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on-nickel alloy particles with N-doped carbon “armor” as a highly selective and long-lasting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Nbenzylaniline molecules
1
作者 Gang Wang Longchao Sun +2 位作者 Wanyi Liu Haijuan Zhan Shuxian B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2308-2319,共12页
A scalable strategy for the convenient and rapid preparation of nitrogen-doped carbon-coated iron-based alloy catalysts was developed.By controlling the type and amount of metal salts in the precursor,various types of... A scalable strategy for the convenient and rapid preparation of nitrogen-doped carbon-coated iron-based alloy catalysts was developed.By controlling the type and amount of metal salts in the precursor,various type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coated alloy catalysts can be prepared in a targeted manner.Fe_(2)Ni2@CN materials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s and relatively homogeneous basic sites showed promising results in the N-alkylation reaction of benzyl alcohol with aniline(optimum yield:99%).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atalyst can also be magnetically separated and recovered after the reaction,and its performance can be regenerated through simple calcination.Furthermore,it was confirmed by kinetic experiments that the activation of C–H at the benzyl alcohol benzylic position i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RDS).According to density flooding theory calculations,Fe_(2)Ni2@CN catalysts require less energy than other materials(Fe@CN and Ni@CN)for the RDS(dehydrogenation reaction)process.Therefore N-alkylation reactions are more easily carried out on Fe_(2)Ni2@CN catalysts,which may be the reason for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of Fe-Ni alloy materials.These carbon-coated alloy materials will show great potential in more type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nickel alloy catalyst N-alkylation rea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reaction path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Effective removal of 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by bimetallic iron-nickel sulfide activation of peroxydisulfate 被引量:3
2
作者 Xuan Yan Dongting Yue +3 位作者 Chao Guo Songling Wang Xufang Qian Yixin Zh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535-1539,共5页
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have caused serious contaminant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hence developing methods to remove these pollutants is necessary and urgent.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we synthesized t... 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have caused serious contaminant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hence developing methods to remove these pollutants is necessary and urgent.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we synthesized the bimetallic iron-nickel sulfide(FeNiS)particles which 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property of COPs removal.FeNiS was chosen as the peroxydisulfate(PDS)activator to removal COPs including 4-chlorophenol(4-CP),1,4-dichlorophenol(1,4-DCP)and 2,4,6-trichlorophenol(2,4,6-TCP).The results show that FeNiS can efficiently activate PDS to produce sulfate radical(SO4·-)which plays major role in the oxidative dechlorination and degradation due to its strong