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IVUS和OCT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中的研究价值
1
作者 薛芳 邵磊 +1 位作者 罗满屹 吴凡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4-17,29,共5页
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都是由不稳定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引起的。尽管及时开通了致病血管,但未阻塞血管中的易损斑块仍对患者的长期预后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动态评估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变化尤为重要。腔内成像技术(IVU... 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都是由不稳定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引起的。尽管及时开通了致病血管,但未阻塞血管中的易损斑块仍对患者的长期预后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动态评估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变化尤为重要。腔内成像技术(IVUS和OCT)可直观、准确地显示易损斑块的不同特征,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比IVUS和OCT在观察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方面的优缺点,以此介绍腔内技术在提高精准医疗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并探讨了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OCT 急性冠脉综合征 腔内成像 易损斑块
下载PDF
术前IVUS指标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对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刘承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7期0001-0002,共2页
研究术前血管超声(IVUS)中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PB)对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PCI治疗患者,术前均行IVUS观察,根据“MLA、PB”情况,划分患者为甲组(斑块负荷&l... 研究术前血管超声(IVUS)中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PB)对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PCI治疗患者,术前均行IVUS观察,根据“MLA、PB”情况,划分患者为甲组(斑块负荷<70%,小管腔面积>4.0mm2,n=50)、乙组(斑块负荷≥70%,小管腔面积≥4.0mm2,n=50)、丙组(斑块负荷<70%,小管腔面积<4.0mm2,n=50)及丁组(斑块负荷≥70%,小管腔面积<4.0mm2,n=50),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与甲组、乙组比较,丁组的左回旋支靶病变比例更高,右冠状动脉靶病变比例更低,支架数量更多;与甲组、丁组比较,乙组的支架直径更小;与丙组、丁组比较,甲组的支架直径更小;与乙组比较,丙组的支架长度更小;与甲组比较,丁组的支架长度更大;与丙组比较,丁组的支架长度更大;甲组、乙组及丁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00%、18.00%、4.00%,低于丙组(4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PCI治疗患者术前在IVUS指导下监测MLA、PB,对患者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指标小管腔面积 斑块负荷 冠状动脉内介入 预后效果
下载PDF
基于IVUS图像的动脉硬化斑块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友生 胡百乐 +4 位作者 白志勇 李亦林 陈建新 李昕尧 孙琦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8,共4页
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中识别动脉硬化斑块类型,为临床诊断动脉血管病变提供了客观依据。针对动脉血管内斑块超声波图像的特征,选取斑块及其外围区域图像,通过K-L变换提取图像分类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设计分类器识别动脉斑块的类型。实... 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中识别动脉硬化斑块类型,为临床诊断动脉血管病变提供了客观依据。针对动脉血管内斑块超声波图像的特征,选取斑块及其外围区域图像,通过K-L变换提取图像分类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设计分类器识别动脉斑块的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不同斑块的正确识别率均达到80%以上,所构造的识别系统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斑块 ivus 支持向量机 K-L变换
下载PDF
基于Contourlet变换和非线性扩散的IVUS图像去噪 被引量:6
4
作者 曲怀敬 彭玉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0-495,500,共7页
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分割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其自身存在斑点噪声,从而严重影响图像自动分割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和非线性扩散的斑点去除算法(CTND);利用自适应的对... 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分割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其自身存在斑点噪声,从而严重影响图像自动分割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和非线性扩散的斑点去除算法(CTND);利用自适应的对比度因子,在Contourlet域直接对IVUS图像各方向子带进行非线性扩散滤波,而不需要同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在保持IVUS图像强、弱边缘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斑点噪声,并为图像外膜的提取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ivus图像 各向异性扩散 斑点去噪
下载PDF
基于snake模型的IVUS图像序列三维分割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正 杨宇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2,共8页
针对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序列中血管壁内外膜轮廓的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nake模型的三维并行分割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滤除噪声和抑制环晕伪像等预处理。然后,获取IVUS图像序列的四个纵向视图,并从中... 针对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序列中血管壁内外膜轮廓的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nake模型的三维并行分割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滤除噪声和抑制环晕伪像等预处理。然后,获取IVUS图像序列的四个纵向视图,并从中提取出内腔边界和中-外膜边界。通过将这些边界曲线映射到各帧IVUS图像中,得到横向视图中的初始轮廓。最后,将该初始轮廓作为snake模型的初始形状,通过使snake能量函数最小,模型不断变形,最终得到各帧IVUS图像中的内腔和中-外膜边界。该方法可实现对IVUS图像序列的并行分割,与二维串行分割方法相比,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采用大量临床图像数据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自动、快速、可靠的完成IVUS图像序列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图像分割 并行处理 血管内超声(ivus) SNAKE模型
