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诱变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廖科 文国琴 +1 位作者 杜宇阳 廖雪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为试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2种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诱变后凤仙花与普通凤仙花抗性生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普通凤仙花种子萌发率和出苗整齐度表现为低...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为试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2种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诱变后凤仙花与普通凤仙花抗性生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普通凤仙花种子萌发率和出苗整齐度表现为低浓度(0.1%)不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急剧下降,当NaCl浓度达到0.4%时,虽然种子能够萌发,但是胚根长出后,不能继续生长和进行根系分蘖,根尖部位褐变坏死。诱变凤仙花对水分亏缺极为敏感,保护酶系统迅速做出响应,使植株免受逆境伤害。诱变凤仙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诱变凤仙花对低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植株生理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盐胁迫产生的毒害也逐渐显现。诱变凤仙花在盐胁迫状态下,根系分蘖和根系长度显著降低,SOD、CAT活性显著增高,通过减少生长量,提高酶活性以保护有机体减少受到逆境的伤害,从长远来看,该种保护酶系统和自由基清除机制优于普通凤仙花对逆境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诱变凤仙花 保护酶 离子毒害
下载PDF
从中性溶液中吸附铀的中毒树脂的再生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影 刘国宏 +3 位作者 王立民 丁叶 邓锦勋 封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观测从中性溶液中吸附铀的中毒树脂及再生树脂的微观形貌,分析树脂中毒原因及再生效果。结果表明:中毒树脂表面污染物较多,呈胶体包裹、颗粒及絮状沉积状态;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Mg、Al、Ca、Fe、Si等;用1.0 mol/...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观测从中性溶液中吸附铀的中毒树脂及再生树脂的微观形貌,分析树脂中毒原因及再生效果。结果表明:中毒树脂表面污染物较多,呈胶体包裹、颗粒及絮状沉积状态;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Mg、Al、Ca、Fe、Si等;用1.0 mol/L NaOH溶液再生可有效去除中毒树脂表面沉积物,但对孔道内部的杂质去除效果不佳。实际生产中,需进一步优化中毒树脂的再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中毒 再生 形貌
下载PDF
Na^+对非盐生植物小麦幼苗生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付伟 马小军 贾洪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446-9447,9493,共3页
[目的]探讨Na+影响下小麦幼苗生长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方法]以烟麦19为供试小麦品种,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配比的Na+溶液处理小麦幼苗,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各处理的小麦地上部分生长量均低于对照,0.200m... [目的]探讨Na+影响下小麦幼苗生长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方法]以烟麦19为供试小麦品种,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配比的Na+溶液处理小麦幼苗,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各处理的小麦地上部分生长量均低于对照,0.200mol/LNaCl处理的小麦地上部分生长量最低,0.100、0.150和0.200 mol/LNaNO3处理的小麦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处理组1和2的小麦生长量均呈降低趋势;处理组3和4的小麦生长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组5的小麦生长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Na+和Cl-浓度升高,SOD酶活性下降。[结论]高浓度Na+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Na+浓度下,高浓度Cl-降低小麦生长量,低浓度Cl-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Cl-吸收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毒害 Na+ 小麦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Fe^(2+)对水稻苗期根系的影响及保护酶POD活性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龙应霞 刘荣鹏 刘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不同Fe2+浓度胁迫对水稻幼苗期根的毒害程度不同,测定不同浓度下水稻幼苗期根系的POD活性,从而得出POD在水稻亚铁毒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Fe2+浓度高于200 mg/L时,植株体内过多游离Fe2+存在会诱发多种自由基产生,造成氧化胁迫,损伤... 不同Fe2+浓度胁迫对水稻幼苗期根的毒害程度不同,测定不同浓度下水稻幼苗期根系的POD活性,从而得出POD在水稻亚铁毒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Fe2+浓度高于200 mg/L时,植株体内过多游离Fe2+存在会诱发多种自由基产生,造成氧化胁迫,损伤蛋白质,包括POD等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铁离子 毒害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萘胺类化合物对氟中毒家蚕体内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顺霖 顾国达 丁春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5-568,共4页
