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马贤德 孙宏伟 +1 位作者 柴纪严 赵金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比较系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达到只要读者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操作就能制作出MACO再灌注模型的目的。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参照Longa法并适当改进建立MACO模型20只,假手... 目的:建立一种比较系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达到只要读者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操作就能制作出MACO再灌注模型的目的。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参照Longa法并适当改进建立MACO模型20只,假手术组20只。将详细叙述手术过程以及再灌注时间点的合理选择。最后利用行为学测试、四氮唑(TTC)染色对模型成功与否进行判定。结论:线栓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制备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并且此方法的再灌注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脑缺血 再灌注 线栓法
下载PDF
异丙酚和川芎嗪相互作用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元海 李俊 +3 位作者 吕雄文 金涌 黄艳 张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探讨异丙酚与川芎嗪相互作用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建立HIRI大鼠动物模型,按L32(45·216)正交表设计分组,缺血前20min,异丙酚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经尾静脉持续输注,川芎嗪经尾静...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探讨异丙酚与川芎嗪相互作用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建立HIRI大鼠动物模型,按L32(45·216)正交表设计分组,缺血前20min,异丙酚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经尾静脉持续输注,川芎嗪经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经尾静脉持续输注,在阻断第一肝门前停止输注药物和液体。具体给药方案为Propofol:1(等量生理盐水)、2(5mg·kg-1·h-1)、3(10mg·kg-1·h-1)、4(20mg·kg-1·h-1),Ligustrazin:1(等量生理盐水)、2(15mg·kg-1)、3(30mg·kg-1)、4(60mg·kg-1)。大鼠组别:1(假手术组)、2(模型对照组),重复试验1次。检测血清ALT、AST值和肝组织匀浆上清液MDA、SOD值。结果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IRI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升高(P<0·01);异丙酚与川芎嗪单独使用均能降低HIRI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P<0·05或P<0·01)。异丙酚与川芎嗪联用对降低HIRI大鼠血清的ALT存在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协同效应。异丙酚与川芎嗪联用对降低HIRI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MDA存在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协同效应。异丙酚与川芎嗪单独使用提高HIRI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SOD水平(P<0·05或P<0·01)。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表明异丙酚与川芎嗪对大鼠H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实现,两者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川芎嗪 正交设计 肝脏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建 刘佳骅 +7 位作者 姚鹏 陈依琳 徐匆 郑培黎 戴建亚 陈红 张川 张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386,39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大鼠心肌功能与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5):腹腔注射0.1 mL.kg-1.d-1黄芪甲苷溶剂,连续3周;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n=8):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1.d-1)皮...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大鼠心肌功能与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5):腹腔注射0.1 mL.kg-1.d-1黄芪甲苷溶剂,连续3周;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n=8):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1.d-1)皮下注射,连续2 d,并注射黄芪甲苷溶剂(同正常对照组);黄芪甲苷保护组(n=5):腹腔注射黄芪甲苷溶液(5 mg.kg-1.d-1)3周,并于开始注射2 d后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1.d-1),连续2 d。给药3周后,各组动物分别进行左室心功能和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显著降低左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达22%(P<0.01),并造成显著的心肌损伤。黄芪甲苷能使dp/dtmax和dp/dtmin分别增加94%和84%(P均<0.01),收缩压上升10%(P<0.05),有效增强心功能,减少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结论黄芪甲苷可预防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功能 异丙肾上腺素 黄芪甲苷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萍 王菊英 +5 位作者 李倩 许复郁 王姿颖 徐红岩 刘兆平 张岫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质(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芩苷组(50,100和200 mg.kg-1)以及尼莫地平0.4mg.kg-1组。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质(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芩苷组(50,100和200 mg.kg-1)以及尼莫地平0.4mg.kg-1组。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以及RT-PCR等方法,观察黄芩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促进HSP70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结论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苷促进HSP70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质70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及脊髓耐受缺血时限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姚俊岩 翁浩 +4 位作者 张兰 王泉云 苑玉清 唐勇 李建水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0,542,共5页
目的建立并改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常温下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按不同阻断时间随机分为C20、C25、C30、C40和C605组,每组10只。股动脉置管至腹主动脉分出左肾动脉远端并测压,肾下阻断腹主动脉20~60min,分... 目的建立并改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常温下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按不同阻断时间随机分为C20、C25、C30、C40和C605组,每组10只。股动脉置管至腹主动脉分出左肾动脉远端并测压,肾下阻断腹主动脉20~60min,分别于清醒即刻、再灌注6h、24h和48h评定动物神经功能;再灌注48h观察脊髓形态学变化并计数L4~L6节段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结果C20组在各时间点均未出现截瘫;再灌注48h后,C25、C30和C40组分别有30%、80%和90%出现截瘫,C60组全部截瘫,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48h后,脊髓组织出现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等改变,且随阻断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C20、C25和C30组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中位数分别为12.5、10和2,C40和C60两组均为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改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进后模型的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为20min以内,为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 腹主动脉阻断 模型 缺血时限
