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肿瘤及胰岛增生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践 储谦 许海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0,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ABC及LSAB法,对27例胰岛肿瘤和3例胰岛增生进行Ins,Gas,Glu,Som,Ser,VIP,PP,NSE,CHG,SYP,hCG,EMA,K及CK的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瘤及胰岛增生Ins均阳性... 应用免疫组化ABC及LSAB法,对27例胰岛肿瘤和3例胰岛增生进行Ins,Gas,Glu,Som,Ser,VIP,PP,NSE,CHG,SYP,hCG,EMA,K及CK的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瘤及胰岛增生Ins均阳性,Ins阳性程度与临床症状的轻重无关。胰岛素肿瘤多数为混合性的,而增生基本上是单一的,免疫反应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无功能性肿瘤仅表现个别激素的弱阳性。NSE,CHG及SYP均是胰岛肿瘤的良好标记,它们与EMA及K(CK)联合使用,有助于胰岛内分泌肿瘤与外分泌肿瘤的鉴别;hCG有助于鉴别胰岛素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肿瘤 胰岛增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与胰岛细胞增生症的MRI诊断(附7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强 王尔祯 +2 位作者 林梅 林孟光 严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与胰岛细胞增生症平扫与增强的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 6例 (其中多发性 3例 )、胰岛细胞增生症 1例的 MRI影像特点 ,并与 B超对比。按功能分类 :本组中胰岛素瘤 5例 ,胰岛素细胞增生症 ...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与胰岛细胞增生症平扫与增强的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 6例 (其中多发性 3例 )、胰岛细胞增生症 1例的 MRI影像特点 ,并与 B超对比。按功能分类 :本组中胰岛素瘤 5例 ,胰岛素细胞增生症 1例 ,胰高血糖素瘤 1例。扫描序列 :常规行 SE/ TSE:T1 WI、T2 WI,部分加行脂肪抑制的 T1 WI与 T2 WI,行 Gd- DTPA常规增强 T1 WI。结果  (1)胰岛素瘤 :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 ,最大径为 1.0~ 2 .5 cm ,常规 T1 WI呈略低信号 ,边界不清 4 / 5 ,其中 2例加行 fs- T1 WI后病灶边界变清 ;常规 T2 WI呈高信号 4 / 5 ,边界清(其中 1例行 fs- T2 WI病灶边界更清 ) ,呈等信号 1/ 5 ,边界不清 ;常规增强呈等信号 2 / 5 ,强化不明显呈略低信号 2 / 5 ,不均匀强化 1/ 5。 3例 (3/ 5 )各有两个瘤体 ,但术前 MRI均漏诊 1个病灶。 5例 8个病灶中 B超仅检出 1个病灶 ,呈低回声。 (2 )胰岛素细胞增生 :呈卵圆形结节状外突 ,最大径为 1.5 cm,呈等 T1 等 T2 信号 ,与胰腺分界不清 ,B超未检出病灶。 (3)胰高血糖素瘤 :呈卵圆形 ,最大径为 8cm,呈混杂信号 ,以长 T1 长 T2 信号为主 ,间有斑状短 T1 略短T2 信号 ,常规增强呈稍不均匀强化 ,在 T1 WI与 T2 WI上有完整的线状低信号包膜。B超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胰岛细胞瘤 胰岛细胞增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岛细胞结节样增生伴低血钾及低血糖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卞华 高鑫 谭云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对一例反复发生低血糖、低钾血症、无腹泻症状的女性胰岛细胞结节样增生患者行胰体尾部切除术,切除增生的胰岛细胞后,该患者的血糖和血钾水平恢复正常。
关键词 胰岛细胞增生 低血糖症 低钾血症
原文传递
脂肪酸受体GPR40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锋 李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88,共2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R40是脂肪酸的特异性受体。脂肪酸作为胞外配体,活化GPR40,激活胰岛β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胰岛素分泌,引起胰岛β细胞过度增殖。此外,GPR40还能被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活化。GPR40的拮抗剂和(或)激动剂作为新型的抗糖尿... G蛋白偶联受体GPR40是脂肪酸的特异性受体。脂肪酸作为胞外配体,活化GPR40,激活胰岛β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胰岛素分泌,引起胰岛β细胞过度增殖。此外,GPR40还能被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活化。GPR40的拮抗剂和(或)激动剂作为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研究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受体 GPR40 G蛋白偶联受体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原文传递
螺内酯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萍 张萍 李晓玉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服用螺内酯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00年至2014年期间诊治的80例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螺内酯分为螺内酯组(52例)及非螺内酯组(28例),平均随访28个月,... 目的 观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服用螺内酯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00年至2014年期间诊治的80例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螺内酯分为螺内酯组(52例)及非螺内酯组(28例),平均随访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前、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IHA患者经螺内酯治疗后,血钾由(3.13±0.69) mmol/L升高至(4.25±0.60) mmol/L(P =0.00);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由64(16,189)下降至12(7,27,P<0.01);应用60~ 80 mg螺内酯治疗的患者其β细胞功能优于应用螺内酯20 mg治疗者.治疗后HOMA-IR的变化和立位醛固酮有正相关的趋势(r=0.020,P=0.050).结论 IH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高醛固酮血症有关,中等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抵抗 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