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科学美”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崇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4,共7页
消解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边界所划定的“差异原则”,是“科学美”这个老问题面临的新语境,这个新语境的特点表现为对学科中心主义的解构和反本质主义。但自然科学家关于“科学美”的论证存在理论误区和价值论错位:自然科学成果所... 消解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边界所划定的“差异原则”,是“科学美”这个老问题面临的新语境,这个新语境的特点表现为对学科中心主义的解构和反本质主义。但自然科学家关于“科学美”的论证存在理论误区和价值论错位:自然科学成果所带来的创造性愉悦与审美愉悦不可等同;而美学就其学科而言,其本身并不是美的,不是经验性实际审美的对象。美学的探求目的指向真,它带有所有理论学科共同的抽象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美 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 理论误区 价值论错位
下载PDF
谷粒菌种发明86周年:双孢蘑菇现代化商业栽培回顾 被引量:6
2
作者 钟顺昌 MILLER Mark +1 位作者 谭琦 陈洪雨(翻译)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98,共22页
蘑菇商业化生产的持续成功发展有赖于蘑菇菌种商提供可靠的、高品质、高产量及其纯度和质量一致的优良菌种,并配合适当的栽培基质和生产系统,从而生产优质蘑菇供给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 蘑菇商业化生产的持续成功发展有赖于蘑菇菌种商提供可靠的、高品质、高产量及其纯度和质量一致的优良菌种,并配合适当的栽培基质和生产系统,从而生产优质蘑菇供给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产量和品质均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些提升除了菌种选育和改良外,主要是通过改进栽培技术,诸如菌种制作、堆肥处理、覆土材料、生长条件控制,以及机械播种和采收等的进步和创新得以实现。双孢蘑菇是西方国家栽培的主要菇种,也是美国和欧洲主要消费蘑菇,近年来它的栽培面积在中国迅速扩张。双孢蘑菇的全年商业化栽培始于1780年,当时法国人在地下采石场(矿坑)内栽培蘑菇。1865年,栽培拓展到英国,而后美国人利用温室架下的黑暗区域栽培。1914年美国双孢蘑菇已经实现工业化栽培,其产量超过85%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1930年美国有516名栽培者,其中350名在宾州切斯特县(Chester County)。20世纪70年代,宾西法尼亚州在宾州州立大学与蘑菇产业界的长期合作下,最终获得谷粒菌种的革命性开发和推进,其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使美国的蘑菇产业在当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宾州州立大学的JAMES W. SINDEN教授是双孢蘑菇的菌种配制播种、栽培生产的早期研究先驱。谷粒菌种的制作技术系SINDEN教授发明,并在1932年和1936年获得了配制"Sinden Grain Spawn"的专利。他将专利权转移给宾州州立大学后,大学成立宾州研究公司(Pennsylvania Research Corporation)来处理大学专利事宜。"谷粒菌种"是当时全新的蘑菇栽培接种系统,为蘑菇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SINDEN教授另于1948年开发出一种合成堆肥,取代了当时使用的马粪堆肥,他还发现播种时添加少量的营养素即能显著提高蘑菇产量。SINDEN教授于1952年加入瑞士苏黎世Hauser Champignon Laboratorium公司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模范蘑菇农场和销售全球的蘑菇菌种供应商。本文回顾了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并由此阐明了谷粒菌种的开发需要配合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持续的财政支持。正是高校和产业致力于长期合作,带来了上述粮食菌种发展的革命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谷粒菌种 james w.sinden 蘑菇栽培产业
下载PDF
格拉斯顿从福音派向高教会派的转变及其原因
3
作者 李义中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6-32,共7页
19世纪30年代,格拉斯顿的宗教态度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他从一位家传的福音主义信徒转变为一名高教会派信徒。文章旨在通过对30年代前后格拉斯顿在宗教及其他思想认识方面的种种变化轨迹的描述和剖析,由此揭示格拉斯顿宗教态度转变的诸... 19世纪30年代,格拉斯顿的宗教态度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他从一位家传的福音主义信徒转变为一名高教会派信徒。文章旨在通过对30年代前后格拉斯顿在宗教及其他思想认识方面的种种变化轨迹的描述和剖析,由此揭示格拉斯顿宗教态度转变的诸多方面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 原因 30年代 19世纪 思想认识 宗教 文章
下载PDF
The Treaty of San Francisc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Movement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4
作者 Tae-Jin Y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8年第2期88-111,共24页
The leaders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believed in their master, Yoshida Shoin (吉田松陰), who claimed that in order for the islands of Japan not to be a colony of the powerful Western states, Japan had to conquer nea... The leaders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believed in their master, Yoshida Shoin (吉田松陰), who claimed that in order for the islands of Japan not to be a colony of the powerful Western states, Japan had to conquer nearby countries. This led to Japan’s invasion of the Ryukyu Islands, Taiwan, Korea, and Manchuria,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of 1931,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Pacific War. Surprisingly, the subject and the timing of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se acts of war were in the same order of Yoshida Shoin’s proposal on preoccupancy.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was romanticized as clearing the barbaric culture by civilization,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 was romanticized as the realization of Eastern Peace. However, Japanese policies of aggressions were first deemed illegal by international law during the 1931 Manchurian Incident by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The Japanese Empire received the recommendation by the League of Nations to restore to original state, but declined and exited from the League of Nations. Following their exit, they started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Pacific War and eventually lost in 1945. The goal of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of 1951 was to punish Japan’s aggressions. However, as the Cold War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started to arise in 1948, the punishment was eased, and their punishment for the aggressions on the Ryukyu Islands, Taiwan, and Korea was nearly unasked fo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ssues of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in the views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established by Manley O. Hudson o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others in U.S. academia and judici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shida Shoin’s “preemptive occupation” of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First Anglo-Japanese Agreement The Inquiry Manley O. Hudson the Progressive Cod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League of Nations’ verdict on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james W. Garner HarvardDraft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1935
下载PDF
詹姆士的时间哲学及其现象学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群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9,共11页
时间问题是詹姆士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从追问意识的连续性到追问时间的连续性,詹姆士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意识在时间之中的生活是否存在间断?与时间共存的意识如何认识意识对象?如何理解原初时间的统一性?从论证的结果来看,它们共同指向... 时间问题是詹姆士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从追问意识的连续性到追问时间的连续性,詹姆士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意识在时间之中的生活是否存在间断?与时间共存的意识如何认识意识对象?如何理解原初时间的统一性?从论证的结果来看,它们共同指向了这样的观点:时间与意识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实体化的存在,而始终是完整统一的"时间流"或"时间场"。一般认为,奥古斯丁对胡塞尔的时间现象学启发较大,而事实上,胡塞尔也从詹姆士那里获取了不少资源。胡塞尔运用现象学方法,更进一步地研究了时间与意识,为整个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意识 现象 学詹姆士 胡塞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