下载PDF
球囊扩张与IVUS证明STEMI患者血管病变处急性血栓形成向近心端扩展
6
作者 夏勇 李东野 +9 位作者 吴建东 徐晤 潘德峰 朱红 王志荣 张超群 杨煜 徐通达 郝湛军 李文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急性血栓形成后血栓向近心端扩展的临床证据。方法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行STEMI急诊PCI术165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与PCI结果,测量... 目的探讨导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急性血栓形成后血栓向近心端扩展的临床证据。方法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行STEMI急诊PCI术165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与PCI结果,测量每支梗死相关血管开口处到血栓处的距离,而后行PCI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PTCA导丝通过冠脉闭塞处后应用球囊扩张,重复造影有前向血流为组I (n=155);PTCA导丝通过冠脉闭塞处后应用球囊扩张,重复造影无前向血流为组Ⅱ(n=10),沿PTCA导丝送球囊到远端再次扩张、重复造影如仍无前向血流,再沿球囊到远端扩张直到恢复前向血流;撤出球囊.送入血管内超声导管至血管远端,后撤导管采集血管内超声图像,进行定量影像学分析,分析建立组II中10例STEMI患者的急性冠脉闭塞的血栓空间分布图。最后植入支架,重复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球囊扩张与IVUS证实10例STEMI患者的冠脉血管急性闭塞的血栓空间分布图呈病变处急性血栓形成并向近心端扩展。结论①STEMI患者的冠脉血管斑块破裂病变处急性血栓形成后既可向远心端扩展、也可向近心端扩展。PCI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过程中,如球囊扩张闭塞处后重复造影无前向血流,应将球囊送到远端再次扩张,以扩张“真正狭窄或真正斑块破裂病变处”,恢复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 ivus STEMI 前向血流 冠脉闭塞 血管内超声 重复造影 梗死相关血管 斑块破裂 冠脉血管
下载PDF
预先更高压力充分扩张支架后再行IVUS检查30例结果分析
7
作者 夏勇 李东野 +5 位作者 吴建东 徐晤 朱红 潘德峰 张超群 杨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6-116,共1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揭示球囊扩张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是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塑、裸金属支架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是新生内膜增生,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使用,IVUS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IVUS不仅能提供管腔狭窄情况,还能提供...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揭示球囊扩张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是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塑、裸金属支架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是新生内膜增生,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使用,IVUS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IVUS不仅能提供管腔狭窄情况,还能提供管壁的结构特征、斑块性质及分支开口有无病变等重要信息,IVUS对介入治疗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但IVUS不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利用IVUS作为“金标准”评价已经预先高压充分扩张支架的效果,推广应用“高压释放支架”的观念。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择期置入34枚支架。按支架:血管直径为1.0- 1.1:1.0比例选择支架,先按支架释放命名压扩张支架,进行造影后视结果后以150%-200%命名压高压释放支架,部分病变压力达22-24atm。在支架置入后即进行IVUS检查,评价进行预先高压充分扩张支架的效果。同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为100%,IVUS显示:支架后即刻面积为(7.3±1.1)mm2、支架良好贴壁、无夹层发生。结论在无IVUS条件下,应用“高压释放支架”的策略可达到与IVUS指导作用相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检查30 心血管介入 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血管重塑 弹性回缩 血管直径 指导性作用 介入治疗 临床成功率
下载PDF
IVUS指导冠脉轻度病变ACS患者支架植入一例
8
作者 杨煜 夏勇 徐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9-220,共2页
病史:因突发胸痛60 min伴一过性意识丧失1次于2002年6月6日入院。嗜烟酒,抽烟达20支/d×20年,平均饮酒达500 g/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其父亲有“冠心病”史。
关键词 支架植入 ACS患者 ivus 一过性意识丧失 胸痛 狭窄程度 稳定斑块 局限性狭窄 远端血流 引导管
下载PDF
IVUS指导冠脉轻度病变ACS患者支架植入一例
9
作者 杨煜 夏勇 徐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19-220,共2页
  病史:因突发胸痛60 min伴-过性意识丧失1次于2002年6月6日入院.嗜烟酒,抽烟达20支/d×20年,平均饮酒达500 g/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其父亲有"冠心病"史,其母亲有"高血压"病史.   ……
关键词 ivus 病变 ACS 患者
下载PDF
IVUS指导下处理支架再狭窄1例
10
作者 杨树森 董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2期67-70,共4页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8岁,主诉“阵发性胸痛、心悸20年,加重2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0年,糖尿病20年,腔隙性脑梗死1年,无烟酒嗜好。患者2000年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RCA)远端100%闭塞,于病...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8岁,主诉“阵发性胸痛、心悸20年,加重2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0年,糖尿病20年,腔隙性脑梗死1年,无烟酒嗜好。患者2000年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RCA)远端100%闭塞,于病变处顺序置入两枚BMS支架(远端3.0 mm×9 mm,近端接3.5mm×25mm),好转后出院。2007年再次因“心绞痛”入院,冠脉造影提示支架再狭窄,应用2.75 mm×6 mm切割球囊及3.0 mm×20 mm预扩球囊扩张,并再次由RCA远端至中段顺序置入DES3.0 mm×24 mm以及DES3.0 mm×36 mm ,完全覆盖首次支架置入区域,术后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再狭窄 ivus 既往高血压病 冠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切割球囊 胸痛 预扩张球囊 烟酒嗜好 冠脉支架术
