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弥散系数定量评估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早期肌肉进行性损伤
1
作者 阮鹏 葛映红 +3 位作者 熊梦烨 谭一清 陈曦 孙斯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3-1308,共6页
目的观察表观弥散系数(ADC)定量评价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早期肌肉进行性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只健康成年兔建立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0.5、24、48及72 h组,每组5只,分别于造模后各相应时间采集右后肢MR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观察表观弥散系数(ADC)定量评价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早期肌肉进行性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只健康成年兔建立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0.5、24、48及72 h组,每组5只,分别于造模后各相应时间采集右后肢MR弥散加权成像(DWI),并于其后取双侧肢体肌肉行HE染色;对比各组电流入口及出口损伤核心肌肉与正常肌肉的ADC、肌纤维密度(MFD)及肌纤维短径(D)值,分析兔损伤核心肌肉ADC值与MFD及D值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内入口及出口损伤核心肌肉与正常肌肉ADC值、入口与出口损伤核心肌肉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口及出口核心损伤肌肉ADC值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降低(P均<0.05),而正常肌肉ADC值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口及出口损伤核心肌肉MFD值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降低(P均<0.05),而正常肌肉MFD值,以及入口、出口损伤核心和正常肌肉D值在造模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损伤核心肌肉ADC与MFD值正相关(r_(s)=0.846,P<0.05)、与D值呈负相关(r=-0.507,P<0.05)。结论ADC可定量评价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早期肌肉进行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弥散磁共振成像 骨骼 病理学
下载PDF
缺血和再灌注后骨骼肌纤维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皓 张柏根 +1 位作者 林鸿祥 杨玖生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了解肢体缺血和再灌注后肌纤维的损伤情况。方法:以手术暴露、银夹阻断制备髂总动脉平面(Ⅰ组,n=8)和股浅动脉平面缺血(F组,n=10)的兔模型。两组分别于阻断血流1h、3h、6h和再灌注后1h、3h、6h、12h及3周时切取大、小腿肌组织进行冰冻切... 了解肢体缺血和再灌注后肌纤维的损伤情况。方法:以手术暴露、银夹阻断制备髂总动脉平面(Ⅰ组,n=8)和股浅动脉平面缺血(F组,n=10)的兔模型。两组分别于阻断血流1h、3h、6h和再灌注后1h、3h、6h、12h及3周时切取大、小腿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ATP酶组化染色。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后肌纤维肿胀程度逐渐加重,纤维间隙增宽,严重者可有肌纤维破坏。结论:Ⅰ型纤维对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反应较Ⅱ型纤维敏感;缺血较严重时,再灌注对两种纤维均可造成损伤,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肌纤维 病理学 骨骼肌 肢体缺血
下载PDF
兔肢体高压电烧伤后骨骼肌MRI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斯琴 郭威 +1 位作者 陈军 杨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连续性观察兔肢体电烧伤后骨骼肌MRI平扫、增强及DWI成像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6只实验兔,制作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24 h、48 h、72 h行双后肢MRI平扫、DWI检查(b=600 s/mm^(2))及造模肢增强扫描,每... 目的:连续性观察兔肢体电烧伤后骨骼肌MRI平扫、增强及DWI成像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6只实验兔,制作兔肢体高压电烧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24 h、48 h、72 h行双后肢MRI平扫、DWI检查(b=600 s/mm^(2))及造模肢增强扫描,每个时间点扫描完成后随机抽取2只兔处死,取病变肌肉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兔电极入口及出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肿胀(入口处损伤更重),局部皮下软组织间隙少量积液(14例)。骨骼肌可见“袖套样”损伤、“夹心样”坏死,整体呈“跳跃性”分布(16例),随时间延长,损伤肌肉肿胀更明显、病变范围扩大、边缘逐渐模糊不清,电极入口处较出口处损伤累及更多肌群。T_(2)WI损伤肌肉呈片状高信号、稍高信号、低信号,部分混杂,24 h较2 h信号稍减低;T_(1)WI抑脂序列呈斑片状稍低、稍高混杂信号,但所显示病变范围明显小于T_(2)WI;增强扫描2 h时病变区明显强化,24~72 h强化程度逐渐减低、范围逐渐减小;DWI示受损肌肉呈明显扩散受限高信号,随时间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扩大、受损肌肉信号逐渐升高。近电极入口、出口处受损骨骼肌ADC值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相同电烧伤时间,近入口处受损骨骼肌ADC值较近出口处低(P<0.05)。当ADC值变化率(ΔADC)<20.10%时,损伤肌肉仅少量变性;当ΔADC介于20.10%~36.06%时,少量肌肉坏死;当ΔADC介于36.06%~42.62%时,损伤肌肉坏死逐渐增多;当ΔADC>42.62%时损伤肌肉大量坏死。组织病理显示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肌纤维束变性坏死和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血栓形成等表现。结论:兔肢体高压电烧伤后骨骼肌损伤具有独特的MRI表现及变化规律,MRI检查可为临床肢体高压电烧伤清创手术方案制定及肌肉切除范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骨骼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