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in rectal cancer following 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被引量:5
1
作者 Chang-Zheng Du Wei-Cheng Xue +2 位作者 Yong Cai Ming Li Jin G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0期3793-3798,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LVI) in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32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using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LVI) in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32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using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05 in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retrospectively, divided into a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PR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they underwent preoperative radiation. Histological assessments of tumor specimens were mad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LVI and prognosis were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occurrence of LVI in the PRT and control groups was 21.4% and 26.1%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LVI was signifi 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pathologic TNM stage, whereas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not observed in the PRT group. LVI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in both group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LVI positive patients in the PRT group had a signifi cantly longer median disease-free period (22.5 mo vs 11.5 mo, P = 0.023) and overall survival time (42.5 mo vs 26.5 mo, P = 0.035)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despite the fact that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in 5-year OS rate was observed (54.4% vs 48.3%, P = 0.137).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distance of tumor from the anal verge, pretreatment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 pathologic TNM stage and LVI we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S. CONCLUSION: 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does not reduce LVI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prognostic meaning of LVI has changed. Patients with LVI may benefi t from 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辅助治疗 直肠癌 入侵 淋巴
下载PDF
基于浸润深度的术后放化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段贤捷 翁海燕 +4 位作者 沈国栋 司呈云 安星妃 章礼玉 周瑜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 探究基于浸润深度的术后放化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至2016年于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使用卡方检验比较浸润深度对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颈淋... 目的 探究基于浸润深度的术后放化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至2016年于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使用卡方检验比较浸润深度对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浸润深度时,术后放化疗对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纳入研究的OSCC患者共111例,其中5 mm<浸润深度≤10 mm及浸润深度>10 mm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P<0.05)及颈淋巴结转移率(P<0.05)显著高于浸润深度≤5 mm的患者。患者复发时间集中在术后2年,浸润深度越大的患者,术后复发时间越短(P<0.05)。而术后放化疗的加入,对不同浸润深度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颈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率均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浸润深度对OSCC患者术后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但浸润深度并不能作为指导OSCC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做放化疗的单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分期 浸润深度 预后 治疗方式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食管癌微创术后治疗失败模式及辅助治疗价值评估
3
作者 程如田 梁健 +4 位作者 韩春 王琪 陈晓希 刘树堂 王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895-901,共7页
我国当前对食管癌术后放疗的推荐主要基于左胸径路不完全两野清扫研究数据,而食管癌外科正处于术式变革期,已逐步由左开胸向右开胸过渡,由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MIE)过渡。当前外科MIE选择适应证人群仍以偏早期患者为主,相较于开放手术,MI... 我国当前对食管癌术后放疗的推荐主要基于左胸径路不完全两野清扫研究数据,而食管癌外科正处于术式变革期,已逐步由左开胸向右开胸过渡,由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MIE)过渡。当前外科MIE选择适应证人群仍以偏早期患者为主,相较于开放手术,MIE具有更低的创伤性,同时右胸入路也利于更彻底清扫淋巴结,但目前关于食管癌MIE后肿瘤治疗失败模式数据及相关研究较少,很难指导后续治疗,MIE后对于选择性高危患者是否仍需辅助治疗及优选治疗模式仍有待临床探索。基于此背景,本文拟对MIE的安全性及患者长期生存结果、术后复发模式及失败率等问题进行综述,从而探讨术后辅助治疗价值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食管切除术 失败模式 术后放疗
下载PDF
精准放疗技术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希 阳攀 +3 位作者 张骏 梁鹏 张振声 许传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1-3,共3页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在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放射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精准的放疗技术被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精准的放疗,不仅能准确定位并照射肿瘤,还能减少放射剂量、减轻肠道毒性。本文...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在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放射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精准的放疗技术被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精准的放疗,不仅能准确定位并照射肿瘤,还能减少放射剂量、减轻肠道毒性。本文将对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外束膀胱部分放射治疗、低分割放射治疗、在线适应性放射治疗、质子束疗法等精准放疗技术在膀胱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放射治疗 保留膀胱 质子束疗法