下载PDF
IVUS指导下2例左主干叉口病变介入治疗
11
作者 王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81-186,共6页
1病例一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劳力性胸闷1年余”入院。既往: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最高血压达207/110 mmHg,间断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有长期吸烟史。入院查体无特殊表现。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超声示“室间隔稍厚,左室舒张功... 1病例一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劳力性胸闷1年余”入院。既往: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最高血压达207/110 mmHg,间断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有长期吸烟史。入院查体无特殊表现。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超声示“室间隔稍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0%,左室内径(LV)48/32 mm”。入院诊断: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ivus 左主干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原发性高血压 病变 左室射血分数 劳力型心绞痛
下载PDF
IVUS与CAG在指导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伟国 朱萧玲 +1 位作者 常盼 王西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在CAG与冠脉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MID、PB及DS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MID、PB及DS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支架置入率、达标率以及扩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流,提高支架置入效果,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效果安全可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基于VH-IVUS影像的斑块微环境发展演化模型
13
作者 潘霁超 蔡彦 +2 位作者 王梁 唐达林 李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8-468,共1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主要包含脂质沉积、炎性反应和血管新生3个过程,它们共同促进斑块发展,影响斑块的易损性。通过建立基于病人个体化的斑块发展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斑块发展预测方法。方法利用课题组先前发展的生-化耦合模型,对斑块...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主要包含脂质沉积、炎性反应和血管新生3个过程,它们共同促进斑块发展,影响斑块的易损性。通过建立基于病人个体化的斑块发展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斑块发展预测方法。方法利用课题组先前发展的生-化耦合模型,对斑块微环境中主要的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和非细胞(VEGFs、ECM、金属基质蛋白酶等)成分建立微环境反应-扩散模型。将4名患者初诊时的VH-IVUS影像数据及血生化指标,作为计算的初始条件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质蛋白酶 脂质沉积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 ivus 血生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血管内超声(IVUS)的人体冠状动脉随心动周期形变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与分析
14
作者 王梁 杨淳 Dalin TANG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43,共9页
人体动脉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与血管内的受力等力学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各种医学成像数据建立的血管数值模拟模型能很好的考察血管内的受力及血流情况,已成为对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作出评估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一位患者... 人体动脉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与血管内的受力等力学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各种医学成像数据建立的血管数值模拟模型能很好的考察血管内的受力及血流情况,已成为对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作出评估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一位患者的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数据建立了其冠状动脉血管的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并根据患者CT造影的动态影像数据模拟了冠状动脉在人体内随心脏搏动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过程.模型中冠状动脉血管采用各向异性Mooney-Rivlin材料模型,其材料参数是由冠状动脉血管样本的双轴加载拉伸实验获得的拉伸比率———应力数据拟合得到的,血压数据也采用了患者自身的数据,因而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真实模拟了人体内冠状动脉的实际运动情况.本文给出了血管内的应力应变分布、血流速度、血液最大剪切应力等数值模拟结果,并比较了血管的周期弯曲和血压变化的相位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内部的脂肪斑对血管的应力应变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就该患者个体而言,血管弯曲程度对血管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要强于血压的影响.而相比于血管的弯曲程度,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流通量受血压的影响较为显著.本文建立的模拟冠状动脉周期运动的数值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应用于大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例研究.随着患者数量的积累,通过分析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和预测粥样斑的受损性和破裂发生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冠状动脉 流固耦合 动脉粥样斑
下载PDF
IVUS指导的静脉桥血管PCI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东升 刘娜 +2 位作者 李彬 刘斌 张天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398-1399,共2页
