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old-iridium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Lizhi Yuan Zhao Yan +3 位作者 Luhua Jiang Erdong Wang Suli Wang Gongquan Su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05-810,共6页
Carbon supported gold-iridium composite(Au Ir/C)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one-step process and was investigated as the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Th... Carbon supported gold-iridium composite(Au Ir/C)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one-step process and was investigated as the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u Ir/C compos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lthough the Au and Ir in the Au Ir/C did not form alloy, it is clear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Ir decreases the average Au particle size to 4.2 nm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Au/C(10.1 nm). By systematical analysis on chemical state of metal surface via XP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u surface for the Au/C can be activated by potential cycling from 0.12 V to 1.72 V,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d surface roughness of Au,thus improving the ORR activity. By the same potential cycling, the Ir surface of the Ir/C was irreversibly oxidized, leading to degraded ORR activity but uninfluenced OER activity. For the Au Ir/C, Ir protects Au against being oxidized due to the lower electronegativity of Ir.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Au and Ir in catalyzing ORR and OER, the Au Ir/C catalyst displays an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to the ORR and a comparable OER activity. In the 50-cycle accelerated aging test for the ORR and OER, the Au Ir/C displayed a satisfied stability, suggesting that the Au Ir/C catalyst is a potential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the oxygen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GOLD iridium Bifunctional catalyst
下载PDF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iridium supported on rutile titania for th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N_2O propellants 被引量:4
2
作者 Shuang Liu Nanfang Tang +3 位作者 Qinghao Shang Chuntian Wu Guoliang Xu Yu Co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89-1193,共5页
N2O is a promising green propellant and exhibits great potential for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s. It is difficult for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itiate the propulsion process, to occur at... N2O is a promising green propellant and exhibits great potential for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s. It is difficult for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itiate the propulsion process, to occur at temperatures below 600 °C due to the high activation energy of N2O. In this work, we report an Ir supported on rutile TiO2(Ir/r-TiO2) catalyst which exhibits a fairly high activity for high-concentration N2O decomposition. HAADF-STEM, H2-TPR, and XP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ly dispersed Ir particles and improved oxygen mobility on the Ir/r-TiO2 could facilitate the decompo-sition of N2O and desorption of the adsorbed oxygen. Bridge-bonded peroxide intermediates were observed with in-situ DRIFT and herein, a detailed decomposition route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Nitrous oxid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iridium catalyst TITANIA
下载PDF
Designing active and stable Ir-based catalysts for the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3
作者 Zijie Lin Tanyuan Wang Qing Li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2023年第3期299-311,共13页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PEMWEs)remains a tough challenge to date,as they rely on the use of highly scarce iridium(Ir)with insuffici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PEMWEs)remains a tough challenge to date,as they rely on the use of highly scarce iridium(Ir)with insuffici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Therefore,exploring the degradation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Ir-based catalysts during the OER and search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Ir-based catalysts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large-scale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PEMWEs.This minireview briefly describes the adsorbate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lattice oxygen oxidation mechanism for Ir-based catalysts to complete the OER process.Then,the valence change of Ir during the OER is discussed to illustrate the origin of the favorable stability of Ir-based catalysts.After that,different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IrO2,such as elemental doping,surface engineering,atom utilization enhancing,and support engineering,are summarized in the hopes of finding some commonalitie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Finally,the perspectiv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r-based OER catalysts in PEMW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iridium catalysts Degradation mechanism Hydrogen production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ermetallic Pt-Ir-Au catalysts for NO decomposition 被引量:3
