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秀凤 胡志海 贺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3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讨论腕部和肘部注射部位对下肢动脉显影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腕部和肘正中静脉注入各30例患者的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CTA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的CT值,分析并评价对比剂的团注效果。结果肘正中静脉注入,与腕部注入比较,腹主动脉... 目的讨论腕部和肘部注射部位对下肢动脉显影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腕部和肘正中静脉注入各30例患者的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CTA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的CT值,分析并评价对比剂的团注效果。结果肘正中静脉注入,与腕部注入比较,腹主动脉显影时间早,扫描启动时间短,注药后可较快地完成扫描计划,但两种注射方式对下肢动脉显影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手腕和肘正中静脉的不同注射部位对显影时间和扫描启动时间有影响,但是不同注射部位对下肢动脉的显示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下肢动脉 对比剂 团注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在下肢动脉疾病3D CE-MRA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玲 李大鹏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通过在1.5T、3.0T磁共振机器上分别使用低剂量及常规剂量对比剂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的对比研究,探讨下肢动脉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为准确评估下肢动脉性... 目的:通过在1.5T、3.0T磁共振机器上分别使用低剂量及常规剂量对比剂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的对比研究,探讨下肢动脉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为准确评估下肢动脉性病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者31例,其中1例患者因为病变,右小腿已经截肢,行下肢动脉3D CE-MRA检查。18例在1.5T MR机器上以常规剂量(38 ml)注射对比剂,13例在3.0T MR机器上以低剂量(15 ml)注射对比剂,对比分析二者评估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所有行3D CE-MRA检查者无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其中1例因左侧小腿不自主轻微抖动造成左侧胫腓段图像运动伪影。在1.5T MR机器上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与在3.0T MR机器上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相比,后者的小腿段图像质量优率呈现出高于前者趋势,各段血管除腘动脉段外图像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CE-MRA是下肢动脉病变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在3.0T MR机器上使用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法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低剂量 对比剂 下肢 动脉
下载PDF
小腿加压下肢动脉1.5T三维对比增强MRA对比剂剂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玉海 范影 +5 位作者 钱银锋 李曼曼 赵雷 史晓飞 曹莉 哈传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小腿加压法1.5T MR上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A(3D CEMRA)中减少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使用1.5T MR行腹主动脉至下肢动脉3D CE-MRA,A、B、C组使用钆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25mmol/kg、0.... 目的探讨采用小腿加压法1.5T MR上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A(3D CEMRA)中减少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使用1.5T MR行腹主动脉至下肢动脉3D CE-MRA,A、B、C组使用钆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25mmol/kg、0.20mmol/kg和0.15mmol/kg,比较三组患者最大密度投影(MIP)的图像质量,计算并比较原始增强图像腹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三组的MIP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盆腔动脉段图像质量A组和B组优于C组,膝以上动脉段A组和C组优于B组,膝以下动脉段图像质量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腿静脉污染程度C组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间腹主动脉SI、SNR、CNR及股动脉SNR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股动脉SI和腘动脉SI、SNR、CNR均低于B组和A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C组和B组股动脉CNR水平低于A组(P<0.05),但C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T MR行下肢动脉3D CE-MRA,使用0.15mmol/kg钆对比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下肢动脉 对比增强 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对比剂用量个体化注射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婷婷 郭伟 王道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60例行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组)、B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组),每组各30例。记录2组下肢动脉各监测血管分段的CT值... 目的:探讨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60例行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组)、B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组),每组各30例。记录2组下肢动脉各监测血管分段的CT值及对比剂用量,由2名具有5年以上血管诊断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并统计分析。结果:60例均获得了较满意的图像,B组主观影像评分明显优于A组(χ2=-2.181,P=0.027);2组下肢动脉各相同检测段血管的CT值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 0.05);B组对比剂用量少于A组。结论: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对比剂用量的个体化方案可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且图像质量得到改善,可常规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个体化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加温对比剂对下肢动脉DSA的影响
5
作者 许少睿 孔杰 +2 位作者 楼文胜 苏浩波 周陈瑶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加温对比剂在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共纳入4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使用常温对比剂行DSA造影,因发生疼痛或疼痛加重,导致造影不佳,后改用加温对比剂... 目的探讨使用加温对比剂在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共纳入4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使用常温对比剂行DSA造影,因发生疼痛或疼痛加重,导致造影不佳,后改用加温对比剂行下肢动脉DSA。统计分析常温组和加热组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评估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加温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比常温组下降了27.66%,其中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下降了34.04%;严重的运动伪影发生率也下降了19.14%;胫腓段和足部血管显示清楚率分别提高了23.32%和24.69%;股腘段、胫腓段、足部对比剂排空时间也分别缩短(3.33±1.99)、(8.71±2.67)、(9.34±2.29)s。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37℃加温对比剂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促进对比剂排空,可以减少对比剂刺激,降低或消除患者疼痛感,提高影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温度 下肢动脉 疼痛 粘度
下载PDF
