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柠檬酸联合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红彦 李军文 +1 位作者 胡才玉 唐于力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5期3516-3519,共4页
目的:探讨冰与柠檬酸联合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在... 目的:探讨冰与柠檬酸联合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随机分为冰刺激组(A组,n=37)、柠檬酸刺激组(B组,n=37)、冰-柠檬酸联合刺激组(C组,n=36)。3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比较3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评分结果及鼻饲管留置时间。结果:干预2周后3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得分低于A组(P<0.05);3组病人GU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C组病人的GUSS得分分别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病人鼻饲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病人鼻饲管留置时间分别短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冰-柠檬酸联合刺激相较于单独的冰刺激或柠檬酸刺激,能更有效地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障碍风险与程度,缩短鼻饲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冰刺激 柠檬酸刺激
下载PDF
针刺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勇 赵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77-2882,共6页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中药冰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吞咽康复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常规治疗,在...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中药冰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吞咽康复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以针刺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疗程4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脑血流动力学、表面肌电图结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左右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限、最大波幅均明显改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评分、PI水平、吞咽时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m、最大波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有助于重构吞咽反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药冰刺激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不同低温诱导方式对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冀雅彬 吴永明 +4 位作者 姬仲 宋玮 徐隋意 王遥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100,共5页
目的比较冰帽、全身低温及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于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 目的比较冰帽、全身低温及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于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2 h模型,各低温方式的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20 min。再灌48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各低温方式均能降低大鼠梗死体积,其中冰帽能使梗死体积减小27.4%(P〈0.05),而全身低温和ICSI能使梗死体积减小47.6%和61.6%(P〈0.01)。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的脑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冰帽组的含水量低于模型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各低温组中,仅有ICSI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学方面,ICSI组的NSE和S100β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全身低温组和冰帽组中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SI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冰帽和全身低温,而全身低温比冰帽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帽 全身低温 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 脑梗死 脑水肿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清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双 费可欣 +2 位作者 宋杨 刘萍 王希娟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0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清hs 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以来收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清hs 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以来收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功能、血清hs 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整体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 CRP与血脂的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水平有很好的降解作用,预后归转良好,值得临床实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血清hsCRP水平 预后
下载PDF
黄帝内针配合咽部冰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燕 朱云 何霞 《四川中医》 2021年第8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配合咽部冰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配合咽部冰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黄帝内针配合咽部冰刺激,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吞咽能力(洼田饮水试验)、生活质量[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窒息、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功能评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SWAL-QOL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帝内针配合咽部冰刺激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黄帝内针 咽部冰刺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冰按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李春娥 万青 +1 位作者 张晓琳 唐晓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冰按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穴位按摩治疗,观... 目的:通过观察冰按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口腔冰刺激治疗,最终观察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判断疗效。结果:入院当天及第3天,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7天开始,组间对比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对比表明,无论是穴位按摩还是将冰刺激与穴位按摩相结合,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愈加显著。结论:冰按通络法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刺激 穴位按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缺血性中风小鼠早期小胶质细胞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焦冰清 骆建宇 +5 位作者 姚露露 林舒敏 霍清伟 许沁 许能贵 汤小荣 《针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7-1235,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百会”“大椎”对缺血性中风小鼠运动功能、脑皮层血流灌注、小胶质细胞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改善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百会”“大椎”对缺血性中风小鼠运动功能、脑皮层血流灌注、小胶质细胞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改善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组),每组15只。光栓诱导构建单侧缺血性卒中运动障碍模型。电针组小鼠在造模前进行连续7 d的电针“百会”“大椎”预处理,每次20 min,每天1次。用网格实验和爬杯实验评价小鼠造模前后运动功能;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评估小鼠初级运动皮层血流灌注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TGF-β、IL-10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初级运动皮层小胶质细胞及其M2亚型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网格错误率、患肢拖拽率升高(P<0.01),患肢利用率及患侧占健侧皮层血流灌注量百分比降低(P<0.01);血清IL-1β、TGF-β、IL-10含量升高(P<0.01,P<0.05);患侧初级运动皮层小胶质细胞呈阿米巴样,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和CD206荧光强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网格错误率、患肢拖拽率降低(P<0.01),患肢利用率及患侧与健侧血流灌注量百分比升高(P<0.05);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TGF-β、IL-10含量升高(P<0.01);患侧初级运动皮层小胶质细胞胞体较模型组更圆、更密集,IBA1和CD206荧光强度升高(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百会“”大椎”可提高梗死局部小胶质细胞尤其是M2亚型标记物的表达,提高血清抗炎因子含量及降低促炎因子含量,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电针预处理 小胶质细胞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