1病例患者女性,72岁,主因“间断性胸痛10年,复发1年,加重6h”,于2021-5-18晚22:30急诊入院。患者于10年前劳累后出现胸痛,含服“速效救心丸”数分钟后缓解,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外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好转出院。1年前患... 1病例患者女性,72岁,主因“间断性胸痛10年,复发1年,加重6h”,于2021-5-18晚22:30急诊入院。患者于10年前劳累后出现胸痛,含服“速效救心丸”数分钟后缓解,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外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好转出院。1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多于快步行走后发作,持续数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无颈部紧缩感。患者6h前无明显诱因再发胸痛,性质同前,程度较前加重,伴大汗,含服“速效救心丸”后0.5h症状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速效救心丸 紧缩感 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静脉桥血管 ivus 含服
下载PDF
Predicting Coronary Plaque Morphology Changes Based on Multimodality FSI Models Using Follow-Up IVUS and OCT Data
16
作者 Xiaoya Guo Don PGiddens +8 位作者 David Molony Habib Samady Chun Yang Jie Zheng Mitsuaki Matsumura Gary SMintz Akiko Maehara Liang Wang Dalin Ta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3-94,共2页
Background Current bottleneck of patient-specific coronary plaque model construction is the resolution of in vivo medical imaging.The threshold of cap thickness of vulnerable coronary plaques is 65 microns,while the r... Background Current bottleneck of patient-specific coronary plaque model construction is the resolution of in vivo medical imaging.The threshold of cap thickness of vulnerable coronary plaques is 65 microns,while the resolution of in vivo coronar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images is 150-200 microns,which is not enough to identify vulnerable plaques with thin caps and construct accurate biomechanical plaque models.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with a 15-20μm resolution has the capacity to identify thin fibrous cap.IVUS and OCT images c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provide for more accurate plaque morphology,especially,fibrous cap thickness measurements.A modeling approach combining IVUS and OCT was introduced in our previous publication for cap thickness quantification and more accurate cap stress/strain calculations.In this paper,patient baseline and follow-up IVUS and OCT data were acquired and multimodality image-base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models combining 3D IVUS,OCT,angiography were constructed to better quantify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rphology and plaque stress/strain conditions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factors.Methods Baseline and 10-Month follow-up in vivo IVUS and OCT coronary plaque data were acquired from one patient with informed consent obtained.Co-registr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baseline and follow-up IVUS and OCT images were performed for modeling use.Baseline and follow-up 3D FSI models based on IVUS and OCT were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factors which integrating plaque morphology were employed to predict plaque vulnerability.These 3D models were solved by ADINA(ADINA R&D,Watertown,MA,USA).The quantitative indices of cap thickness,lipid percentage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histological literatures and denoted as Cap Index and Lipid Index.Cap Index,Lipid Index and Morphological Plaque Vulnerability Index(MPVI)were chosen to quantify plaque vulnerability,respectively.Random forest(RF)which was based 13 extracted features including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factors was used for plaque vulnerability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Over sampling scheme and a 5-fold crossvalidation procedure was employed in all 45 slices for training and testing sets.Single and all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risk factors were used for plaque progression prediction.Results When Cap Index was used as the measurement,minimum cap thickness(MCT)was the best single predictor which area under curve(AUC)is 0.782 0;the combination of MCT,critical plaque wall strain(CPWSn),critical wall shear stress(CWSS)and cap wall shear stress(CapWSS)was the best predictor with ACU=0.868 6.When Lipid Index was used as the measurement,the lipid percentage(LP)was the best single predictor which AUC value is 0.857 8;the combination of Mean cap thickness(MeanCT),LP,CWSS and cap plaque wall stress(CapPWS)and was the best predictor with ACU=0.9821.When MPVI was used as the measurement,MCT was the best single predictor which AUC value is 0.782 9;the combination of MCT,LP,plaque area(PA),CPWSn and CapWSS was the best predictor with ACU=0.872 9.Conclusions Combinations of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risk factors had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compared to the prediction of single factors and other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ica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PLAQUE OCT ivus vulnerability PATIENT-SPECIFIC FSI model