下载PDF
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周腾飞 朱良付 +4 位作者 李天晓 邵秋季 吴立恒 周志龙 宋朝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记录围手术期栓塞事件以及术后3个月内颅内出血或死亡。结果 31例患者共使用33枚Solitaire AB支架,其中19例首次机械取栓即实现血管再通;11例进一步行支架植入术,9例实现血管再通,最终总体血管再通率为90.32%(28/31)。术后1周NIHSS评分(8.81±3.40)分,低于术前的(16.06±4.82)分(t=-7.104,P=0.00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16例(51.61%)。围手术期发生栓塞事件3例,随访期间发生颅内出血4例,共死亡6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安全、有效,首次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失败可以联合支架植入术作为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伟 杨鲲鹏 +1 位作者 盛利 苏志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27,51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和Occludin的变化,探讨BBB的结构改变及Occludin的表达异常在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3h、12h、24h、72h组,应用透射电镜、RT-...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和Occludin的变化,探讨BBB的结构改变及Occludin的表达异常在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3h、12h、24h、72h组,应用透射电镜、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缺血区皮质BBB的超微结构,Occlud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皮质BBB的超微结构受损,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上述变化开始于再灌注后3h,再灌注24h达到高峰,72h开始减弱。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BBB的超微结构损伤及Occludin的表达下降加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BBB) OCCLUDIN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正常及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周萍 吴胜英 +4 位作者 于澄钒 王华 唐朝枢 林丽 袁文俊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2-448,共7页
在正常Langendorff灌流与缺血-再灌注(停灌20 min-复灌20 min)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对冠脉流量、心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以及心肌UⅡ受体的功能,以探讨UⅡ的心脏效应。对正常心脏给予0.1、1和10 nmol/L U... 在正常Langendorff灌流与缺血-再灌注(停灌20 min-复灌20 min)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对冠脉流量、心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以及心肌UⅡ受体的功能,以探讨UⅡ的心脏效应。对正常心脏给予0.1、1和10 nmol/L UⅡ各5 min,然后换洗5 min,对停灌缺血-再灌注心脏在再灌注期给予1或10nmol/L UⅡ。监测心率、左室内压和左室内压升降的最大变化率等心功能指标,计算冠脉流量,测定冠脉流出液中总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UⅡ结合位点(放射性配基结合法)。结果如下:(1)正常心脏灌流UⅡ后,冠脉流量和心功能呈浓度依赖下降,换洗后没有完全恢复。心肌蛋白、肌红蛋白和LDH漏出随U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换洗后迅速减少。UⅡ组心肌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2)缺血-再灌注后,冠脉流量显著减少,心功能显著抑制,再灌注期心肌蛋白、肌红蛋白和LDH明显漏出;给予UⅡ后,上述变化增强,且高浓度组更强,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再灌注后心肌MDA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P<0.01)。(3)缺血-再灌注心肌质膜UⅡ受体的B_(max)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心肌(14.65±1.78vs20.53±1.98 fmol/mg pr,P<0.01),Kd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尾加压素Ⅱ 心脏离体灌流 缺血—再灌注 大鼠
下载PDF
黄芩苷对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丽娅 张占军 +1 位作者 王忠 王永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TTC染色,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黄芩苷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 [目的]通过TTC染色,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黄芩苷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应用原为杂交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准确判断黄芩苷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黄芩苷可以减少脑缺血后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组织海马、皮层Caspase-3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调节Caspase-3表达可能是使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脑缺血大鼠 CASPASE-3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胡霞敏 周密妹 +1 位作者 胡先敏 王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给TanⅡA 8、16、32 mg·kg-1,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短...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给TanⅡA 8、16、32 mg·kg-1,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分别用Longa’s法、TTC染色法、干燥失重法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面积及其脑水肿的程度;观察线粒体呼吸酶活性的变化;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ATP含量的变化。结果TanⅡA(16、32 mg·kg-1)可明显减少MCAO后脑梗死面积、脑水肿的程度及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同时TanⅡA(16、32 mg·kg-1)能明显抑制MCAO大鼠脑线粒体呼吸酶及SOD酶活性的降低,升高脑组织ATP含量,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的产生可能与其改善脑线粒体能量代谢、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脑缺血 线粒体 自由基
下载PDF