oxidizing property and the ability of producing hydroxyl radicals(·OH)in the alkaline condition.Meanwhile,the Cl-abscised from COPs during the dechlorination can turn into the chlorine radicals and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and cause further mineralization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This bimetallic FeNiS catalyst is a promising PDS activator for removal of chlorinated orga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ydisulfate oxidation Bimetallic iron-nickel sulfide 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Sulfate radicals DECHLORINATION
原文传递
镍电解除铜后液氯气氧化沉淀法除铁钴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贵严 巫旭 +5 位作者 苟雪莲 冯建华 李豪杰 李亦婧 郭勇 卢晓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以氯气(Cl_(2))为Fe^(2+)和Co^(2+)氧化的氧化剂、Na_(2)CO_(3)为沉淀剂,对镍电解阳极液—硫化氢除铜后液深度除铁钴、Cl_(2)利用率和除铁钴渣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Cl_(2)氧化沉淀法除铁钴的最佳... 以氯气(Cl_(2))为Fe^(2+)和Co^(2+)氧化的氧化剂、Na_(2)CO_(3)为沉淀剂,对镍电解阳极液—硫化氢除铜后液深度除铁钴、Cl_(2)利用率和除铁钴渣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Cl_(2)氧化沉淀法除铁钴的最佳工艺条件,阐明了除铁钴渣中镍、铁、钴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Cl_(2)氧化沉淀铁、镍和钴的反应均属于放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且热力学反应优先顺序为Fe^(2+)>Co^(2+)>Ni^(2+);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一致,最佳的除铁钴工艺条件为:通Cl_(2)前pH=5.0、通Cl_(2)终点ORP=1050 mV、反应终点pH≥4.5。在此条件下,Fe^(2+)和Co^(2+)去除率分别为99.8%和97%,Cl_(2)利用率大于97%,除铁钴渣的Ni(Fe+Co)=0.88。除铁钴渣主要由Ni、Fe、Co、O、S等元素组成;Ni以+2价为主,Fe和Co则以+3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解液 氯气 氧化 沉淀 净化 热力学
下载PDF
红土镍矿酸浸渣综合利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再蒸 温国栋 +3 位作者 袁帅 余建文 张淑敏 李艳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不锈钢及新能源用镍需求的增长,红土镍矿湿法提镍工艺得到更多应用,相应的红土镍矿酸浸渣堆存量也迅速增加,对此类固废进行科学消纳和资源综合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红土镍矿酸浸渣有害元素硫、有价金属铁含量高的特点进行综合... 近年来随着不锈钢及新能源用镍需求的增长,红土镍矿湿法提镍工艺得到更多应用,相应的红土镍矿酸浸渣堆存量也迅速增加,对此类固废进行科学消纳和资源综合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红土镍矿酸浸渣有害元素硫、有价金属铁含量高的特点进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对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介绍红土镍矿酸浸渣的湿法冶金形成过程及其成分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红土镍矿酸浸渣在尾矿坝堆积、地下压滤回填和深海填埋等直接处理方法,提取利用铁、铬、铝、稀土等有价金属资源,消纳制备硅藻土、陶粒、矿物纤维等建筑材料、制备锂电池电极、沸石等高附加值材料综合利用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红土镍矿酸浸渣流态化提铁降硫技术及装备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酸浸渣 流态化焙烧 磁化焙烧 提铁降硫技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镍含量对高铬铸铁组织结构及耐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斯松华 魏海波 +1 位作者 罗晓宇 杨帆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82,共10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高温抗氧化试验以及高温热疲劳试验等研究了3种镍含量不同(0.65%、1.5%和3.05%)的高铬铸铁组织结构以及耐热性能。结果表明:3种高铬铸铁的物相均为奥氏体、马氏体和(Cr,Fe)_(7)C_...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高温抗氧化试验以及高温热疲劳试验等研究了3种镍含量不同(0.65%、1.5%和3.05%)的高铬铸铁组织结构以及耐热性能。结果表明:3种高铬铸铁的物相均为奥氏体、马氏体和(Cr,Fe)_(7)C_(3)碳化物,镍含量的增加使得奥氏体含量增加,马氏体含量减少。高铬铸铁组织结构均由先共晶树枝晶以及枝晶间的共晶组织构成,镍含量的增加使得树枝晶粗化,共晶组织得到了细化。在高温抗氧化试验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高铬铸铁的氧化增重减少,氧化层厚度减薄。3种高铬铸铁的氧化层都有内外两层,含0.65%和1.5%镍的高铬铸铁的外层主要元素是O和Fe,内层主要元素是O和Cr;含3.05%镍的高铬铸铁的外层主要元素是O和Cr,内层主要元素是O和Fe。高温热疲劳试验中,3种高铬铸铁的主裂纹均沿着V型缺口延展而出,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主裂纹的长度减少。含3.05%镍的高铬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比含0.65%镍的高铬铸铁提高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组织结构 耐热性能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真空精炼镁合金物料中铁、铜、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洪飞 王立鹏 +5 位作者 李蕊 唐飞龙 杨柒梅 伍秋云 田阳 吴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2,共9页
