空气整复时可提高成功率,降低复位后短期内复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间苯三酚 地塞米松 空气灌肠 复套
下载PDF
小儿急诊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栋学 李德欢 +4 位作者 孙弈鸣 胡光忠 黄清 刘家骥 江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49-2356,共8页
目的 构建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整复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套叠患儿439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362例,失败77例,将总样本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308例和验证集131例。收集患儿空气灌肠参数和临床信息,使用单因素logistic... 目的 构建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整复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套叠患儿439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362例,失败77例,将总样本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308例和验证集131例。收集患儿空气灌肠参数和临床信息,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诺莫图,评价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决策曲线。结果 空气灌肠成功与失败组的除性别、肠梗阻外,其余变量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程、肠梗阻、套头位置及空灌压力五个变量用于建模。模型预测灌肠整复失败的区分度良好,AUC=0.854(95%CI:0.799~0.909),截断值为0.2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8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Hosmer-Lemeshow检验χ~2=8.159,P=0.518;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临床适用性。结论 空气灌肠压力值结合临床信息对灌肠复位失败风险具有较好预测能力,可为急诊肠套叠患儿临床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儿童 空气灌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明珠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疗法,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疗法。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复位成功率(94.12%)与对照组(84.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S、MTL、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能够缩短复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超声引导 患儿 生理盐水灌肠 空气灌肠 胃肠激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疗效及HMGB1不同监测意义
15
作者 苏振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5期19-21,28,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效果,监测急性肠套叠患者不同时期体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本研究...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效果,监测急性肠套叠患者不同时期体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入组患儿均给予简易空气灌肠术进行治疗,选择同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以及HMGB1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68例患儿中,66例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7.06%;复位成功后留院观察24 h以上,其中有53例(80.30%)患儿出现轻度腹泻,经治疗后全部好转,未见其他不良反应,2例复位失败后转手术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的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7例患儿复发,复发组患儿的HMGB1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复发率较低,HMGB1的水平和TNF-α与IL-6水平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套叠 空气灌肠术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监测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预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赵莲芳 何豪杰 郑宗杰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4期6-10,共5页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8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空气灌肠复位成功58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28例。分析上述患儿临床资...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8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空气灌肠复位成功58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28例。分析上述患儿临床资料及超声影像特征,应用Lasso回归筛选预测空气灌肠失败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变量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运用评分分析独立预测变量与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相关性。结果 发病时间、是否血便、套鞘厚径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3个变量构建模型及ROC曲线,AUC为0.980,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0.7%,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为0.629。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评分显示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套鞘厚径、是否血便、发病时间。结论 基于临床资料与超声影像特征构建随机森林算法模型在预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显示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套鞘厚径、是否血便、发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随机森林算法 空气灌肠复位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在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黄科大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在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空气灌肠,联合组采用...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在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空气灌肠,联合组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比较两组空气灌肠复位压力、肛门排气时间、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空气灌肠复位压力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可降低复位压力,提高复位成功率,促进肛门排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复位 空气灌肠 肠套叠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的空气灌肠整复术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时胜利 陈志平 +2 位作者 陈伟良 孙丽芳 冯东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评价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方法 应用GB 2 0 1型自动摇控灌肠器对 5 83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肠套整复术。结果 整复成功 5 5 4例 ,整复失败 2 9例 ,均经手术治疗 ,对失败原因对比分析。结论 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 目的 评价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方法 应用GB 2 0 1型自动摇控灌肠器对 5 83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肠套整复术。结果 整复成功 5 5 4例 ,整复失败 2 9例 ,均经手术治疗 ,对失败原因对比分析。结论 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可靠的方法 ,具有疗程短、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术 小儿 诊断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彩色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乔向彬 梁红雨 +2 位作者 欧新伟 杜毅力 曹永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4017-4018,402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彩色超声表现,探讨其在该病复位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门诊彩色超声检查诊断的114例肠套叠患儿的声像图表现,回访病例,按治愈方式分组进行对比。结...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彩色超声表现,探讨其在该病复位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门诊彩色超声检查诊断的114例肠套叠患儿的声像图表现,回访病例,按治愈方式分组进行对比。结果 114例肠套叠患儿均经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愈证实,年龄小于12个月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更易成功;"同心圆征"直径、"套筒征"长度及肠壁厚度测量值较小者更适宜空气灌肠复位;套叠鞘部肠壁及肠系膜血供丰富者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较高,血供较差者复位成功率较低;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受套入部位影响。结论联合应用彩色超声常规和高频探头检查,可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率及其部分原发病灶的确诊及检出率,能为临床选择复位治疗方式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超声检查 空气灌肠
下载PDF
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博 田军 +6 位作者 班永光 徐重阳 张殿星 王丹 王刚 亓恒涛 焦晨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37例超声引导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先行立位腹透排除膈下游离气体,再行常规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在超声实时监视下,采... 目的 探讨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37例超声引导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先行立位腹透排除膈下游离气体,再行常规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在超声实时监视下,采用空气灌肠机对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压力为6~12k Pa。如套头出现停顿不动,则排气后对相应部位的腹部进行揉按。再继续充气并用超声观察,如发现套头迅速消失且大量气体进入小肠,小肠区内见广泛气体强回声,则提示整复成功。结果 本组肠套叠患儿均为回—结肠型,横切面上均表现为典型的“同心圆征”,所有患儿均成功整复。其中3例患儿整复后出现回盲瓣处水肿,在声像图上可见环形低回声的水肿带,称为“暗环征”。结论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既方便、快捷,又避免了常规X线透视的辐射损害,有望成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空气灌肠整复 肠套叠 小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