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at Waiguan (TE5) influences activation/deactivation of functional brain area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A functional MRI study 被引量:9
1
作者 Junqi Chen Yong Huang +6 位作者 Xinsheng Lai Chunzhi Tang Junjun Yang Hua Chen Tongjun Zeng Junxian Wu Shanshan Q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26-232,共7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1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the left hemisphere and six healthy controls were subjected to acupuncture at right Waiguan (TE5). In ischemic stroke subjects, functional MRI showed enh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1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the left hemisphere and six healthy controls were subjected to acupuncture at right Waiguan (TE5). In ischemic stroke subjects, functional MRI showed enhanced activation in Broadmann areas 5, 6, 7, 18, 19, 24, 32, the hypothalamic inferior lobe, the mamiilary body, and the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 of the left hemisphere, and Broadmann areas 4, 6, 7, 18, 19 and 32 of the right hemisphere, but attenuated activation of Broadmann area 13, the hypothalamic inferior lobe, the posterior lobe of the tonsil of cerebellum, and the culmen of the anterior lobe of hypophysis, in the left hemisphere and Broadmann area 13 in the right hemisphere. In ischemic stroke subjects, a number of deactivated brain areas were enhanced, including Broadmann areas 6, 11,20, 22, 37, and 47, the culmen of the anterior lobe of hypophysis, alae lingulae cerebella, and the posterior lobe of the tonsil of cerebellum of the left hemisphere, and Broadmann areas 8, 37, 45 and 47, the culmen of the anterior lobe of hypophysis, pars tuberalis adenohypophyseos, inferior border of lentiform nucleus, lateral globus pallidus,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 of the right hemisphere. These subjects also exhibited attenuation of a number of deactivated brain areas, including Broadmann area 7.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cupuncture at Waiguan specifically alters brain function 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sensation, vision, and motion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By contrast, in normal individuals, acupuncture at Waiguan generally activates brain areas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and other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aiguan (TE5) ischemic stroke specificity ofacupoints functional MRI cerebral function imaging acupuncture motion brain areas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Needling at the Waiguan (SJ5) in healthy limbs deactivated functional brain area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被引量:2
2
作者 Yong Huang Huiling Xiao +4 位作者 Junqi Chen Shanshan Qu Yu Zheng Yangjia Lu Xinsheng La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6期2829-2833,共5页
Deactivation is common in cerebral functional imaging. However,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12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r... Deactivation is common in cerebral functional imaging. However,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12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one group underwent sham needling and true needling at the Waiguan (SJ 5) in the healthy upper limb and the other group underwent sham and true needling at a sham poi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ults showed no activation points in brain tissues following needling at SJ 5. However, compared with sham needling at SJ 5, true needling at SJ 5 deactivated Broadmann 4, 6, 24, and 32 areas. In addition, compared to needling at the sham point, true needling at SJ 5 deactivated bilateral hypothalamu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J 5 needling in the healthy upper limb resulted in specific directional brain action, as manifested by deactivation of cerebral areas related to motor (Broadmann 4 and 6), emotion (hypothalamus), and cognition (Broadmann 24,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cerebral functional imaging Chinese medicine functional MRI ischemic stroke Waiguan (SJ 5)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增力 王新民 +3 位作者 曹莹莹 刘龙龙 李新营 巩法桃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醒脑开窍针) on the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limb and hand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Methods: Seventy-six cases of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isc...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醒脑开窍针) on the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limb and hand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Methods: Seventy-six cases of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n=38 in each). Based on the Brunnstrom's stage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uglMeyer Assessment of the upper extremity(FMA-UE),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 and 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 were adopted separately to compare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comparison of FMA-UE, ARAT and STEF scores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of score comparison of FMA-UE, ARAT and STEF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The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limb and hand in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 stage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Recovery period of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limb and hand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魏雅云 刘美娟 罗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0-32,38,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干预,共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MB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FMA、MBI评分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IS各维度评分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应用于CIS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穴位按摩 针刺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药并用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占道伟 顾芳芳 +5 位作者 杨帆 钱立锋 钱华 茅利玉 杨喜兵 罗开涛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709-714,共6页