为了解萘胺类化合物 CRL缓解家蚕氟中毒的机理 ,研究了 CRL对氟中毒蚕血淋巴中氧自由基 (O·2 )水平的影响 .家蚕幼虫添食 Na F溶液后 ,幼虫血淋巴中 O·2 的含量明显增高 ,说明家蚕的氟中毒与蚕体内的 O·2 水平有关 .氟... 为了解萘胺类化合物 CRL缓解家蚕氟中毒的机理 ,研究了 CRL对氟中毒蚕血淋巴中氧自由基 (O·2 )水平的影响 .家蚕幼虫添食 Na F溶液后 ,幼虫血淋巴中 O·2 的含量明显增高 ,说明家蚕的氟中毒与蚕体内的 O·2 水平有关 .氟中毒的家蚕幼虫经 CRL处理后 ,血淋巴中的 O·2 的含量有所下降 ,经 CRL和增效剂协同处理后 O·2 的含量大幅度下降 ,甚至接近正常蚕 (对照区 )的水平 ,由此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中毒 氧自由基 萘胺类化合物 增效剂 解毒机理
下载PDF
Na^+、K^+和Cl^-对玉米营养和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洪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676-677,共2页
用NaCl、KCl、NaNO3和KNO34种盐处理非盐生植物玉米 (Zeamays)幼苗 ,比较Na+ 、K+ 和Cl- 的营养性和毒性。低浓度时 ,Na+ 、K+ 和Cl- 对玉米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其中K+ 的促进作用明显 ;高浓度处理时 ,Na+ 、K+ 和Cl- 的效应有差异。N... 用NaCl、KCl、NaNO3和KNO34种盐处理非盐生植物玉米 (Zeamays)幼苗 ,比较Na+ 、K+ 和Cl- 的营养性和毒性。低浓度时 ,Na+ 、K+ 和Cl- 对玉米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其中K+ 的促进作用明显 ;高浓度处理时 ,Na+ 、K+ 和Cl- 的效应有差异。NaCl和KCl处理时 ,Cl- 表现出明显的毒性 ;NaNO3和KNO3处理时 ,Na+ 表现出的毒害作用较K+ 强。低浓度的Na+ 和Cl- 促进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 ;高浓度的Cl- 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植株干枯或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含量 脯氨酸含量 营养元素 离子毒害
下载PDF
杂质离子对SPE膜-电极组件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金库 巴俊洲 +2 位作者 蒋亚雄 李军 吴文宏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研究了杂质离子对膜-电极组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明确了毒化机理,可得出以下结论:4种离子对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分为两类,Ni2+和Cu2+为一类,该影响通过在阴极欠电位沉积和电沉积,使氢的脱附发生在新的界面,致使阴极过电位升高... 研究了杂质离子对膜-电极组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明确了毒化机理,可得出以下结论:4种离子对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分为两类,Ni2+和Cu2+为一类,该影响通过在阴极欠电位沉积和电沉积,使氢的脱附发生在新的界面,致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Fe2+和Fe3+为一类,该影响主要是阻碍膜内质子和水的扩散,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可逆的,通过将膜-电极组件浸泡在酸中可得到恢复。本研究对防止膜-电极组件中毒失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离子 毒化机理 NAFion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汪艳 陈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6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6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疱疹、咽峡红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的发热、疱疹、咽峡红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热毒宁注射液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筛检人血液中26种常见毒药物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晓珊 黄晓兰 +3 位作者 吴惠勤 马叶芬 黄芳 朱志鑫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82,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快速筛检人血液中26种常见毒药物的新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摸索及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H 3.5)稀释血样后,乙醚萃取,分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法鉴定,并用提取离子进一步...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快速筛检人血液中26种常见毒药物的新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摸索及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H 3.5)稀释血样后,乙醚萃取,分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法鉴定,并用提取离子进一步验证,可以同时检测甲胺磷、毒鼠强、地西泮、尼可刹米、利多卡因、苯巴比妥、阿托品等7大类共26种常见毒药物,回收率大部分达80%-90%,检测限为0.01 mg/L。本法用色谱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离子同时定性,消除了血液中复杂基体的干扰,适用于中毒患者血液的应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选择离子检测 血液 快速 毒物 药物
下载PDF
银杏活性炭对4种有毒气体和铅镉离子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福亮 郁万文 潘静霞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验证银杏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分别采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研究了银杏活性炭对部分有毒气体及铅、镉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银杏活性炭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这4种气体的吸附能力都较强,其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最强... 为了验证银杏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分别采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研究了银杏活性炭对部分有毒气体及铅、镉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银杏活性炭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这4种气体的吸附能力都较强,其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可达到140%;银杏活性炭吸附铅、镉离子的效果也较好,对铅离子的吸附量接近200 mg.g-1,对镉离子的吸附量能达到90 mg.g-1;银杏活性炭对铅、镉离子的吸附受振荡时间、离子浓度、pH值、离子竞争吸附等因素的影响,但温度对铅、镉离子的吸附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活性炭 有毒气体 铅镉离子 吸附能力
