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soflurane on Serum Cortisol and Hippocampal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Rats
1
作者 Juan Li Zhao-qiong Zhu Chao Zhang Jing Peng Mian Xie Xue Zheng Rui Fan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2年第5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血清皮质醇 SD大鼠 异氟醚 因子和 MORRIS水迷宫 海马
下载PDF
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英圳 王寿平 +1 位作者 王志 彭书崚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只,7d龄,雌雄不拘,体重16~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5):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组(I组)。Ⅰ组先吸入2.5%异氟醚3min行麻醉诱...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只,7d龄,雌雄不拘,体重16~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5):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组(I组)。Ⅰ组先吸入2.5%异氟醚3min行麻醉诱导,然后吸入1.5%异氟醚4h,C组只吸入空气。分别于给药前及停止给药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100mg/kg,以标记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子细胞,第2次给予BrdU后24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BrdU和神经源性分化蛋白(NeuroD)(神经母细胞和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测定BrdU+和NeuroD+表达情况,以BrdU+细胞计数反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以NeuroD+细胞计数与BrdU+细胞计数的比值(NeuroD+/BrdU+)反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Ⅰ组齿状回BrdU+细胞计数减少,而齿状回NeuroD+/BrdU+升高(P〈0.05或0.01)。结论异氟醚麻醉可抑制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齿状回 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力 闵苏 +3 位作者 李炜 魏珂 曹俊 董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评价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构建表达ε-nAChR的HEK293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孵育后乙酰胆碱激动ε—n... 目的评价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构建表达ε-nAChR的HEK293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孵育后乙酰胆碱激动ε—nAChR的内向电流,拟合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浓度与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的浓度。效应曲线,计算3种药物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5%的浓度(IC5)、25%的浓度(IC50)和50%的浓度(IC50)。分别用IC5、IC5和IC50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加入IC25,罗库溴铵共同孵育;用IC25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用IC5、IC50、IC50罗库溴铵共同孵育;分别计算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结果IC5、IC25和IC50七氟醚或异氟醚与IC5和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IC50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相加作用;IC5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IC50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强于异氟醚,IC25七氟醚与IC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结论七氟醚或异氟醚与低浓度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ε-nAChR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高浓度罗库溴铵的效应呈相加作用;低浓度七氟醚强化罗库溴铵阻滞ε-nAChR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高浓度七氟醚的效应强于异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雄甾烷醇类 受体 烟碱 骨骼 七氟醚
原文传递
细胞实验时异氟醚鼓泡给药法的可靠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向强 陈映红 +3 位作者 陈罡 谭蕾 赵以林 罗爱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实验时异氟醚鼓泡给药法的可靠性。方法取直径8.6cm的大培养皿100个,每个大培养皿内置3个直径3.5cm用于细胞培养的小培养皿,大培养皿置于37屯、5%CO2培养箱中。使用ABV—A麻醉机给药,氧气:氮气比为1:4,混合异氟醚... 目的评价细胞实验时异氟醚鼓泡给药法的可靠性。方法取直径8.6cm的大培养皿100个,每个大培养皿内置3个直径3.5cm用于细胞培养的小培养皿,大培养皿置于37屯、5%CO2培养箱中。使用ABV—A麻醉机给药,氧气:氮气比为1:4,混合异氟醚后(鼓泡气),经人工鼻过滤,接21G针头置于大培养皿中央底部持续鼓泡,气体流量与培养液容积比例为0.25L/min:80ml。按鼓泡气异氟醚浓度将大培养皿随机分为10组(n=10),Ⅰ组-Ⅷ组鼓泡气异氟醚浓度分别为0.2%、0.4%、0.8%、1.6%、2.0%、2.4%、3.2%和4.0%;Ⅸ组鼓泡气内未混合异氟醚;Ⅹ组未通人气体。Ⅰ组~Ⅷ组分别于鼓泡通气5、10、15、30、60和120min时(T1-6)于小培养皿的底部取细胞培养液7ml,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异氟醚浓度。结果与T3时比较,Ⅰ组~Ⅷ组T1,2时异氟醚浓度降低(P〈0.05),T4-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浓度(Y)与鼓泡气异氟醚浓度(X)直线回归方程为Y=1.5652X-0.1252。结论细胞实验时鼓泡给药法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异氟醚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细胞 培养的 鼓泡给药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