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and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Irrigation Regions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JI Xi-bin KANG Er-si +3 位作者 CHEN Ren-sheng ZHAO Wen-zhi XlAO Sheng-chun JIN Bo-w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Based on the data for meteorology, hydrology, soil, planting,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reg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the model of balance o... Based on the data for meteorology, hydrology, soil, planting,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reg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the model of balance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reg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 was assessed, from which the results that the effects of unifi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between Gan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on regional hydrology are significant with a decrease in water supply diverted from Heihe River and an increase in groundwater extracted.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steadily decreasing due to over pumping and decrease in recharges. In present year (2003), the volume of potential groundwater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is far small because of the groundwater overdraft; even in the particular regions, there is no availabi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or use. By 2003, water supply is not sufficient to meet the water demand in the differ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not secured, and the water supply crisis occurs in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Achieving water securit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griculture, economy, industry, and livelihoods while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determining of the reasonable percentage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groundwater utilization and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f this does not occur, it is feared that the present performance of wat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ay further aggravate the problem of scarciti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urther damage the fragile ecologic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irrigation region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evaluation of the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下载PDF
2013-2022年黑河流域中下游绿洲荒漠区域碳水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2
作者 徐自为 刘绍民 +3 位作者 车涛 任志国 谭俊磊 张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364-375,共12页
绿洲-荒漠系统碳水循环的观测和研究对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人工绿洲荒漠和下游天然绿洲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在该区域建立的12个观测站点,系统整理了2013-2022年11套涡动相关仪、12套自动气象站... 绿洲-荒漠系统碳水循环的观测和研究对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人工绿洲荒漠和下游天然绿洲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在该区域建立的12个观测站点,系统整理了2013-2022年11套涡动相关仪、12套自动气象站和2组闪烁仪观测获取的碳水通量和气象要素数据。观测项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蒸散发(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向下/上短波辐射、向下/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大气压、降水、红外辐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廓线、土壤热通量、平均土壤温度等。本数据集经过了严格的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可用于干旱区绿洲荒漠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碳水通量变化特征及耦合机制等研究,并为相关模式或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提供可靠的验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中下游 绿洲荒漠区域 涡动相关仪 自动气象站 闪烁仪
下载PDF
黑河中游耕地变化与节水灌溉对地表耗水与地下水的影响
3
作者 张震域 唐娜 +2 位作者 吴彦昭 董国涛 赵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表水耗水和地下水埋深对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节水灌溉和水量统一调度多重影响下,黑河中游地表水耗水量略有下降;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总体呈增大趋势,扩耕较大的大满灌区东南部与东北部及友联灌区中部地下水埋深明显增大;不同灌溉方式对地下水埋深也有较大影响,河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变化,井灌区和混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耗水 地下水埋深 耕地面积变化 节水灌溉 黑河中游
下载PDF
黑河中游荒漠化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自然驱动因素分析
4
作者 赵玉红 兰天 +5 位作者 雷军 郭彩霞 赵明 王艺林 武龙庆 兰晓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110-114,118,共6页
对2019—2023年黑河中游4个类型荒漠区样地植被生长状况和监测区气温、空气湿度、蒸发量、土壤含水率等自然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监测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风速低的年份... 对2019—2023年黑河中游4个类型荒漠区样地植被生长状况和监测区气温、空气湿度、蒸发量、土壤含水率等自然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监测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风速低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盖度、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都比较高;相反,降水量小、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风速高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状况相对较差。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各样地植被变化规律很不稳定,总体来说由于降水、气温、空气湿度等关键气象因子数据的不稳定性,植被变化规律也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月际数据分析,各样地均表现出5月、6月、7月、8月和9月盖度、生物量、高度较大的特性。4个样地之间植被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说明气象因子对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植被的影响是不同的。单从2023年数据看,4个样地植被状况和往年纵向相比有明显长势变弱的趋势,2023年出现持续高温、少雨现象,植被生长量下降,一些植物受高温、干旱影响而死亡,造成植被盖度降低。5年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含水率不论年际还是月际数据变化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只随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壤含水率明显降低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生长也相应缓慢,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数据均表明,样地2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样地,说明盐碱区(沼泽草地)土地的持水能力要好于其他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变化 自然驱动因素 定位监测 黑河中游 荒漠化地区 甘肃张掖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光辉 刘少玉 +5 位作者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演化 深层承压水 黑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被引量:20