下载PDF
铅中毒和驱铅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何剪太 朱轩仪 +1 位作者 巫放明 肖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3-57,共5页
铅中毒是一种铅暴露引起的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并累及多种器官的疾病。由于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铅中毒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本研究就铅中毒及其对神经、造血、骨骼、生殖系统及肾脏损伤做综述,并描述应用于驱铅药物研究的细胞和动物... 铅中毒是一种铅暴露引起的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并累及多种器官的疾病。由于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铅中毒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本研究就铅中毒及其对神经、造血、骨骼、生殖系统及肾脏损伤做综述,并描述应用于驱铅药物研究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以及阐述常用驱铅药物的利弊,重点介绍了通过阻断肝肠循环治疗铅中毒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驱铅药物 肝胆循环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强离子隙和血糖等指标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旭东 袁雪丰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 强离子隙(SIG) 血糖(BG) 生存 死亡 预后
下载PDF
离子交换技术在火山热液铀钼类型矿石堆浸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汉嘉 李占春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7-192,共6页
本文以上马架子火山热液铀钼类型矿石堆浸采铀开发为例,对离子交换技术回收浸出液中铀的工艺原理、条件和应用进行论述,对两种淋洗剂进行简要的论述和比较,并简要介绍了树脂钼中毒的机理及处理方法,对开发该类型矿床(点)具有一定的参考... 本文以上马架子火山热液铀钼类型矿石堆浸采铀开发为例,对离子交换技术回收浸出液中铀的工艺原理、条件和应用进行论述,对两种淋洗剂进行简要的论述和比较,并简要介绍了树脂钼中毒的机理及处理方法,对开发该类型矿床(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钼类型矿石 离子交换 堆浸 淋洗剂 树脂钼中毒
下载PDF
Na^+K^+Cl^-对碱蓬营养和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洪涛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8-9,共2页
用NaCl、KCl、NaNO3 和KNO3 四种盐处理盐生植物碱蓬 (Suaedasalsa)幼苗 ,比较Na+ 、K+ 、和Cl的营养性和毒性。低浓度时 ,Na、K和Cl对碱蓬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其中K元素的促进作用明显。高浓度处理时 ,Na、K和Cl的效应有差异 ,NaCl和N... 用NaCl、KCl、NaNO3 和KNO3 四种盐处理盐生植物碱蓬 (Suaedasalsa)幼苗 ,比较Na+ 、K+ 、和Cl的营养性和毒性。低浓度时 ,Na、K和Cl对碱蓬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其中K元素的促进作用明显。高浓度处理时 ,Na、K和Cl的效应有差异 ,NaCl和NaNO3处理时 ,Na和Cl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毒性 ,KCl和KNO3 处理时 ,K和Cl表现出毒害现象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和脯氨酸含量明显的升高 ,植株干枯或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叶绿素含量 脯氨酸含量 营养元素 离子毒害
下载PDF
氟乙酰胺中毒血镁检测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满燕 沈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镁浓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将3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在其入院24 h内,抽静脉血3 mL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与100例正常体检儿的血镁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氟乙酰胺中毒后血...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镁浓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将3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在其入院24 h内,抽静脉血3 mL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与100例正常体检儿的血镁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氟乙酰胺中毒后血清镁离子水平下降,其下降幅度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对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乙酰胺 中毒 镁离子 临床意义 血镁浓度
下载PDF
弗里曼离子源灯丝中毒现象
16
作者 杨启法 卢浩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9-513,共5页
根据近十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T51-200/ZK型金属离子注入机弗里曼离子源失效机理,着重讨论了以MoCl_5为工作物质时的灯丝中毒现象。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减少灯丝中毒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离子源 灯丝中毒 五氯化钼
下载PDF
中毒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毒再生
