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吐噶喇海峡内潮的能量收支和大小潮变化
- 1
-
-
作者
郜婕
毛新燕
郭新宇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爱媛大学沿岸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9-27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41576010号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
2015120004号
日本爱媛大学全国共同利用研究基地LaMer (Leading Academia in Marin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search)
-
文摘
吐噶喇海峡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内潮产生区域,该区域内产生的内潮对于东海陆架和西北太平洋的混合和物质输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平分辨率为3km的JCOPE-T(JapanCoastalOcean PredictabilityExperiment—Tides)水动力学模式的结果表明,吐噶喇海峡的内潮主要产生在地形变化剧烈的海山和海岛附近,其引起的等密面起伏振幅可达30m。吐噶喇海峡的内潮在垂直于等深线方向分为两支向外传播:一支向西北方向传播,进入东海陆架后迅速减小;另一支向东南方向传播,进入西北太平洋。吐噶喇海峡潮能丰富,其在约半个月内的平均输入的净正压潮能通量为13.92GW,其中约有3.73GW转化为内潮能量。生成的内潮能量有77.2%在当地耗散,传出的内潮能通量为0.84GW,主要通过西北和东南两个边界传出。该区域潮能通量有显著的大小潮变化,大潮期间输入的正压潮净能通量和产生的内潮能通量均约为小潮期间的2倍,但其主要产生区域基本不变,且内潮能量耗散比率均在产生的内潮通量的76%—79%。另外,内潮能通量的传播方向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主要通过西北和东南两个边界传出。因此,大小潮的变化仅影响吐噶喇海峡处产生的内潮能量的大小,不影响其产生区域、传播方向和耗散比率。
-
关键词
吐噶喇海峡
内潮
大小潮
jcope-t(japan
coastal
ocean
predictability
experiment-tides)
-
Keywords
Tokara Strait
internal tide
spring-neap tide
jcope-t (japan coastal ocean predictability experiment-tides)
-
分类号
P72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