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 settlement rate and consolidation time of flling reclamation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land 被引量:1
1
作者 Linghua Duo Zhenqi Hu +1 位作者 Kun Yang Yana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32-246,共15页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re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China’s food security is greatly threatened.In addition,China’s coal mining has been mainly underground mining,causing lan...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re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China’s food security is greatly threatened.In addition,China’s coal mining has been mainly underground mining,causing land subsidence and damaging existing cultivated land.This efect intensif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the risk popul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The reclamation of mining subsidence land with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often used as an e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cultivated land.Shortening the reclamation time and realizing continuous flling are signifcant issues.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ediment settlement rate and consolidation time by combining theory,feld flling and reclamation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A feld flling test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owlands of Jibeiwang Village,Qihe County,Shandong Province,China.By calculating the drainage consolidation time,the consolidation factor of 0.015656 m^(2)/d,and the time factor for sediment consolidation of 0.575 were determined.The sediment consolidation time for this test was 9.18 days.The calculation of sediment deposition rate and consolidation tim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cance to guide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flling,realize continuous flling,and save reclamation time and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sediment Mining subsidence land Filling reclamation consolidation time
下载PDF
“千万工程”与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逻辑研究
2
作者 赵建强 徐保根 李武艳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理清土地综合整治、“千万工程”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对于探索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差距及其成因、探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千万工程”来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理清土地综合整治、“千万工程”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对于探索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差距及其成因、探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千万工程”来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土地综合整治与“千万工程”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富裕是二者的最终目标,构建共富单元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长三角地区内部及其省市之间的共同富裕差距主要由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在追求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应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为主线,基于土地综合整治和“千万工程”建设,推动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现代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相适应,在全域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产城人文景生”融合发展,推进区域治理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土地综合整治 共同富裕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国土整治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评价
3
作者 张雅杰 段芷薏 《特区经济》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本研究基于巴马县盘阳河流域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刻画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同时基于当量因子法构建当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表,测算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是2016—2018年林地... 本研究基于巴马县盘阳河流域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刻画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同时基于当量因子法构建当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表,测算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是2016—2018年林地面积减少,其作为优势斑块类型的支配地位下降,景观的连通性降低;建设用地扩张迅速有集聚发展的趋势。二是巴马县盘阳河流域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各类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三是区域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功能较为突出,林地作为优势地类生态贡献率最高。四是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略有下降,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和净化环境等功能的价值下降最为明显,美学景观功能价值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阳河流域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国土整治
下载PDF
珠三角产业型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以佛山市狮山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靖仪 代欣召 +1 位作者 鄢金明 王建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8期80-89,共10页
长期以来,以村级工业园为代表的“村域经济”造成珠三角地区受到土地效益低和空间质量低的双重桎梏,亟需通过土地整治唤醒城市活力。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狮山镇为例,剖析了产业主导型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空间困境,构建整治逻辑框架、... 长期以来,以村级工业园为代表的“村域经济”造成珠三角地区受到土地效益低和空间质量低的双重桎梏,亟需通过土地整治唤醒城市活力。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狮山镇为例,剖析了产业主导型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空间困境,构建整治逻辑框架、明晰工作路径,以产业、城镇、农业、生态四类空间聚合的“四集中”为主线,以“城镇空间分片融合、产业空间集聚提质、农业空间增量提质、生态空间织补成网”为空间支撑,空间治理、政策机制复合施策,探索形成“调查评估—目标制定—组织路径—整治举措—示范片区—配套政策”的实施路径,实现重构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重塑城市形态、再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产业主导型地区 空间重构 珠三角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珠三角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响应策略研究
5
作者 陈丹阳 周岱霖 +1 位作者 霍子文 范颖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5,共9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我国特有的以土地资源为主要调控对象的政策制度,深度参与着城乡空间的生产过程,既对城乡空间进行重塑,也反映着城乡空间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需求与运行逻辑。引入空间生产的三元理论,以珠三角地区为对象构建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我国特有的以土地资源为主要调控对象的政策制度,深度参与着城乡空间的生产过程,既对城乡空间进行重塑,也反映着城乡空间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需求与运行逻辑。引入空间生产的三元理论,以珠三角地区为对象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认知框架,提出珠三角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空间表征方面应落实区域协调与生态文明的新意志,在空间实践方面应做优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在表征空间方面应保障多元化社会人群安居的新需求。