6
作者 吉喜斌 康尔泗 +3 位作者 赵文智 陈仁升 肖生春 金博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4-982,共9页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典型灌区 水资源供需平衡 安全评估 人工绿洲
下载PDF
黑河中游灌区地下水位短期季节性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吉喜斌 康尔泗 +3 位作者 陈仁升 赵文智 金博文 张智慧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1-427,共7页
利用黑河中游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8眼观测井的1985—2002年逐月实测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资料(共1 728个月),基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理论,分别建立了黑河中游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蓼泉四灌区共8眼观测井季节地下水位埋... 利用黑河中游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8眼观测井的1985—2002年逐月实测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资料(共1 728个月),基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理论,分别建立了黑河中游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蓼泉四灌区共8眼观测井季节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并用2003年各观测井的资料进行了趋势预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观测井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呈线性递减的相关系数越显著,其拟合误差和预测误差越小.各观测井地下水位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拟合差≤0.05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38.33%,拟合差≤0.10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72.50%,>0.25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2.00%;各观测井预测误差≤0.05 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平均为36.46%,预测误差≤0.10 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平均为64.38%,>0.25 m的平均比例仅为2.00%,说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可以对短期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位动态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灌区 地下水位变化 趋势预测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典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总均衡估算 被引量:7
8
作者 吉喜斌 康尔泗 +3 位作者 陈仁升 赵文智 张智慧 金博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9,共5页
根据对研究区多年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水资源总均衡模型,选取了黑河干流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对地下水均衡模型中的补给项及排泄项的主要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 根据对研究区多年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水资源总均衡模型,选取了黑河干流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对地下水均衡模型中的补给项及排泄项的主要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灌区均衡期内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的均衡期始末地下水储存量变化与模型计算的均衡差基本相近,其相对误差为-17.6%,说明均衡模型对于估算内陆绿洲灌区地下水资源均衡是比较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典型灌区 地下水总均衡 估算
下载PDF
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下垫面辐射收支平衡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吴锦奎 王杰 +2 位作者 丁永建 叶柏生 高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5-654,共10页
主要利用架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和荒漠区的3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的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荒漠和草地太阳辐射相差不大,分别为6238.7 M... 主要利用架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和荒漠区的3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的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荒漠和草地太阳辐射相差不大,分别为6238.7 MJ.m-2和6135.8 MJ.m-2,农田生态系统为5889.0 MJ.m-2,比荒漠地区小4%。随着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草地和农田的地面反射逐渐减弱,荒漠地区反射辐射和地表反射率明显高于绿洲地区。大气逆辐射在3个地区相差不大,平均约为280 W.m-2。地表放射辐射和地表有效辐射在不同季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总体上讲,农田和草地地表有效辐射要低于荒漠,特别是在作物或牧草的主要生长季节。荒漠、草地和农田年总净辐射量分别为1705.8,2150.7和2458.2 MJ.m-2,农田和草地分别高出荒漠44%和26%,农田和荒漠净辐射差值主要由地表有效辐射差异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干旱区 辐射收支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下载PDF
基于绿洲灌区尺度的生态需水及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黑河中游案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蒙吉军 汪疆玮 +2 位作者 王雅 周朕 江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NDVI数据,研究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引水量和单产耗水量,分析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 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NDVI数据,研究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引水量和单产耗水量,分析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以下结果。1)年潜在蒸散量在800~1200 mm/a之间,每年6—8月为峰值。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在614~999 mm之间,每年4—8月需求最大,空间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黑河干流沿岸灌区生态需水量相对较大。2)黑河中游引水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2008年引水总量最大,引水量较大的灌区主要集中在黑河干流沿岸。3)黑河中游水资源配置总体情况较好,黑河干流周边灌区供需比普遍大于1,山丹县及民乐县灌区供需比小于1。近80%的灌区属于水资源配置高效或相对有效的地区,仅4个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个灌区引水量严重不足,因此适当调整部分灌区引水量,进一步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是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对提高干旱区水资源配置水平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资源配置效率 绿洲灌区 黑河中游
下载PDF