下载PDF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远处转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典刚 卢泰祥 +3 位作者 陈春燕 黄莹 孙颖 肖巍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41-543,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1999年全年住院治疗的原发鼻咽癌患者405例,对其中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治疗前及治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随访资料完整者3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咽旁间隙侵犯... 目的:分析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1999年全年住院治疗的原发鼻咽癌患者405例,对其中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治疗前及治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随访资料完整者3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咽旁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5年累积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57%和86·19%,P=0·0042;茎突前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73·03%和86·80%,P=0·0017;茎突后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66·63%和86·23%,P=0·000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转移、茎突后间隙受侵和临床分期。结论:咽旁间隙受侵尤其是茎突后间隙受侵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茎突后间隙受侵时转移淋巴结的分期与远处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评估脊柱骨样骨瘤及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乐 姜亮 +1 位作者 韩嵩博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1-284,289,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显像对脊柱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射频消融的7例脊柱骨样骨瘤及成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骨显像、CT表现与患者症状、随访结果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显像对脊柱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射频消融的7例脊柱骨样骨瘤及成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骨显像、CT表现与患者症状、随访结果的关系。结果7例患者(其中骨样骨瘤4例,成骨细胞瘤3例)接受8次射频消融。治疗后2例无疼痛复发,第3、6个月骨显像呈轻度浓聚,其中1例第3个月CT示病变缩小,第12个月消失。3例第4~5个月疼痛复发,骨显像呈轻度浓聚1例,显著浓聚2例,同期CT示病变较治疗前均无变化,继续随访患者疼痛消失。2例射频消融后仍有间断轻度疼痛,第9、12个月骨显像均呈显著浓聚,同期CT示病变缩小1例,增大1例,患者后续分别行手术和再次射频消融。结论骨显像能够早期判断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后病变的活性。骨显像轻度浓聚预示病变治愈,显著浓聚提示病变尚存活性,需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成骨细胞瘤 骨显像 射频消融 微创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折玉 麦海强 +5 位作者 谢传淼 赵正军 齐斌 洪明晃 郭翔 莫浩元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根据SO线(茎突到枕骨大孔中线后缘中点连线)进行划分,无咽旁侵犯记录为0级,SO线以前的咽旁侵犯记录为1级,SO线以后记录为2级。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根据SO线(茎突到枕骨大孔中线后缘中点连线)进行划分,无咽旁侵犯记录为0级,SO线以前的咽旁侵犯记录为1级,SO线以后记录为2级。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76例患者中,咽旁受侵的发生率为81.8%,其中1级为70.1%,2级为29.9%。咽旁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χ2=8.185,P=0.0040。咽旁受侵0、1和2级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2%、75.1%和51.2%,logrank检验值为16.45,P=0.000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2%、71.5%和53.3%,logrank检验值为10.87,P=0.0044;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是93.7%、82.2%和62.7%,logrank检验值为9.41,P=0.009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旁受侵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但严重咽旁间隙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无瘤生存及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咽旁侵犯应该根据程度进行划分,单纯咽旁侵犯的有无不能独立的影响预后,但根据咽旁侵犯程度进行分级后,严重的咽旁侵犯是影响总生存、无瘤生存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病理学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侵润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鼻咽腔巨大深溃疡诊疗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方正 付真富 +1 位作者 王磊 朴永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鼻咽腔溃疡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35例首程放疗后出现鼻咽腔溃疡的患者,行常规放疗20例,调强放疗15例,35例均行化疗,经电子鼻咽镜直视下行坏死物清除术、消炎治疗及鼻腔冲洗。结果 20例基本愈... 目的探讨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鼻咽腔溃疡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35例首程放疗后出现鼻咽腔溃疡的患者,行常规放疗20例,调强放疗15例,35例均行化疗,经电子鼻咽镜直视下行坏死物清除术、消炎治疗及鼻腔冲洗。结果 20例基本愈合,8例临床症状如头痛、异味明显改善,4例改善不明显,1例颅内感染,2例颅底骨坏死。结论鼻咽腔巨大深溃疡与肿瘤T分期、放疗、化疗有关,同时与肿瘤侵犯位置一致,严重鼻咽腔溃疡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溃疡 鼻出血 肿瘤浸润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充 陈明 +4 位作者 曾祥发 卢泰祥 崔念基 王者非 黄晓波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2年 12月~ 1993年 12月198例I IVa期鼻咽癌住院初治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按茎突后间隙有无侵犯分为茎后侵犯组和茎后无侵犯组。应用Kaplan Meier,Log Rank及卡方检验等方法... 目的 探讨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2年 12月~ 1993年 12月198例I IVa期鼻咽癌住院初治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按茎突后间隙有无侵犯分为茎后侵犯组和茎后无侵犯组。应用Kaplan Meier,Log Rank及卡方检验等方法对两组患者 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口咽侵犯率分别为 72 1%和 16 8% (P <0 0 0 1) ,后组颅神经侵犯率分别为 2 0 9%和 6 2 % (P <0 0 1) ,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6 9 8%和 35 4%(P <0 0 1) ;两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6 8%和 6 8 9% (P =0 0 0 2 7) ,两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6 3 7%和78 7% (P =0 0 86 2 ) ,两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 71 7%和 84 2 % (P =0 0 46 8)。结果表明茎突后间隙侵犯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降低 ,远处转移增多。结论 茎突后间隙的侵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分期上将之划归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肿瘤浸润 茎突后间隙 预后
下载PDF