并分析珠三角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空间生产方面的现状困境,最后聚焦规划制度框架、土地制度空间、产业经济空间和人居生活空间四大维度的策略重构响应,提出珠三角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理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珠三角地区 制度重构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自然固结压实过程及其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师长兴 尤联元 +2 位作者 李炳元 张祖陆 张欧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 ,在厚度为 15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 ,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 1.3 5m ,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 ,在厚度为 15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 ,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 1.3 5m ,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缩量为 1.48m。这些粘土层在亚三角洲建设时期就开始受压固结 ,但是在亚三角洲废弃后 ,仍要经过几十年自然固结才会基本完成。除去前 10年的固结量 ,前三角洲粘土与下伏海相粘土叠加形成的 14m厚粘土在随后的 2 7年内可能会压缩 5 0cm ;而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叠加成的 2 0m厚粘土在 5 0年内可能会压缩 86cm ,两者的年平均压缩速率都超过 17mm/a。固结量和速率与上负沉积物重量成正比 ,而亚三角洲沉积厚度从沉积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少 ,所以下伏粘土固结量和速率也向周围逐渐降低。但从亚三角洲沉积厚度分布情况看 ,在大范围内 ,下伏粘土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几十年内都将比较明显 ,从而可能加重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灾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沉积物 压实量 地面沉降 固结量 海岸侵蚀 风暴潮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桂卫 黄海军 +2 位作者 杜廷芹 别君 陈纪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50,共8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生态脆弱,地面沉降使得海水入侵和风暴潮灾害加剧。弄清该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和湿地生态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以20 m地层为界,将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分为浅地层和深地层因素。分析了地表荷载增...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生态脆弱,地面沉降使得海水入侵和风暴潮灾害加剧。弄清该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和湿地生态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以20 m地层为界,将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分为浅地层和深地层因素。分析了地表荷载增加、地下水和油气开采、沉积物固结压实、新构造运动等对该区地面沉降的驱动作用。此外,探讨了海平面上升和地震灾害对该区地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地面沉降驱动因素主要为沉积物固结和地下水开采,但控制范围存在区域性差异;1969年地震使该区产生明显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使该区地面沉降形势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固结压实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村镇产业用地整合的策略、模式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2 位作者 吴旗韬 陈伟莲 林丽颖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0,75,共6页
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采用案例分析与模式总结法,研究了珠江三角洲村镇产业用地整合的策略与模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村镇产业用地的整合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或用地改造问题,单一的解决策略、局部或单个地块的... 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采用案例分析与模式总结法,研究了珠江三角洲村镇产业用地整合的策略与模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村镇产业用地的整合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或用地改造问题,单一的解决策略、局部或单个地块的改造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采取"产业升级+空间优化+城市转型"三位一体的总体整合策略。围绕这一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产业社区、产业新城、有机更新、综合改造等四种产业用地整合模式,并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对比了各个模式的特点以及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产业用地 整合 策略 模式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苏黄河故道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狄春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模型公式,对区内10个县的生态安全综合因素量化解析,从而为黄河故道及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下载PDF
流域“地-矿”土地水资源利用冲突测度确定及土地整治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文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8-249,共12页
量化区域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相互影响程度,有助于把握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土地整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该文以山西省泽州县长河流域为研究区,提出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利用相互影响测度与土地整治策略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提... 量化区域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相互影响程度,有助于把握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土地整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该文以山西省泽州县长河流域为研究区,提出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利用相互影响测度与土地整治策略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提出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相互影响分析框架,并将土地、水和煤炭作为主要的相互影响对象,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影响载体,借助数学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依次评价土地损毁累积作用指数、水资源匮乏指数和煤炭资源损失指数;然后确定综合影响值及其等级空间分布,并据此将流域划分为重点生态修复区、重点生态保护区、损毁土地复垦区、耕地资源保护区、水资源匮乏修复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保护区和耕地质量提升区等七大土地利用功能区,并根据主要限制因素提出相应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影响高值区及中值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分别是20.21%和33.39%,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是煤炭开采活动集聚区,煤炭压覆及土地损毁是冲突主要表现特征,划分为重点生态修复区、重点生态保护区、损毁土地复垦区和耕地资源保护区;综合影响低值区及(基本)无影响区分别占24.24%和22.16%,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水资源匮乏是冲突主要表现特征,划分为水资源匮乏修复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保护区、耕地质量提升区,以上分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用途分区基本吻合。综合影响测度模型有利于定量分析"煤炭-水土"相互利用影响等级与主导限制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地整治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治 水资源 流域 综合影响指数 土地损毁累积指数 水资源匮乏指数 煤炭损失指数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喻成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土地开发整理后保持了粮食、水利、生境、水土保持等的生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下载PDF
长江河口滨海地区冲填土对地面沉降效应——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史玉金 严学新 周念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91-394,402,共5页
长江河口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大量的冲填土,由于其形成时间短,具有欠固结特性,因此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大。本文首先阐述上海市临港新城区冲填土分布特征,并按其填料不同将其分类后计算出不同种类冲填土大面积堆载所引起下部土层的地面沉降... 长江河口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大量的冲填土,由于其形成时间短,具有欠固结特性,因此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大。本文首先阐述上海市临港新城区冲填土分布特征,并按其填料不同将其分类后计算出不同种类冲填土大面积堆载所引起下部土层的地面沉降量和冲填土本身固结产生的沉降量,并与总的地面沉降量相比较,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填土 沉降量 固结度 临港新城
下载PDF
