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乐和沙湾、阜康市县山地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7
1
作者 谢杏初 刘惠君 +8 位作者 杨新奎 也尔肯 乌秀巴特 王诚 阿不力克木 张哲夫 朱桂凤 张金声 侯学霞 《地方病通报》 1991年第4期8-11,共4页
1991年5月从新疆博乐市准噶尔阿拉套山山地(E81°18′,N45°13′)、沙湾县北天山西段依连哈比尔尕北坡(E85°40′,N43°55′)和阜康县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山地北坡(E88°08′,N43°55′)共采集到全沟硬蜱(Ixodes... 1991年5月从新疆博乐市准噶尔阿拉套山山地(E81°18′,N45°13′)、沙湾县北天山西段依连哈比尔尕北坡(E85°40′,N43°55′)和阜康县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山地北坡(E88°08′,N43°55′)共采集到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千余只,经做莱姆病病原体分离,共检出疏螺旋体6株。对其中5株做了单克隆抗体试验,5株疏螺旋体均与单克隆抗体H_(9724)呈阳性反应,而与H_(6831)均呈阴性反应,有3株与H_(5332)呈阳性反应、2株呈阴性反应。从而确认所分离的5株疏螺旋体为Borreliaburgdorferi疏螺旋体。首次从病原学证实上述一市二县山地存在莱姆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下载PDF
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98
2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4 位作者 张金声 窦桂兰 王宏英 侯学霞 朱桂凤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38.5%~60.00%和41.18%~86.05%;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分别为20.00%~45.00%、16.00%~40.00%和24.00%。从华南兔、8种野鼠和8种蜱分离出128株莱姆病螺旋体。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黑线姬鼠
下载PDF
伯氏疏螺旋体在全沟硬蜱体内的分布与经卵传递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勇 唐士元 +1 位作者 吴晓明 张启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本实验首次证实全沟硬蜱可经卵传递伯氏疏螺旋体,2只卵巢感染螺旋体的雌蜱的子代感染率分别为59%和29%。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分布于全沟硬蜱的中肠内,饥饿和饱血蜱的中肠感染率相近,分别为30.9%和29.0%:而两者的全身感染与中肠感染之比则... 本实验首次证实全沟硬蜱可经卵传递伯氏疏螺旋体,2只卵巢感染螺旋体的雌蜱的子代感染率分别为59%和29%。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分布于全沟硬蜱的中肠内,饥饿和饱血蜱的中肠感染率相近,分别为30.9%和29.0%:而两者的全身感染与中肠感染之比则分别为2.9%和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全沟硬蜱 莱姆病
下载PDF
全沟硬蜱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6 位作者 贾文春 张晓杰 张金声 张淑芹 宋鸿章 木井文 窦桂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全沟硬蜱在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方法:用布旗法在林区草地采蜱,并分类鉴定;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蜱类中肠带菌情况,并分离菌株。结果: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人群发病与该蜱叮咬率密切相关;该蜱中肠带菌率为4... 目的:探讨全沟硬蜱在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方法:用布旗法在林区草地采蜱,并分类鉴定;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蜱类中肠带菌情况,并分离菌株。结果: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人群发病与该蜱叮咬率密切相关;该蜱中肠带菌率为40%,并从14组(70只)蜱中分离出2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M7相同,而与美国菌株B31有区别。结论:当地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流行病学 莱姆病
下载PDF
从全沟硬蜱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柴光军 张习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比较了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全沟硬蜱体内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超微结构特征。8株螺旋体长8.4—36.0μm,宽0.12—1.35μm,有1—9个左手螺旋,螺旋波长1.09—4.30μm,波幅0.38—2.10μm。细胞末端形态有尖锐和略呈纺锤状两种。每侧细胞近末端... 比较了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全沟硬蜱体内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超微结构特征。8株螺旋体长8.4—36.0μm,宽0.12—1.35μm,有1—9个左手螺旋,螺旋波长1.09—4.30μm,波幅0.38—2.10μm。细胞末端形态有尖锐和略呈纺锤状两种。每侧细胞近末端有7、8和9根鞭毛三种类型。细胞内部未见空泡。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结果表明,全沟硬蜱分离株具有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学特征,且有多种形态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黑龙江省苇河林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媒介蜱的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勇 唐士元 +3 位作者 吴晓明 张启恩 王中元 王建华 《医学动物防制》 1992年第1期33-35,共3页
1989年4~7月间,我们对黑龙江苇河林区莱姆病的媒介蜱作了调查。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也是发现的唯一莱姆病媒介,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达活动高峰,7月底近乎绝迹。其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9.1%,但5月以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4月份的... 1989年4~7月间,我们对黑龙江苇河林区莱姆病的媒介蜱作了调查。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也是发现的唯一莱姆病媒介,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达活动高峰,7月底近乎绝迹。其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9.1%,但5月以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4月份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姆病 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
下载PDF