真空精炼是目前镁金属提纯的重要工艺,工艺原料及真空精炼提纯镁金属过程残留物中Fe、Cu、Ni含量的准确测定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测定方法中以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 真空精炼是目前镁金属提纯的重要工艺,工艺原料及真空精炼提纯镁金属过程残留物中Fe、Cu、Ni含量的准确测定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测定方法中以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种元素含量,结果准确,但操作繁琐,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工业生产中高效、快速测定的需要,且方法中所需的有机萃取剂对环境污染较大。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真空蒸馏精炼镁合金物料中Fe、Cu、Ni,系统探究溶解酸、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对物料溶解和测定的影响,选择盐酸(1+1)和过氧化氢溶解体系,200℃加热条件下反应20 min为最佳消解镁合金原料条件;选择王水溶解体系,200℃加热条件下反应25 min为真空精炼残留物最佳溶解条件。并探讨ICP-AES测定过程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建立了ICP-AES法测定真空精炼提纯镁合金物料的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Fe 5.9%~11.5%、Cu 2.6%~11.8%、Ni 3.4%~11.5%,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Fe 96.4%~102%、Cu 101%~108%、Ni 103%~105%;按照建立的方法测定镁合金原料、真空精炼残留物中的铁、铜、镍,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一致。实现了ICP-AES法快速、准确测定真空蒸馏精炼镁合金物料中铁、铜、镍含量,对及时、高效、准确评估真空精炼提纯镁工艺及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真空精炼 残留物
下载PDF
铁镍基合金HT700P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
7
作者 刁旺战 张松 +3 位作者 王萍 徐祥久 黄超 李晓峰 《电焊机》 2024年第10期53-60,共8页
采用机械TIG焊方法对铁镍基合金HT700P大口径管的环缝焊接,焊后进行稳定化热处理(980℃/3 h/AC)和无损检测(100%PT+100%RT+100%PAUT),合格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强度、弯曲、硬度性能、冲击、高温持久性能和微观金相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 采用机械TIG焊方法对铁镍基合金HT700P大口径管的环缝焊接,焊后进行稳定化热处理(980℃/3 h/AC)和无损检测(100%PT+100%RT+100%PAUT),合格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强度、弯曲、硬度性能、冲击、高温持久性能和微观金相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高于HT700P母材的下限值,弯曲试验合格。焊接接头中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明显大于焊缝,母材和热影响区硬度无明显差别。焊缝的室温冲击平均值为160.7 J,热影响区的室温冲击平均值为102.3 J,均高于HT700P母材的下限值。焊接接头105小时持久断裂强度为138.3 MPa。焊接接头宏观和微观金相组织检验合格,焊缝金相组织均为奥氏体,不存在TCP等有害相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700P铁镍基合金 TIG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650℃超超临界电站
下载PDF
随流孕育对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铭 张成 张君 《现代铸铁》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件的结构及首次交付的样件在试验中的断裂问题,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排气歧管断裂的原因是在浇注过程中不进行随流孕育,导致铸件金相中产生碎块状石墨,使铸件力学性能下降,加速了铸件开裂失效的风险... 介绍了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件的结构及首次交付的样件在试验中的断裂问题,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排气歧管断裂的原因是在浇注过程中不进行随流孕育,导致铸件金相中产生碎块状石墨,使铸件力学性能下降,加速了铸件开裂失效的风险。最后指出:(1)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件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保证球化处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外,在浇注过程中还必须进行随流孕育;(2)在保证球化处理过程符合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随流孕育会进一步增加铁液在凝固过程中石墨结晶的核心,增加共晶团数,避免碎块石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高镍 随流孕育 碎块状石墨
下载PDF
不同Fe/Ni比值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陈品德 秦龙威 +3 位作者 文春鹏 马勇 刘英琦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3,169,共7页