黑河中游二白杨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及其与耗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常学向 赵文智 赵爱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黑河中游,利用直接法和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分别监测了二白杨生长季节的叶面积指数和耗水量动态变化,研究了二白杨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耗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二白杨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在树冠... 在黑河中游,利用直接法和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分别监测了二白杨生长季节的叶面积指数和耗水量动态变化,研究了二白杨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耗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二白杨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在树冠结构垂直分布上,1000~1400cm之间二白杨叶面积指数占全树叶面积指数的75.5%;二白杨个体间的叶面积指数与胸径平方和树高乘积呈指数函数关系.当单株叶面积指数从0.44增大到4.94时,二白杨耗水量从42.95L·d^-1增加到140.30L·d^-1,单株二白杨耗水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耗水量 二白杨 黑河中游
下载PDF
基于DEA的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 被引量:9
12
作者 蒙吉军 汪疆玮 +2 位作者 尤南山 王雅 周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80,共8页
绿洲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是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键。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24个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了灌区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分异... 绿洲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是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键。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24个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了灌区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分异,以及各灌区影响水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各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川、罗城、大堵麻、盈科、板桥、蓼泉、梨园河、六坝等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马营河、老军、洪水河、童子坝河、西浚、上三、安阳、鸭暖、新坝等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各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从2008年的0.797提高到2012年的0.848,空间差异进一步缩小;(2)各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普遍投入过大,水利设施建设及引水密度均超过了灌区实际需求,尤其是山丹县和民乐县的引水密度过大,甘州和高台部分灌区则表现为干渠密度、支斗渠密度明显超过实际需求;(3)DEA最优解显示,灌渠密度普遍饱和,部分灌区引水密度过大,大部分灌区引水密度与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之间存在34.8%的下调空间。因此,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工程及措施,是提高绿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效率 绿洲灌区 时空分异 DEA 黑河中游
下载PDF
黑河中游沙枣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林木个体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30
13
作者 常学向 赵文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利用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在生长季节对黑河中游防风固沙树种沙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沙枣树干液流速率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树干液流日平均值在(1 41±0 52)~(2 00±0 66)g·cm-2·h-1之间;树干液... 利用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在生长季节对黑河中游防风固沙树种沙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沙枣树干液流速率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树干液流日平均值在(1 41±0 52)~(2 00±0 66)g·cm-2·h-1之间;树干液流速率8月份最高,7月份次之,6月与9月份基本一致。不同的单株在相同月份平均树干液流速率存在差异。树干液流与树木的胸径、胸径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复合指数函数关系,与边材面积呈线性关系,与叶面积指数呈现三次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叶面积指数 生长季节 沙枣 黑河中游
下载PDF
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对生态用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蒙吉军 汪疆玮 +1 位作者 周朕 王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以黑河中游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覆被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分析了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对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灌区总体呈现明显的绿洲扩张、荒漠减少趋势,耕地增加以荒漠... 以黑河中游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覆被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分析了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对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灌区总体呈现明显的绿洲扩张、荒漠减少趋势,耕地增加以荒漠和草地的开垦为主,但耕地扩张趋势有所减缓;大部分灌区耕地都呈扩展趋势,前期(2000-2007年)以马营河、大满、友联、西浚、洪水河、梨园河、大都麻和童子坝灌区耕地扩展较为明显,后期(2007-2011年)以友联、梨园河、大都麻、鸭暖、老军和马营河灌区耕地扩展较为明显;各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山丹县和民乐县各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相对较低,甘州区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临泽县和高台县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相对较高;灌区各生态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耕地增加与供需比、干渠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灯光、坡度等要素呈负相关关系;草地与供需比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研究结果对提高绿洲水土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水资源配置 绿洲灌区 黑河中游
下载PDF
黑河中游灌区玉米农田蒸散涡度相关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有德宝 王建林 +5 位作者 田平 隋鹏祥 张文可 马立婷 安俊朋 齐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农田蒸散是联系作物气孔行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生态过程,对农田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根据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黑河中游农田生态系统2012年生长季的蒸散数据与气象数据,分析了农田蒸散的日、季节变化,对环境影响因子与农田蒸... 农田蒸散是联系作物气孔行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生态过程,对农田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根据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黑河中游农田生态系统2012年生长季的蒸散数据与气象数据,分析了农田蒸散的日、季节变化,对环境影响因子与农田蒸散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在玉米生长季,蒸散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特征,但受当地气候影响,正午蒸散值有略微的下降,出现具有"蒸散高地"现象的"单峰型"变化曲线;蒸散最大日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为0.32mm·h-1,最低日峰值出现在完熟期,为0.16mm·h-1。农田蒸散季节变化动态明显,与玉米叶面积指数密切相关,呈明显的单峰变化曲线,在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高值(91.1mm),在完熟期达到最低值(33.0mm)。土壤温度是农田蒸散最主要的环境控制因子,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次之,土壤含水量的响应最弱。土壤温度、空气温度、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农田蒸散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影响,光合有效辐射主要通过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对农田蒸散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蒸散 环境因子 涡度相关 通径分析 黑河中游灌区