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宝平 任亚荣 +2 位作者 姚春华 韩树明 朱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98,共9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针对传统型土地整治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总结分析各地土地整治实践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分析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内涵及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土地平整工...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针对传统型土地整治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总结分析各地土地整治实践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分析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内涵及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土地平整工程、灌排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四个方面,对生态型土地整治各单项工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体系,以期为当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土地整治 山水林田湖草 生物多样性 工程技术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三五”土地整治战略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严宽 刘静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1期9-13,共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地整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矛盾与风险隐患,亟需区域土地整治战略的指引。本研究立足长三角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及经济发展趋势,基于"十二五"土地整治...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地整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矛盾与风险隐患,亟需区域土地整治战略的指引。本研究立足长三角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及经济发展趋势,基于"十二五"土地整治特征总结,及土地整治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的战略背景分析,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五大战略方向转变和四个战略任务,并进行了战略实施保障机制设计,为提高长三角地区土地整治的前瞻性、引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奠定战略导向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战略规划 长江三角洲 十三五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研究--以山东省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薇 陈为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综合评价,提出不同分值区域主要工程措施以及耕地、盐碱荒地、林草苇地和滩涂的具体整理措施。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GIS技术。研究结果:研究区土...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综合评价,提出不同分值区域主要工程措施以及耕地、盐碱荒地、林草苇地和滩涂的具体整理措施。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GIS技术。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偏低,生态综合分值在70分以上的有167.36km2,占垦利县总面积的7.59%;分值在55—70分的有284.89 km2,占12.93%;分值在40—55分的为681.36 km2,占30.91%;40分以下的为931.42 km2,占42.26%。研究结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结果可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评价 GIS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施及绩效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素锋 王莉莉 高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9期56-58,共3页
该文以垦利县永安镇五村片省级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主要指标和基本思路,对于丰富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 该文以垦利县永安镇五村片省级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主要指标和基本思路,对于丰富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土地整理 绩效评价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土地整治策略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生 郧文聚 《中国发展》 2015年第2期51-56,共6页
该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发展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开展土地整治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原则指导下,长江流域... 该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发展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开展土地整治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原则指导下,长江流域土地整治应结合流域内土地利用特点,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根据长江流域的空间差异特征,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修复为导向,促进生命共同体建设;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增加长江流域的粮食保障能力;以建设用地整治为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选择 土地整治 新型城镇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压实固结及其对地面沉降贡献估算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谭晋钰 黄海军 刘艳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
利用1987年黄河三角洲综合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152个钻孔与土力学中的分层总和计算法,对研究区域由沉积物自重压实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沉积物自重压实影响,总沉降量最小157mm,... 利用1987年黄河三角洲综合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152个钻孔与土力学中的分层总和计算法,对研究区域由沉积物自重压实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沉积物自重压实影响,总沉降量最小157mm,最大1 398mm,平均值669mm,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大的趋势。软土层是自重压实沉降的主要贡献层,其占到沉积物压实沉降总量的65%。与研究区内水准监测数据对比显示,沉降量估算结果是合理可靠的。根据对比结果进一步估算了沉积物压实固结分量对地面沉降总量的贡献比,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15.0%,平均值为4.0%,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对今后区域的地面沉降仍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压实 固结 软土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运作模式探讨——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
19
作者 梁流涛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8,26,共5页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经验,以期为其他黄河滩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验借鉴。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主要包括:(1)构建了立体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前预评-事中监管-事后检查的管理模...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经验,以期为其他黄河滩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验借鉴。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主要包括:(1)构建了立体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前预评-事中监管-事后检查的管理模式,包括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视公众参与和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2)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开发整理措施;(3)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4)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5)注重权属管理,保护农民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管理模式 黄河滩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耕地产能变化及土地整治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艳林 韩博 +1 位作者 金晓斌 张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耕地产能改善是中国在耕地资源数量约束下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土地整治是提升耕地产能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大尺度区域对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影响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异规律认识仍不充分。因此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MODIS-EVI遥感... 耕地产能改善是中国在耕地资源数量约束下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土地整治是提升耕地产能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大尺度区域对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影响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异规律认识仍不充分。因此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MODIS-EVI遥感数据评估了2001—2017年研究区耕地产能及变化特征,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80920个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产能影响的空间格局和分区特征,结果表明:1)耕地产能变化趋势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单季作物、双季作物第一和二季产能分别呈减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先增后减趋势,长江上游产能增幅最大,下游单季作物和双季作物第二季产能降幅最大;2)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影响机制存在空间分异,长江上游单季作物主要受土地整治建设规模和投资标准的积极影响,长江下游双季作物第二季产能受土地整治消极影响;3)根据耕地产能变化特征及土地整治影响机制差异可以将长江经济带可划分为西南山地整治区、四川盆地整治区、南方丘陵整治区和长江下游平原整治区。该研究可以为各区域土地整治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产能 土地整治 耕地保护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