4
作者 Akira Morikawa Kohei Okumura +3 位作者 Masaru Ishii Koichi Kikuta Akihiko Suda Hirofumi Shinj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A termetallic catalyst of Pt-Ir-Au/Al2O3 for NOx decomposition was prepared by loading the metallic colloids in C2H5OH-H2O solution and a surfactant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Compared with an impregnated Pt/Al2O3 catal... A termetallic catalyst of Pt-Ir-Au/Al2O3 for NOx decomposition was prepared by loading the metallic colloids in C2H5OH-H2O solution and a surfactant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Compared with an impregnated Pt/Al2O3 catalyst,the termetallic catalyst of PtIrAu811/Al2O3,with a Pt:Ir:Au atomic ratio of 8:1:1,exhibited higher NO decomposition and selectivity to N2.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wer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state of the supported metals and indicate three precious metals alloyed on the catalyst.In the study of NO-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oxygen desorption on the PtIrAu811 catalyst shifted to the low temperature side compared to that on Pt/Al2O3,which correlated well with its high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NO de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stS iridium GOLD PLATINUM DECOMPOSITION nitrogen oxides
下载PDF
铱/铑/钌复合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的研究
5
作者 顾明兰 孟庆军 +1 位作者 顾卫忠 吴良泉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随着醋酸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显得非常重要。研究了在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稳定性较好的贵金属铱,钌来部分替代贵金属铑在羰基化合成醋酸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铱催化剂 铑催化剂 钌催化剂 甲醇 羰基化 醋酸
下载PDF
乙酸合成中铱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中毒因素的分析
6
作者 张宏喜 黄贤斌 +3 位作者 梁培 杨显德 顾明兰 韦良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33-137,156,共6页
甲醇羰基化制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铱基催化剂相对于铑基催化剂具有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的水含量低、副产物丙酸生成较少等优点,然而存在着催化剂对杂质离子敏感度高与催化剂分离成本高等问题。以甲醇羰基化制乙酸中经典铱基催... 甲醇羰基化制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铱基催化剂相对于铑基催化剂具有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的水含量低、副产物丙酸生成较少等优点,然而存在着催化剂对杂质离子敏感度高与催化剂分离成本高等问题。以甲醇羰基化制乙酸中经典铱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分析为重点,总结了引起铱基催化剂中毒的因素和新型铱基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进展,旨在为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羰基化 乙酸 铱基催化剂 中毒
下载PDF
甲醇制乙酸工艺中降低杂质离子浓度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宏喜 于晨雨 +3 位作者 周美边 杨显德 顾明兰 杨晶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55-160,共6页
乙酸是合成乙酸乙烯、乙酸酯、乙酸酐和氯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关键原料。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是目前的主流工艺,然而在反应液中微量的杂质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当前主流的Cativa工艺(铱基均相催化体系)为例,分析... 乙酸是合成乙酸乙烯、乙酸酯、乙酸酐和氯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关键原料。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是目前的主流工艺,然而在反应液中微量的杂质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当前主流的Cativa工艺(铱基均相催化体系)为例,分析了杂质离子的来源及其对催化剂性能的负面影响。综述了当前采用的杂质离子处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在杂质离子去除中的应用。从而为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的正常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甲醇 羰基化 杂质金属 铱-碘催化剂 树脂脱除法
下载PDF
甲醇羰基化制醋酸铱基催化剂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修成 张守民 +2 位作者 黄唯平 赵维君 吴世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3-618,共6页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甲醇羰基化是目前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 ,铱基催化剂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甲醇羰基化反应制备醋酸的催化剂 .介绍了铱基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机理、速度影响因素 ,并与铑基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甲醇 羰基化 制备 醋酸 铱基催化剂 催化机理 铑基催化剂
下载PDF
Ir/SiO_2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和原位Raman光谱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翁维正 罗春容 +4 位作者 李建梅 刘颖 林海强 黄传敬 万惠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853-1857,共5页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Raman光谱技术对Ir/SiO2 上甲烷部分氧化 (POM)制合成气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跟踪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在H2 预还原的新鲜Ir/SiO2 表面 ,CO是V(CH4)∶V(O2 )∶V(Ar) =2∶1...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Raman光谱技术对Ir/SiO2 上甲烷部分氧化 (POM)制合成气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跟踪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在H2 预还原的新鲜Ir/SiO2 表面 ,CO是V(CH4)∶V(O2 )∶V(Ar) =2∶1∶45混合气反应的初级产物 ,因而甲烷的直接氧化过程是CO生成的主要途径 ;而在稳态反应条件下 ,CO生成的途径可能主要来自CO2 和H2 O与催化剂表面积碳物种 (CHx)和 /或CH4的反应 .催化剂上生成的积碳可能是导致稳态条件下Ir/SiO2 上POM反应机理不同于H2 预还原的新鲜催化剂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原位Raman光谱 二氧化硅负载铱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甲醇羰基化制乙酸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玉和 贺德华 徐柏庆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Monsanto公司的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工艺具有甲醇转化率高、产物产率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着主催化剂铑价格昂贵、助催化剂碘化物腐蚀设备等缺点。本文重点从催化机理研究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Monsanto技术的最新改进研究工作、英国石油 ( BP)... Monsanto公司的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工艺具有甲醇转化率高、产物产率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着主催化剂铑价格昂贵、助催化剂碘化物腐蚀设备等缺点。本文重点从催化机理研究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Monsanto技术的最新改进研究工作、英国石油 ( BP)公司的甲醇羰基化制乙酸铱基催化体系 (名为 Cati-va TM工艺 ) ,并介绍了无碘化物促进的甲醇羰基化催化体系 ,分析了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及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碳基化反应 乙酸 催化剂 碘化物