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慧敏 余文发 +1 位作者 周航 卢振民 《癌症进展》 2017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喉癌患者60例,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联合低剂量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撑喉镜下微创手... 目的探究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喉癌患者60例,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联合低剂量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咽部干燥、呼吸困难、咯血、嗅觉减退情况及发音功能、复发转移情况、平均生存时间及累积生存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咽部干燥、呼吸困难、咯血、嗅觉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音功能差于对照组(P﹤0.05);随访截至2016年8月,治疗组患者疾病无进展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相对于单纯微创切除术可减少早期喉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但对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喉癌 微创切除术 放疗 生存率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放疗适应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居东 王建华 +3 位作者 卢绪菁 汤华 章青 傅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放疗适应证的相关性因素,用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月间110例临床病理学资料齐全的胃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初诊,术前经胃镜取材病理组织确诊并排除远处转移,采用D1或D2淋巴结清扫...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放疗适应证的相关性因素,用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月间110例临床病理学资料齐全的胃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初诊,术前经胃镜取材病理组织确诊并排除远处转移,采用D1或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残端阴性。先后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表明,胃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神经侵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与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有关;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2)淋巴管侵犯为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强烈相关因素。结论淋巴管侵犯为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强烈相关因素,可根据淋巴管侵犯预测T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临床病理发生淋巴结侵犯的患者,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放射疗法 TNM分期 淋巴管侵犯
下载PDF
侵袭性骨母细胞瘤2例报告暨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建中 刘叶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侵袭性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复习2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均采用6MVX射线放疗。其中1例为原发肿瘤,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予以DT50Gy/25f/32d;另1例为术后放疗后不同部位出现同一性质的病变,亦采用单纯...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侵袭性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复习2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均采用6MVX射线放疗。其中1例为原发肿瘤,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予以DT50Gy/25f/32d;另1例为术后放疗后不同部位出现同一性质的病变,亦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予以DT40Gy/20f/28d。放射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疗效。结果2例患者的视神经压迫症状、眼球突出以及出血等症状显著缓解。结论放射治疗对侵袭性骨母细胞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继发于肺癌的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昌国 曾大雄 +1 位作者 蒋军红 黄建安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染部位、血清和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①8例ITBA患者均接受过全身化疗,7例接受过放疗(包括后装放疗及I125粒子植入),2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②ITBA主要症状:咳嗽咳痰8例(100.0%)、胸闷5例(62.5%)、痰中带血2例(25.0%),发热1例(12.5%);胸部CT表现:无明显变化4例(50.0%)、病变部位气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2例(25.0%)、阻塞性肺不张2例(25.0%);气管镜下表现:伪膜型3例(37.5%)、阻塞型2例(25.0%)、溃疡型3例(37.5%);GM试验:血清GM试验阳性率为28.6%(2/7),平均值(0.37±0.21);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为100.0%(7/7),平均值(4.27±2.14),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和平均值均高于血清(2=7.78,P=0.005;t=4.79,P=0.003);③经伏立康唑等抗曲霉菌治疗后,1例痊愈,7例死亡,总生存时间为(4.07±3.31)个月。结论①肺癌、化疗、放疗、气道支架置入均可能成为ITBA的高危因素;②ITBA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预后差,纤维支气管镜在ITBA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灌洗液GM试验在诊断ITBA方面较血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 气管镜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肺癌 放疗 化疗 气道支架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切除早期喉癌配合小剂量放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敏 万俐佳 姜义道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2097-2098,共2页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配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诊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40例。单纯手术组予以...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配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诊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40例。单纯手术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小剂量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单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配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声门型喉癌 微创手术 低温等离子刀 放疗
下载PDF
125例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江琼 黎福祥 +3 位作者 李龄 王晓敏 杨超凤 潘朝阳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价该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125例鼻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总... 目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价该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125例鼻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及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的生存率。结果全组3、5、10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是98%、95%、9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6%、94%、8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97%、89%,总生存率为93%、86%、78%。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0%、94.0%、92.0%和89.0%、79.0%、50.0%。结论初治鼻咽癌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即使是在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时仍有较好的生存率,在费用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较常规放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益比,是一种可选择的较好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物 三维适形放疗 肿瘤浸润 预后