采用络合剂辅助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Fe/Ni比值的铁镍普鲁士蓝化合物(FeNiHCF)粉末,并将制得的FeNiHCF粉末进行了储锂性能探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使用蓝电系统进行... 采用络合剂辅助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Fe/Ni比值的铁镍普鲁士蓝化合物(FeNiHCF)粉末,并将制得的FeNiHCF粉末进行了储锂性能探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使用蓝电系统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征材料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不同Fe/Ni比值的掺杂会影响材料的储锂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总体而言,随着镍离子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不断上升,但容量有一定的下降。在m(FeCl_(3)·6H_(2)O)∶m(NiCl_(2)·6H_(2)O)=1∶4,1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6.2mAh/g,经5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达47.6mAh/g。同时,经过20C的高循环倍率测试后,电流密度回到1C时,比容量仍能恢复到倍率性能测试前,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锂性能 铁镍普鲁士蓝 共沉淀法 掺杂 正极材料
下载PDF
冶金与地球化学过程中Fe-Co-Ni-Cu亲氧性和亲硫性规律
10
作者 王帅 孙丰龙 赵中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22-3434,共13页
Fe、Co、Ni、Cu在冶金上的提取分离与地球化学成矿在原理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岩浆熔离成矿与火法冶金、热液成矿与湿法冶金、风化成矿与湿法冶金、生物地球化学成矿与生物冶金。元素在地球化学迁移和冶金提取过程中体现出的化学性... Fe、Co、Ni、Cu在冶金上的提取分离与地球化学成矿在原理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岩浆熔离成矿与火法冶金、热液成矿与湿法冶金、风化成矿与湿法冶金、生物地球化学成矿与生物冶金。元素在地球化学迁移和冶金提取过程中体现出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地球化学过程中,Fe、Co、Ni、Cu经常伴生成矿,如铁镍矿、镍钴矿、铜钴矿等硫化或氧化类矿物;在冶金过程中,这四个元素则体现出很强的亲氧亲硫化学规律性。利用过渡金属元素Fe、Co、Ni、Cu在成矿中显现出的元素亲和性差异作为相似元素相互分离的理论指导,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提取冶金。本文通过分析四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冶金行为,发现其对氧的亲和性顺序为Fe>Co>Ni>Cu,对硫的亲和性顺序为Fe<Co<Ni<Cu。此结论可为元素选择性硫化、氧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金属元素相互分离提供更多可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冶金 地球化学 亲氧性 亲硫性
下载PDF
高镍铬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工作层离心铸造过程数值模拟
11
作者 杨智强 郭红星 +1 位作者 强少光 吴锋帅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ProCAST对高镍铬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工作层离心铸造过程进行了分段建模,计算了铸件的温度场、流场。结果表明,铁液与离心铸型内壁接触后,受到自身重力、旋转铸型带来的离心力、摩擦力三个合力作用,以层状形式沿铸... 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ProCAST对高镍铬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工作层离心铸造过程进行了分段建模,计算了铸件的温度场、流场。结果表明,铁液与离心铸型内壁接触后,受到自身重力、旋转铸型带来的离心力、摩擦力三个合力作用,以层状形式沿铸型内壁做圆周运动,沿着内壁同时向铸型两端运动,先到达离浇道距离较近的模具一端,沿轴向向另一端铺展。在有限元模拟辅助下生产出的高镍铬无限冷硬球墨铸铁离心复合轧辊,工作层为树枝状结晶组织,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铬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 离心铸造 数值模拟 枝晶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的V掺杂镍铁基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氢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葆杰 王婧 +1 位作者 朱小宁 黄林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该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V掺杂的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结合H_(2)等离子体还原法,构建Ni纳米粒子锚定在大量氧空位和镍空位上的异质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数量,提升NiFe LDH的HER活性。结果表明,在1 mol/L的KOH电解... 该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V掺杂的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结合H_(2)等离子体还原法,构建Ni纳米粒子锚定在大量氧空位和镍空位上的异质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数量,提升NiFe LDH的HER活性。结果表明,在1 mol/L的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催化剂的过电势仅为37.5 mV,Tafel斜率为49 mV/dec,经过100 h的恒电流测试其析氢活性无明显衰减。此外,全解水测试中其同样具有良好的析氢活性和稳定性,10 mA/cm^(2)电流密度下全解水电压仅为1.57 V,经过1000 h的恒电流测试其析氢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镍铁氢氧化物 电催化剂 析氢反应 异质结
下载PDF
