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郧
冯应君
王波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79,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间期离散度 (J_Td)及其校正值 (J_Tc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eanR_R(P<0.01)、SDNN(P<0.05)、SDANN(P<0.05)、RMSSD(P<0.01)、PNN50(P<0.01)以及J_Tmax(P<0.05)、J_Td(P<0.05)、J_Tcd(P<0.01)显著增大。结论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提高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以及局部心室肌提前复极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 ,另外早期复极综合征还可能存在着局部心肌延迟复极及复极离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极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j-t间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J-T间期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继志
张晓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7-728,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 ERS) 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 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SDNN、HRVTI...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 ERS) 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 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SDNN、HRV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RMSSD、PNN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SDANN、SDNNindex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2)两组比较J-Tcmax、J-T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J-Tc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但J-Tmax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局部心室肌提早复极, 心室肌各部分复极时间不一致在ER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j-t间期
患者
syndrome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张力
显著性
心率变异性
发生机制
时域指标
方法分析
SDNN
j-t
D
复极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心室肌
离散度
正常人
E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Q-Td及J-Td变化对AMI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王建
饶磊
+2 位作者
周勇
陈勇强
颜华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10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住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3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Q-Td及J-Td对比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Q-Td...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住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3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Q-Td及J-Td对比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Q-Td、J-T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组Q-Td、J-Td较存活组有显著增加。结论AMI时Q-Td、J-Td显著增加,死亡者较存活者增加更为显著,此可作为识别AMI后高危人群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Q-T
间期
离散度
j-t间期
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AMI)
j-t
D
Q-TD
预后
Q-T
间期
离散度
正常对照组
住院资料
住院期间
高危人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室复极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秀娟
罗裕广
+1 位作者
梁艳芬
杨希立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探讨J波、ST段墓碑型抬高、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临床确诊的1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ECG)及其相...
目的:探讨J波、ST段墓碑型抬高、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临床确诊的1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ECG)及其相关资料,根据ECG结果分为J波组(n=57)、ST段墓碑型抬高组(n=52,其中26例兼有J波出现)和通常组(n=90),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分别与通常组比较QTd、J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QTd、JTd分别为(75.1±22.0)ms、(72.9±23.9)ms和(71.4±21.3)ms、(69.0±25.0),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59.0±17.9)ms和(53.3±18.4)ms,P均<0.01;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8.8%,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10%,P均<0.01。结论:心电图心室复极异常指标J波、ST段抬高、QTd、JTd延长均可作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J波
ST段墓碑型
Q—T
间期
离散度
j-t间期
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郧
冯应君
王波
机构
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中心诊断科
出处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79,9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间期离散度 (J_Td)及其校正值 (J_Tc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eanR_R(P<0.01)、SDNN(P<0.05)、SDANN(P<0.05)、RMSSD(P<0.01)、PNN50(P<0.01)以及J_Tmax(P<0.05)、J_Td(P<0.05)、J_Tcd(P<0.01)显著增大。结论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提高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以及局部心室肌提前复极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 ,另外早期复极综合征还可能存在着局部心肌延迟复极及复极离散度增大。
关键词
早期极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j-t间期
Keywords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J - T interval dispersion
分类号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J-T间期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继志
张晓红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
临安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7-728,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 ERS) 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 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SDNN、HRV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RMSSD、PNN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SDANN、SDNNindex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2)两组比较J-Tcmax、J-T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J-Tc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但J-Tmax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局部心室肌提早复极, 心室肌各部分复极时间不一致在ER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j-t间期
患者
syndrome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张力
显著性
心率变异性
发生机制
时域指标
方法分析
SDNN
j-t
D
复极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心室肌
离散度
正常人
ERS
Keywords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Autonomic n ervou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j-t
interval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Q-Td及J-Td变化对AMI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王建
饶磊
周勇
陈勇强
颜华东
机构
化州市人民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10期865-8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住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3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Q-Td及J-Td对比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Q-Td、J-T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组Q-Td、J-Td较存活组有显著增加。结论AMI时Q-Td、J-Td显著增加,死亡者较存活者增加更为显著,此可作为识别AMI后高危人群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关键词
心肌梗死
Q-T
间期
离散度
j-t间期
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AMI)
j-t
D
Q-TD
预后
Q-T
间期
离散度
正常对照组
住院资料
住院期间
高危人群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Q-T diffusion
j-t
diffusion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室复极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秀娟
罗裕广
梁艳芬
杨希立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急诊科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18-419,共2页
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908178)
文摘
目的:探讨J波、ST段墓碑型抬高、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临床确诊的1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ECG)及其相关资料,根据ECG结果分为J波组(n=57)、ST段墓碑型抬高组(n=52,其中26例兼有J波出现)和通常组(n=90),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分别与通常组比较QTd、J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QTd、JTd分别为(75.1±22.0)ms、(72.9±23.9)ms和(71.4±21.3)ms、(69.0±25.0),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59.0±17.9)ms和(53.3±18.4)ms,P均<0.01;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8.8%,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10%,P均<0.01。结论:心电图心室复极异常指标J波、ST段抬高、QTd、JTd延长均可作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J波
ST段墓碑型
Q—T
间期
离散度
j-t间期
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wave
tombstone ST segment
QT dispersion
JT dispersi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
陈郧
冯应君
王波
《心电学杂志》
200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J-T间期的研究
唐继志
张晓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Q-Td及J-Td变化对AMI预后的影响
王建
饶磊
周勇
陈勇强
颜华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心室复极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杨秀娟
罗裕广
梁艳芬
杨希立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