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slim Confucian Philosophy:Islamic-Confucian Dialogu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1
作者 Alimtohte Shih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4期155-158,共4页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a new theory of learning was created-Muslim Confucian Study(Chinese Islamic Philosophy)-on the basis of Islamic philosophy and under the influenc...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a new theory of learning was created-Muslim Confucian Study(Chinese Islamic Philosophy)-on the basis of Islamic philosophy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Wang Daiyu(1570-1660)and Liu Zhi(1660-1739)were two great Huiru(Muslim Confucian)scholars at that time.They published Zhengjiao zhenquan(The real commentary on the tire teaching),Tianfang xingli(Nature and principle in Islam)major books.Their approa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other Muslim scholars in that they addressed the basic articles of Islamic thought with Confucian terminology and categories.The study deals with the Islamic worldview,and with the practices that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bring themselves into conformity with that worldview.However,the teaching of the Muslim Confucian was continuous with those of Mainstream Islam.In my research,I attempted to answer two questions:(a)How did Muslim Confucian Study Inherit the Mainstream Islamic Thought?(b)What is the value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World Islamic philology and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lim confucian islamic philosophy confucianism DIALOGUE INTEGRATION
下载PDF
明清回儒人性概念阐释与伊儒会通
2
作者 马晓琴 张伦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19,共7页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学通四教”的回儒学者,他们积极介入中国传统思想和伊斯兰哲学议题的讨论,生产出了一套风格独特的社会知识体系。就人性的内涵而言,明清回儒学者将人性界定为人生而为人的本质,这一本质体现为人所具有的智...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学通四教”的回儒学者,他们积极介入中国传统思想和伊斯兰哲学议题的讨论,生产出了一套风格独特的社会知识体系。就人性的内涵而言,明清回儒学者将人性界定为人生而为人的本质,这一本质体现为人所具有的智慧、理智之性;在人性的类型上,回儒们认为人性具有丰富的外延,除人之特性,还有人之物性。在人性概念的讨论上,明清回儒学者既有对伊斯兰灵魂观和儒学人性观的借鉴吸收,也有与二者的不同创新,体现出当时中国社会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文化融会贯通中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儒会通 明清回儒 伊斯兰 人性概念
下载PDF
明清伊斯兰教汉文典籍的时代诠释与当代价值
3
作者 敏俊卿 李如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明清时期,以王岱與、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的伊儒会通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历史经验。历史地看,宗教中国化的程度与宗教典籍阐释的中国化水平和深度紧密相关。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 明清时期,以王岱與、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的伊儒会通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历史经验。历史地看,宗教中国化的程度与宗教典籍阐释的中国化水平和深度紧密相关。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工作中产生实际引导力与广泛影响力,关键在于重视伊斯兰教汉文典籍在建构中国特色伊斯兰教阐释体系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时代化、通俗化的诠释,使其融入我国伊斯兰教高质量解经讲经之中,引导普通信众认知、认同,并转化为自觉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伊儒会通 时代诠释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姚继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2,共6页
中国伊斯兰学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明清之际发生的“以儒诠经”文化运动、云南伊斯兰学派的“儒化”及云南学派在中国“回儒对话”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全球意义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开展“回儒对... 中国伊斯兰学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明清之际发生的“以儒诠经”文化运动、云南伊斯兰学派的“儒化”及云南学派在中国“回儒对话”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全球意义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开展“回儒对话”的成功经验,应当成为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和平友好对话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对话 以儒诠经 本土化 云南学派 范例
下载PDF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明良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5期53-60,共8页
在我国的佛、道、伊、基几大宗教中,除道教以外,其他都属于外来宗教。外来宗教在中国都经历了本土化的进程。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方面由其信仰主体中国穆斯林完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者的学术活动。其中,穆斯林学者的学术活动起... 在我国的佛、道、伊、基几大宗教中,除道教以外,其他都属于外来宗教。外来宗教在中国都经历了本土化的进程。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方面由其信仰主体中国穆斯林完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者的学术活动。其中,穆斯林学者的学术活动起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指具有"依智提哈德"(法律创制)资格的中国穆斯林学者(如明清之际的刘智、王岱舆等)面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新环境、新挑战,依据伊斯兰教的一整套立法原则和规程所做的创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以儒诠经”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
下载PDF
易学话语与伊斯兰教中国化——论《天方正学》对易学话语的利用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问永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1,96,共7页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发展了王岱舆、马注等人已经开始的以回释儒的传统,大量利用卦气说、伏羲画卦说、易象说与太极化生宇宙说一套易学话语系统,作为建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资源,这可以看作易学在清代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思想史上格义的传统、易学强大的阐释空间、伊斯兰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沟通之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明显有苏非气息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方正学》 易学 以回释儒 伊斯兰教中国化