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佳文 陈进中 冯吉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研究了用硫酸从印尼某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中加压酸浸镍、钴、铁,并探讨了浸出渣中铁品位变化及常压、加压下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酸矿比260 kg/t、温度250℃(对应水蒸气压力4.0 MPa)、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粒度... 研究了用硫酸从印尼某高铁低品位红土镍矿中加压酸浸镍、钴、铁,并探讨了浸出渣中铁品位变化及常压、加压下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酸矿比260 kg/t、温度250℃(对应水蒸气压力4.0 MPa)、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粒度100目、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镍、钴、铁浸出率分别为98.1%、98.3%、4.7%,铁品位可达51.3%;加压和常压下,镍、钴浸出过程均符合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加压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16、91 kJ/mol,常压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1、53 kJ/mol;常压下主要是针铁矿的浸出,高压下主要是铬铁矿、磁铁矿等矿相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高铁 低品位 酸浸 动力学
下载PDF
镍冶炼渣中铁资源回收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14
作者 曹赓 赵俊学 +4 位作者 王冠杰 郑江华 宗红星 李彬 崔雅茹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8,共8页
镍渣为有色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金废渣,铁品位高达40%,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镍渣中的铁主要以硅酸亚铁形式的化合物为主,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提取。如何合理利用镍渣,对行业可持续、绿色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镍... 镍渣为有色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金废渣,铁品位高达40%,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镍渣中的铁主要以硅酸亚铁形式的化合物为主,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提取。如何合理利用镍渣,对行业可持续、绿色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镍渣中铁资源回收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现有镍渣提铁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镍冶炼过程中加钙以调整镍渣渣型和降低冶炼温度,使铁橄榄石向铁酸钙形式转变,降低后续提铁难度,以期实现镍渣的高值资源化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综合利用 提铁 氧化法 还原法
下载PDF
镍铁双氢氧化物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生长和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向阳 王议 +1 位作者 夏爽 刘中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共5页
采用腐蚀工程制备了层状镍铁双氢氧化物电催化剂,利用X光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对样品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采用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塔菲尔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循环伏安特性以及恒电流下电势-时间曲线... 采用腐蚀工程制备了层状镍铁双氢氧化物电催化剂,利用X光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对样品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采用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塔菲尔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循环伏安特性以及恒电流下电势-时间曲线对样品电催化析氧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以50 mA·cm^(-2)对应析氧过电位为响应因子,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泡沫镍铁腐蚀后析氧过电位的多项式模型,得出的优化制备条件为腐蚀温度80℃、时间9 h、NiSO_(4)浓度9 mmol·L^(-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在10 mA·cm^(-2)下的过电位为200 mV,Tafel斜率为52.5 mV·dec^(-1);50 mA·cm^(-2)电流密度下经过48 h连续测试,其OER催化活性仍能保持在95%,比起商用RuO_(2)电极显示出优良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双氢氧化物 腐蚀工程 响应曲面法 电催化 析氧反应
下载PDF
不锈钢冶金废渣制备超细掺合料配比研究
16
作者 张永杰 董萱萱 +2 位作者 赵欢 明阳 陈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8期129-133,共5页
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堆放的冶金固废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不锈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固废—镍铁渣与不锈钢尾渣,复掺粉煤灰、脱硫石膏,以7d活性和28d活性为性能指标,基于力学性能进行配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堆放的冶金固废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不锈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固废—镍铁渣与不锈钢尾渣,复掺粉煤灰、脱硫石膏,以7d活性和28d活性为性能指标,基于力学性能进行配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尾渣和镍铁渣的掺入比例对于超细掺合料的活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粉煤灰的掺入量,脱硫石膏的掺入量对于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比表面积超过600cm^(2)/g以后继续粉磨对活性提升不明显。综合考虑制备超细固废掺合料的配比为镍铁渣:不锈钢尾渣=8∶2,粉煤灰掺量为20%,SO_(3)的含量控制在3.0%,比表面积为600cm^(2)/g,此时超细掺合料的28d活性最高,7d活性80%,28d活性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渣 不锈钢尾渣 超细粉磨 掺合料 配合比