17
作者 许影 周根茂 +2 位作者 丁叶 封宇 王立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研究了铀水冶工艺中,离子交换树脂中毒的原因及解毒再生。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有机质及多硫酸盐引起树脂化学中毒,无机盐在树脂颗粒表面沉积造成树脂物理中毒;采用分步清洗法,可有效去除树脂污染物,实现中毒树脂解毒再生,再生后的树脂对... 研究了铀水冶工艺中,离子交换树脂中毒的原因及解毒再生。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有机质及多硫酸盐引起树脂化学中毒,无机盐在树脂颗粒表面沉积造成树脂物理中毒;采用分步清洗法,可有效去除树脂污染物,实现中毒树脂解毒再生,再生后的树脂对铀的吸附量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碱性溶液 中毒 解毒 再生
下载PDF
SPE-GC法研究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吗啡的再分布
18
作者 王惠玲 唐承汉 马丽霞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2-314,339,共4页
目的 确定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再分布的存在。方法 建立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模型 ,采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分析 (SPE GC)法进行研究。结果 急性中毒组大鼠死后 96h内 ,脑组织吗啡含量相对稳定 ,肝组织内吗啡... 目的 确定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再分布的存在。方法 建立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模型 ,采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分析 (SPE GC)法进行研究。结果 急性中毒组大鼠死后 96h内 ,脑组织吗啡含量相对稳定 ,肝组织内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增加 ;慢性成瘾组大鼠死后脑组织吗啡含量在 48h内相对稳定 ,48h后逐渐升高 ,肝组织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 ,与急性中毒组相同时间相比增长幅度显著差异。结论 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进行再分布 ,且生前进入体内的吗啡量影响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的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中毒 SPE-GC法 大鼠 组织再分布 死亡
下载PDF
添加Cl离子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全明 梁文俊 +5 位作者 张铁军 樊星 宋丽云 李坚 何洪 岳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0-1376,共7页
考察添加不同含量Cl离子对浸渍法制备的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随着Cl离子质量添加量从0增加到2.5%,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NO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结合在含有SO_2和H2O的SCR实验结果,确定1.5%Cl-V_2O_5-WO_... 考察添加不同含量Cl离子对浸渍法制备的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随着Cl离子质量添加量从0增加到2.5%,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NO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结合在含有SO_2和H2O的SCR实验结果,确定1.5%Cl-V_2O_5-WO_3/TiO_2为性能最优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49-362℃,NO转化率大于95%;在145-385℃,NO转化率大于90%。采用XRF、BET、XRD、TG、FT-IR和H2-TP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在反应气氛中加入SO_2和H2O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副反应产物含有NH+4和SO_2-4。适量Cl离子可以抑制硫物种沉积,减少副反应产物生成,增强催化剂抗中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离子 低温SCR 抗硫性能 催化剂中毒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海洋微藻藻粉中的8种脂溶性毒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莉媛 王艳龙 +4 位作者 陈军辉 王帅 史小星 石洪华 郑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119,共7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IT-MS)测定海洋微藻藻粉中8种典型脂溶性毒素的分析方法。藻粉样品经超声细胞破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藻毒素进行提取,用HPLC-ESI-IT-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对各种毒素(包...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IT-MS)测定海洋微藻藻粉中8种典型脂溶性毒素的分析方法。藻粉样品经超声细胞破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藻毒素进行提取,用HPLC-ESI-IT-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对各种毒素(包括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扇贝毒素2(PTX-2)、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1(AZA1)原多甲藻酸2(AZA2)、罗环内酯毒素(SPX),米氏裸甲藻毒素(GYM))进行测定。8种脂溶性藻毒素均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在0.991以上),检出限均介于0.085~1.315 p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5%~111.4%之间,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82%~10.17%范围。应用该方法对利玛原甲藻干藻粉中的毒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良好,说明本方法是海洋微藻藻粉中脂溶性藻毒素测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腹泻性贝毒 海洋微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