下载PDF
负载型铱催化剂催化氯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新梅 陈骏如 +1 位作者 周亚芬 李贤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Ir/γ-Al2O3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下活化1.0h得到的Ir/γ-Al2O3催化活性最高,在n(对氯硝基苯...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Ir/γ-Al2O3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下活化1.0h得到的Ir/γ-Al2O3催化活性最高,在n(对氯硝基苯)∶n(Ir)=3 000、反应温度50℃、氢气压力0.5MPa、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反应2.5h,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对氯苯胺的选择性均达到100.0%。用该催化剂催化邻、间氯硝基苯加氢,当底物全部转化时,生成邻、间氯苯胺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9.2%和100.0%,均没有检测到脱氯产物的生成。用该催化剂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催化剂循环使用8次,反应时间延长至5h,对氯硝基苯完全转化,对氯苯胺的选择性仍高达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硝基苯 负载型铱催化剂 Γ-氧化铝 选择性加氢 氯代苯胺
下载PDF
贵金属铱对氨分解用镍基催化剂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雪 储伟 +2 位作者 倪平 罗仕忠 张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贵金属质量分数的镍-铱双金属催化剂,以氨分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贵金属铱的添加提高了10%Ni/γ-Al2O3的低温活性。在铱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时,氨分解反应活性随铱质量分数的增加出现最大... 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贵金属质量分数的镍-铱双金属催化剂,以氨分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贵金属铱的添加提高了10%Ni/γ-Al2O3的低温活性。在铱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时,氨分解反应活性随铱质量分数的增加出现最大值(相应的Ir质量分数为0.7%),对应的10%Ni-0.7%Ir/γ-Al2O3催化剂在400℃时,氨分解率为43.55%,较单组分的Ni催化剂高40.0%。用H2-TPR、H2-TPD、BET和XRD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r与活性组分Ni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铱的添加促进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减小了镍的晶粒尺寸,且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位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氨分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铱 镍基催化剂 氨分解反应 低温活性
下载PDF
氧化铝担载的贵金属铱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雄伟 储伟 +3 位作者 王晓东 杨维慎 盛世善 张涛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以ZrO2,La2O3或MgO为助剂制备了氧化铝担载型铱基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甲醇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H2程序升温脱附和CO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La2O3和MgO助剂的引入均能提... 以ZrO2,La2O3或MgO为助剂制备了氧化铝担载型铱基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甲醇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H2程序升温脱附和CO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La2O3和MgO助剂的引入均能提高主产物氢气和CO的选择性.ZrO2是甲醇裂解反应的优良助剂,可以显著提高甲醇的转化率和氢气的收率.氧化铝担载型贵金属铱基催化剂上存在强的氢溢流现象,这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同时有利于产物的脱附,氧化物助剂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促进氢的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氧化锆 氧化镧 氧化镁 助剂 甲醇裂解
下载PDF
钡修饰Ir/SiO_2催化剂对氨分解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平 储伟 +2 位作者 罗仕忠 王晓东 张涛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7-411,416,共6页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Ba修饰S iO2担载型铱(Ir)基催化剂(Ba-Ir/S iO2)在氨催化分解模型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Ba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H2-TPR和H2-TPD对Ba-Ir/SiO2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助催化剂Ba和活性催化组分I...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Ba修饰S iO2担载型铱(Ir)基催化剂(Ba-Ir/S iO2)在氨催化分解模型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Ba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H2-TPR和H2-TPD对Ba-Ir/SiO2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助催化剂Ba和活性催化组分Ir之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Ba-Ir/SiO2在氨催化分解模型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零价态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分解 助剂 催化剂
下载PDF
稀土对铱基甲醇羰基化催化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博 季生福 +2 位作者 吕顺丰 李彤 王世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或氧化物对铱基羰基化催化体系进行改性,并考察了改性后的催化体系的羰基化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对Ir-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羰基化反应活性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对Ir-I和Ir-Ru-... 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或氧化物对铱基羰基化催化体系进行改性,并考察了改性后的催化体系的羰基化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对Ir-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羰基化反应活性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对Ir-I和Ir-Ru-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羰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其中,当采用Nd2O3对Ir-Ru-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在CH3COOCH3含量10.0%(w)、H2O含量3.9%(w)的条件下,甲醇羰基化反应速率可增至15.5 mol/(L.h)。Ir-Ru-I催化体系经稀土金属氧化物改性后,气相副产物CH4和CO2的平均生成速率增大,液相副产物丙酸的平均生成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碘化物 稀土氧化物 铱基催化剂 甲醇羰基化
