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losed Lake Issyk-Kul as an indicator of global warming in Tien-Shan 被引量:2
1
作者 Vladimir V.Romanovsky Saadat Tashbaeva +2 位作者 Jean-Francois Crétaux Stephane Calmant Vanessa Drolon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5期608-623,共16页
Lake Issyk-Kul is the seventh deepest lake in the world situated inCentral Asiain theTien-ShanMountainsat the elevation of 1607 m above sea level. This area belongs toKyrgyzstan. From 1927 to 1997 the water level decr... Lake Issyk-Kul is the seventh deepest lake in the world situated inCentral Asiain theTien-ShanMountainsat the elevation of 1607 m above sea level. This area belongs toKyrgyzstan. From 1927 to 1997 the water level decreased by 3.4 m, and increased by 0.93 m from 1997 to 2011.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warming on the Lake Issyk-Kul thermal regime and the components of its water balance: river discharge,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lake level variations. It shows that the global warming has entailed the increase of the Lake Issyk-Kul water temperature down to the maximum depths, and river discharge increase due to the glaciers melting and the evaporation from the lake surface. Th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1 ℃ results in river discharge increas and lake level rise of 44 mm/year and surface evaporation increase of 88 mm/year. TheLakeIssyk-Kullevel increase after 1997, which takes place in the situation of global warming, was caused by the activation of the West air masses transport and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in autu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yk-kul Lake Tyup Jyrgalan Chon-Kyzylsuu Juuku Rivers Karabatkak Glacier Watershed Glacier Discharge Discharge Formation Zone Water Balance
下载PDF
Radiobiogeochemical Assessment of the Soil Near the Issyk-kul Region 被引量:1
2
作者 Djenbaev Bekmamat Kaldybaev Bakit +1 位作者 Toktoeva Tamara Kenjebaeva Aigul 《Journal of Geological Resour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地质资源 地质工程 地质学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下载PD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oils from the Issyk-Kul region in the western Tian Shan Mountains,Kyrgyzstan:Implication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3
作者 LI Qian-yu WU Jing-lu +1 位作者 ZHAO Zhong-hua SAKIEV Kadyrbek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7期1520-1531,共12页
As organchlorine pesticides(OCPs) may be an ecologic threat to mountain environments due to their tendency to deposit and accumulate in mountain regions undergoing long-range air transport, OCPs were analyzed in soils... As organchlorine pesticides(OCPs) may be an ecologic threat to mountain environments due to their tendency to deposit and accumulate in mountain regions undergoing long-range air transport, OCPs were analyzed in soils collected from an intermontane basin of the western Tian Shan Mountains, which is the UNESCO protected natural reserve of Issyk-Kul. Total OCP concentrations in the Issyk-Kul region ranged from 4.63 to 414 ng/g dw, of which two extraordinary high OCP concentrations(414 ng/g dw and 213 ng/g dw, respectively) influenced by an abandoned dumping site and urban sewage, respectively, were fou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ferred that the OCP inputs in the east of the Issyk-Kul region were mainly from local endogenous sources, and exogenous input via LRAT processes were prominent in the west and south. Additionally, the isomeric and parent substance/metabolite ratios revealed most pesticides accumulated in this region were from old usage, while DDTs had fresh input because of possibly illegal regional application and a slow degradation from the dumping site. Furthermor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no frequently adverse ecolog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Issyk-Kul region, but potential risks on neighbouring organisms induced by p,p'-DDT and γ-HCH in dumping site and urban sew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evising an efficient management plan to prevent secondary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杀虫剂 西方 生态 土壤 分发 空间 分配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及其演化趋势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国亚 沈永平 +1 位作者 王宁练 吴青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7-1105,共9页
