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result for the rupture process of Nov.13, 2017,Mw7.3 earthquake at Iran-Iraq border 被引量:2
1
作者 WeiMin Wang JianKun He +1 位作者 JinLai Hao ZhenXing Y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年第1期82-83,共2页
At UTC 2017-11-12 18:18:17,an Mw7.3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border between Iran and Iraq(location 34.886°N,45.941°E,depth 23 km according to USGS).We carried out focal mechanism and rupture process studie... At UTC 2017-11-12 18:18:17,an Mw7.3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border between Iran and Iraq(location 34.886°N,45.941°E,depth 23 km according to USGS).We carried out focal mechanism and rupture process studies with the data from IRIS data center,using 26 far-field P-waveforms and 25 SH-waveforms with high S/N ratio and relatively even azimuth coverage(epicentral distance)in a point source model to invert for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the result(Figure1)was used to construct a finite fault model for rupture process inversion(Yao and Ji,1997;Wang et al.,2008),resulting in a preliminary slip distribution of this earthquake(Figures 2-4).The calculated seismic moment is 1.1×1020 N·m,Mw=7.3.The maximum slip is about 7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n-iraq border earthquake source process WAVEFORM inversion
下载PDF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esence and topography of the D'' discontinuity under the Russia–Kazakhstan border region using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a deep earthquake in Spain
2
作者 Xuzhang Shen Yuanze Zhou +2 位作者 Koki Idehara Xiuping Mei Kangsheng Xu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The D'' layer,which is located atop the core–mantle boundary,has long been an area of focus for global seismology studies. A widely used approach to study the discontinuities in the D'' layer involves the use of ... The D'' layer,which is located atop the core–mantle boundary,has long been an area of focus for global seismology studies. A widely used approach to study the discontinuities in the D'' layer involves the use of the SdS phases between the S and ScS phases,which requires that certain stringent conditions be satisfied with respect to an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earthquake depth. Therefore,this approach is only practical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and topography of velocity interfaces in certain local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Russia–Kazakhstan border region has been a ‘‘blind spot'' with respect to this detection method. The seismic network deployed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recorded relatively clear SdS phases for the MS6.3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Spain on April 11,2010,allowing this blind spot to be studie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observed waveforms and synthetics and uses the travel times of the relevant phases to obtain a D'' discontinuity depth between2,610 and 2,740 km in the examined area.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results regarding the depth of the D'' layer discontinuity for this region an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global studies of the D''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Russia-Kazakhstan border Spain deep earthquake North eastern margin of Tibet
下载PDF
Study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October 12^(th),2019 MS5.2 Beiliu Earthquake,Guangxi,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BI Lisi LU Banghua +1 位作者 YANG Xuan WU B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20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On October 12th,2019,a MS5.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Beiliu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with a focal depth of 10 km.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where the moderate-... On October 12th,2019,a MS5.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Beiliu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with a focal depth of 10 km.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where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are relatively active. The highest intensity of this earthquake is estimated up to Ⅵ besides the isoseismic line showed an ellipse shape with a long axis trend in the NW direction.The aftershocks are not evenly distribu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re: strike 346°,dip 85°,rake 19° for the nodal planeⅠ,and strike 254°,dip 71°,rake 175° for the nodal planeⅡ. The type of the coseismic fault is strikeslip. After analyzing these results above and the active faults near the epicenter,we get that the nodal planeⅠ is interpreted as the coseismic rupture plane and the BamaBobai Fault is a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MS5.2 Beiliu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5.2 Beiliu earthquake Seismogenic structure border area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Bama-Bobai Fault