下载PDF
CuCo_(2)O_(4)/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核壳纳米花球阵列的高效析氧反应
17
作者 杨恩东 田浩泽 +1 位作者 张珂 娄永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0-940,共11页
采用界面工程策略在泡沫镍(NF)上制备了CuCo_(2)O_(4)/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uCo_(2)O_(4)/NiFe-LDH@NF)核壳纳米花球阵列。研究表明,电子通过CuCo_(2)O_(4)和NiFe-LDH耦合界面发生转移,导致核心CuCo_(2)O_(4)处于富电子状态,... 采用界面工程策略在泡沫镍(NF)上制备了CuCo_(2)O_(4)/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uCo_(2)O_(4)/NiFe-LDH@NF)核壳纳米花球阵列。研究表明,电子通过CuCo_(2)O_(4)和NiFe-LDH耦合界面发生转移,导致核心CuCo_(2)O_(4)处于富电子状态,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非晶态NiFe-LDH外壳不仅为电子/物质提供更多的传输通道和增加活性位点。同时,还能在电催化析氧反应(OER)中保护核心CuCo_(2)O_(4)免受强碱腐蚀。因此,在1.0 mol·L^(-1)KOH溶液中,将CuCo_(2)O_(4)/NiFe-LDH@NF用作OER催化剂时,仅需191mV的低过电位即可实现10 mA·cm^(-2)的电流密度和31 mV·dec^(-1)的低Tafel斜率。此外,CuCo_(2)O_(4)/NiFe-LDH@NF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能够保证催化性能、晶体结构、形貌结构和组成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工程 过渡金属氧化物 镍铁氢氧化物 析氧反应 核壳结构
下载PDF
红土矿火法产镍铁粉处理新工艺研究
18
作者 田忠元 魏占鸿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9-2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土矿生产氢氧化镍钴的新工艺,即直接采用火法还原红土矿产出粗镍铁粉,粗镍铁再经过硝酸选择性浸出镍钴、深度除铁铬铝和镍钴沉淀等湿法工序,产出氢氧化镍钴产品;在回收镍钴的同时,铁以铁精矿形式开路,镍回收率可达9...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土矿生产氢氧化镍钴的新工艺,即直接采用火法还原红土矿产出粗镍铁粉,粗镍铁再经过硝酸选择性浸出镍钴、深度除铁铬铝和镍钴沉淀等湿法工序,产出氢氧化镍钴产品;在回收镍钴的同时,铁以铁精矿形式开路,镍回收率可达99%,直收率达97%,钴直收率达98%,铁直收率达95%。整个湿法工艺用水、浸出剂和沉淀剂可循环利用,全流程只有火法渣外排,无废水和湿法渣外排,是一条清洁环保的红土矿强化冶金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矿 粗镍铁粉 硝酸选择性浸出 氢氧化镍钴
下载PDF
能源转型背景下全球镍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园园 方秀利 +3 位作者 杨国蕾 王昕灵 王瑾 赖伟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全球16%、中国22%的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使得该领域成为仅次于不锈钢的第二大消费部门,面对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镍在电池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所需的镍资源可靠及可持续供应至关重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镍资源... 全球16%、中国22%的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使得该领域成为仅次于不锈钢的第二大消费部门,面对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镍在电池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所需的镍资源可靠及可持续供应至关重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镍资源消费国和进口国,分析全球镍资源供需及产业最新变化趋势对国家制定相关紧缺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用镍情况,分析原生镍消费结构、消费变化数据,运用部门分析法预测了2030年全球镍需求量。以全球镍储量、勘探预算变化、主要资源国资源储量变化、镍矿及镍中间品和原生镍生产,以及全球镍贸易总量数据为基础,开展全球镍资源供需和产业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球镍产量能够满足镍在电池领域的消费需求增长;硫酸镍和含镍生铁成为重要的原生镍产品;镍湿法冶炼中间品氢氧化镍钴和高冰镍取代镍豆和镍粉成为硫酸镍最经济的生产原料。据此提出加强镍资源供需走势研判、开展镍产品国家储备研究及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资源 动力电池 硫酸镍 含镍生铁 产业转型
下载PDF
镍基物料中铁分析方法建立
20
作者 李霞 宁骏斌 +2 位作者 李涵 刘群 李春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本研究采用氢氧化镧为载体,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共沉淀富集分离铁,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48.3 nm处测定铁。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测定铁样品的RSD在3.21%~12.85%,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物料 铁分析方法 氢氧化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