结合气象、水文、冰川变化和人类活动序列资料,应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吉尔吉斯坦伊塞克湖1927—2008年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是湖泊水位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水量平衡各要素中,降水量和入湖径... 结合气象、水文、冰川变化和人类活动序列资料,应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吉尔吉斯坦伊塞克湖1927—2008年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是湖泊水位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水量平衡各要素中,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与湖泊水位变化的正相关关系最为密切,而灌溉耗水对目前湖泊水位的变化的影响仅处于次要地位.由于气候变化,流域高山区气温上升显著,湖面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增加明显,导致湖面于1998年停止下降,开始回升,到2008年底已经上升了0.59 m.按照所有SRES情景预估的未来升温情况,伊塞克湖水位还将会因为雨雪比例的增大及冰川融水的大量增加而上升.因此,伊塞克湖水位现在已经处于自然波动恢复状态中,不需要从其他流域向伊塞克湖调水来恢复湖水位,但要注意灌溉回归水可能会对湖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位变化 演化趋势 伊塞克湖
下载PDF
1860—2005年伊塞克湖水位波动与区域气候水文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国亚 沈永平 秦大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4-860,共7页
应用吉尔吉斯坦天山伊塞克湖1860—2005年的湖水位资料及土尤克苏冰川雪线和卡拉库里气象站1879-199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伊塞克湖145 a来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与中国新疆天山地区的博斯腾湖及1号冰川雪线变化进行... 应用吉尔吉斯坦天山伊塞克湖1860—2005年的湖水位资料及土尤克苏冰川雪线和卡拉库里气象站1879-199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伊塞克湖145 a来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与中国新疆天山地区的博斯腾湖及1号冰川雪线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山伊塞克湖地区近百年来气候一直处于暖干化过程,1986年以后气候有转向暖湿的迹象.这种现象是与我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相对应的,是转型在空间上的向西扩展.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暖湿转型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速度加快,西风环流和印度洋环流带来的水汽含量增加,导致了该区降水量增加;也与气候变暖使局地蒸发量加大,降水机会增多而引起降水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塞克湖 湖水位变化 冰川雪线 气候变暖 气候转型
下载PDF
基于树轮宽度的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尹仔锋 尚华明 +6 位作者 魏文寿 何清 袁玉江 张瑞波 张同文 Bakyt.Ermenbaev Rysbek Satylkanov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4期8-14,共7页
中亚区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重要而复杂,伊塞克湖流域周边山区分布的天山云杉原始森林为揭示区域过去几百年气候水文变化事实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利用伊塞克湖周边山区4个点的树木年轮宽度、入湖年径... 中亚区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重要而复杂,伊塞克湖流域周边山区分布的天山云杉原始森林为揭示区域过去几百年气候水文变化事实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利用伊塞克湖周边山区4个点的树木年轮宽度、入湖年径流量以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基于对树轮宽度指数对区域水文和气候要素响应关系分析,利用区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了伊塞克湖355 a来的入湖径流量变化历史,二者线性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30.2%。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阶段变化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相对应。但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流域的径流量的低频变化特征不一致,在1850年前的变化趋势相反。空间相关分析发现伊塞克湖流域重建径流量变化能较好地代表中亚天山北坡以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新疆北部平原区降水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伊塞克湖径流量与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震荡(AMO)在年代际尺度的同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天山云杉 中亚 伊塞克湖 径流量
下载PDF
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径流变化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1 位作者 丁之勇 孙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8-210,共13页
基于伊塞克湖流域近70年来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进行研究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 基于伊塞克湖流域近70年来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进行研究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乔尔蓬-阿塔站(湖盆中部)和克孜尔苏站(东部)气温分别在1975年和1989年后上升趋势增大,秋季增温幅度均对气温升高的贡献较大;2个水文站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整体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2)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研究区4个典型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乔尔蓬-阿塔、琼-阿克苏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曲线值分别在1987年、1983年和1987年后开始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卡拉科尔站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曲线值在1982年后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从年内不同季节的径流分配来看,乔尔蓬-阿塔站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夏季增加幅度最大;而卡拉科尔站夏季径流量减少趋势明显,下降幅度最大。(3)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在年际尺度上,各水文站径流量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呈较显著的相关性,气温的升高与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径流量产量的多少。(4)从周期性变化分析来看,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周期性变化均比较明显,波动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径流量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 累计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伊塞克湖流域 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
下载PDF