改良小剂量对比剂测试技术在64排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贺素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6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小剂量对比剂测试技术在64排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64排CT下肢动脉CTA检查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改良小剂量对比剂测试技术在64排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64排CT下肢动脉CTA检查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示踪法技术检测,研究组予改良小剂量对比剂测试技术检测,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主观指标评分,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和辐射剂量指标水平。结果:两组原始轴位图像评分、容积再现图像评分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髂总动脉中点CT值、髂外动脉中点CT值、股动脉中点CT值、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背景信号和背景噪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剂量对比剂测试技术应用于64排CT下肢动脉CTA检测所获得理想图像质量效果优于示踪法技术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 血管成像 小剂量对比剂 64排CT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再谈步进DSA下肢动脉造影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金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20-3623,共4页
目的:再次探讨并总结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公司INNOVA4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技术员进行图... 目的:再次探讨并总结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公司INNOVA4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技术员进行图像采集曝光时,合理应用控制手柄来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移动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6例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均顺利完成后,获得清晰完整的DSA的动态图像,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明确造影依据。结论:常规下肢动脉造影路程长,范围广,需要分段多次进行造影。自从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得到完整的动态血管造影图像,减少了额外地DSA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的大量注射,节省检查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诊治安全性,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下肢动脉血管 对比剂 拼接
下载PDF
对比剂不同团注方式对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林观生 马周鹏 +1 位作者 付文兵 柳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对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下肢动脉CTA检查的9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C组各30例,B组31例。A、B两组均用单筒高压注... 目的探讨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对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下肢动脉CTA检查的9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C组各30例,B组31例。A、B两组均用单筒高压注射器注射100 mL对比剂,流率分别为3.5 mL/s、4.5 mL/s;C组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5 m L/s流率先注射60 m L对比剂,然后以相同流率注射40 mL生理盐水,其余扫描条件均相同。比较三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及碘摄入量。结果 A组患者的图像优良率、合格率分别为56.7%、66.7%,均低于B组的87.1%、93.5%及C组的86.7%、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患者的图像优良率及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图像髂总动脉分叉水平、股骨干1/2水平处股动脉、胫骨1/2水平处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水平4个层面的动脉CT值分别为(250.33±25.27) Hu、(251.70±14.64) Hu、(198.63±13.74) Hu及(181.96±10.73) Hu,B组的分别为(314.26±19.73) Hu、(324.31±20.56) Hu、(241.62±12.48) Hu及(203.46±11.58) Hu,C组的分别为(323.47±25.76) Hu、(325.95±18.65) Hu、(249.62±17.62) Hu及(210.32±9.92) Hu;三组患者图像同层面动脉CT值比较,A组均低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每例患者的碘摄入量为22.2 g,而A组和B组每例均为37 g,C组较A组及B组均减少了40%碘摄入。结论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较高流率团注低剂量对比剂并联合生理盐水行下肢动脉CTA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注射方式 下肢动脉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汤巧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8期2913-2915,共3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增强成像(CT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组41例(120kV、370造影剂0.8ml/kg),低管电压组42例(100kV、370造影剂0.8ml/kg),低管电压...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增强成像(CT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组41例(120kV、370造影剂0.8ml/kg),低管电压组42例(100kV、370造影剂0.8ml/kg),低管电压低剂量组41例(100kV、300造影剂0.8ml/kg),采用PHILIPSiCT256CT进行螺旋扫描,对患者的重建图像进行主管和客观评价,比较辐射剂量。结果3组原始轴位图像评分、VR图像评分、MIP图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伴随管电压以及对比剂浓度的降低,3组下肢动脉CT值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噪声明显增加,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明显减小(P〈0.05)。结论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能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是患者下肢CTA检查、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低浓度对比剂 下肢动脉CTA
下载PDF
大螺距联合70 kV及迭代重建在下肢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晏飞虎 包江萍 +3 位作者 龚涛 刘俊 舒黄子晨 晏根平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2期4555-4559,4565,共6页
目的探讨大螺距联合70 kV及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大螺距联合70 kV及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组下肢动脉CTA扫描方案:螺距0.6,管电压100 kV,滤波反投影算法,常规监测腹主动脉,对比剂总量为90~100 ml;研究组下肢动脉CTA扫描方案:螺距1.5,管电压70 kV,SAFIRE,监测层面放置于腘动脉水平,对比剂总量=患者体质量(kg)×1.1 ml/kg,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测量并计算两组腹主动脉下段、股动脉中段、腘动脉段及胫后动脉中段血管感兴趣区的CT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患者的对比剂用量、扫描长度、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两组腹主动脉下段和股动脉中段的CT值、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腘动脉段的CT值、SNR、CNR高于常规组(581±81比388±82、35.6±7.3比29.3±8.4、32.2±6.8比25.7±7.7)(P<0.01),胫后动脉中段的CT值、SNR、CNR均高于常规组(534±72比325±60、32.8±5.9比27.9±7.5、29.8±5.6比24.0±6.0)(P<0.01)。研究组对比剂用量少于常规组[(67±10)ml比(95±4)ml](P<0.01),CTDIvol、DLP低于常规组[(1.61±0.14)mGy比(5.62±0.39)mGy、(182±19)mGy·cm比(626±61)mGy·cm](P<0.01),两组扫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下肢动脉CTA检查应用大螺距1.5联合70 kV及迭代重建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减少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 大螺距 70 kV 对比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