下载PDF
保安族宗法文化刍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6,共9页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 ,由于受到伊斯兰教、儒家思想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呈现出了复合型的特征。“伊儒相通”构筑的伦理思想体系 ,架构了保安族的基本精神空间 ,并支配着他们的宗族生活...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 ,由于受到伊斯兰教、儒家思想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呈现出了复合型的特征。“伊儒相通”构筑的伦理思想体系 ,架构了保安族的基本精神空间 ,并支配着他们的宗族生活与世俗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丧葬 父权 夫权 婚商习俗 保安族 宗法文化 伊斯兰教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试论马德新著作中的"天"及伊斯兰教和儒教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0-35,共6页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马德新如何综合了伊斯兰教和儒教思想的"天"的观念,以及他将儒教哲学思想范畴中程朱理学的"天"等同为伊斯兰教认主学中的"真宰"或"主宰"观念的宗教学比较方...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马德新如何综合了伊斯兰教和儒教思想的"天"的观念,以及他将儒教哲学思想范畴中程朱理学的"天"等同为伊斯兰教认主学中的"真宰"或"主宰"观念的宗教学比较方法,以理性的倾向竭诚致力于将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与回民穆斯林所生活的中国社会的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观念沟通起来,并试图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和平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德新 “天” 伊斯兰教 儒教思想 儒家学说
下载PDF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贡南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以儒释伊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了宋儒的语词和概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这些语词和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三是这些语词、概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伊斯兰教哲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以伊释儒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其... 以儒释伊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了宋儒的语词和概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这些语词和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三是这些语词、概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伊斯兰教哲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以伊释儒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借用的儒学概念范畴的思想内涵进行改造;二是这种改造基于伊儒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三是这种改造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伊斯兰教的立场坚定不移,对伊儒思想的异同严格区分,对儒学面对的问题适度同情,对儒学的整体思想全面观照,则是王岱舆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儒诠经 以儒释伊 以伊释儒
下载PDF
伊斯兰教经济思想与儒家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6,共5页
儒家与伊斯兰教都代表或者曾经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内容来看都能够称得上是高度发达完善的思想体系,二者与其他讲究脱离尘世,无欲无求的避世宗教哲学相比具有鲜明的入世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经... 儒家与伊斯兰教都代表或者曾经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内容来看都能够称得上是高度发达完善的思想体系,二者与其他讲究脱离尘世,无欲无求的避世宗教哲学相比具有鲜明的入世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经济思想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可证明二者在经济思想上既有相近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其中接近的观点尤为突出,非常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儒家 经济思想
下载PDF
论中国伊斯兰教的“忠孝”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与一些西方学者和社会偏见所断言的相反,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非但不与伊斯兰教的真主独一论相悖,双方在忠孝观的问题上还恰巧有契合点。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关忠孝的教导、中国穆斯林学者对忠孝观的阐述、穆斯林群众对忠孝观的实践等... 与一些西方学者和社会偏见所断言的相反,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非但不与伊斯兰教的真主独一论相悖,双方在忠孝观的问题上还恰巧有契合点。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关忠孝的教导、中国穆斯林学者对忠孝观的阐述、穆斯林群众对忠孝观的实践等角度分析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的正负两方面作用以及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宗教在维系传统社会等级秩序的类同性可证,中国穆斯林大众和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其实在明清时期的大部分时段里因"忠孝"观而获得利益的趋同,也因"忠孝"观而遭遇共同的历史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忠孝观 中国穆斯林 儒教文化
下载PDF
《天方性理》与苏非神秘主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忠东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苏非神秘主义与《天方性理》的理论渊源关系 ,指出《天方性理》是一部以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为核心 ,宋明理学的术语为表述手段 ,“内伊外儒”为基本特点的伊斯兰教教义学——哲学著作。同时指出不能将苏非神秘主义对回族的... 本文通过分析苏非神秘主义与《天方性理》的理论渊源关系 ,指出《天方性理》是一部以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为核心 ,宋明理学的术语为表述手段 ,“内伊外儒”为基本特点的伊斯兰教教义学——哲学著作。同时指出不能将苏非神秘主义对回族的历史影响局限在门宦方面。事实上 ,苏非神秘主义在回族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广泛。四大门宦只是苏非神秘主义在回族中制度化的产物 ,苏非主义在学理上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天方性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非神秘主义 宋明理学 教义 《天方性理》 伊斯兰教 刘智 门宦 回族 学术源流 理论渊源
下载PDF
试论“伊儒相通”也是回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刚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伊儒相通”是指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趋同交融性。它使明清之际“以儒诠经”的活动得以成功实现 ,并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巩固和传播及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伊儒相通 回族 伊斯兰教 形成过程 发展
下载PDF