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邹伟 孙晓伟 +3 位作者 于学平 罗玉敏 程化坤 王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66-469,共4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指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有时会较前更加明显等。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指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有时会较前更加明显等。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脑屏障的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因素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则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影响血脑屏障改变的因素及其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大黄与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家艳 谈定玉 +1 位作者 朱海蓉 夏仲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0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黄和谷氨酰胺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大黄组、谷氨酰胺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前3组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持续全胃肠外营养(TPN),每日...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黄和谷氨酰胺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大黄组、谷氨酰胺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前3组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持续全胃肠外营养(TPN),每日分别灌胃大黄液、谷氨酰胺和生理盐水。伪手术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但不夹闭,自由饮食。收集尿液、小肠、肠系膜淋巴结和门静脉血分别检测小肠通透性、小肠形态学、小肠细菌移位。结果(1)对照组肠黏膜通透性较伪手术组明显增大(P<0.005),大黄组和谷氨酰胺组则与伪手术组相似。(2)对照组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显著低于伪手术组(P<0.005),大黄组和谷氨酰胺组优于对照组;小肠全层厚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对照组培养阳性率高于伪手术(P<0.005),大黄组和谷氨酰胺组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P<0.05);伪手术组和大黄组门静脉血16srR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谷氨酰胺组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大鼠小肠黏膜结构破坏和通透性增加,细菌移位;肠内使用谷氨酰胺或大黄均有肠道保护作用。对于保护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及降低肠道通透性,大黄与谷氨酰胺效果相仿。大黄能显著降低小肠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谷氨酰胺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华锐 刘筠 +1 位作者 钟进 程金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怀疑肠系膜缺血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采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评价并分析异常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怀疑肠系膜缺血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采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征象。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7例,管腔内血栓影,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壁无强化,5例肠壁变薄,2例肠壁水肿增厚。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6例,肠管扩张积气、积液33例;肠壁水肿增厚伴密度改变(面包圈征)25例;肠系膜血管增粗,脂肪渗出(缆绳征)17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漩涡征)9例;肠系膜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36例,管壁强化(靶征)27例。结论:MSCT扫描与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能准确诊断肠系膜缺血并明确其缺血程度、范围,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淫羊藿苷和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梨 周岐新 +1 位作者 杨俊卿 石京山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苷防治组和尼莫地平防治组,检测各组小鼠自发活动和跳...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苷防治组和尼莫地平防治组,检测各组小鼠自发活动和跳台成绩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149.2±34.6)次相比,脑缺血再灌模型组小鼠自发活动显著下降[(102.4±31.2)次,P<0.01]。跳台实验中假手术组小鼠的上台潜伏期为(6.45±6.35)s,24h后的错误次数为(1.36±1.21)次、下台潜伏期为(217.1±65.6)s;而模型组小鼠相应成绩分别为(13.09±5.94)s(P<0.05)、(3.91±2.43)次(P<0.01),(18.3±21)s(P<0.01)。淫羊藿苷(30、100mg/kg)或尼莫地平(20mg/kg)灌胃可明显提高损伤小鼠的自发活动,分别为(135.5±35.7)次(P<0.05)、(154.5±37.7)次(P<0.01)、(131.8±32.1)次(P<0.05);缩短小鼠的上台潜伏期,分别为(9.9±6.51)s、(7.45±5.45)s(P<0.05)、(10.55±7.49)s;明显减少小鼠24h后的错误次数,分别为(1.20±1.03)次(P<0.01)、(0.91±1.58)次(P<0.01)、(0.82±0.87)次(P<0.01);显著增加下台潜伏期,分别为(156.1±123.3)s(P<0.01)、(209.7±123.7)s(P<0.01)、(200.3±125.6)s(P<0.01)。结论淫羊藿苷和尼莫地平可阻遏脑缺血再灌损伤致小鼠行为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尼莫地平 脑缺血再灌 小鼠 行为学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后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永明 陆兆丰 +2 位作者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4-78,95,共6页
目的探讨3种谷氨酸转运体业型(EAAT-1、EAAT-2、EAAT-3)在全脑缺血大鼠脑内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及全脑缺血组(30只)。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 目的探讨3种谷氨酸转运体业型(EAAT-1、EAAT-2、EAAT-3)在全脑缺血大鼠脑内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及全脑缺血组(30只)。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6h、24h、48h、72h、7d及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3种谷氨酸转运体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的表达。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EAAT-2的表达在缺血后下降,随后逐渐升高;EAAT-3在海马CA1、皮质运动区的表达为逐渐下降趋势,存海马CA3区变化不明显;而EAAT-1在3个区域变化不规律。在大鼠缺血早期神经细胞损伤以坏死为主,缺血后期出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变化参与了全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EAAT-2表达的降低与早期神经细胞的坏死有关,而EAAT-3表达升高则参与缺血损伤的耐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谷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淑娟 吴艳娜 +4 位作者 康毅 尹永强 高卫真 刘艳霞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RIP)对大鼠缺血/再灌后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性后肢缺血预适应的方法,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脏生理学(HR、MAP、ST段)、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后梗死...