下载PDF
miR-31-5p通过调控TNS1抑制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杰 王旸 +5 位作者 贾彦召 杨峥 张森 刘瀚文 饶石磊 张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探讨miR-31-5p/张力蛋白1基因(tension protein 1,TNS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标... 目的:探讨miR-31-5p/张力蛋白1基因(tension protein 1,TNS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SKBR-3,采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miR-31-5p的表达水平。通过6 MV-X射线照射MCF-7细胞,构建放疗抵抗细胞株MCF-7R。随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敲降miR-31-5p对MCF-7和MCF-7R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31-5p与TNS1的靶向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细胞系和MCF-7R细胞中miR-31-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MCF-7细胞(均P<0.01)。过表达miR-31-5p显著抑制MCF-7R细胞的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沉默miR-31-5p在MCF-7细胞中结果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证实TNS1是miR-31-5p靶基因。过表达miR-31-5p通过靶向下调TNS1显著抑制MCF-7R细胞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沉默miR-31-5p通过上调TNS1显著促进MCF-7细胞侵袭和抑制细胞凋亡(均P<0.01),从而上调MCF-7R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结论:miR-31-5p/TNS1分子轴与乳腺癌放疗抵抗存在调控关系,且过表达miR-31-5p可逆转MCF-7R细胞对放疗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miR-31-5p 张力蛋白l基因(TARSI) 放疗抵抗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闫云宇 翟福山 +4 位作者 王安峰 杨庚武 刘兵 李文雁 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2期42-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不同分期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转移侵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Ⅲa期和Ⅲb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66.67%,均高于对照组(x2=6.542、6.831,P<0.05),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者肿瘤标志物则低于对照组,而转移侵袭相关指标变化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周与12周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转移侵袭相关指标
下载PDF
HIF-1α、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范小玲 刘文其 +1 位作者 毛艳 康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HIF-1α、Tiam1在33例食管癌组织、15例正常食管黏膜...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HIF-1α、Tiam1在33例食管癌组织、15例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HIF-1α及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7%和72.7%,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7%,P<0.05);HIF-1α蛋白的表达程度与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Tiam1蛋白表达程度与临床分期及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两者均与年龄、性别、病变长度、组织学分级、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放疗后近期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1%,9mo和63.6%,25mo,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9%、13.6%、6.8%和90.9%、54.5%、36.4%,log-rank检验他们之间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相关分析,HIF-1α及Tiam1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3,P<0.05).结论:HIF-1α及Tiam1蛋白过表达对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HIF-1α过表达对食管癌放疗有抗拒作用,因此影响了放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乏氧诱导因子-1Α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放射疗法
下载PDF
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哲褒 于春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纳入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IGPs)的标准是 :①肿瘤直径 >4cm。②血浆PRL >2 0 0ng/ml。③高泌乳素分泌或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症状。本组 1 2例患者... 目的 :探讨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纳入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IGPs)的标准是 :①肿瘤直径 >4cm。②血浆PRL >2 0 0ng/ml。③高泌乳素分泌或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症状。本组 1 2例患者均给予药物 (溴隐停 )治疗 ,其中 6例结合放射治疗 ,1例给予药物加放疗后经蝶手术切除残余肿瘤。结果 :在平均随访的 2 3个月内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91 .3%,其中 4例肿瘤在MRI上消失。视力与治疗前一致者 5例 ,6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例经放疗后下降。PRL水平控制正常者 2例 ,而大于 2 0 0ng/ml者 4例。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脑脊液漏及卒中发生。结论 :对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先给予药物治疗 ,能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和控制PRL水平 ,部分患者因肿瘤消失而免于手术 ,另一部分患者肿瘤由“侵袭性”变为“非侵袭性” ,变两次手术为一次手术或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从而避免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泌乳素腺瘤 侵袭性 药物治疗 放疗
下载PDF
非血液标本的1,3-β-D-葡聚糖检测对放疗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力偀 唐友东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评估1,3-β-D-葡聚糖在非血液标本中对放射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肺癌患者放疗后血液、气道分泌物、胸水中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BG)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标本G试验检测结果对放射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 目的评估1,3-β-D-葡聚糖在非血液标本中对放射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肺癌患者放疗后血液、气道分泌物、胸水中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BG)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标本G试验检测结果对放射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效能存在差异。血液标本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均最高;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优为胸水标本。结论在G试验阳性判断阈值为≥10pg/mL的条件下,胸水和气道分泌物标本的G试验检测结果能够检测肺癌患者放疗后肺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非血液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