下载PDF
2023年2月23日塔吉克斯坦M_(W)6.8地震强震数据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4
作者 戴丹青 席楠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8时37分,在塔吉克斯坦距我国边境线较近区域发生M_W6.8地震。利用新疆地区强震台站(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台站)数据,对此次地震进行破裂过程的快速反演。基于地震破裂方向性效应,通过台站峰值加速度与...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8时37分,在塔吉克斯坦距我国边境线较近区域发生M_W6.8地震。利用新疆地区强震台站(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台站)数据,对此次地震进行破裂过程的快速反演。基于地震破裂方向性效应,通过台站峰值加速度与经验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确定地震的主破裂面。得到的破裂模型表明,此次地震为单侧破裂,破裂面呈NE—SW走向展布,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25s,释放地震矩为1.8×10^(19)N·m,破裂长度约32km,最大滑动量约1.8m,最大破裂点位于震中NE方位约28 km处。基于新疆地区强震数据记录的震源破裂过程的快速产出,为临近我国边境地区强震的震后破裂过程应急产出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破裂过程 峰值加速度 预警台站 边境大震应急
下载PDF
京津冀交界地区小震活动特征研究
5
作者 岳晓媛 崔博闻 +2 位作者 王丽红 马梁 王燕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结合1992年以来京津冀交界地区中等以上(M_(L)≥4.0)地震活动,分析该地区小震活动的起伏变化特征并提取异常指标。分析发现,京津冀交界地区M_(L)2.0~2.9地震活动出现4个月持续增强且频次≥10后,8个月内发生M_(L)4.0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 结合1992年以来京津冀交界地区中等以上(M_(L)≥4.0)地震活动,分析该地区小震活动的起伏变化特征并提取异常指标。分析发现,京津冀交界地区M_(L)2.0~2.9地震活动出现4个月持续增强且频次≥10后,8个月内发生M_(L)4.0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对该项预报指标进行预测效能分析,地震对应率为80%,虚报率为20%,漏报率为33%,R=0.57,R_(0)=0.44,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可以作为短期预报指标为京津冀交界地区中等以上地震的震情分析提供预测依据。同时,文章对小震活动出现高频异常的成因和可信度进行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交界地区 小震活动 高频异常 预报效能
下载PDF
Post-earthquake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in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of areas affected by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China in 2008 被引量:9
6
作者 ZHOU Kan LIU Baoyin FAN Ji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8期1363-1381,共19页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neighboring mountainous areas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earthquakes with a magnitude greater than M<sub>s</sub> 5.0, as well as having a dense distribution of...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neighboring mountainous areas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earthquakes with a magnitude greater than M<sub>s</sub> 5.0, as well as having a dens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collapses,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Revealing the post-disa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covery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capacity in order to formulate control policies and recovery methods for post-disaste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economic resilience. Using long-term socioeconomic data and th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 model,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index of the areas most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2008 and adopted the improved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VRS) 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 and the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annual post-disaster recove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index of the areas most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0.877. The earthquake resulted in a short-term economic recession in the affected areas, but the economy returned to pre-quake levels within two years. In addition, the industrial economy was less resilient than agriculture and the service industry. (2)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recovery efficiency of the disaster-stricken area in the year following the disaster was 0.603.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the plain and hilly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plateau and mountain areas. (3) The annual fluctuation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following the disaster was considerable, and the economic recovery efficienc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resulting in a short-term economic recession. The TFP index returned to steady state following decreases of 33.7% and 15.2%, respectively, in the two years following the disaster. (4)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caused mainly by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renewal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was the leading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following the disaster.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scale of economic recovery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long-term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disaster-stricken areas depended mainly on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latter w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maintaining the long-term growth of the post-disaster economy.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disaster-stricken areas need to actively change and readjust their economic 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updating the produc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cale effects of large-scale capital, new facilities, human resources, and other investment factors following the disaster so as to enhanc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in response to the dis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resilience recovery efficiency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rea Wenchuan earthquake border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青新交界8.1级地震生命线工程震害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恩栋 王东升 +1 位作者 陆鸣 邵广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1,共5页