下载PDF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鹰熙 张上仕 万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以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2022年6月我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稳定)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以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2022年6月我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稳定)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组,各15例,均实施IVUS检查和支架介入术治疗,对比IVUS特征和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分析IVUS检查结果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稳定组患者的外弹力膜面积(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area,EEM CSA)、斑块负荷、脂核尺寸、重构指数、破裂斑块、易损斑块均低于不稳定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稳定组中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inimal lumen cross-sectional area,MLA CSA)、纤维帽厚度和稳定斑块均明显高于不稳定组(P<0.05)。稳定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IVUS检查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造成影响(P<0.05)。结论:IVUS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基于IVUS图像配准的动脉壁位移估计
18
作者 李新伟 汪友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第6期135-139,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虑到大部分事件是由于病变难以分析和检测造成的,提出一种针对IVUS图像的血管壁位移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非刚性配准,结合正则函数计算位移场;针对血管内超声图像噪声较大问题,引入灰度平滑约束和光流... 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虑到大部分事件是由于病变难以分析和检测造成的,提出一种针对IVUS图像的血管壁位移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非刚性配准,结合正则函数计算位移场;针对血管内超声图像噪声较大问题,引入灰度平滑约束和光流梯度约束,使用改进的多尺度迭代方法最小化配准函数;将正则权重改进,避免陷入配准函数局部最小值;引入与尺度相关的比例阈值法,实现了迭代均匀化;提出一种结合尺度位移估计值的窗口搜索方法,提高了位移准确性;将位移矢量进行编码,清晰直观的展示;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方法比较,配准精度提高约25%,运行时间减少20.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ivus) 位移估计 非刚性配准 多尺度
下载PDF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唐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IVUS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3年3月到2023年12月6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病情类型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观察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均予以2组患者以IVUS检查+支架介...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IVUS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3年3月到2023年12月6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病情类型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观察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均予以2组患者以IVUS检查+支架介入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血管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IVUS检查特征,并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患者IVUS检查之间存在关系。结果 本试验中,观察组除 MLA CSA指标、纤维帽厚度指标与稳定斑块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之外,EEM CSA指标、斑块负荷指标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血管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深入分析,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与IVUS检查有着密切关系(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及在患者支架介入术后治疗中,IVUS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血管内超声(ivus) 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基于IVUS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7期102-103,共2页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基于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时...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基于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时间以及37例单组区间条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VUS组(基于IVUS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对两组造影剂使用量、支架置入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手术成本。结果:IVUS组相对比对照组而言,造影剂使用量以及支架置入数较少,支架直径较大,长度较短,手术成本较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基于IVUS指导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造影剂使用量与支架置入量,且手术成本较低,有利于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 冠心病) 糖尿病 ivus 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