目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3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内科及康复... 目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3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内科及康复常规干预,中药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针刺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联合“气机升降调脾胃”配穴法针刺,联合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预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NIHSS、mRS及MBI评分均有改善(P<0.05);联合组NIHSS与mRS评分低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MBI评分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针刺组与中药组NIHSS、mR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下降(P<0.05),联合组低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针刺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针药并用治疗AIS可更好地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独立生活水平,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Hcy和hs-CRP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缺血性中风 溶栓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针药并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柴晓萍 朱小云 龚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口服祛痰化瘀通络方,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和针刺联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口服祛痰化瘀通络方,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和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黑丹丹 吴冠瑾 +2 位作者 冯静静 马勇 任凯亮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protein 1-42,Aβ1-4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protein 1-42,Aβ1-4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和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联合组予针刺联合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国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最大峰值和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GF-1、PECAM-1、Aβ1-4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omplement 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9,CTRP9)、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sCD40L)和tau蛋白的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MoCA、FC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大脑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最大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CTRP9、Aβ1-42和IGF-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VCAM-1、PTX-3、sCD40L、PECAM-1和tau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滋阴通络汤治疗;同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节Aβ1-42、IGF-1、PECAM-1和tau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陈慧敏 罗勇 +3 位作者 康永清 沈锦 唐满玲 罗超 《四川中医》 2023年第7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CIS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针组、绳带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在...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CIS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针组、绳带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头针组予头针疗法,绳带组予绳带疗法,头针联合绳带组予头针联合绳带疗法,为期4周,比较各组治疗疗效、下肢步行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记录三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针联合绳带组显效率[71.43%(25/35)]明显高于头针组[42.86%(15/35)]、绳带组[48.57%(17/35)],差异显著(P<0.05),头针组、绳带组显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m步行测试(10MWT)、Tineetti步态与平衡量表(TGA)及Holden步行能力评定(FAC)均高于治疗前,但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高于头针组、绳带组(P<0.05),头针组、绳带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头针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均低于绳带组(均P<0.05),头针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IL-6、hs-CRP均与FMA-LE、10MWT、TGA、FAC评分呈负相关(P<0.05)。三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绳带疗法 缺血性卒中 偏瘫恢复期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针刺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红影 张隽 +1 位作者 王月兰 汪克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9,198,共8页
目的 :研究针刺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称AIS)患者的心脑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组 2 0例 (治疗组 )及单纯药物组 2 0例 (对照组 ) ,观察... 目的 :研究针刺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称AIS)患者的心脑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心俞、厥阴俞穴结合药物组 2 0例 (治疗组 )及单纯药物组 2 0例 (对照组 ) ,观察治疗前后头颅CT脑梗塞体积、心电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1a( 6 Keto PGF1a)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下列指标上优于对照组 :脑梗塞体积(P <0 0 1 )、心电图 (P <0 0 1 )、CGRP(P <0 0 1 )、TXB2 (P <0 0 0 1 )、6 Keto PGF1a(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P <0 0 0 1 )、临床疗效 (P <0 0 5)。结论 :针刺心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俞穴 厥阴俞穴 药物 联合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研究 针刺疗法 心脑功能
下载PDF
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中风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0
10
作者 王雪 胡志高 +2 位作者 戴春花 陈肖云 詹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8-259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康复同时给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供血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偏瘫 针灸 康复 肢体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禹 黄泳 +3 位作者 赖新生 肖慧玲 陈俊琦 林仁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SPM2分析。结果:表现为左侧偏瘫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针刺时,双侧脑区均有显著激活,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18、19、20、21、22、37、39、46区和小脑后叶、扁桃体、山坡。负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3、4、9、10、11、18、19、21、36、38、46、47区和小脑后叶锥体。结论:偏瘫患者外关穴巨刺可以特异性激活主管语言处理与感觉有关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这可能是外关穴巨刺治疗中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缺血性中风 针刺 功能性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12
作者 阎登富 余建萍 +3 位作者 张黎黎 段锦 马碧 杨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偏瘫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偏瘫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汤+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生命质量[脑卒中生命质量量表(SS-QOL)],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舌质暗红、口唇及齿龈暗、爪甲紫暗、面色晦暗、偏身麻木、手足肿胀)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时,2组ACA、MCA、PCA的V_m及血清EPO、MMP-9、Hcy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MA、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可显著改善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肢体运动功能、生命质量及中医症状,减轻脑组织损伤,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颅内血流动力学 肢体运动功能 生命质量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运动障碍及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学文 谭峰 +5 位作者 李丹丹 詹杰 方美凤 黎鸣 王海侨 陈文霖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观察电针阳明经穴对AIS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的73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患侧肢体...