介绍了青新交界 8.1级地震中青藏公路沿线各类生命线工程的震害 ,初步分析了产生震害的原因。
关键词 青新交界8.1级地震 生命线工程 震害 青藏公路 雪水河桥 输油管线
下载PDF
新青8.1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元生 沈文荣 徐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T001,T002,共6页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资料 ,取 3 4°~ 3 8°N ,86°~ 94°E为研究区域 ,对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青 8.1级地震前的热红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从 2 0 0 1年 1 0月 1 7日起出现明显的地温...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资料 ,取 3 4°~ 3 8°N ,86°~ 94°E为研究区域 ,对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青 8.1级地震前的热红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从 2 0 0 1年 1 0月 1 7日起出现明显的地温异常条带 ,随着时间的变化 ,异常区域不断扩大并存在迁移现象 ,异常持续时间近一个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震前兆 热红外异常 新青8.1级地震 地温异常
下载PDF
地震红外背景场研究进展与示范区亮温背景场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孟庆岩 卢显 +3 位作者 邵楠清 申旭辉 耿飞 王园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8-447,508,共10页
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红外背景场的研究进展,进而基于2010—2013年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构建了首都圈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亮温背景场,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外亮温背景场时间上主要受季节变化影响,空间上主要受... 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红外背景场的研究进展,进而基于2010—2013年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构建了首都圈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亮温背景场,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外亮温背景场时间上主要受季节变化影响,空间上主要受地形影响,为地震热异常的判定和识别提供了研究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震 热红外异常 背景场 首都圈 甘青川交界区
下载PDF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储飞 王韶稳 +3 位作者 张毅 谈昕 袁泉 徐如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3,526,共7页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处于1974年地震引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应力变化值约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发生对1979年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应力变化值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震源机制解 苏皖交界
下载PDF
西部及邻区两次强震序列的震级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坚 张小涛 +2 位作者 马广庆 靳玉科 张建国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438,共4页
关键词 科里奥利力效应 震级特征 昆仑山口西地震 中俄蒙交界地震
下载PDF
纪念古浪8级大震九十周年——暨对特大地震的研究讨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1 位作者 张向红 白雪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置甘肃古浪8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本文用几种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分别用块体交界带指标、高山峰指标探讨了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发生的位置,并以这两个指标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发生的位置。从国内某些大震25年... 置甘肃古浪8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本文用几种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分别用块体交界带指标、高山峰指标探讨了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发生的位置,并以这两个指标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发生的位置。从国内某些大震25年周期的相关性和太阳活动峰年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的发生年份。这些回顾性的指标研究对今后地震动、地震风险区划和预测大地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浪大震 块体交界带 高山峰指标 太阳活动 25年时间间隔
下载PDF
粤桂琼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若干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镇寰 华卫 +1 位作者 罗振暖 李海华 《华南地震》 2003年第3期25-34,共10页
在总结粤桂琼交界地区震例的基础上,研究了它的地震活动特征:地震空间分布受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强震具双震和成对性,地震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存在单向相关、地震条带是强震前兆、ML≥4级地震迅速增加是强震中期信号、第二周期尚... 在总结粤桂琼交界地区震例的基础上,研究了它的地震活动特征:地震空间分布受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强震具双震和成对性,地震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存在单向相关、地震条带是强震前兆、ML≥4级地震迅速增加是强震中期信号、第二周期尚储存7 4级地震能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特征 粤桂琼交界地区 震例研究
下载PDF
华北某些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平建军 曹肃朝 +2 位作者 张清荣 米雪梅 焦成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至包头一带5级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点。另外还研究了1981年以来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以及1998年至2001年11月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特征 统计分析 地震区域 成因 空间活动特点
下载PDF
四川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特征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红梅 赵真 +1 位作者 张莹 张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6,共9页