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然 江佳富 +4 位作者 蒋宝贵 常巧呈 刘洪波 付雪 曹务春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是否可以在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3种媒介蜱中经卵传播。以在东北林区采集的牛寄生饱血雌蜱为样本,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以获得3种蜱的不同时期的形态,并使用PCR方法检测各虫态中新塔...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是否可以在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3种媒介蜱中经卵传播。以在东北林区采集的牛寄生饱血雌蜱为样本,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以获得3种蜱的不同时期的形态,并使用PCR方法检测各虫态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从而研究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在蜱生活周期中的传递规律。共采集牛寄生饱血雌蜱91只,其中全沟硬蜱14只,森林革蜱55只,嗜群血蜱24只。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感染率为85.71%,5.45%,12.50%。卵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2%)、森林革蜱(1.3%)、嗜群血蜱(1.1%),幼蜱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5%)、森林革蜱(1.7%)、嗜群血蜱(2.2%)。且3种蜱雌蜱、卵、幼虫均检测到的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序列比对一致。感染的幼蜱均可通过叮咬使小鼠感染,三种蜱都能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全沟硬蜱感染率高可能是东北林区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主要媒介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 实验经卵传播 全沟硬蜱 森林革蜱 嗜群血蜱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调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文春 万康林 +6 位作者 张晓杰 张哲夫 张淑芹 贾振帮 惠国隆 宋鸿章 木井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宿主调查、病原分离。结果:林区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感染率1173%。确诊48例莱姆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慢性游走性红斑(3333%)、关节炎(... 目的:探讨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宿主调查、病原分离。结果:林区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感染率1173%。确诊48例莱姆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慢性游走性红斑(3333%)、关节炎(2709%)和神经系统损害(2709%)为主。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属野鼠是重要动物宿主。从神经麻痹和游走性红斑病人、全沟硬蜱、棕背、花鼠分离出6株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慢性游走性红斑
下载PDF
新疆莱姆病的地理分布及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杏初 刘惠君 +5 位作者 叶尔肯 杨新奎 阿不力克木 王诚 乌守巴特 斯拉木江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48-51,共4页
经1991~1995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15县市调查,从5个县市的全沟硬蜱体检出26株莱姆病螺旋体,血清学检测证实11个县市人群存在莱姆病感染,感染率为9.5%。全沟硬蜱为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病原体主要蛋白电泳图谱... 经1991~1995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15县市调查,从5个县市的全沟硬蜱体检出26株莱姆病螺旋体,血清学检测证实11个县市人群存在莱姆病感染,感染率为9.5%。全沟硬蜱为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病原体主要蛋白电泳图谱明显不同于北美菌株,调查表明莱姆病在新疆北疆山地广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新疆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潘玉平 杨吉飞 +4 位作者 牛庆丽 Omar Abdallah Mirza 翟斌涛 曾巧英 殷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鹤岗市萝北县、哈尔滨市通河县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情况,在获得25只全沟硬蜱细菌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16S r RNA和fla基因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扩增glt A和r Omp A基因检测斑点...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鹤岗市萝北县、哈尔滨市通河县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情况,在获得25只全沟硬蜱细菌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16S r RNA和fla基因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扩增glt A和r Omp A基因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0%(5/25),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68.0%(17/25)。另外,伯氏疏螺旋体阳性样品均显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率为20.0%(5/2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S r RN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Nov405菌株的相似性为99.65%,fl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SZ菌株的相似性为99.73%;glt A和r Omp A基因与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暂定株(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的相似性均为100%。结果表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和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在全沟硬蜱中广泛存在,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增加了蜱传人兽共患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原文传递
我国莱姆病螺旋体的免疫化学分析——全沟硬蜱分离株抗原的异质性
11
作者 柴光军 张习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文系首次报道全沟硬蜱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的免疫化学特征。其主要蛋白的分子量为23、31、32、32.5、34、35、41kD 等,31、32和32.5kD为 OspA(outer surface protein A)的3种表型,34和35kD 为 OspB 的2种表型。8个分... 本文系首次报道全沟硬蜱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的免疫化学特征。其主要蛋白的分子量为23、31、32、32.5、34、35、41kD 等,31、32和32.5kD为 OspA(outer surface protein A)的3种表型,34和35kD 为 OspB 的2种表型。8个分离株中5株有23kD 蛋白。还在两株中发现1种未见报道的26kD 蛋白。根据几种主要蛋白的特征,可把8株螺旋体分成7种不同的抗原构成模式。可以认为从我国全沟硬蜱分离的莱姆病螺旋体在主要抗原上有明显的异质性,有多种抗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螺旋体 抗原 莱姆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