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观察电针阳明经穴对AIS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的73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患侧肢体阳明经穴,对照组仅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三重刺激技术检测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TST test/TST contr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SI患者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较健康人群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两组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ST test/TST control比值、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电针阳明经穴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推测与修复皮质脊髓束和重建神经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针药并用 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中风后遗症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涛 刘琨 +3 位作者 李佩芳 孙培养 吴杰 刘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进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进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肌张力变化,脑血流变化,整体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3.33%(2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进行NIHSS量表评定,发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进行FMA量表、ADL量表评定,结果发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中,患侧上肢的腕屈肌、肘屈肌,患侧下肢的踝屈肌、膝伸肌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后动脉、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进行SIAS量表评定,发现在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感觉、健侧肢体功能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肢体痉挛,提高整体功能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缺血性中风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血流
下载PDF
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脑灌注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强 代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8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脑灌注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脑灌注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及相关评分,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观察组MCA、ACA及P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中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修正的RANKIN标准(m 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格拉斯哥评分(GOS)评分及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及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NIHSS评分及m 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能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血流,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银杏达莫注射液 脑灌注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及CD62P、CD63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泗明 张威 +2 位作者 袁奇 杨利生 于白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及CD62P、CD63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针刺联合补阳...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及CD62P、CD63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大脑网络功能连接情况、血小板表面.-颗粒膜糖蛋白(CD62p)与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表达情况,并测定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侧中枢-小脑功能连接系数明显减小(P<0.05),患侧中枢-对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系数明显增大(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CD62P与CD63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大脑网络功能连接情况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血小板CD62P与CD63表达,利于平衡机体血脂水平,增进临床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 大脑网络功能连接 血脂 中风
下载PDF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常新斗 许世玲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1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合并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滞血瘀型CIS偏瘫合并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合并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滞血瘀型CIS偏瘫合并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NP、CRP、Hcy水平均降低(P<0.05),ADL进阶能力评分、基本能力评分及总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BNP、CRP、Hcy水平均较低(P<0.05),ADL进阶能力评分、基本能力评分及总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CIS偏瘫合并KOA的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肌力及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膝骨关节炎 针灸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素芳 吴玉 陈婧婧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4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部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部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治疗,1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Barthel指数评分,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CA),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CA),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以及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CA、PCA、MCA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试验组ACA、PCA、MCA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B、NSE、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S100B、NSE、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通窍活血汤 醒脑开窍针法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部血液循环 脑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景福权 孙飒 王增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以针刺全身穴位、温针灸腹部穴位并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 目的观察以针刺全身穴位、温针灸腹部穴位并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稳定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并发症等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为主治疗,针灸治疗均为1次/d,以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康复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CSS)和国际通用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测评其神经缺损功能和运动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和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醒脑清心针刺联合龙蛭汤对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脑心保护的效应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旭 冯丽莎 郭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2-157,181,共7页
目的观察醒脑清心针刺联合龙蛭汤对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IS)继发脑心综合征(CCS)患者脑心保护的效应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5例大面积IS继发C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清心针刺联合龙蛭汤对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IS)继发脑心综合征(CCS)患者脑心保护的效应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5例大面积IS继发C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清心针刺联合龙蛭汤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缺损功能、心肌酶和心电图、凝血-纤溶指标、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胸痛胸闷、气短自汗、疲倦乏力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梗死灶最大层直径、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血浆cTnI、CK-MB、CK、LDH、AST水平和ST-T段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APTT、PT、TT、Plt、FIB、D-D水平及HRV相关参数RMSSD、SDANN、SDNN、PNN50%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mRS评分<3分者35例(81.4%),Barthel指数>60分者33例(76.7%),对照组mRS评分<3分者27例(64.3%),Barthel指数>60分者24例(57.1%),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清心针刺联合龙蛭汤可显著减轻大面积IS继发CCS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伤,加速神经损伤后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心脑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治疗可明显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高凝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清心针刺疗法 龙蛭汤 缺血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 高凝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