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溶栓治疗以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春阳 张会岭 +1 位作者 石秋艳 李艳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8-01-01—2013-12-31以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56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NIHSS评分及改良的...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8-01-01—2013-12-31以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56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评分评价早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 2组患者溶栓前ABCD2评分(6.12±3.49vs 5.78±4.13,P=0.23)、DWI阳性率(39.28%vs 36.67%,P=0.1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早期治疗有效率(51.78%vs 30.00%,P=0.001)、远期预后预后良好率(48.21%vs 33.33%,P=0.00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转化率方面(8.93%vs 6.67%,P=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频发TIA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下载PDF
丹参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翌春 卓巧燕 朱洁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抗CVS,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抗CVS,...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抗CVS,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抗CV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额叶、颞叶的皮质和白质中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平均通过时间(MTT)则少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值(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能有效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度,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脑灌注,降低CV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治疗应用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病因学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药物疗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代誉 丁媛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9月我院对92例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9月我院对92例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是97.8%,对照组有23例患者治疗显效,1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8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是82.6%。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是8.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效果分析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不同程度狭窄的治疗方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伟健 刘一之 +3 位作者 倪才方 陈珑 李斌 李波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比较轻度(<50%)与中重度(≥50%)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al stenosis, VAOS)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比较中重度VAOS单纯药物治疗与支架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后... 目的:比较轻度(<50%)与中重度(≥50%)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al stenosis, VAOS)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比较中重度VAOS单纯药物治疗与支架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后循环缺血事件患者,根据头颈部或全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轻度VAOS(20例);B组为中重度VAOS(4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B组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B1(16例)及支架联合药物治疗组B2(26例)。A组和B1组均予规范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B2组予支架联合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之间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s, mRS)、再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同侧脑梗死及严重脑梗死发生率、支架再狭窄率。结果: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再次卒中率68.75%(11/16)较A组20.00%(4/20)明显增高(P=0.004);mRS评分增高(1.625 vs 0.150);严重脑梗死事件(mRS评分≥4分)增多(P=0.046)。B2组患者再次卒中率15.38%(4/26)低于B1组68.75%(11/16)(P=0.001),mRS评分亦低于B1组(0.750 vs 1.625)。B2组支架内再狭窄率为19.23%(5/26)。中重度VAOS的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人群(P=0.038)。结论:单纯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VAOS患者,中重度VAOS患者支架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姗含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6
作者 丁淑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6年1—9月我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2例开展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6年1—9月我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2例开展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有30例显效,15例有效,治疗有效率是97.8%,对照组有15例显效,23例有效,有效率是82.6%。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中可以选择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抗血小板
下载PDF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TIA临床探讨
7
作者 王德俊 于灵灵 +1 位作者 杨芳 张建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3500-3501,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该药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TIA患者应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48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在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后... 目的观察注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该药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TIA患者应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48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在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后血小板及IN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BPT、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注射 皮下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崔莉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及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TIA复发及脑梗死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FIB及外周血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APTT长于对照组,FIB、外周血P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I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