下载PDF
甲苯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加氢转化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学礼 柳云骐 +1 位作者 崔敏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22,共5页
针对柴油加氢深度脱芳过程中单环芳烃的加氢饱和及选择开环两个重要反应,以USY-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含有Pt和Ir活性组分的两个系列催化剂,研究了模型化合物甲苯在这两个系列催化剂上的加氢转化反应规律。结果发现,Pt/USY-A... 针对柴油加氢深度脱芳过程中单环芳烃的加氢饱和及选择开环两个重要反应,以USY-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含有Pt和Ir活性组分的两个系列催化剂,研究了模型化合物甲苯在这两个系列催化剂上的加氢转化反应规律。结果发现,Pt/USY-Al2O3具有较高的加氢饱和及加氢生成环烷烃后的缩环异构活性,但是环烷烃的开环活性尤其是选择开环活性较低;将Pt/USY-Al2O3催化剂与Ir/USY-Al2O3催化剂以1:2的体积混合后开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在温度280℃、压力4.0 MPa、空速2 h-1、氢油体积比1 000的条件下,甲苯在该催化剂上的转化率大于95%,开环产物收率达到12.17%,而裂化产物收率只有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饱和 加氢转化 贵金属催化剂 甲苯 开环 收率 Al2O3 环烷烃 单环芳烃 裂化
下载PDF
肼分解催化剂的表征及失活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许群 张涛 +1 位作者 孙孝英 关文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4-596,共3页
Ir/ γ Al 2O 3 catalyst for hydrazine decomposi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XPS, SEM, H 2 TPD and H 2 isothermal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idium species enrich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in mo... Ir/ γ Al 2O 3 catalyst for hydrazine decomposi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XPS, SEM, H 2 TPD and H 2 isothermal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idium species enrich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in more than one state, and that the metallic iridium is the active sites for the reaction. The iridium species were sintered seriously during the reaction, and the amount of H 2 adsorption on used sample was only a quarter of that on fresh sample. The concentration of Cl - species on the surface decreased quickly at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reaction process and stayed at a certain low value. Obvious breakup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used sample was found. In all, the sintering of metallic iridium and the damage of alumina surface structure are the reasons for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while the Cl - concentr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分解 表征 失活机理
下载PDF
室温条件下硝酸羟胺的催化分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晓光 李明慧 +3 位作者 王爱琴 李林 王晓东 张涛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共2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Al2O3和SiO2为载体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用热重法考察了催化剂对80%硝酸羟胺推进剂的分解活性.结果表明,Ir/SiO2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以下(20.7℃)催化分解80%硝酸羟胺,显示出该催化体系在环境友好的单组元...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Al2O3和SiO2为载体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用热重法考察了催化剂对80%硝酸羟胺推进剂的分解活性.结果表明,Ir/SiO2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以下(20.7℃)催化分解80%硝酸羟胺,显示出该催化体系在环境友好的单组元推进器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H2化学吸附实验表明,Ir/SiO2具有比Ir/Al2O3更大的Ir颗粒,这可能是造成前者活性比后者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负载型催化剂 硝酸羟胺 催化分解 绿色推进剂
下载PDF
表面修饰碳纤维负载铱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其催化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作华 肖文 +4 位作者 周斌 孙大贵 范兴 陶长元 杜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以电化学改性和化学改性的碳纤维(CF)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铱催化剂,通过考察催化剂在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了CF表面处理条件对负载铱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PS测试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后碳纤维表面出现O、N元素,氧化时间... 以电化学改性和化学改性的碳纤维(CF)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铱催化剂,通过考察催化剂在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了CF表面处理条件对负载铱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PS测试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后碳纤维表面出现O、N元素,氧化时间由2min增加到5min,O/N原子比例提高,在随后的负载铱催化剂中,铱的负载量由2.17%增加到4.88%,且双齿配位铱的比例较单齿配位铱增加,对醋酸的选择性由20%提高到30%。对阳极氧化后的CF,分别通过表面羟基缩合引入具有配位基团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后,由于配位基团数量的增加,铱的负载量分别提高到4.49%和6.43%,同时,单齿配位铱/双齿配位铱的比例增大,由于其分子链结构的柔性,明显改善了固载铱的化学微环境,催化剂对醋酸的选择性分别提高到72.5%和77.8%,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修饰 阳极氧化 硅烷化反应 负载铱催化剂 甲醇羰基化 醋酸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铱基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修成 张守民 +2 位作者 黄唯平 李保庆 吴世华 《贵金属》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研究了在IrCl3·nH2 O、H2 IrCl6·nH2 O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中一氧化碳分压、反应温度、溶剂等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一氧化碳分压的增高 ,生成二甲醚的选择性降低 ,而乙酸和乙... 研究了在IrCl3·nH2 O、H2 IrCl6·nH2 O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中一氧化碳分压、反应温度、溶剂等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一氧化碳分压的增高 ,生成二甲醚的选择性降低 ,而乙酸和乙酸甲酯的选择性增加 ;在CO分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 ,生成乙酸的选择性略有增加 ;在反应温度和CO分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使用甲苯作溶剂 ,乙酸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可达 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条件 反应产物 乙酸 甲醇羧基化 铱基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