四川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危险性高、地质灾害风险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异巨大、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等。在灾害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地震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及应急备震能力等4个方... 四川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危险性高、地质灾害风险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异巨大、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等。在灾害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地震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及应急备震能力等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反映地震灾害风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建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四川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地区进行评估,并将该地区相对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成5个等级。结果显示:凉山州的地震灾害风险等级整体处于中高风险,其中西昌市和冕宁县地震灾害风险最高,甘孜州和雅安市的地震灾害风险水平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区域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 特征分析 指标体系 空间分析 四川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丽 孟令媛 +2 位作者 吴昊昱 李玉铰 陈慧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1-591,共11页
对晋冀蒙交界地区1970年以来M_(S)≥5.5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M_(S)≥5.5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显著地震或震群等指标,均出现了异常。异常图像的空间演化基本上... 对晋冀蒙交界地区1970年以来M_(S)≥5.5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M_(S)≥5.5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显著地震或震群等指标,均出现了异常。异常图像的空间演化基本上围绕主震震源区或在其附近发生,这些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对未来主震的时、空、强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图像的时间演化特征在不同震例前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符合非均匀介质中坚固体孕震模式。显著地震或震群基本上是在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等图像异常的后期出现,表明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对主震的时间和地点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地震活动 显著地震 震群
下载PDF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德科 赵卫红 李炳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 ,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 ,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 ,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 1983年山东菏泽Ms 5 9地震和 198...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 ,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 ,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 ,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 1983年山东菏泽Ms 5 9地震和 1985年河北任县Ms 5 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 ,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 ,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 ,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 ,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 ,该区模糊熵值减到 0 90 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 ,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 ,减熵过程越大 ;震级越大 ,减熵过程越明显 ,减熵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下流体 模糊从属函数 模糊熵 冀鲁豫交界区 地震前兆 震级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向东 王晓山 +1 位作者 陈婷 张素欣 《华北地震科学》 2017年第4期16-21,共6页
收集整理晋冀蒙交界地区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28日间448次1.0级以上地震事件的6 678条P波和6 103条S波到时资料,采用震源位置-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使用Velest程序计算了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利用这一... 收集整理晋冀蒙交界地区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28日间448次1.0级以上地震事件的6 678条P波和6 103条S波到时资料,采用震源位置-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使用Velest程序计算了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对该地区1 763次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分布集中于5~20km区间,趋于正态分布,定位结果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地震定位 Velest程序
下载PDF
利用重复地震观测粤闽交界地区地壳介质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秀薇 胡秀敏 +1 位作者 刘锦 黄元敏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利用粤闽两省数字化地震台网2007年6月~2010年5月的走时及波形记录对南澳地区ML≥1地震用双差法重新进行定位,根据定位结果挑选重复地震丛,并研究地震丛的P波走时经伪弯曲射线追踪技术及波形互相关校正后的走时差变化。经上述处理后,... 利用粤闽两省数字化地震台网2007年6月~2010年5月的走时及波形记录对南澳地区ML≥1地震用双差法重新进行定位,根据定位结果挑选重复地震丛,并研究地震丛的P波走时经伪弯曲射线追踪技术及波形互相关校正后的走时差变化。经上述处理后,汕头台、潮州台记录的南澳地区地震的P波走时差在2008年6~8月间出现负异常,经与地震活动性及形变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认为该时段的负异常反映了区域地壳介质速度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地震 射线追踪 地壳介质变化 粤闽交界 双差定位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时间序列谱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想 冯向东 平建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晋冀蒙交界区1494年至2009年间发生的30个M_S≥5.0地震的时间—震级序列的准周期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M_S≥5.0地震序列现阶段存在333年的较长稳定周期和77年的中等周期以及11年...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晋冀蒙交界区1494年至2009年间发生的30个M_S≥5.0地震的时间—震级序列的准周期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M_S≥5.0地震序列现阶段存在333年的较长稳定周期和77年的中等周期以及11年、8.6年的优势短周期,333年的长周期表明该区5级以上地震高潮期已过,但仍处于地震的较强活跃时段,77年的中等周期表明目前处于5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的低潮期,而11年的短周期显示2010年前后周期峰值达到极大值,表明2010年在77年成组活动的低潮期内有一次小的高潮,而8.6年的短周期显示周期已于2007年达到峰值极大值。相比于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方法不仅能够分辨出地震活动的优势准周期性,而且能够对不同周期在不同时段的活跃程度给出清晰的描述,对当前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判断相对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傅里叶变换 周期性 晋冀蒙交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