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罗晓颖 章安迪 +2 位作者 许燕 吴立群 戚文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分别在基线0 d、6个月和12个月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并在入组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入组后1、3、6、12个月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随访12个月中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44)和无房颤组(n=76)。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动超声图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T-proBNP检测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作用及其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与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间的关系。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缺血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率为36.7%。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入组当天、6个月和12个月)、心动超声检查中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左心房容量(left atrial volume,LAV)和左心房容量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更高(P<0.05)。NT-proBNP与E/A、E/E’、PASP、PCWP、LAV和LAVI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基线0 d的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能力最强,临界值取NT-proBNP≥2357.5 pg/mL时,其预测新发房颤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为0.722~0.924,P<0.001)。回归分析发现,仅NT-proBNP是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4,95%CI为1.08~1.43)(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预测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缺血性心肌病 新发心房颤动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本凯 彭雪梅 袁洪伟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5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86例,在治疗时分为稳心颗粒组与心律平组,试验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86例,在治疗时分为稳心颗粒组与心律平组,试验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结果有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稳心颗粒组有效率为81.5%,而心律平组有效率为59.6%,具有统计学差异;从监测到的早搏次数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是稳心颗粒组与心律平组对比,效果更佳显著;稳心颗粒组在治疗期间未产生的副作用,心率平组有几例患者产生副作用。结论通过对比试验,稳心颗粒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时,疗效与显著性均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老年患者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 疗效
下载PDF
儿茶酚胺抑素在缺血性心肌病伴心房纤颤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袁鹰 傅涛 +2 位作者 荆忱 李洁 王曦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伴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ICM患者110例,同时选择46...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伴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ICM患者110例,同时选择4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ICM患者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ICM合并心房纤颤组(58例)和ICM未合并心房纤颤组(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血浆CST水平。比较3组TG、LDL-C、血糖(blood glucose,Glu)、SCr、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变化,分析血浆CST水平与以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评估CST在ICM合并心房纤颤诊治中的作用。结果ICM合并心房纤颤组的年龄、BMI、SBP、DBP、Glu、LDL-C、TG、SCr、LAD、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则低于对照组(P<0.05)。ICM合并心房纤颤组血浆CST水平最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ST与SBP、DBP、Glu、LDL-C、LVEF呈正相关(P<0.05),与LAD、LVEDd、NT-proBNP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性别、血压、LAD、NT-proBNP等影响因素,CST仍是ICM合并心房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ST水平在ICM伴心房纤颤患者中明显降低,其可能参与ICM患者心房纤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抑素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纤颤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纤颤、左房内径及心脏β_1受体和M_2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爱军 郭宏伟 +1 位作者 曾树林 张向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7,94,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部分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心房纤颤转复率、心脏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98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部分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心房纤颤转复率、心脏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98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地高辛片,疗程为6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房纤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后,治疗组的左房内径、β1、M2受体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较之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抗自身免疫机制,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房重构和心房纤颤的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纤颤 左房内径 心脏受体 自身抗体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韩飞 邵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NT-pro BNP水平检测、6 min步行距离测量、LVEF测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组NT-pro BNP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6 min步行距离测量、LVEF测定、NYHA心功能分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丹 支晓阳 +3 位作者 许伟莹 戈睿佗 吴鑫虎 林雪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56)和非心房纤颤组(n=64)。分别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56)和非心房纤颤组(n=64)。分别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LAD和LVD高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而LVEF值低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较之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NT-proBNP水平与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纤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颤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彬 刘立志 陆曹杰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心室率等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初始计量25mg/次,2次/d,随后逐渐将剂量增加至患者最大可耐受剂量,将其作为维持治疗剂量,且单次最大剂量≤50mg。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三餐时服用。两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和6分钟步行距离)及心率、LVE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曲美他嗪组各种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LHF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曲美他嗪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衰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ICM合并房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房颤 曲美他嗪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下载PDF
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关系
8
作者 张爱军 刘涛生 杨许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188-319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AF)中的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16例确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以合并有AF的41例为观察组(A组),以无AF的75例为对照组(B组),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50例为空白对照组(C... 目的探讨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AF)中的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16例确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以合并有AF的41例为观察组(A组),以无AF的75例为对照组(B组),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50例为空白对照组(C组),对比3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数据以及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分析上述2种心脏受体自身抗体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A、B两组在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等方面明显高于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A、B两组相较,仅在LAD、LVEF、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上述两种心脏受体滴度与SBP、DBP、LVDd、LAD呈正相关(P<0.01,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1)。(4)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影响,上述两种心脏受体自身抗体仍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以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和NT-pro BNP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卢振华 钮黎剑 +1 位作者 于费 何凤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对心功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探究与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对心功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阿托伐汀、阿司匹林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其基础上,观察组将卡托普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运动功能指标、血清NTpro BNP水平,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随访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LVESD较低、LVEF较高、LVEDD较低、CO较高、SV较高,6 min步行距离较高,NT-proBN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获得更好的心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可调节患者的血清NT-pro BNP水平,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颤动 心功能 运动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