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从穆斯林的作品谈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芸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49-54,共6页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生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早期穆斯林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为了能写诗作词,踏入仕途是无心插柳。从无心之举到有心为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明代以后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穆斯林...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生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早期穆斯林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为了能写诗作词,踏入仕途是无心插柳。从无心之举到有心为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明代以后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穆斯林开始主动学习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影响之深,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而明清时期伊斯兰汉文译著活动中,"以经附儒"现象的出现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蕃学 儒家思想文化 科举考试 伊斯兰汉文译著活动 王岱舆 刘智
下载PDF
文明对话视角下的回儒对话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克家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明对话是当今世界全球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学术论域,也是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群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一种人文精神和学术实践;文明对话的提出,是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必然需... 文明对话是当今世界全球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学术论域,也是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群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一种人文精神和学术实践;文明对话的提出,是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拨正与回应。近10年来,回儒对话作为文明对话论域中的重要学术论题,已在中国学术语境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回儒群体及其思想贡献的总结与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阐发其宝贵的历史学价值及其时代意义,为建设和谐美好的世界提供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经验的精神资源和人文参照。因此,回儒对话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将是持久而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回儒对话 本土经验 伊斯兰文明 人文参照
下载PDF
比较宗教学视野下的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人生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宁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两种文化的人生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拟就从二者不同宇宙观、殊途同归的人生道德、不谋而合的人生态度、各有千秋的人生价值四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人生观的同与异,以寻求两种文... 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两种文化的人生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拟就从二者不同宇宙观、殊途同归的人生道德、不谋而合的人生态度、各有千秋的人生价值四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人生观的同与异,以寻求两种文化的相互尊重和相互认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儒家文化 人生观
下载PDF
以儒释伊——南充清真寺木雕艺术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东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人类学认为任何艺术都不是唯美的,和人们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考察南充清真寺木雕艺术,能够明显地体会到"以儒释伊"在木雕艺术中的表现,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综合,文化"共... 人类学认为任何艺术都不是唯美的,和人们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考察南充清真寺木雕艺术,能够明显地体会到"以儒释伊"在木雕艺术中的表现,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综合,文化"共生"、"交融",形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以儒释伊"的做法是非物质文化传承可以的借鉴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儒释伊 清真寺 木雕艺术 伊斯兰文化 人类学
下载PDF
伊儒会通视域下王岱舆的“贫富观”析论
18
作者 霍维洮 王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6-201,共6页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回族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王岱舆在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赞赏和肯定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糅合伊儒文化,试图从思想理论上探寻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出路,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以"甘贫"和...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回族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王岱舆在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赞赏和肯定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糅合伊儒文化,试图从思想理论上探寻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出路,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以"甘贫"和"抑富扬贫"为主要内容的贫富观。伊、儒会通视域下的回族经济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兼具宗教性和世俗性的贫富观适应了封建时代回族人的生存需要,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儒会通 王岱舆 甘贫 抑富扬贫
下载PDF
改造与适应: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待儒学态度迥异
19
作者 金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天主教侧重于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福音",进而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伊斯兰教侧重于适应儒家思想文化,"附儒而行",加速了与儒...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天主教侧重于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福音",进而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伊斯兰教侧重于适应儒家思想文化,"附儒而行",加速了与儒学调和及中国化的进程。两种宗教不同态度的表现和结局,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它对宗教如何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 适应 儒学 天主教 伊斯兰教
下载PDF
历史上的河湟文化与河湟教育(二)
20
作者 陈化育 陈新海 罗成孝 《青海民族研究》 2002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章对河湟文化与河湟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轨迹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以及对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其教育在河湟地区的传播、殖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关键词 藏传佛教文化 儒家文化 伊斯兰文化 河湟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