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RIP)对大鼠缺血/再灌后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性后肢缺血预适应的方法,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脏生理学(HR、MAP、ST段)、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后梗死面积和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对心肌缺血/再灌后HR和MAP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但是RIP能明显降低ST段的抬高幅度,推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并且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的肿胀、减少间质出血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RIP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缺血预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损伤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琴 陈春花 +4 位作者 杨晓梅 杨磊 王珂 韩晶岩 周长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养血清脑颗粒(Yangxueqingnaokeli,YXQNKL)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蒙古沙鼠两侧颈总动脉结扎法,缺血30min再灌注5d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用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 目的探讨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养血清脑颗粒(Yangxueqingnaokeli,YXQNKL)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蒙古沙鼠两侧颈总动脉结扎法,缺血30min再灌注5d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用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神经钙离子感应蛋白1(NCS-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谷氨酸盐合成酶(Glusy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再灌注+0.4g/kg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0.8g/kg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Nissl染色显示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NCS-1、caspase-3和Glusyn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能显著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这与其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NCS-1、caspase-3和Glusyn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养血清脑颗粒 免疫组织化学 蒙古沙鼠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贾玉洁 闵连秋 +1 位作者 季占胜 刘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原花青素100mg/kg组、200mg/kg组及400mg/kg组,共5组,每组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原花青素100mg/kg组、200mg/kg组及400mg/kg组,共5组,每组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原花青素100mg/kg组和200mg/kg组的SOD活性分别为(54.0±2.8)NU/mg和(52.7±2.2)NU/mg,与缺血对照组(46.2±1.8)NU/m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花青素100mg/kg组和200mg/kg组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15±0.17)μmol/g和(1.17±0.14)μmol/g,与缺血对照组(1.54±0.18)μmol/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花青素对局灶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损伤严重度评分 神经保护药 原花青素
下载PDF
白介素10对大鼠缺血梗死灶周围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楠 杜厚伟 +3 位作者 陈荣华 郑安 黄华品 吴志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脑缺血+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脑缺血+IL-10干预组(IL-10组),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术后24h梗死灶周围...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脑缺血+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脑缺血+IL-10干预组(IL-10组),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术后24h梗死灶周围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Sham相比,MCAO组梗死灶周围脑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显著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与Vehicle组比,IL-10组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Bax表达显著下调,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结论IL-10与脑缺血梗死灶周围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增加有关,提示IL-10可能与抑制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脑缺血 BEL-2 BAX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重建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10
20
作者 温玉星 顾宇翔 +4 位作者 黄绍崧 辛惠宁 程琼 林伟 倪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直接间接血运重建技术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1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脑缺血患者,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吻合与脑-硬膜... 目的探讨联合直接间接血运重建技术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1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脑缺血患者,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吻合与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ncephalo-duro-myo synangiosis,EDMS)相结合的手术治疗,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临床预后,并使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m,CTA)、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及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l angiogram,DSA)评价影像学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所有吻合口经术中超声多普勒及吲哚菁绿造影证实全部通畅,患者出院时NIHSS及Barthel指数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但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均较入院时改善。术后一周进行CTA检查提示吻合口通畅率为100%。术后6个月的DSA影像学结果提示,所有患者术侧均由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14(93.3%)个直接血管吻合的吻合口保持通畅,1例吻合口不通畅患者由脑膜中动脉及颞深动脉系统代偿良好,患者出院时术侧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长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但术后6个月、12个月与入院时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直接间接血运重建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重建 老年 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