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编码小RNA InvR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霞 李静 +3 位作者 孟宪臣 王亨 王金秋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9-705,共7页
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 Inv R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肠炎沙门氏菌50336菌株inv R基因,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inv R缺失突变株,并利用表达载体p BR322构建了回补株。采用比浊法测定了50336野生株,inv ... 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 Inv R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肠炎沙门氏菌50336菌株inv R基因,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inv R缺失突变株,并利用表达载体p BR322构建了回补株。采用比浊法测定了50336野生株,inv R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inv R的缺失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通过细胞黏附实验检测了上述3种菌株对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的黏附性,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inv R突变株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有所增强,回补株黏附能力下降。将3种菌株分别感染1日龄雏鸡,检测雏鸡感染3种菌株后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细菌在各脏器内的分布以及对雏鸡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3株菌感染后均可引起雏鸡腹泻、内脏器官损伤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感染鸡心、肝、脾、肺、肾、小肠和盲肠均可分离到对应的细菌;野生株,inv R缺失株和回补株对雏鸡的LD50分别为9.47×10^(7)cfu,4.72×10^(7)cfu和7.50×10^(7)cfu,表明inv R基因的缺失增强了肠炎沙门氏菌的毒力,但与野生株相比,差异不显著。本研究首次证明了Inv R与肠炎沙门氏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对易感动物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为Inv R毒力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invr 黏附 致病性
下载PDF
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润清 朱云飞 +1 位作者 黄洁明 陈君懿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术后常规处理,包括术后营养支持、镇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术后常规处理,包括术后营养支持、镇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连续使用3天。2组术前均不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物。观察患者干预前后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的变化,统计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天,2组INV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INVR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8.33%,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腹腔镜术后 妇科 穴位贴敷 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