1991—2014年中亚伊塞克湖湖泊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政新 郭万钦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基于中亚伊塞克湖地区的1991—1998年Landsat-5/TM、1999—2012年Landsat-7/ETM+以及2013—2014年Landsat-8/OLI等遥感影像为主要基础数据,通过采用波段比值法(TM3/TM5)自动提取湖泊边界,并加以人工修订,得出了伊塞克湖1991—2014年多... 基于中亚伊塞克湖地区的1991—1998年Landsat-5/TM、1999—2012年Landsat-7/ETM+以及2013—2014年Landsat-8/OLI等遥感影像为主要基础数据,通过采用波段比值法(TM3/TM5)自动提取湖泊边界,并加以人工修订,得出了伊塞克湖1991—2014年多期次的湖泊边界及对应的湖泊面积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泊面积在1991—1998年间总体减小5.3 km^2,而在1998—2014年间总体增大7.3 km^2。通过与中亚地区Tian Shan气象站记录的气象数据对比发现,伊塞克湖水域面积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过去20年以来中亚地区气候的暖湿化对伊塞克湖流域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塞克湖 湖泊面积变化 遥感监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60 a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晓飞 黄粤 +4 位作者 刘铁 李均力 王正 昝婵娟 段永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6-1587,共12页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近60 a伊塞克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反演伊塞克湖水量变化时间序列,结合1960—2020年CRU气象数据、1960—2000年乔尔蓬阿塔气象站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入湖水量观测数据,建立湖泊水量平衡模型,分析水量平衡各分量的...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近60 a伊塞克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反演伊塞克湖水量变化时间序列,结合1960—2020年CRU气象数据、1960—2000年乔尔蓬阿塔气象站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入湖水量观测数据,建立湖泊水量平衡模型,分析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60年以来伊塞克湖水量变化经历了持续减少-波动增加的过程,1998年为变化的时间拐点;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入湖水量主要受灌溉引水影响持续减少,1986年后随灌溉水量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的增加而转为上升趋势;湖区降水以9.1 mm·(10a)^(-1)的速率增加,蒸发量随湖区升温和湖体面积增加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伊塞克湖大部分年份湖泊水量呈负平衡,地下水持续补给湖泊,1986年起湖泊的水量收支亏损逐渐减小,1998年以来以正平衡为主。(3)入湖径流、降水、蒸发等水量平衡分量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湖泊水量的变化,而产流区气候变化和灌区灌溉引水通过改变入湖径流间接驱动湖泊水量的变化;1960—1986年,以灌溉引水为主的人类活动是驱动伊塞克湖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率达71.6%,1987年以来,气候变化因子对湖泊水量变化的累计贡献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塞克湖 水量平衡 入湖径流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米热古力.艾尼瓦尔 海米提.依米提 +2 位作者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夏库热.塔依尔 Yorov.Hasan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2,共5页
根据伊塞克湖1950—2010年期间的年平均水位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伊塞克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时间序列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50—2010年期间,伊塞克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伊塞克湖1950—2010年期间的年平均水位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伊塞克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时间序列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50—2010年期间,伊塞克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共下降1.27m,1950—1997年水位持续下降,1998年开始转为上升。(2)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活动是引起湖泊水位下降的主要驱动因子;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下,该地区降水量的增加影响到径流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湖泊水位的缓慢上升。(3)1950—2010年间的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伊塞克湖年平均水位存在21a的主周期,并且201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伊塞克湖水位处于偏高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小波分析 伊塞克湖
下载PDF
博斯腾湖与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特征及预测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米热古力.艾尼瓦尔 海米提.依米提 +2 位作者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夏库热.塔依尔 Yorov Hasan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2-799,共8页
根据1961—2012年湖泊水位观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分析与小波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博斯腾湖与伊塞克湖近50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并对湖泊未来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1961—2012年,博斯腾湖和伊塞克湖年水位总体呈显著的... 根据1961—2012年湖泊水位观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分析与小波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博斯腾湖与伊塞克湖近50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并对湖泊未来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1961—2012年,博斯腾湖和伊塞克湖年水位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两湖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平稳下降;90年代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波动比伊塞克湖更为频繁,经历了迅速上升和下降的阶段,而伊塞克湖年水位较为稳定。(2)水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和伊塞克湖年水位变化分别存在18a和22a的主周期,从水位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结果来看,博斯腾湖水位将来一段时间继续下降,伊塞克湖水位则继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伊塞克湖 水位 小波分析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