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效益-风险分析
1
作者 张力山 白晓滟 聂汶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进行效益-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进行正畸治疗的11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隐形组)55例,采用多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固定组)55例。...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隐形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进行效益-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进行正畸治疗的11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隐形组)55例,采用多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固定组)5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龈沟探诊深度(SPD)、咀嚼功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得分、龈沟液中TNF-α和IL-1β含量、牙槽骨密度、牙槽骨高度的差值,以及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状况。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比较两组的效益值和风险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BI、PLI、咀嚼功能、OHIP得分,IL-1β和TNF-α含量、不适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治疗费用高于固定组(P<0.05)。多准则决策决策模型显示效益指标中对治疗影响最大的是PLI,风险指标是牙周脓肿;隐形组和固定组的效益值分别为78和63,风险值分别为74和57,隐形组效益-风险总值比固定组高出16;在0%~100%相对风险权重范围内,隐形组的效益-风险总值总是高于固定组。结论:隐形矫治器治疗儿童错[牙合]畸形有助于保持牙周健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牙周健康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两种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应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斌 白玉兴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牙周应力分布的异同。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施加矫治力治疗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研究模型,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表面应力的分布特...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牙周应力分布的异同。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施加矫治力治疗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研究模型,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表面应力的分布特点。结果两种矫治技术平均主应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相同载荷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力绝对值小于固定矫治技术。结论相对于固定矫治技术而言,无托槽隐形技术产生的应力分布更小,更均匀,有利于牙周病患者治疗时牙周组织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固定矫治技术 应力
下载PDF
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牙面清洁度和矫治关注度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春艳 范捷 李亚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牙面清洁度和矫治关注度的差异。方法随机检测采用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金属托槽和陶瓷托槽)的错合畸形病例共60例,其中金属托槽20例,陶瓷托槽20例,隐形矫治20例,每次复诊时检测两组的牙面软垢指数(DI)、...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牙面清洁度和矫治关注度的差异。方法随机检测采用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金属托槽和陶瓷托槽)的错合畸形病例共60例,其中金属托槽20例,陶瓷托槽20例,隐形矫治20例,每次复诊时检测两组的牙面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及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牙面清洁度;第1次复诊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周围人对矫治器的关注度。结果隐形矫治组牙面的DI、CI、PLI均小于固定矫治组,且受到患者及周围人的关注程度比固定矫治组低。结论隐形矫治器牙面清洁度远优于固定矫治器,关注度低于固定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牙面清洁度 矫治关注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齿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文华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器对牙齿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器对牙齿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两组患者矫治1、3、6个月后GI、SPD、SBI、PLI等牙周指数与矫治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对照组GI、SBI、PL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F=2.770、3.590、3.788,P<0.05),且高于试验组外(P<0.05),但试验组各指标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PLI在治疗1、3、6个月时分别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会损伤患者牙周组织,患者佩戴期间口腔卫生清洁方便可能是对牙周组织健康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器 疗效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霍美玲 辛欣 +2 位作者 张颖 王瑞梅 小春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5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2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2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观察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咀嚼功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GI、S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I、PLI均小于对照组[(0.60±0.16)分比(0.68±0.19)分,(0.98±0.21)分比(1.22±0.23)分](t=2.062,P=0.021;t=4.934,P<0.001)。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咀嚼功能的检测波长长于对照组(P<0.01),OH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2/41)比19.51%(8/41)](χ^(2)=4.100,P=0.043)。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牙周健康的改善效果优于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可降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周健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天祥 闫长安 +2 位作者 吕玮 陈晓霞 高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5期93-95,共3页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双牙弓前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隐形组,各31例。传统组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隐形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双牙弓前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隐形组,各31例。传统组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隐形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参数、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指标和面部美学指标。结果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的总体治疗时间长于传统组,复诊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传统组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均高于治疗前及隐形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下中切牙长轴延长线与眶耳平面的夹角(FMIA)、上下中切牙角(U1-L1)增大,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减小,且隐形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与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美学指标,且对牙周组织影响较小,但是治疗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减数治疗 双牙弓前突 牙周组织 面部美学 固定矫治器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吾尔古力·阿不都热依木 热那古丽·伊那木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对比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40例,将其中7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 目的分析对比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40例,将其中7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方便程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美观程度等治疗满意度指标及患者相关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佩戴后的方便程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美观程度等治疗满意度指标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治疗 效果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晶晶 王超 +6 位作者 王宏伟 齐凤娜 张超 任素锋 李磊 白京红 齐素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对比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12例牙周病患者,根据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固定... 目的:对比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12例牙周病患者,根据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固定矫治器,n=54)和实验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n=58)。对比两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塞斯坦氏菌(Tf)和中间型普里沃菌(Pi)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 d、7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升高后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周病 正畸治疗 龈下菌群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