下载PDF
基于复合多目标方法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帆 任冲锋 +2 位作者 蔡宴朋 杨志峰 王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7-304,共8页
针对传统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型求解过程中难以兼顾多维配置要求的问题,基于目标协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目标实现度3个指标提出了一种复合多目标方法。为验证该方法有效性,以甘肃省黑河中游17个灌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以经济效益、... 针对传统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型求解过程中难以兼顾多维配置要求的问题,基于目标协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目标实现度3个指标提出了一种复合多目标方法。为验证该方法有效性,以甘肃省黑河中游17个灌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复合多目标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配置方案可以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5.42%~7.57%。结果验证了传统多目标模型在协调多个冲突目标方面较单目标模型有显著优势,而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方案更能体现决策者对研究区域种植业发展与灌区水资源配置的多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水资源管理 优化配置 综合满意度 黑河中游 复合多目标方法
下载PDF
数值模型在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立堂 陈崇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为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了天然和人工活动作用下泉水、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量的变化规律;预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表明,地下水向河-泉的排泄量呈衰减趋势,且地下水的增采量和渠系... 以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为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了天然和人工活动作用下泉水、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量的变化规律;预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表明,地下水向河-泉的排泄量呈衰减趋势,且地下水的增采量和渠系防渗节约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储存量的消耗;指出在目前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为保护生态地质环境,必须限制地下水的持续超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干流中游 干旱区 地下-地表水 地下水三维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法的黑河流域玉米农田蒸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有德宝 王建林 +1 位作者 吕明强 齐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黑河流域玉米农田蒸散(ET)特征,以黑河中游农田生态水文试验站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彭曼法(P-M)计算得到农田参考蒸散量,与涡度相关系统实测蒸散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内,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为研究黑河流域玉米农田蒸散(ET)特征,以黑河中游农田生态水文试验站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彭曼法(P-M)计算得到农田参考蒸散量,与涡度相关系统实测蒸散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内,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彭曼法可以精确的反应农田实际蒸散量。利用彭曼法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地在玉米生长季,ET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特征,但受当地气候影响,正午蒸散值有略微的下降,出现具有"蒸散高地"现象的"单峰型"变化曲线;最大日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为0.39 mm/h,最低日峰值出现在完熟期,为0.19mm/h。ET季节变化动态明显,与农田灌溉、降雨季节分布以及玉米叶面积指数密切相关;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子共同影响农田蒸散;5月的蒸散值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仅占玉米生长季蒸散总量的5.0%,6月蒸散剧烈增加,7月达到最高,8月仍维持在一个高水平,6-8月蒸散量占玉米生长季蒸散总量的82.0%,9月蒸散量急剧下降,仅占玉米生长季蒸散总量的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蒸散 彭曼法 涡度相关系统 黑河中游灌区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棉田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以玛纳斯河中游灌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文玲 冉圣宏 刘韬韬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8,共6页
【目的】为干旱区节水灌溉和土壤盐渍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基于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以玛纳斯河中游灌区为例,开展了灌溉方式(荒地、漫灌、滴灌)对棉田土壤盐分分布特征的研究。... 【目的】为干旱区节水灌溉和土壤盐渍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基于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以玛纳斯河中游灌区为例,开展了灌溉方式(荒地、漫灌、滴灌)对棉田土壤盐分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各灌溉方式变化过程0~40 cm及0~100 cm剖面内各层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大致为:荒地最高,滴灌棉田灌溉初期次之,漫灌棉田相对最低;随滴灌年限增加,土壤含盐量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样地土壤含盐量大致呈现出:荒地各层土壤含盐量均比较高,漫灌棉田土壤含盐量主要集中在20~60 cm土层,0~20、60~100 cm土层相对较少,滴灌棉田各层土壤含盐量规律不明显。不同灌溉方式棉田纵剖面土壤含盐量的变异性为:荒地最低,漫灌棉田最高,而滴灌棉田变异性位于荒地和漫灌棉田之间,并且随滴灌年限增加土壤含盐量变异性呈现出1~4 a内波动减小,4~5 a间达到最小,4~5 a后波动增大的趋势;在灌溉方式变化过程中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层土壤含盐量变异性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结论】综上可知,不同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年限的变化对棉田各层土壤含盐量及其变异性会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土壤含盐量 变化特征 变异系数 玛纳斯河中游灌区
下载PDF
黑河干流中游灌区节水量计算方法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玉丽 姜丙洲 刘喜凤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15,共4页
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减少了灌溉取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回归水量。根据节水量的组成将节水分为灌溉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并分析了两种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中游灌区各项节水措施的相应取水节水量... 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减少了灌溉取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回归水量。根据节水量的组成将节水分为灌溉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并分析了两种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中游灌区各项节水措施的相应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提出的中游灌区的节水目标为流域尺度上的节水量,灌区的节水量应采用资源型节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干流 灌区 灌溉取水节水量 资源型节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